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世界讀書日倡議書四篇

才智咖 人氣:2.83W

在當今社會生活中,我們都跟倡議書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絡,通過倡議書可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梳理具有奉獻愛心的精神,營造一個更美好和諧的社會。倡議書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世界讀書日倡議書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世界讀書日倡議書四篇

世界讀書日倡議書 篇1

市民朋友們:

1995年,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把每年的4月23日定為“世界讀書日”,提出“讓世界上每一個角落的每一個人都能讀到書”,讓讀書成為每個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年的4月23日,在世界的五大洲,在不同語言的國度裡,人們不約而同地做著同樣的事情——讀書。對於江蘇居民來說,20xx年的4月23日,同時是人大立法的首個“全民閱讀日”。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腹有詩書氣自華”。今天,人類已進入新的世紀,讀書不僅成為一個人修養的標誌之一,也成為人們完善自我,塑造自我,提升自我,凝聚智慧的重要途徑之一。可以說,一個人如果從小就能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一生都會受用無窮。一個民族具有熱愛閱讀的追求與渴望,這個民族就會充滿智慧和希望。雖然今天閱讀的含義更加廣泛,已遠遠不限於圖書甚至紙介質出版物,但仍然不可否認,在浩如煙海的書卷裡,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得以匯聚,光輝的中華民族精神得以傳承,燦爛的中華文明得以延續。放眼21世紀的今天,國力的競爭已開始變為文化與科技的競爭,世界文明的步伐鐫刻著知識的烙印前行,中華民族的騰飛也必將以知識凝聚力量,而讀書是我們知識的重要來源,是當代中國發展程序中的巨大動力和社會風尚。

一本好書就像一艘航船,引領我們從狹窄的港灣駛向生活無垠的海洋,優秀的書籍可以讓我們盡情歡笑,讓我們莊嚴思考,讓我們奮發圖強,讓我們勇於創造!在書的世界裡,我們可以領略廣闊的天地,欣賞壯麗的山河,可以知文史經,品詩詞歌賦;可以回味古老的悠長,眺望未來的瑰麗。我們倡導讀書,希望每一個人都能根據自己的興趣與志向,選擇你所喜愛的書籍,潛心閱讀! 讓我們人人養成愛讀書、多讀書、讀好書的習慣,在讀書中體味人生,感悟生命;在讀書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在讀書中提高生活品位,在讀書中成長成才。

在“世界讀書日”“全民閱讀日”即將到來的特殊日子裡,我們在此向全市市民發起倡議:

4月23日,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

在這一天,告訴親人和朋友 :“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讓我們共同享受讀書的快樂”。

在這一天,走進書店,買一本自已喜愛的書,並開始閱讀。

在這一天,登入一個讀書網站,瀏覽國內外大事,少一點遊戲、閒聊。

在這一天,向你的親人、朋友、同事、同學推薦一本好書。

在這一天,邀三五好友,組織一次讀書交流活動。

……

從這一天開始,確立一種信仰: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成為一種時尚。讓“今天你讀書了嗎”成為如同“今天你吃飯了嗎”一樣普遍的問候和關心,要使工作生活成為閱讀學習的過程,終身學習、畢生閱讀。從這一天開始,“時間再緊也要讀書,工作再忙也要談書”。

讓我們記住:4月23日——世界讀書日——江蘇的全民閱讀日!

讓我們記住:閱讀是成長的基石,閱讀是精彩人生的開始!

讓我們的每一天都成為4.23吧!

市民朋友們,在這春意盎然、萬物生長的季節,讓我們把讀書活動真正作為一次新的耕耘與播種,以書為友,與書相伴,讓濃郁的書香飄溢在全市的每一個角落。讓讀書生活伴隨著我們一起踏上精神的旅程,共同構建書香新沂吧!

