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公司的產品經理到底要做什麼

才智咖 人氣:2.11W

在創業公司的實際操作中,可能只會做其中的一部分。我是個1歲的產品經理,在一家網際網路創業公司任職,沒有經過系統的培訓,屬於純粹的江湖派,自己一點點摸索。這裡,我說說我平時主要做些什麼,希望能幫到想要入行的你。

創業公司的產品經理到底要做什麼

正文

網上已有很多前輩寫過,產品經理到底做些什麼,羅列了一大堆“嚇死人”的工作內容。說實話,在創業公司的實際操作中,可能只會做其中的一部分。我是個1歲的產品經理,在一家網際網路創業公司任職,沒有經過系統的培訓,屬於純粹的江湖派,自己一點點摸索。這裡,我說說我平時主要做些什麼,希望能幫到想要入行的你。

1. 需求分析

分析使用者想要的是什麼,要不要做這個需求。

需求,來源有很多。一般主要來自:使用者反饋、運營部門、老闆和產品經理自身等。

接到需求後,必須要判斷需求的真偽。

那麼,如何判斷需求的真偽呢?

首先,要了解清楚為什麼提出這個需求,問題是否嚴重,有多少使用者在什麼情況下碰到了此類問題。在問這些問題時,如果提需求的人都答不出,那可以直接拒絕,請他想清楚了再提需求。

其次,瞭解清楚後,必須再做實際的調研,獲取更多的資訊。可以去網上搜索相關資訊,包括新聞、專業領域的網站和論壇等;線上或線下問卷做問卷調查;去使用者聚集的論壇、QQ群或微信群等做使用者訪談了解到自己想要獲取的資訊。

需求分析方法,一般常見的有兩種: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比較繁瑣,創業公司往往經常會採用定性分析。這裡我就著重說說定性分析中的KANO模型:

上表中,橫向對應的是,如果這個功能沒有的話,使用者會開心、無所謂還是不開心;縱向對應的是,如果這個功能有的話,使用者會開心、無所謂還是不開心。

其中,

矛盾:指不論功能存在與否,使用者都很開心或不開心,顯然這個功能是有問題的,不予考慮。

錯誤:指如果功能存在,使用者很不開心;或不存在,使用者很開心,那這個功能是個錯誤功能,不予考慮。

無關:指不論功能存在與否,使用者都覺得無所謂,那就無關緊要了,也不予考慮。

剩下最重要的三類需求了:

必要:指如果功能存在,使用者沒有感覺,不存在,卻會不開心,說明這個功能是需要做的。

期待:指如果功能存在使用者很開心,不存在很不開心,這就是滿足使用者最直接的需求了。

驚喜:如果功能不存在,使用者沒感覺,存在了使用者很開心,說明這個功能達到了驚喜的效果。比如我們熟悉的微信紅包,沒有紅包前,大家不覺得怎麼樣,有了微信紅包後,給使用者創造了無數驚喜。

結果顯而易見,我們需要實現的,往往是這三類需求:必要型、期待型、驚喜型。

如果提出的需求恰好屬於這三者之一,即為真需求。

2. 需求管理,確定優先順序

一堆需求擺在那兒,心裡必須清楚要先做哪個後做哪個。

這裡,我習慣用時間管理的那套方法來處理需求的優先順序。如下圖:

我一般會優先解決重要且緊急、不重要但緊急的需求,其他需求暫緩。

至於什麼樣的需求才是重要的呢,可以利用需求分析的KANO模型,來分析,具體是驚喜型、期待型還是必要型,來確定它的重要性和緊急性。

比如:

使用者在購買理財產品時,需要提前充值,一般充值,很多時候錢是不能秒到的,這時,使用者充好錢,卻好幾分鐘都沒到賬,急切的想查詢充值記錄,APP裡卻沒有充值記錄這個功能。此時,增加充值記錄這個功能就屬於期待型需求,需要去立馬滿足使用者的。

又有使用者,不喜歡自己的頭像,希望APP可以提供更改頭像的功能。這個,就屬於必要型需求。

那這兩個需求,哪個優先順序更高呢?

答案你肯定知道。

3. 產品設計

產品設計需要考慮5個層面的東西:

這裡解釋下使用者體驗要素的5個層面。

戰略層:要考慮我們為什麼要開發這個產品,開發的東西要與企業目標和使用者需求想契合。

範圍層:明確我們要開發的具體是什麼。當你把企業目標和使用者需求轉換為具體要提供給使用者什麼樣的內容和功能時,戰略就變成了範圍。

結構層:為產品建立一個架構,設計使用者如何到達某個頁面,做完事情後能去什麼地方。

框架層:我們嘴裡常說的原型圖,是框架層的具體表現形式。此時,要做導航設計、介面設計和資訊設計,主要解決按鈕、空間、圖片、文字等放置的位置。

表現層:主要是視覺呈現。

做產品設計時,尤其需要注意幾點:

產品框架的可擴充套件性要好,切勿一有迭代就推翻重來。

原型圖最好使用中性色彩,避免參雜個人的主觀喜好。

頁面之間按功能模組合理劃分,標註清楚頁面內容,確保自己的原型可以讓別人一目瞭然。

不要為了追求動效互動的炫酷,而耗費大量的時間在原型圖上,互動效果用語言描述清楚即可。

最後,做好產品需求文件,把每個功能定義、前置和後置條件、使用者提示、互動效果等描述清楚。我個人習慣於將產品需求文件直接以表格形式寫在原型中。具體依據公司規模、流程和行事風格來定。

以上工作做好後,需要與各部門負責人開會討論,溝通技術可行性、運營可行性等,收集各方反饋,改進產品設計。

待確認無誤後,進入開發環節。

4. 專案推動、產品測試

做好產品排期,即什麼時候開始開發這個產品。然後跟技術人員一起,確定開發週期,知道大概要多長時間開發完成。

開發過程中肯定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需求變更、增加新的需求、開發人手不夠等,需要及時處理並給出合理的解決方案,推動產品在可控範圍內完成。

注意:這裡是推動,並非跟進。你必須把控好整個環節,如遇緊急需求要增加,需酌情刪減部分優先順序不高的'需求,保證產品在排期內順利上線,切不可只做跟進而無限期的延長上線時間。

開發完成後,需要做好測試工作,可號召公司同事一起參與測試,你來把關,驗收開發出來的產品確實是符合預期的。

這個過程中,你會發現各種問題需要修復,每發現一個問題,及時做好記錄並彙總給技術人員,可能會反反覆覆好多次,不停的測試,反饋,再測試,再反饋,目的是要保證產品的質量。

這個環節,必須細心、細心、再細心。

5. 快速驗證、迭代優化

在使用者使用的過程中,收集使用者反饋,統計並分析資料,慢慢修正需求,通過一步步的迭代優化,做出另使用者滿意的產品。

資料分析是我的薄弱環節,我就不做詳細的展開,有一種神奇的功能,叫做“搜尋”,趕緊用起來吧。

對了,還有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溝通。溝通,存在於各個環節中,面對不合理的需求,即使是老闆提的,也要懂得說“不”,優雅地拒絕,以理服人。

結語

產品經理,是能夠獨當一面為公司做好讓使用者滿意的產品的人,不只是個畫原型圖的,切勿讓自己掉進只會畫原型的大坑。

TAGS:經理 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