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煎餅裡吃出創業靈感的創業故事

才智咖 人氣:2.7W

黃太吉煎餅最近被談論得很火爆。但是請注意,不要按照做“餐飲”的標準來從中吸取創業成功的經驗。因為其創始人赫暢本人也沒有太把自己看成一個餐飲人。在他的成功裡,最吸引人的其實是營銷服務的精神和網際網路思維,擴大化一點來看,甚至小米,不也是依靠這種精神起家的嗎,不同的是,黃太吉在試驗,這種思維要怎樣滲透進傳統行業之中?

從煎餅裡吃出創業靈感的創業故事

營銷即服務

很多人將黃太吉的.成功歸功於營銷,尤其是在微博平臺上的營銷,赫暢也經常在各種場合做微博營銷的經驗分享,但這種所謂的營銷背後到底是什麼?真的只是傳統意義上的營銷那麼簡單嗎?

“Know who, Know what, Know how” ,這是赫暢對微博營銷的總結。不難看出,這其實是網際網路圈再熟悉不過的一套產品經營思維模式——瞭解使用者是誰、使用者需要什麼、如何滿足使用者的需求,只不過黃太吉通過微博這個載體來實現。

黃太吉微博最大的特色是,使用者每一條評論和@都會得到回覆。之所以這樣做,一方面是讓使用者覺得自己受重視,另一方面,也是瞭解使用者是誰和隨時隨地體察使用者需求。微博對黃太吉與其說是一個營銷平臺,更像是拉近與消費者距離的客服工具。

當然黃太吉做的並不止於此,還會將這種線上的溝通最終體現到線下的具體操作裡。

黃太吉所在的那條街道不能停車,因此很多開車來吃黃太吉的人都被貼了罰單,有人在微博上訴苦,吃煎餅的成本太高了。於是赫暢做了一個停車公約放在收銀臺上,過來點餐的人就會看到。上面第一條就是守法停車,如果非得停門口、並且被罰款了,可以拿罰單換一份南瓜羹。

這種做法在傳統餐飲業是不可想象的。在傳統餐飲業的認知中,對客人的服務只存在於進店到離店的那段時間,然而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整個消費體驗已經變長,它還存在於到店的路上和消費之後的很長時間。以前沒有網際網路的時候,找不到店外的他們,如今他們就在網上、微博上、陌陌上、微信上……黃太吉正意識到這點,借力移動網際網路,從不斷線,隨時隨地與消費者連線,維護整個使用者體驗。

反過來這種對使用者體驗的維護,又可以輸出到網路上,成為絕佳的營銷素材, 大學生入黨申請書, 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這就不難理解為何黃太吉似乎從來就不缺營銷的內容。至此,這已經不是單純的營銷,營銷和服務之間的界限變得很模糊,營銷既是賣產品,也是產品本身。

不僅如此,黃太吉還會在營銷的過程中有意識的輸出價值觀,正是這種輸出,能取得使用者的認可,不僅不會反感,反而會積極擁抱。

TAGS:煎餅 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