  市委宣傳部

  20xx年4月22日

世界讀書日倡議書 篇2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光陰給我們經驗,讀書給我們知識。讀書越多,書籍就越使你和世界接近,生活對你也變得越加光明和有意義。一本好書,就是一個好社會,它能夠陶冶人的感情,使人高尚。因此,學校號召全校師生積極投入到讀書活動中來,努力提高自己的綜合實力,將來更好地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1、習慣讀書。把讀書當成一種享受,把書讀成一種習慣。我們每天要擠出一點時間,去閱覽室、進圖書室,和書交朋友,與書結為伴,做到書不離身、身不離書,從中攝取營養。不去讀書就沒有真正的教養,同時也不可能有什麼鑑別力。

2、思考讀書。讀書而不加思考,等於吃飯而不消化。讀書而不加思考,決不會有心得,即使稍有印象,也淺薄而不生根,大抵在不久後又會淡忘消失。書讀得越多而不加思考,你會覺得你知道得很多;但當你讀書而思考得越多的時候,你就會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還很少。讀書易,思索難,兩者缺一,便都全無用處。

3、選擇讀書。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而壞書有如毒藥,足以傷害心神。不好的書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樣,可能把你戕害。不好的書告訴你錯誤的概念,使無知者變得更無知。一本好書,勝過任何珍寶:一本壞書,比一個強盜更壞。真正的學者往往不是讀了很多書的人,而是讀了有用的書的人。

4、結合讀書。讀書而不能運用,則所讀之書等於廢紙。讀書,這個我們習以為常的平凡過程,實際上是人的心靈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偉大智慧相結合的過程。書,在生活、行事、為人上不用出來,便是白讀。

5、用心讀書。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不怕自己文化低,只怕自己不用心。多數人的失敗,不是因為他們的能力不夠,而是他們的心不專一。讀書若心不在焉,等於在做無用功。讀書要帶筆、紙,善於記錄、積累,厚積薄發。

6、廣泛讀書。讀書須如蜜蜂一樣,採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盯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博覽群書,書中有樂,只有博學可以使你明辨事非,上知天文,下諳地理。多讀一本書,多積累一點為人民服務的資本。廣然後深,博然後專。

7、珍惜讀書。必須記住我們讀書的時間是有限的,趁年輕少壯去探索知識,趁你還有精神的時候,多去讀幾本書。越是多讀書,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滿足,越是感到自己知識貧乏。光陰給我們經驗,讀書給我們知識、乃至前途、幸福、財富。學習,永遠不晚。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8、堅持讀書。讀書貴在恆心。做學問要化工夫,持之以恆,日積月累。要在文化上有成績,則非韌不可。把讀書作為培養意志、懂得人生的途徑,讀之再讀,你準會覺得奇怪,昨天不懂的`東西,今天完全懂了。

世界讀書日倡議書 篇3

在第20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讓我們暫時放下手中的智慧手機,靜下心來享受一下讀書的樂趣吧!

從爸爸媽媽拿著幼兒書籍教我們認字、認圖開始,我們就已經開啟了人生的讀書旅程。那時候,書是香的,是甜的,讀書宛如遊戲,興趣伴隨著快樂,我們在好奇、探索與想象中自由翱翔。

可惜,待到我們入了國小,讀書卻慢慢變成了一種責任。伴隨著一次次升學的壓力,讀書的樂趣悄然變淡了。到中學、大學,甚至畢業之後,讀書日益成為一種謀生的手段,無論你願意不願意,讀書的任務就在那裡。親愛的,當你“三更燈火五更雞”、“頭懸樑,錐刺股”地讀書的時候,你最初的快樂和感動還在嗎?

