分析性概念的嚴格定義與哲學考察

才智咖 人氣:1.74W
分析性概念的嚴格定義與哲學考察

引言
    邏輯真、必然性和分析性是邏輯哲學和哲學經常討論和涉及到的重要概念。今天邏輯真和必然性都得到了邏輯語義學的嚴格刻畫,唯有分析性還是個空白。這並不表明分析性的重要性弱於其他兩個概念。50年代,奎因的一篇檄文《經驗論的兩個教條》曾在西方哲學界掀起了一場持續十餘年的激烈爭論。其中所反對的第一個教條就是分析陳述與綜合陳述之間存在根本的區別。奎因首先區分了兩類分析陳述,邏輯真的分析陳述以及依賴同義性概念或其他處理的第二類分析陳述,它們分別以以下兩個陳述為典型:
    (1)沒有一個非已婚男子是已婚的。
    (2)沒有一個單身漢是已婚的。
    奎因也認為問題主要不在於邏輯真的分析陳述,而在於第二類分析陳述。(參見《從邏輯的觀點看》,威拉德·奎因著,江天驥等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21—22頁)因為邏輯真的概念已得到了邏輯語義學的嚴格刻畫,所以奎因無法否認邏輯真的陳述的存在。但是,正是由於沒有刻畫第二類分析陳述的分析性(以下稱為“狹義分析性”,概括這兩類分析陳述的分析性稱為“廣義分析性”)的嚴格方法,由於有這樣一個模糊的中間地帶的存在,最終使得奎因似乎有理由宣佈“儘管這一切有先天的合理性,分析性和綜合性的界線卻一直根本沒有劃出來。認為有這樣一個界線可劃,這是經驗論的一個非經驗的教條,一個形而上學的信條。”(同上書,第35頁)儘管這個結論顯得武斷了一些,但是,由於狹義分析性也確實沒有嚴格的定義,在這場爭論中,奎因似乎多少佔了一些上風。甚至有觀點認為,這是邏輯經驗主義後來蕭條甚至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實際上分析陳述與綜合陳述的區別是相當直觀的,並不僅僅為邏輯經驗主義所主張、所接受。即使奎因的責難看起來擊中了要害,還是有許多人不接受奎因的意見,也有過各種對奎因的反駁。但是時至今日,這些努力都缺少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對於分析性概念從正面給出嚴格的定義或界定。這使得分析性概念仍處於不夠清晰的境地,也使得奎因的觀點依然佔有一定的地位。近半個世紀了,雖然已是老問題,但仍有討論的必要。首先要做的就是正面解決什麼是分析性的問題。本文以邏輯語義學為工具,試說明,對任意的一個語言,如果我們能對該語言中的陳述給出邏輯真的定義,那麼我們同樣也能得到分析性這一概念的嚴格定義。
        帶涵義約定的邏輯語義學
    今天一階語言的邏輯語義學已經完全成熟,下面已此為例來建立分析性的定義。
    附圖
    附圖
    另外,從定義S-有效的過程不難看出該定義方法的一般性:對任何一個與上類似的外延的邏輯語義學,總可以在其基礎上類似地給出帶涵義約定的邏輯語義學,給出相應的S-有效定義。
        S-有效性與分析性
    S-有效性就是對直觀分析性概念的嚴格刻畫,就像有效性是對直觀的邏輯真概念的嚴格刻畫一樣。通常所說的邏輯真可以由邏輯語義學的嚴格概念有效性來刻畫:如果一個命題的命題形式是有效的,那麼該命題是邏輯真的;更嚴格地說,如果一個命題的命題形式是某一邏輯的語義解釋下有效的,那麼這一命題就是相對於該邏輯來說的邏輯真的。在今天,有效性是直觀的邏輯真概念的嚴格刻畫這一點應該說已沒有異議。下面說明S-有效性就是對直觀分析性概念的嚴格刻畫。
    哲學史上首次對分析陳述和綜合陳述作出明確區分的是康德。他稱之為分析判斷和綜合判斷。簡單地說,分析判斷就是謂項的內容都包含在主項之中的判斷。更早一些,這一區分的歷史淵源還可以上溯到萊布尼茨的理性的真和事實的真的區分以及休謨對於觀念的聯絡與經驗事實所作的區分。數理邏輯產生後,康德的表述被現代的邏輯學家和哲學家們作了兩點今天大家一般都接受的修改:不再用“判斷”,改為“陳述”或“命題”;取消了主謂式語句的限制,可以對任何語句考慮它的分析性或綜合性。在此之下,哲學家和邏輯學家們試圖對於分析性給出一些現代的表述和刻畫。例如,艾耶爾認為:“一個命題若其有效性僅依賴其中的符號的定義,那麼該命題就是分析性的;而一個命題若其有效性根據經驗事實來確定,那麼它就是綜合的”(艾耶爾:《語言、真理與邏輯》,轉引自《哲學邏輯導論》,A.C.格雷林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5頁)。
    附圖(參見ap,Meaning and Necessity,Chicago,Seconded. 1956)王浩曾轉述哥德爾對“分析的”一詞挑選出的兩種涵義:重言的以及分析的。後者指的是:一個“命題被稱為是分析的,其成立的‘理由在於其中出現的概念的意義’……”(《分析經驗主義的兩個戒條》,王浩著,載《中國社會科學》1985年第4期,第96頁)。這也是王浩所贊同的一種涵義。凡此種種,不一 一列舉。各種看法、表述不盡同一。對於哲學上的不同意見,大概無法簡單地說哪一種是最好的。退一步,略去細節,本文前面提到的奎因列出的兩種分析性,大體上概括出了現代哲學對分析性基本看法。
    概括歷史上分析性概念的形成以及現實的理解和看法,一個命題或陳述是分析的,最低總滿足以下一些條件:(1 )與其中詞項的涵義或意義有關;(2)與語言內部的約定有關;(3)與事實和經驗無關。S-有效性符合這些條件:S是語言表示式之間的對映,與詞項之間的涵義有關;S(P)=S(Q)說的是在S的作用下,P與Q同義,特別地, 當還有S(Q)=Q時,可以看作在S的作用下P具有涵義Q;S 是語言內部關於詞項的涵義約定,與語言外部的事實無關,因而命題形式是S-有效的命題無經驗內容。所以,如果由S-有效性得到分析性,應該說具有相當的概括性。出於這一考慮,可以認為,如果一個命題的命題形式是S-有效的,那麼該命題在S表示的涵義約定下是分析的。 下面據此給出確切定義。
    分析性定義 設S是任意的涵義對映,

TAGS: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