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傳統 山貓卡通衍生運作帶動原創

才智咖 人氣:2.76W

          打破傳統的動漫產業鏈順序,將衍生產品的開發前置,已經成為現在眾多動漫公司降低投資風險、降低成本、提高動漫品牌效率的新“招”。湖南山貓節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貓”)就是利用這樣的開發順序進行動漫產品開發的動漫企業,他們形成了一條能夠盈利的衍生運作產業鏈,海外動漫衍生產品的銷售成為他們最大的盈利點。

打破傳統 山貓卡通衍生運作帶動原創

全面註冊商標公司多品推品牌

山貓採用先開發衍生品市場,再開發動畫片的步驟。在社會上還沒有創出影響的時候用衍生產品“試水”已經成為現在動畫公司普遍的做法。但是,隨著品牌影響力的擴大,許多衍生合作領域便有搶注商標的現象,也就是盜用成名品牌的品牌效應獲利。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山貓在公司創立之初,註冊了所有有關“山貓”元素的商標。“平均註冊一個商標要幾千元,雖然投入昂貴,但是對於整個‘山貓’品牌的`推廣是頗有益處的。”山貓執行總裁吳暉介紹道。

山貓系列衍生產品由公司自行設計、註冊,人物有:猞猁“山貓”、兔子“吉咪”、小老鼠“朵拉”、小恐龍“克拉裡”、小熊“伽木”、大狗“瑪可”、小外星人“哈理”、灰狼“辛克”、怪獸“古力”,這9個形象,山貓都註冊了商標,擁有獨立的自主智慧財產權並獲得國家專利,同時,公司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註冊了1000多種產品商標,涉及產品開發類別有:圖書、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服飾、文體用品、玩具、生活用品、食品、小電器等9大系列1萬多種衍生產品。

拓展海外市場專業團隊運作

吳暉介紹說,山貓主要以周邊產品和欄目的海外出口獲得利潤。

海外出口文化產品,勢必要迎合外國讀者的文化特點。山貓對其主打形象“山貓”於今年9月確立最終形象,其間經過了5年的修改時間。

對於文化產品的認同度東西方讀者是有差異的。經過調研,山貓發現,東方的讀者喜歡可愛型的動漫形象,而西方讀者更青睞於個性化的動漫形象。經過內部討論,山貓得出結論,和日本動畫比“可愛”,中國動畫沒有優勢,基於對西方文化包容性強的特點,山貓決定他們的形象要適合歐美,併兼顧亞洲。

在前期調研中,山貓還發現,歐洲人對於文化產品的精細度要求很高,因此,山貓對於“山貓”形象的修改直到今年才最終定稿。山貓為了確定品牌形象,制定出一套觀眾回饋程式,即:向固定客戶發放行形象→提出修改意見→修改形象→認同修改方案。

吳暉對於山貓的海外銷售業績表示滿意:“去年,我們在海外的產品銷售額為20萬美元,今年已經達到50萬美元,明年的目標為100萬美元。

萬元向社會徵集劇本

山貓的衍生品市場已經得到市場回報,下一步就是對動畫片進行開發。山貓正在製作一部100多集的動畫片《山貓兄弟》,這部動畫片的劇本便是向社會徵集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