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創業故事

才智咖 人氣:3.11W

創造武漢熱乾麵傳奇的人

小吃創業故事

“不服周” 立志要讓方便熱乾麵“武漢造”

劉海元骨子裡有武漢人“不服周”的氣質。

1997年之前,劉海元還是武漢一家主營食品流通的國有貿易公司的經理,正趕上國有企業改革,他便和三位老同事辭職下海創業。憑著國企積累的人脈,他們取得了“南方黑芝麻糊”、“必是飲料”等8個產品的銷售代理資格,建立了武漢冠利達必是有限公司。2001年公司銷售額過千萬元,但是,利潤有限。

2003年,武漢本地媒體報道了河南一家企業率先生產方便熱乾麵,半年在漢銷售了2000萬。作為地道的武漢人,看見了這個報道,劉海元心裡非常不是滋味。“熱乾麵是武漢特有小吃,多少代武漢人都對熱乾麵有著很深的情結,作為熱乾麵的發源地,武漢人沒有自己品牌的方便熱乾麵,卻被河南人在市場搶了先。”劉海元說,那一刻,他就下定了決心,把方便熱乾麵作為自己的專案,一定要做出特色地道的武漢方便熱乾麵,與河南熱乾麵一較高下。

不服輸 資金鍊斷掉時賤賣住房和門面

千年以來,熱乾麵都是手工製造,如何變成方便麵?劉海元邀請了武漢三所大學的多名食品專業教授進行專案研究。研發耗時兩年半,其中,6個月僅麵粉損失就超過了百萬元,購買的多款裝置都因無法生產被當作廢鐵賣掉。

技術終於取得突破時,資金鍊也完全斷掉了,員工在長達半年的時間工資都無法發放,企業瀕臨破產的邊緣。

為了儘快聚集資金購買裝置,劉海元把自己的住房和商業門面房低價賣了。當時有一個做生意的朋友勸誡他,商業門面房以後拆遷會升值絕對不要賣。劉海元說:“如果有辦法我根本不願意賣房子,既然選擇了方便熱乾麵專案,我不服輸,產品要工業化生產,裝置必須上馬,沒錢怎麼辦,只有賣房子了。”

2005年1月,劉海元將非油炸風味方便麵及其製作方法研製成功,並申報了發明專利。通過此專利技術,向廠方訂製了專門的生產裝置,此款自制裝置終於讓熱乾麵在生產線上復原成功,拌上芝麻醬等佐料後,無論色香味還是入口的那股韌性就跟手工做出來的味道不相上下。

不滿足 把漢產熱乾麵銷往近40個國家

“大漢口”方便熱乾麵面世了,銷售又成了難題。想進超市賣場,當時劉海元根本拿不出進場費。為此,他就在寫字樓樓梯旁擺攤賣,但效果不是很理想,看的人多買的人少。

通過分析,大學生是方便麵主要消費物件,劉海元便到學校銷售,沒想到武漢高校來自四面八方上百萬的大學生,通過品嚐他們的產品,逐漸成為了忠實的消費者,同時也無形中成為了“大漢口”熱乾麵品牌的傳播者。

2006年,劉海元的“大漢口”熱乾麵初次在食博會上露面,引起了很多商家極大的興趣,產品隨後在國內多個城市落地開花。3年前,他盯上了海外市場,把大漢口熱乾麵賣到了美國“第五大道”。目前,公司已在30多個國家註冊了商標,熱乾麵銷往美國、墨西哥、日本、新加坡等近40個國家。

 

張雅青的旺順閣魚頭泡餅

專注——“一招鮮,吃遍天”

“一招鮮,吃遍天”這句話應該是在每個行業都適用的普世大法,在餐飲這個行業尤其如是。一道菜,器具碩大,有肉也有主食,三兩個人、七八個人甚至十幾個人,一道菜都可以搞定,適合家庭聚餐也適合商務宴請,這樣的菜品並不多見,魚頭泡餅算是其中最出彩的一道。

對於魚頭泡餅創始人張雅青來說,早在創立魚頭泡餅這道菜品之時,她就懂得專注的力量,她堅信少即是多,大道至簡。於是她全身心的投入,把魚頭泡餅這道菜精心打造成旺順閣絕對的尖刀產品,包括選單和運營在內,全部針對魚頭泡餅量身打造,菜品從口味到葷素搭配,也全部圍繞這把尖刀來打造。

正是這種專注,使得張雅青的魚頭泡餅成為了餐飲業中一種特色鮮明的商業模式——一道主菜叫客、桌桌必點,只一道菜一年就賣了2個億。在其他高階餐飲紛紛下滑的同時,旺順閣正是憑著這種商業模式成功轉型,並在2014年拉開了逆勢擴張的序幕。一道菜,橫跨15年,經久不衰,歷久彌新。

TAGS:小吃 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