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字開頭的成語故事

才智咖 人氣:3.11W

大家有沒有學習過哪些成語是用前字作為開頭的呢?以下是本站小編收集的成語故事,僅供大家閱讀參考!

以前字開頭的成語故事

以前字開頭的成語故事一

【成語】: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拼音】: qián shì bù wàng,hòu shì zhī shī

【解釋】: 師:借鑑。記取從前的經驗教訓,作為以後工作的借鑑。

【成語故事】:

齊威王痛改前非

公元前379年,齊國公子因齊即位,自稱為王,他就是齊威王。

齊威王,剛臨政那幾年,不問國事,飲酒作樂,國家日漸衰敗,人民生活困難。

有一天,一位姓鄒名忌的人前來叩門,自稱懂得彈琴,知道威王愛好音樂,特來拜見。

威王召他進來,取琴給他。鄒忌只是撫摸著琴絃,並不彈奏。威王問:先生為何只是撫摸而不彈,是琴不好麼?

鄒忌放開琴,嚴肅地說:小臣懂得琴理,至於彈琴,那是樂工們的事。於是鄒忌大談了一通琴理。威王聽得不耐煩,打斷他的話,說:先生既懂得琴理,必定善於演奏,願先生試彈一曲聽聽。

鄒忌回答說:小臣以研究琴理為業,當然善於演奏;大王的職責是治理國家,豈不善於國事麼?今大王身居王位而不治理國家,與小臣撫摸琴絃而不彈奏有什麼不同?小臣只撫弦而不彈奏,不能滿足大王的意願,大王身居王位而不問政事,恐怕不能滿足百姓們的意願吧!

威王大為震驚,說:先生用彈琴的道理勸說我,我懂得先生的用意了!於是將鄒忌留下和他談論國家大事。

鄒忌勸威王節制飲酒,遠離女色,講求實際,區別忠奸,愛護人民,整頓軍備,經營霸王的事業。

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威王心悅誠服,立即拜鄒忌為相國。

以前字開頭的成語故事二

【成語】: 前倨後卑

【拼音】: qián jù hòu bēi

【解釋】: 倨:傲慢;卑:謙卑,恭敬。以前傲慢,後來恭敬。形容對人的態度改變。

【成語故事】:

蘇秦是戰國時期一位著名的政治活動家。他曾遊說列國,聯合起來共同抵抗秦國。因此,他在當時享有很高的聲望。

但是,在開初的時候,他也有過不少次的失敗,受過不少次的挫折。

比如,有一回他到一個國家去遊說,沒想到那個國家的國王竟不接待他。這叫他把錢花得精光,窮困不堪,人也累得黑瘦黑瘦的,鬧得很不像個樣子。無奈,他只好滿面羞愧地向老家歸去。

但回家後,沒想到家人也都看不起他。妻子不給他縫衣服。嫂子不給他做飯吃。連父母也彷彿不願意與他說話。而且,嫂子和妻子還在背地裡譏笑他說:

“咱們這樣的人家,治家產,做買賣才是正業。而他呢!卻不幹正業專門去遊說。他今天落到這步天地,真是活該啊!”

聽到這些話,蘇秦自然十分傷心。但他卻沒有灰心。他仍他行他素,閉門不出,專心讀書,認真研究如何遊說的學問,發憤要幹出一番事業……

後來,他的事業果然成功。有一回,他到趙國去遊說。他對趙王說:

“燕、趙、齊、楚、魏、韓六國的土地合起來,有秦國的五倍大;六國的兵卒加起來有秦國的十倍多。假如六國聯合起來,共同去攻擊秦國,秦國必定被擊破而聽從我們的擺佈。否則,秦國必將把咱們各個擊敗,那咱們六個國家,一個個都得服從它,向它稱臣。夫破人之與破於人也,臣人之與臣於人也,豈可同日而言之哉(擊破別人和被別人擊破,統治別人和被別人統治,那就大不一樣,豈可同日而言呀)?”

……

終於,趙王同意了蘇秦的意見,表示願意與別的國家聯合起來共同對秦。因覺得蘇秦的話有道理,趙王還送給了蘇秦100輛裝飾得很漂亮的車子,1000鎰黃金,100雙白璧和1000束錦鄉……。並支援他到別的國家再去遊說。就這樣,在趙王的支援下,他遊說最後成功,列國聯合起來抗秦……

因此,那時候,他成了人人皆知的顯赫人物。

功成名就以後,蘇秦又回老家去了。

他這一回的回家與上一次就大不相同。他父母聽說他要回來了,急忙灑掃居室,修整道路,準備樂隊,陳設酒器,帶著家人到離城三十里以外的地方去迎接他。見面了。他的妻子很羞愧,不敢正面看他,只是側著耳朵聽他講話。他的嫂子更是伏在地上,拜了又拜,向他賠罪……

看到這個場面,蘇秦笑了。

他笑著去問嫂子:

“嫂子,你為啥先前那麼傲慢,連飯都不給我做。而現在,為啥又如此卑謙呢?” ####他嫂嫂低頭而老實回答: ####“因為你的地位已變得非常尊貴,又有許多的.金錢……” ####嫂子的話,使得蘇秦感慨萬分。他長長地嘆了一聲之後,自言自語地說: ####“窮困的時候,父母都不把兒子當作兒子,親人也不把親人當作親人。如今,我有了地位,我有了金錢。所以,父母也把兒子當成了兒子,親人也把親人當成了親人。人生在世,對權勢,名利和金錢,為什麼看得這麼重呢?”

以前字開頭的成語故事三

【成語】: 前徒倒戈

【拼音】: qián tú dǎo gē

【解釋】: 前面的部隊投降敵方,反過來打自己人。

【成語故事】:

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率兵計伐商紂王,各諸侯國紛紛響應。討紂大軍連克許多商朝城池,在距都城朝歌只有七十里的牧野召開了誓師大會,列舉了紂王的種種罪狀。此時,商紂王正在和妃子飲酒取樂,忽然聽到周武王進攻的訊息,慌了手腳,匆匆率領七十萬大軍趕到牧野迎戰。可紂王的前鋒部隊等戰鬥一打響,就倒轉矛頭,反戈一擊,結果商軍大敗,血流成河。紂王逃回朝歌,知道大勢已去,末日不遠,就點火自焚了。商朝就此滅亡。前徒倒戈:軍隊背叛,調轉槍口攻擊自己。

《尚書·武成》:會於牧野,罔有敵於我師,前徒倒戈,攻於後以北,血流漂杵。


TAGS: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