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到底需要什麼型別的創業者

才智咖 人氣:2.01W

《贏在中國》最後的決賽,成了宋文明和周宇之間的PK,這是正常的,也是自然的,宋文明和周宇這兩類截然不同的創業者代表,他們之間的競爭總是讓我們聯想到一個問題———中國到底需要什麼型別的創業者?

中國到底需要什麼型別的創業者

先看周宇。“土狼”是他的綽號,非常形象,在中國蒼蒼莽莽的大地上,有一大批像周宇這樣的創業者,無論背景、學識、資本,起點都不高,從打工做起,不斷積累資本、經驗和智慧,然後憑著自己的激情和感染力“揭竿而起”,帶領自己的團隊開始創業;並通過自己的個人魅力(熱情、誠信、無私、勤奮)和努力帶領團隊獲得一定的成功。

周宇的突出優勢在於其堅忍不拔和愈挫愈勇的創業精神,這種精神不知鼓勵了多少個正走在創業道路上的人,給他們信心和勇氣。

但是,在周宇身上也存在很多侷限性,這些侷限性使他無法成為這個時代《贏在中國》的領軍人物。

第一,境界不夠高遠,開始創業的目的大多以解決自己生存和團隊生存為主,很難站在國家、民族、產業的高度來定位,對商機的把握還不夠長遠。周宇在賣紅酒的實戰中對中糧集團的銷售經理說“要都有我這個能力你們集團還不發死了”,得到的回答卻是“會亂死的”。

第二,尚未實現自己的角色轉變,不具備對大型組織的駕馭能力。周宇告訴記者,公司碰到困境的時候就是兩年前引進了職業經理人的時候。這說明他的創業經歷不能提供與高素質合作伙伴共事的經驗,而總是習慣於一馬當先,衝鋒陷陣的工作狀態。這就使得公司文化過於強調個人能力,並且自然地認為身先士卒是作為統帥的美德;而如果駕馭一個大型組織,只憑一己之力是遠遠不夠的,甚至就是把團隊的力量都調動起來也是不夠的,而是需要一個合理的人員結構,併發揮各方面人才的智慧,這就像張瑞敏說的,“三等人盡己之力,二等人盡人之力,一等人盡人之智”。

再看宋文明。其實周宇經歷的,宋文明都經歷過了,只不過用的時間短了一些,發展的快了一些;他第一次創業的.企業已經被財團收購,併成功上市,這是他的第二次創業。在解決了生存和富裕之後還能繼續去創業,這恰恰說明了宋文明身上的激情。

美國學者愛迪思提出過一個企業生命理論,他認為一個企業的成長就像人的成長,都會經歷孕育期、嬰兒期、學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等典型時期。企業在孕育期,往往是受到企業家精神的拉動,周宇就是個典型;而企業一旦誕生後,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而企業要想進入盛年期的話,必須依靠領導人有系統的知識結構和長遠的眼光。

但宋文明的創業告訴了我們另外一條路徑,那就是直接從領導人的思路起步。在《贏在中國》中的表現,以及第二次創業的合作者架構,證明宋文明已經實現了自我角色的轉變,證明自己已經不再是奮鬥的目標,而是發揮團隊的才智去完成既有價值,又有意義的事業才是最終目的。

如何評價宋文明和周宇,關鍵看欄目的宗旨,以及評委看問題的角度。評委郭廣昌對二人有一個經典的評述:“我覺得從他們兩位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覺得以前自己更像周宇,現在更像宋文明。”如果選CEO,選高層次的創業者,當然是宋文明;如果從弘揚創業精神,鼓勵最基層年輕人創業的角度來看,周宇當然更具有感召力。

記者所見,兩人代表的是兩個不同的中國———現實中國和未來中國。目前中國經濟的發展兩類人都需要。現實中,中國在一段比較長的時期內都會需要周宇這樣的創業者,但從長遠看,更需要像宋文明這樣實現了角色轉變的新生代力量,他們可以將中國放到世界範圍內進行定位,然後找到經濟利益、社會利益和個人價值可以交叉的商業模式,這種創業更具備可持續性,更具備社會意義,更有利於提高中國經濟在世界範圍內的競爭力。

當然,要是能把二者合而為一就再好不過了。

TAGS:創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