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金字為開頭的成語故事

才智咖 人氣:2.51W

有什麼成語是以金字作為開頭的呢?這些成語的背景故事大家瞭解過嗎?以下是本站小編收集的成語故事,僅供大家閱讀參考!

以金字為開頭的成語故事

以金字為開頭的成語故事

【成語】: 金口木舌

【拼音】: jīn kǒu mù shé

【解釋】: 以木為舌的銅鈴,即木鐸,古代施行政教傳佈命令時所用。指宣揚教化的人。

【成語故事】:

夜久月高風鐸響

在銅鐘的家族中有一種稱為“鐸”的。它的.式樣象鍾,但個頭很小,上有孔,裝上木柄,可以執在手中。鐸裡裝有鐸舌,搖動時鐸舌撞擊鐸壁而發出清脆的聲音。有以銅為舌的,稱為“金鐸”;有以木為舌的,稱為“木鐸”。按今天的叫法,它是一種大鈴鐺。

鐸還有一個重要用途是用於軍中發令。按古代軍法:五人為伍,五伍為兩,兩的長官稱“司馬”,司馬執鐸。釋出軍令:“必奮鐸以警眾,文事奮木鐸,武事奮金鐸。”所以司馬又叫“振鐸”、“鳴鐸”。軍中以鼓聲為進軍之令,以金聲為退軍之令。鐸為銅鑄,為金聲,司馬以鐸聲指揮鼓手。

“鐸”與“度”同音,有號令限度之意。古時釋出政令時須用鐸聲召集民眾。朱熹曰:“木鐸,金口木舌,施教時所振,以警眾者平。”後世常以“金口木舌”(即鐸)代指傳教佈道之人。故爾,《論語.八修》篇雲:“天將以夫子為木鐸。”孔夫子自喻為天的代言人了。

商代時,在岐王宮中竹林內,曾用絲繞懸若干個很細小的玉片,每當風起,玉片互相碰撞發出聲音,宮中人聽見響聲便知外面起風了。因玉片聲弱,後來便在宮殿簷角懸掛若干裝有鈴舌的小銅鐘,風起而鈴響,被稱為“佔風鐸”或“風鐸”。後代高大建築尤其是塔,每層簷角上都懸有風鐸。微風乍起,一陣叮噹之聲,別有一番情趣,引人發思古之幽情,或借景抒情懷。唐代詩人白居易在《遊悟真寺》詩中寫道:“前對多寶塔,風鐸鳴四端。”另一位詩人張耒也有“夜久月高風鐸響,木魚呼覺五更寒”的傳世詩句。

以金字為開頭的成語故事二

【成語】: 金石為開

【拼音】: jīn shí wèi kāi

【解釋】: 金石:金屬和石頭,比喻最堅硬的東西。連金石都被打開了。形容一個人心誠志堅,力量無窮。

【成語故事】:

西漢時期,有個大將軍叫李廣。李廣生來口才笨拙,不善言談,可身材高大,膂力超人,精通射箭。

有一次,他到郊外去打獵,忽然發現前面草叢裡有一隻猛虎正蹲臥在那裡,好像正在等待撲捉食物的時機

李廣立刻神情振作,瞄準老虎,拉弓搭箭,使足力氣“嗖”地射出一箭。這一箭射出,正中要害。可是李廣在那等了一會兒,看老虎動也沒動一下,他很奇怪,大著膽子走近,仔細一看,被射中的不是什麼老虎,而是一塊形狀像老虎的大石頭。當他尋找射出的那支箭時,發現那支箭不僅深深地射中了石頭老虎,而且連箭瓴都幾乎看不見了。

李廣自己也感到很驚奇,自己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力氣。接著他又連射幾箭,卻始終不能再射進去了。

後來,當他對別人說起這件事時,人家告訴他說:“見其誠心,而金石為開。”

這句成語比喻對人真誠,能產生極大的力量。也比喻意志堅定,能克服一切困難。

以金字為開頭的成語故事三

【成語】: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拼音】: jīn yù qí wài,bài xù qí zhōng

【解釋】: 金玉:比喻華美;敗絮:爛棉花。外面象金象玉,裡面卻是破棉絮。比喻外表很華美,而裡面一團糟。

【成語故事】:

從前,杭州有個賣水果的小販,善於收藏柑橘一類的鮮果。不論經過嚴冬還是盛夏,他保管的水果,顏色仍然像剛摘下來的一樣新鮮。所以,儘管他將水果的價格抬高了十倍,買的人還是很多。

一個人從他那裡買了一個柑子,回家切開一看,發現裡邊的果肉早已變得跟一團棉絮一樣。他氣極了,怒氣衝衝地找到小販,質問說:“你這樣騙人,也太過分了吧!”

小販不慌不忙地回答:“我賣水果已經多年了,從沒有人來責問過我,您怎麼這樣不滿意呢!世界上騙人的事多了,難道就我一人嗎?你也不想想,那些佩戴著兵符將印的將軍,那些穿著蟒袍玉帶的文臣,騎駿馬,坐高堂,一個個好像是國家的棟樑,其實他們真能建功立業嗎?這些人哪個不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呢!為什麼你現在不去責問這些人,倒來責問我這個賣柑橘的呢?”這小販藉著賣水果把封建官僚諷刺、痛罵了一頓。那人聽後不再作聲了。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後來就成了成語。用來比喻那種只有華麗的外表而沒有實際本領的人,或者表面好看卻沒有實際內容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