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創業故事:人們依靠男網女織致富

才智咖 人氣:2.2W

走進河北東高莊村“淘寶村”:人們依靠男網女織致富,看到這樣的標題或許你已經驚呆了,下面小編帶大家一起來探討一下吧。

網際網路創業故事:人們依靠男網女織致富

羊絨之都清河近幾年來興起“全民淘寶”熱,我國每年網售的羊絨製品,有74.6%出自清河。一些偏僻的村莊成了“淘寶村”,人們依靠“男網女織”致富,亦有部分公職人員下海“淘寶”成功。同羊絨產業的轉型升級難一樣,方興未艾的網購業也同樣潛藏著專業人才不足的隱憂。

男網女織

清河縣黃金莊村,一幢氣派的二層小樓裡,傳出悠長有節律的機器聲。透過虛掩的房門,一位女子正手腳麻利地埋頭紡線,裡屋一男子端坐在電腦前,阿里旺旺的對話介面不停地彈出,他快速回復著各種問詢,甚至來不及和闖入屋內的陌生人搭話。

屋內的地面上,整整齊齊地擺滿了五顏六色的紗線製成品,一些剛剛從機器上卸下來的紗線成品被裝進各種規格的紙箱。“快遞怎麼還不過來?”他皺著眉自言自語。男主人姓殷,一直從事羊絨紗線的生產。幾年前,他還走南闖北為自家產品找銷路,如今,他大部分時間足不出戶,緊盯著那塊電腦螢幕。“我家產品的70%以上都是網上銷售的。”老殷回過頭來,臉上露出了會心的笑。他一口氣列舉了網上銷售的種種好處:省了四處奔跑的差旅費用;省了給那些大廠採購人員吃飯送禮的費用;最讓他滿意的還是網上銷售不會產生各種欠款和三角債。像老殷一樣,如今,黃金莊很多家庭都過著“男網女織”的生活。

從黃金莊向北一里多地就到了東高莊村,它剛剛被命名為全國首批“淘寶村”。這個村一共有300多戶人家,90%以上的人家都開著網店,出售各種羊絨製品。不知從何時起,村莊沿街兩邊的牆壁和電線杆上的計生等宣傳標語,被各種淘寶網店和淘寶培訓班的廣告所取代。入村的主幹道邊上,幾家快遞公司擠佔著有利位置。

小小的村莊,這麼多快遞公司能“吃飽”嗎?這是記者的疑問。“你們的派送範圍有幾個村?”“幾個村?我們只負責東高莊村和西高莊村兩個。”有四家快遞企業人員給出了相同的.答案,在他們的分揀室裡,貨品堆放得滿地都是。

村民老許在村邊開了一家淘寶用品店,專門出售紙箱等各種網購用品。他的店鋪是店中店,裡屋擺放著一臺電腦,老許的兒子兒媳在這裡經營著一家淘寶網店。6件已經封裝完畢的快件包裹堆在一個椅子上,“這是今天已經賣出去的貨,快到淡季了,生意比年前差很多。”老許說。

老許的兒子之前沒有工作,看到周邊的人都開網店,三四年前,他也開了一家,生意還不錯,“過日子還行”。因為天天守著網店,回覆買家,他家的地也撂荒了。同村裡其他開網店的人一樣,他們以每畝400元的價格把地包給外地人耕種。這是一個理性選擇的過程,種地的收入根本無法與開網店的利潤比肩。

東高莊的路兩旁,歪歪斜斜停滿了各種車輛,不時有年輕人鑽進車內,開車絕塵而去。這些無處停放的車輛如同當地人鼓起來的腰包一樣,來源都與羊絨有關,這些人中有的加工羊絨,有的在網店銷售羊絨製品。

創富神話

“大約六七年前,有一批人騎著三輪,來來回回送著包裹,外人去問,他們什麼也不說,很神祕的樣子。”清河縣羊絨市場一位工作人員說,後來,人們明白了那是網購。

東高莊村最早觸網銷售的是劉玉國等人。家境貧寒、高中沒畢業的劉玉國輟學回家,跑起羊絨銷售。他跑來跑去,總是覺得花的比掙的多。2007年,這個窮得手裡連1000塊錢都沒有的年輕人,嘗試在淘寶上開店碰碰運氣。

開店第一天,他就賺了200元。他從此嚐到甜頭,利用網店生意打開了財源閥門。2010年,劉玉國拿出210萬元在清河縣羊絨市場買下一幢1000餘平米的小樓。昔日窮小子的驚豔轉身,吸引了眾多忠實擁躉。

劉玉國等人成為人們爭相效仿的物件,上至六旬翁,下至垂髫兒,一時間紛紛觸網。“以前,農村家庭裝網線的鳳毛麟角。那一段時間,我們把工程技術人員全派到縣城東北的那些村莊,還是不夠用,上班一接電話,準是等得不耐煩的人在發脾氣。”清河縣網通公司一位工作人員說。

先富起來的人們在村中建起高宅大院,這些物化的符號成為後來者的精神圖騰。在村裡,同屬待業青年,開網店的小夥兒更受女方青睞。

最早在網上淘寶的那一批成功者,大多把網店移到縣城的羊絨市場,那裡有充足的貨源、豐富的資訊、更好的相關配套服務。一批網店也迅速成長為行業巨人,成為年銷售額超千萬元的網店。

網店在羊絨市場的出現,曾一度引起實體店和開發商的恐慌和抵制,最終,他們平靜地接受了,“這是大勢所趨。”清河縣羊絨市場闢出了專門的電商專區,以優惠的價格吸引網店入駐,網店入駐之快,超過了人們預期。

行走在偌大的電商專區,網店密密麻麻。“我要給自己打工,希望在這裡找到事業的根基。”剛剛進駐電商區的大學畢業生小張說。小張大學學的是食品工程,畢業後在一家飲料企業做了2年快銷,他不滿足於每月3000元的工資,當網店巨頭是他的奮鬥目標。

全民淘寶

幾臺電腦、滿屋的貨品和包裝、簡單的炊具和杯盤狼藉的屋子,這是市場內典型的網店場景。

2月18日,一場培訓在清河羊絨市場舉行,小小的會議室裡擠滿了三四百名聽眾,這是一場關於如何經營好淘寶網店的實戰課程。臺上是講師極富煽動力的講演,臺下是一張張聚精會神、年輕熱切的臉,他們兩眼放光,如同面聖一般做著筆記。

講座的舉辦方是清河羊絨製品市場管委會,大部分費用由官方承擔。管委會副主任鄭春雨告訴記者,這是一場公益講座,講師一節課的收費是2萬元。類似的講座已舉辦過多次,有時免費,有時收取門票20元。“說網購重振了清河羊絨,一點都不為過。”鄭春雨說。作為世界羊絨之都,清河羊絨產量極大,但也經歷過幾起幾落。特別是本世紀初,隨著當地分梳技術向牧區轉移,加之國際市場需求不旺,羊絨產業再次遇到嚴重困難。2008年,當地建起了羊絨大市場,卻招不來客商,“羊絨深加工像死了一樣。”除少數知名企業外,大部分企業銷售渠道遇到梗阻。為了打通銷路,當地組織了各種各樣的工業遊、購物遊,在周邊城市尋找、培育客源,往往也是賠本賺吆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