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門外漢”的吃苦創業之路

才智咖 人氣:2.52W

他不是擁有殷實家底的“富二代”,也不是手持驕人文憑的“高材生”,高中畢業後,年僅18歲的張海寧步入社會,走上了一條自主創業的道路。經過5年的打拼,他已經在濟寧市的二手車銷售市場上佔據一席之地。5月20日上午,記者來到濟寧市聯合二手車行,張海寧正在對前不久新到的幾輛汽車進行車況檢查。談到自己創業的經驗,張海寧把它概括為三個字———“肯吃苦”。張海寧告訴記者,他換過很多行業,但不論從事哪個行業,張海寧始終堅信一點,那就是“只有肯吃苦,才能真正出人頭地。”

“大學門外漢”的吃苦創業之路

首份工作,月薪只有100元

“我上學時候學習成績並不好,金榜題名註定和我無緣,和我的同學們相比,我註定要走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在其他同學紛紛走進大學校園的時候,張海寧卻必須要做出自己人生的第一個選擇,經過思想鬥爭,張海寧最終選擇了創業這條路。“我就是個普通家庭出來的孩子,沒法指望父母給我安排什麼工作,腳下的路還得自己來走。”

2006年,高中畢業的張海寧離開學校到社會上打拼。據張海寧回憶,他的第一份工作是給汽修工人當幫手,每個月的'薪酬只有100元。“這份工作我一直幹了一整年,賺的錢在當時連維持生活都成問題,但這個工作卻讓我學會很多東西。”談起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張海寧說:“可能當時我每個月只能賺100塊錢,但並不代表我以後每月只賺100塊錢,這段經歷的意義並不是用錢能衡量的。”張海寧坦言,如果不是這份經歷培養起他對汽車的興趣,或許今天他不會涉足二手車銷售這一行。

為了生計,被迫換過兩次工作

“在那種情況下談理想確實有種天方夜譚的感覺,當時我想的最多的,就是怎麼能填飽肚子,不再伸手向父母要生活費。”在生存的壓力下,張海寧最終換了工作。大概是在2007年6月,他跳槽到保險公司,做起了汽車保險。“如果說第一份工作讓我適應了社會,那這份工作才真正意義上讓我採到人生第一桶金。”

據張海寧介紹,在經營汽車保險的一年時間裡,他攢下了6萬元錢,而這筆錢成為他創業的本金。“2008年的時候,金融危機爆發了,保險行業也不怎麼好做了,尤其是汽車保險這一塊,那時候我也在琢磨另尋出路。”2008年夏天,一次偶然的機會,張海寧遇到了一位來自汶上的房地產開發商。這位被張海寧看作是自己“事業導師”的商人把他帶到了汶上。

據張海寧回憶,在汶上的那段時光,恰是他創業歷程中最艱苦的。“那時候我幾乎天天住在工地上,住的地方沒水、沒電,每天就睡四五個小時,早晨起床後,我還得跑到一公里之外的地方接水。”張海寧對記者說,除了住宿條件艱苦,每天他還得跑到大街上散發名片、宣傳單,甚至還要在路邊電線杆上張貼廣告。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張海寧銷售的樓盤在開盤首日就賣出40套門面房,按照張海寧自己的表述,這是他在創業道路上打的第一場大勝仗。

逐步發展,他的生意已嶄露頭角

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房地產開發商將目標瞄準汶上這塊土地,張海寧的生意也愈發難做。帶著辛苦經營攢下的十幾萬元現金,張海寧從汶上回到了濟寧。正當他為日後的生計躊躇的時候,一次買車的經歷讓他萌生了涉足二手車交易市場的想法。“回濟寧之後不久,我買了一輛二手車,開了不到半年,就轉手賣了,賣的價格竟然和買的時候差不多。這幾年下來,手裡也攢了些錢,與其跟著別人幹,倒不如自己創業。”張海寧說。

2010年年初,濟寧的二手車交易市場剛剛起步,二手車銷售的資訊交流平臺,大多還是依靠網路、論壇。張海寧告訴記者,最早的時候,他是一輛車一輛車地賣,大概半年之後,二手車的銷路才慢慢開啟。之後,張海寧不斷往返於濟寧及周邊地區,他的生意也越做越大。

然而,由於經驗不足,2010年夏天,張海寧失手買進一輛出過故障的汽車,這一次生意讓他損失了好幾萬,同時也讓他意識到業務知識和誠信經營的重要性,從那之後,張海寧接受教訓,再沒失手買進過故障車。

經過兩年多的經營,張海寧的生意越做越大,每年的汽車交易量生意能達到四五十輛。對於一個只有24歲的年輕人而言,未來似乎很值得憧憬。張海寧告訴記者,做生意和做人是一樣的,不能馬虎,更不能弄虛作假。對於和他有類似經歷的年輕人,張海寧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上學的時候,我在學習上付出太少,走上社會之後發現,要彌補這方面的不足,就得比別人付出更多。只要肯吃苦,成功一定會到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