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華山一日遊導遊詞

才智咖 人氣:2.9W

九華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下面小編收集了九華山一日遊導遊詞,供大家參考。

九華山一日遊導遊詞

篇一:九華山一日遊導遊詞

各位遊客朋友們,大家早上好!很高興在這個風和日麗的早上與大家見面!首先呢,請允許我代表xx假期旅行社感謝在座的各位朋友對我們旅行社的支援和信任!讓我有今天這樣一個機會與大家同車而行,並且還能夠為大家提供服務!我呢,姓李,是大家這次的全陪導遊,大家叫我小李就可以了!小李雖然稱不上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但是我的笑容絕對是燦爛的對工作也是盡心盡力的這兩天如果您有什麼要求或者建議都可以跟我提出來,我一定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的!若有什麼地方做的不夠好的也希望大家提出來這樣可以給小李一個改正的機會!等一下我會把我的名片發給大家,當您有什麼需要或幫助的,隨時撥打小李的電話號碼,二十四小時為您開機!

接下來請允許我隆重的為大家介紹一下我身旁這位——我們此次行程掌舵的——夏師傅,當然了你們現在只能看到他偉岸的背影了。夏師傅是我們旅遊車隊一位非常優秀的司機哦!他曾手拿方向盤,腳踩剎車板在我們中國大陸上安全行使了百萬餘公里,同時我們的師傅也是旅遊界有名的三好先生,人好車技好服務態度好,開起車來一心一意,對待客人全心全意,這幾天我會和師傅共同配合協作讓大家度過一個愉快的旅途。

俗話說的好:牽著我的手,世界任你走,今天就有我來帶領大家去九華山走一走!九華山位於安徽省青陽縣境內,北俯長江,南望黃山,東監太平湖,以佛教文化習俗和奇麗的自然風光享譽海內外,尤其在東南亞華人世界更具盛名。九華山素有九十九峰之稱,千米以上的高峰20多座,最高峰為十王峰。海拔1342米

九華山是地藏菩薩的道場,與浙江普陀山、山西五臺山、四川峨眉山並稱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九華山現有寺廟80餘座,僧尼300餘人,已逐漸成為具有佛教特色的風景旅遊區。在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中,九華山獨領風騷,以“香火甲天下”、“東南第一山”的雙重桂冠而聞名於海內外。

開創九華山佛教局面的是一位來自異域的僧人。唐朝時古朝鮮王子金喬覺遍訪中國名山,輾轉來到了九華山,起初住在山上的石洞裡,或者搭茅棚居住。直到他六十歲左右,山下百姓遊玩時,在山洞裡發現了這位高僧,於是群策群力,修建了一座寺院,請金喬覺居之。從此九華山就成為金喬覺傳經佈道的地方,僧眾漸多,香火旺盛。唐貞元十年(794)金喬覺九十九歲這一年夏末,他突然召集徒眾告別,安然圓寂。他的徒弟依據浮屠之法,將其肉身安放在缸中,三年後開啟,仍然完好沒有腐爛,顏面如生。根據多種跡象,當地百姓認定他就是地藏菩薩靈蹟示現,因為他的俗家姓金,所以人們就把他稱為金地藏!並且修建了座寶塔安放其肉身,當地百姓把這座塔叫做肉身寶殿。從此,九華山成為地藏菩薩道場!到1850年之前,僅化城寺一座寺廟,僧人就有三四千人之多。“香火之盛,甲於天下。

在這兩天的時間裡,我們將會遊覽天台,百歲宮等主要景點!在九華山有兩個天台,分別是大天台和小天台。大天台,又稱天台正頂。海拔高度1325米,略低於十王峰,因為天台是教徒朝拜地藏“聖蹟”的地方,所以人們往往將天台稱為九華山的主峰。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話:不到天台,等於沒來。到了天台,永遠不來。

百歲宮原名摘星庵。明朝時候來自河北的無瑕和尚在雲遊了五臺山和峨眉山以後,來到九華山修行,活到了126歲。相傳在他死後三年當地的百姓才在山洞裡發現了他的屍體,雖然歷經三年時間,屍體卻沒有出現腐爛的跡象。眾僧十分驚奇,虔心供奉,改摘星庵為百歲宮。明崇禎皇帝在得知這件事後,封無暇為“應身菩薩”,將其屍體裝金,同時擴充套件廟宇。百歲宮從此名聲大振,成為九華山四大叢林之一。

