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有意義的人生比事業成功更重要

才智咖 人氣:2.19W

李開復,祖籍四川,1961年12月3日出生於臺灣省新北市中和區,中國臺灣人,現已移居中國大陸北京市。[1]

李開復:有意義的人生比事業成功更重要

李開復曾就讀於卡內基梅隆大學,獲計算機學博士學位,後擔任副教授。他是一位資訊產業的經理人、創業者和電腦科學的研究者。曾在蘋果、SGI、微軟和Google等多家IT公司擔當要職。2009年9月從谷歌離職後創辦創新工場,並任董事長兼執行長。

2013年9月,李開復對外宣佈罹患淋巴癌。

2013年10月21日稱最近化療後身體檢查結果有幾項指數未降反升,需要更加嚴格的遵照醫囑,專注於治療和休養。不得不大幅度減少在社交媒體上的時間。

2015年2月13日,據創新工場聯合創始人王肇輝的朋友圈狀態顯示,李開復在患病離開北京17個月後回到了創新工場的北京辦公室,與員工進行交流。

當今中國大陸,李開復儼然是成功學的另一種說法。

從“李開復給大學生的七封信”到創辦創新工場,從奔走中美之間到徹底回到中國,這個來自臺灣,中等身材、半框眼鏡、時刻面帶微笑的中年IT精英,為中國青年人總結出“成功關鍵詞”。

熱愛與責任

1990年,李開復第一次有機會到中國,在北京資訊工程學院講學時,他發現學生們都很聰明、好奇、勤奮,但是他們身邊資源的缺乏和教育體制的落後令他震驚。東西方文化價值觀的強烈碰撞使李開復感到使命重重。

時隔8年,李開復以微軟中國研究院院長身份來到北京。因為工作原因,李開復接觸了國內許多高校的大學生。“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朝氣與活力,也看到了不安和躁動。”

曾經有一個學生寫信說到:“開復老師:就要畢業了。回頭看自己所謂的大學生活,我想哭,不是因為離別,而是因為什麼都沒學到。我不知,簡歷該怎麼寫,若是以往我會讓它空白。最大的收穫也許是……對什麼都沒有的忍耐和適應……”

這段文字後來被李開復在很多場合反覆引用,後來又被他寫進給大學生的信《大學要學什麼》中,“大學期間,有許多學生放任自己、虛度光陰,還有許多學生始終也找不到正確的學習方向。當他們被第一次補考通知喚醒時,當他們收到第一封來自應聘企業的婉拒信時,這些學生才驚訝地發現,自己的前途是那麼渺茫,一切努力似乎都為時已晚……我希望自己的成長經歷和成功經驗,可以為年輕人提供思想和方法上的幫助。”

從此,他開始關注祖國大陸的大學生,與他們分擔,同他們分享,為他們分析,以自己獨一無二的案例去幫助成千上萬的學生創造他們同樣不可複製的成功。通向未來的路,比學業更重要的是方向,而最終決定人生向何處而去的,則是天性中的稟賦和發自內心的熱愛。他自己就是沿著一條這樣的路而來。

1973年11月,李開復來到美國。在橡樹嶺讀中學,在哥倫比亞大學讀本科,在卡內基·梅隆大學完成碩士和博士學業,他接受了基本完整的美國教育。順順利利的讀書經歷背後,是李開復曲曲折折的選擇過程。初入哥大,李開復毫不猶豫地填報 “政治科學”專業,經過一年的通識教育,卻發現這個專業完全不適合自己。大學一二年級,他的學習成績一直徘徊在B和C之間,平均分降到2.9。

曾經的夢想在現實面前成為一地碎片,李開復意識到,自己急需找到自己的最愛。偶然在學校計算機房打工的機會,讓他發掘出一個痴迷計算機的自己。不僅樂在其中,而且頗有天賦。當能力與機遇相匹配,熱愛則是理所當然。

美國的大學,大多有著簡便的轉系制度,經過慎重考慮,李開復最終堅定地轉到計算機系,很快一鳴驚人。他在自傳《世界因你而不同》中,用著名記者懷特·霍布斯的話詮釋成功:“成功就是當你醒來,不論身在何處,不論年齡多大,你很快從床上彈起,因為你迫不及待地想去做你愛做的、你深信的、你有才華做的工作。這個工作比你個人偉大、神聖。你迫不及待地要起床,跳進它的懷裡。”對計算機的這種熱情,激勵李開復當年投奔這一新興領域。而且在專業課“可計算性和形式語言”中,他考了前無古人的滿分。

大學三四年級,李開復就開始和研究生一起選修碩士、博士課程,接手各種各樣的.專案。在此期間,他在“自然語言處理”課上提出挑戰“圖靈試驗”,也就是以計算機程式模擬人的表現,最高境界是使人無法辨別真偽。

這段經歷開啟了李開復日後專攻語音識別系統的征程。沒有人逼迫,一切奮鬥都發自內心,而學校教育需要做的是,為一粒種子提供生長的土壤。這段經歷深深鐫刻在李開復心中,不僅成為記憶裡最美的風景,而且直接鋪墊了他今日的成功。

2004年,李開復建立“開復學生網”(現名“我學網”),初衷就是“幫助學生幫助自己”,而不是替代任何人尋求成功之路。

選擇與堅持

博士畢業留校起,一直到創辦創新工場之前,李開復先在卡內基·梅隆大學當教師併成為最年輕的副教授,而後經歷蘋果、SGI、微軟、谷歌四家頂級公司的高管生涯。一直行走巔峰,到底有怎樣的獨到之處?

李開復的回答是:“追隨我心。”

1983年10月,李開復讀博士期間走進語音識別的世界。開始和導師瑞迪教授一起探討語音識別領域裡現有的成果以及如何突破的可能性,瑞迪說,“你來做一個不特定語者的語音識別系統吧。”讓電腦識別不同人的語音,當時在世界上是一個無解之謎。而且,當時導師瑞迪已經向美國國防部立項併成功申請了大筆經費,但是正在此時,李開復在研究思路上與導師產生了分歧,堅持自己的統計學方法進行研究還是遵從導師的思路?彷徨許久,最終李開復跟導師直接表明想法,希望“以統計學來解決這個"不特定語、大詞彙、連續性語音識別"”。雖然導師並不贊同,但是還是支援了他。之後三年半,李開復每天中午一點到凌晨兩三點,每天18個小時、一週六天進行科研工作,把語音識別率從起初的40%提高到80%,最終飆升到96%。他為自己的語音識別系統取名為斯芬克斯,並在導師的支援下參加了1988年度世界語音學術會議,撼動了整個學術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