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融資與債權融資的區別

才智咖 人氣:1.87W

股權融資需要建立較為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一般由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高階經理組成,相互之間形成多重風險約束和權利制衡機制,降低了企業的經營風險。那麼它與與債權融資有什麼區別?

股權融資與債權融資的區別

  

1、怎麼評價股權融資

所謂股權融資,就是企業的股東願意將企業的所有權進行部分出讓,用這種方式來吸引新的股東加入,從而得到企業發展所需資金。股權融資的優點很明顯,首先是資金使用期限長;其次,股權融資沒有定期償付的財務壓力,財務風險比較小;同時,股權融資還可以增強企業的資信和實力。

不過,股權融資的缺點也是明顯的,首先是企業將面臨控制權分散和失去控制權的風險,另外就是資本成本較高。從特點角度來分析,股權融資所得到的資金是永久性的,沒有時間的限制,不涉及歸還的問題。而對於投資人來說,要想收回資金只能藉助流通市場來實現。

2、怎麼評價債權融資

債權融資簡單來說,就是企業用借錢的方式來進行融資。與股權融資相比,債權融資需要進行利息的支付,而且這種支付是定期的,會造成財務上較大的風險。另外,通過債權融資得到的資金,主要是解決企業營運資金短缺的問題,用途比較窄。

不過,它的優點是企業的控制權不受影響,與股權融資相比融資成本相對較低,另外還能獲得財務槓桿效應。債權融資最大的特點就是需要企業付出利息的代價,不過債權人一般不會出現對企業控制權的佔有,使企業能夠按照既定的方向發展。

其實,不論是股權融資還是債權融資,都會有明顯的優勢,也存在一定的缺點。企業在選擇融資方式時,要根據自身的特點來選擇,比如資金的用途、財務壓力、企業控制權的重要與否,這些都是在融資前需要考慮的問題。

3、股權融資與債權融資有什麼區別?

(1)風險不同。對企業而言,股權融資的風險通常小於債權融資的風險,股票投資者對股息的收益通常是由企業的盈利水平和發展的需要而定,與發展公司債券相比,公司沒有固定的付息壓力,且普通股也沒有固定的到期期日,因而也不存在還本付息的融資風險,而企業發行債券,則必須承擔按期付息和到期還本的義務,此種義務是公司必須承擔的,與公司的經營狀況和盈利水平無關,當公司經營不善時,有可能面臨巨大的付息和還債壓力導致資金鍊破裂而破產,因此,企業發行債券面臨的財務風險高。

(2)融資成本不同。從理論上講,股權融資的成本高於負債融資,這是因為:一方面,從投資者的角度講,投資於普通股的風險較高,要求的投資報酬率也會較高;另一方面,對於籌資公司來講,股利從稅後利潤中支付,不具備抵稅作用,而且股票的發行費用一般也高於其他證券,而債務性資金的利息費用在稅前列支,具有抵稅的作用。因此,股權融資的成本一般要高於債務融資成本。

(3)對控制權的影響不同。債券融資雖然會增加企業的財務風險能力,但它不會削減股東對企業的控制權力,如果選擇增募股本的方式進行虹信融資,現有的股東對企業的控制權就會被稀釋,因此,企業一般不願意進行發行新股融資,而且,隨著新股的發行,流通在外面的普通股數目必將增加,從而導致每股收益和股價下跌,進而對現有股東產生不利的影響。

(4)對企業的作用不同。發行普通股是公司的永久性資本,是公司正常經營和抵禦風險的基礎,主權資本增多有利於增加公司的信用價值,增強公司的信譽,可以為企業發行更多的債務融資提供強有力的'支援,企業發行債券可以獲得資金的槓桿收益,無論企業盈利多少,企業只需要支付給債權人事先約好的利息和到期還本的義務,而且利息可以作為成本費用在稅前列支,具有抵稅作用,當企業盈利增加時,企業發行債券可以獲得更大的資本槓桿收益,而且企業還可以發行可轉換債券和可贖回債券,以便更加靈活主動的調整公司的資本結構,是其資本結構趨向合理。

股權融資的最佳方式

股權融資是指企業的股東願意讓出部分企業所有權,通過企業增資的方式引進新的股東的融資方式。債權融資是指企業通過借錢的方式進行融資,債權融資所獲得的資金,企業首先要承擔資金的利息,另外在借款到期後要向債權人償還資金的本金。

對於原股東來說,在財務槓桿不變的前提下,只要增發的增長作用超過稀釋作用,就不會反對增發。即,只要增發後以募集資金投資推動的EPS(每股收益)增長,在考慮稀釋效應後仍超過僅以留存收益推動的EPS增長,增發就不會侵害原股東利益。

要滿足這一要求,投資回報率超過增發時市盈率的倒數即可(分紅率數值很小,不到1,可忽略)。由此,我們確定了公司再融資時的ROE(淨資產收益率)門檻為市盈率的倒數。

其中,b為分紅率,k為增發比例。

對於潛在的新股東來說,公司再融資後的增長率必須達到投資人預期。我們通過PEG指標來解讀這一預期。PEG就是市盈率與增長率的比值(PE/G),或者說是投資人對單位增長所給予的估值標準。

A股市場目前的平均市盈率為33倍(截至2006年12月22日,剔除金融企業和新上市企業,以2006年三季度淨利潤乘4除3計算)。其中上市滿3年的非金融企業有1336家,這1336家企業的平均市盈率為33.85倍,3年每股收益的複合年均增長率為11.06%,由此計算在A股上市滿3年的非金融企業的PEG約為3。假設這是A股投資人對單位成長的估值基準,即,對於預期EPS年均增長率達到10%的公司,投資人給予30倍市盈率,預期增長率每上升1%,市盈率上升3;對於預期EPS年均增長率達到15%的企業,投資人將給予45倍市盈率。

反過來,若某公司當前市盈率為30倍,則反映投資人對該公司的預期增長率為10%,若公司再融資後不能達到這一預期,它將喪失長期融資能力;同樣,對於當前市盈率為20倍的企業,投資人預期的增長率為6.3%(=20÷3),若再融資後不能達到這一增長要求,也會損害新股東利益。為了迎合新股東需求,公司再融資的每股收益增長門檻就是當前市盈率除以3(%)。

總之,市盈率越高,當前投資人要求的收益率門檻越低,但潛在投資人要求的成長門檻越高;而市盈率越低,當前投資人要求的收益率門檻越高,潛在投資人要求的成長門檻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