我們讀書,讀了那麼久的書,卻很少進入真正的閱讀。真正的閱讀,是有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是有如鮮潔生動的嫩芽,是有如露珠一樣清亮的眼睛,是有如小溪一樣愉悅的心情,是有如駿馬一樣奔放的熱情,是有如蝜蝂載物一樣的貪心和決心,是有如星空暢想一樣的自由和寬廣。

快樂讀書,不要被誘惑牽入泥潭。小說的世界不大,卻也足夠讓人沉淪。長久沉迷在虛幻的網路小說中,雖說整日讀書,卻也不過是井底之蛙。古人說:“金鯉不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但請謹記:即使你是龍,在池中待得太久,也會變成泥鰍。即使你是參天大樹的根苗,如若種在盆裡,也只能是盆景。即使你是雄鷹,心甘情願把自己拴在架子上,也不過是供人玩賞的玩物。親愛的,走出狹窄的小說世界,你將會發現,原來世界如此廣袤,空氣如此新鮮!

快樂讀書,也不要被功利心矇住了眼睛。“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是功利讀書的典型說法。“腹有讀書氣自華”,若是讚美之辭,倒也均可厚非;若是讀書的目的之一,卻也並不值得推崇。讀書,難道是為了有個好氣質?雖然讀書確實能給我們帶來很多實際的好處,雖然“知識就是金錢”、“知識就是力量”也是很有道理的,但是,請不要帶著太多的功利心來讀書。我們讀書,不是為了考個好成績,不是為了面試求通過,不是為了在人前炫耀自己的博學多識,不是為了賺錢,更不是為了評職稱!我們讀書,是因為我們喜歡,是因為我們有好奇心,是因為我們確實有惑要解。我們讀書,為求真知,求真理,求真相;我們讀書,獲得慰藉,獲得啟迪,獲得希望,獲得美好!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全稱“世界圖書與版權日”。設立者希望人們不分貧富、賢愚,患病還是健康,平順還是逆境都能享受閱讀的樂趣,都能尊重和感謝為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做出過貢獻的人們,保護智慧財產權。這一天,很多國家、很多地方,都會以各種方式慶祝和宣傳這個節日,鼓勵大家閱讀。今年,我們的宣傳口號是:快樂讀書,自由讀書,非功利讀書,非誘惑讀書!

我們倡議,這一天,我們要讀書,但不要為了讀書而讀書;

我們倡議,做個感性的讀書人,只為自己喜愛而讀書;

我們倡議,不為考試而讀書,不為求名利而讀書;

我們倡議,為求真知而讀書,為自由而讀書,為淨化心靈而讀書!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不拘哪天,不拘何時,讓我們自由自在,讓我們品讀文學、品讀歷史、品讀哲學、品讀藝術,走近先賢聖哲的心靈世界,品讀出我們精彩的人生。

宣傳部圖書館校團委

20xx年4月**日

20xx年世界讀書日活動倡議書_十篇

世界讀書日倡議書 篇4

——寫在第十九個“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書籍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閱讀是與聖賢智者在時空上進行的談話。

一本好書往往能改變人的一生。一個人的精神成長,與他的閱讀息息相關;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民族的閱讀水平。

讀書鑄就一個國家的文化根基。一個國家是否有廣泛的大眾閱讀,是否有樂於讀書的社會風尚,決定了這個國家能否富強和騰飛。

社會進步必然要以知識凝聚力量,而讀書是知識的重要來源。在知識經濟時代,讀書是創造力和活力的起點,是文化底蘊的基石。

世間萬物都會枯竭,唯有思想生生不息。而思想總是藉著書籍來傳播的。

讀書,使我們的精神不再貧乏,思想不再蒼白,生命不再孱弱,人生不再孤獨,讓我們成為有信念、通情理、明是非、知榮辱的人。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所學校也可能缺少很多東西,可能在許多方面都很簡陋貧乏,但只要有書,有能為我們經常敞開世界之窗的書,那麼,這就足以稱得上是學校了。”

春天正是讀書天!在這萬物復甦,春意盎然的季節,我們向全校師生髮出倡議——讓我們盡享閱讀樂趣,共建書香校園。讓我們把閱讀變成一種習慣,在潛移默化的滋養中,吸收營養,提升素質,營造文明氛圍,引領先進文化!

我們期盼著閱讀春天的來臨!

  校圖書館

  20xx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