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竿頭成語

才智咖 人氣:3.25W

百丈竿頭成語1

百丈竿頭成語

【拼音】bǎi zhàng gān tóu

【典故】百丈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景岑禪師》

【釋義】佛教語,百丈高的竿子,比喻道行達到很高境界。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人的技藝、修行等

【結構】偏正式

【相近詞】百尺竿頭

【押韻詞】氣喘汗流、雨恨雲愁、趕潮流、閎宇崇樓、亡羊得牛、供不應求、燕侶鶯儔、令行如流、名書錦軸、視如寇仇、......

【年代】古代

成語故事】宋朝時期長沙高僧景岑佛學造詣高深,時常到各地去傳道講經,他講得深入淺出,娓娓動聽,聽眾與他談論有關佛教的最高境界。他拿出偈帖給大家念道:“百丈竿頭不動人,雖然得人未為真。百丈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示例】百丈竿頭,不進則退。

百丈竿頭成語2

【成語】百丈竿頭

【讀音】bǎi zhang gān tou

【解釋】現多比喻學問事業有很高的成就。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招賢禪師》:百丈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丈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成語故事

宋朝時,長沙有位高僧叫景岑,號招賢大師,人們稱他長沙和尚,他經常到各地去傳道講經。

一天,招賢大師應邀到一座佛寺的法堂上講經。大師講得深入淺出,娓娓動聽,聽的人深受感染。招賢大師講經完畢後,一名僧人站起來,向他提了幾個問題,大師慢慢地作答起來。那僧人聽到不懂處,又向大師提問,於是兩人一問一答,氣氛親切自然。他倆談論的是有關佛教的最高境界——十方世界的內容。為了說明十方世界究竟是怎麼回事兒,招賢大師當場出示了一份偈帖:百尺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百丈竿頭也稱百尺竿頭。

這個成語就是源於招賢大師所念唱的偈帖。

百丈竿頭成語3

[成語拼音] bǎi zhàng gān tóu

[成語解釋] 佛教語,百丈高的竿子,比喻道行達到很高境界。

[典故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景岑禪師》:“百丈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成語故事

宋朝時,長沙有位高僧名叫景岑,號招賢大師。這位太師佛學造詣高深,時常到各地去傳道講經。

一天,招賢大師應邀到一座佛寺的法堂上講經。前來聽講的僧人很多,大師講得深入淺出,娓娓動聽,聽的人深受感染。法堂內除了大師的聲音外,一片寂靜。

招賢大師講經完畢後,一名僧人站立起來,問他行了一個禮,然後提了幾個問題,請求大師解答。大師還了禮,慢慢地作答起來。

那僧人聽到不懂處,又向大師提問,於是兩人一問一答,氣氛親切自然。

聽講的人發現,他倆談論的是有關佛教的最高境界----十方世界的內容。為了說明十方世界究竟是怎麼回事,招賢大師當場出示了一份偈(ji)帖。所謂偈帖,就是佛教中記載唱詞的本子。但見大師指著上面的一段文字念唱道:“百丈的竹罕並不算高,尚需更進一步,十方世界才算是真正的高峰。”。

百丈竿頭成語4

【成語】: 百丈竿頭

【拼音】: bǎi zhàng gān tóu

【解釋】: 佛教語,百丈高的竿子,比喻道行達到很高境界。

【成語故事】:

這個成語來源於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招賢大師》,師示一偈曰:百丈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丈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宋朝時,長沙有位高僧名叫景岑,號招賢大師。這位太師佛學造詣高深,時常到各地去傳道講經。

一天,招賢大師應邀到一座佛寺的法堂上講經。前來聽講的僧人很多,大師講得深入淺出,娓娓動聽,聽的人深受感染。法堂內除了大師的聲音外,一片寂靜。

招賢大師講經完畢後,一名僧人站立起來,問他行了一個禮,然後提了幾個問題,請求大師解答。大師還了禮,慢慢地作答起來。

那僧人聽到不懂處,又向大師提問,於是兩人一問一答,氣氛親切自然。

聽講的人發現,他倆談論的是有關佛教的`最高境界----十方世界的內容。為了說明十方世界究竟是怎麼回事,招賢大師當場出示了一份偈帖。所謂偈帖,就是佛教中記載唱詞的本子。但見大師指著上面的一段文字念唱道:百丈的竹竿並不算高,尚需更進一步,十方世界才算是真正的高峰。

百尺竿頭這則成語也稱百丈竿頭。

百丈竿頭成語5

“百丈竿頭”這則成語也稱“百尺竿頭”。比喻不滿足於已取得的成就,要繼續努力,不斷攀登高峰。

這個成語來源於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招賢大師》,師示一偈(ji)曰:“百丈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丈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宋朝時,長沙有位高僧名叫景岑,號招賢大師。這位太師佛學造詣高深,時常到各地去傳道講經。

一天,招賢大師應邀到一座佛寺的法堂上講經。前來聽講的僧人很多,大師講得深入淺出,娓娓動聽,聽的人深受感染。法堂內除了大師的聲音外,一片寂靜。

招賢大師講經完畢後,一名僧人站立起來,問他行了一個禮,然後提了幾個問題,請求大師解答。大師還了禮,慢慢地作答起來。

那僧人聽到不懂處,又向大師提問,於是兩人一問一答,氣氛親切自然。

聽講的人發現,他倆談論的是有關佛教的最高境界----十方世界的內容。為了說明十方世界究竟是怎麼回事,招賢大師當場出示了一份偈(ji)帖。所謂偈帖,就是佛教中記載唱詞的本子。但見大師指著上面的一段文字念唱道:“百丈的竹罕並不算高,尚需更進一步,十方世界才算是真正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