說到這,大家心中也許會有這樣一個疑問?為什麼九華山的肉身菩薩這麼多?為什麼這些肉身歷經千年而不腐?是不是經過特別的防腐處理?是不是與九華的地理環境有關?是不是他們有什麼特別的修行方法等等,肉身菩薩給人們留下了一個又一個問號。

在九華山,和尚圓寂後,都要將他的遺體儲存一段時期,最短的七天,最長的三年,看能否成為真身。據專家考證,九華山肉身菩薩的形成有兩種原因。一是九華山的獨特自然氣候所造成的,二是因為其長年食素不沾葷腥,注重修煉持久坐禪,加上圓寂前知到大限來臨,一般都是十天半月食不沾、水不進,使腹腸空空,體內脂肪和水分極少,這為死後變為肉身奠定了基礎。但即便如此,能成為不腐之身的也是寥寥可數。只有極少的僧尼一直儲存著肉身,這樣在3年後開缸,就是“肉身菩薩”了。形成肉身後,首先是妝漆,3年後再妝上金粉,這樣就基本上可以把屍體與外界隔離開。

好了我們這兩天的行程小李就簡單的為大家介紹到這裡了,到了地方我們會有地接導遊來為我們做更詳細更生動的介紹!

為了保證咱們的旅途愉快,小李現在按旅遊的六要素吃、住、行、遊。購、娛。來分別為大家說一下我們在旅途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情。

首先說一下吃。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日難。既然是出來旅遊那就肯定不像在家。小李不敢保證讓大家吃好,但是絕對能吃飽哈,十人一桌,八菜一湯,米飯任你裝,茶水免費,酒水另計。還有就是腸胃不好的朋友,容易水土不服,所以飲食衛生上自己一定要注意。不要隨便吃小攤上的東西。

再說一下咱們的住。我們旅行社給大家安排的是2人一間的標準間,雖然稱不上是豪華,但絕對的乾淨舒適。大家進入房間後一定要記住以下三點:一是查,檢查房間設施是否完好無損,房間內的東西是否配備齊全。二是分,分清房間內那些是免費使用,哪些是有償使用的東西。三是防,晚上有些賓館可能會有騷擾電話,那你接聽後請掛掉,如果有人敲門一定要弄清楚是誰。

第三個就是行了。我們的行車時間2個小時左右,途徑銅陵,青陽等地!車子已經行駛子高速公路上了,希望大家在座位上坐好就不要隨便的在車內走動、以免跌倒、您要有什麼事叫小李就可以了!我們現在乘坐的是空調旅遊車。,是不允許吸菸的,還有就是衛生問題,一上車小李還沒有跟大家打招呼就給每個人發了塑料袋、因為方便大家把垃圾仍進袋子裡。出來旅遊旅遊車就相當於我們流動的一個小家了、所以大家都要注意一下車內的衛生。剛才說了旅遊車是我們出門在外的小家,我們一定要記好自家的門牌號。皖B33266我們這次遊玩的是九華山景區、遊客比較多、停車場的.車子也會比較多,所以希望大家能記住車牌號,千萬不要上錯了車!

接下來給大家講以下重中之重遊的問題。提到遊,小李要送給大家六千萬。一千萬要注意安全,二千萬要保管好自己的物品,三千萬記住集合時間,四千萬要記住集合地點,五千萬要睜大您的雙眼,六千萬要記住以上五千萬。最後一個就是購了!咱們出去旅行總想帶點當地的特產回來。在九華山產茶的歷史是非常悠久的,九華佛茶以“九華毛峰”、“地藏雀舌”和“東崖雀舌”名氣最大。九華摺扇在明代已躋身名扇之林,清代時為朝廷的貢品,現在已有20多個品種供遊客選擇;另外還有黃精,它的藥用功效眾多,久服神清氣爽,延年益壽!此外,九華山土特產還有石耳、竹筍、筍尖、金地茶等,工藝品有竹編工藝品、瓷玉銅器等。

至於佛物,也是來此佛國很好的紀念品。佛物有香袋、佛碗、佛珠、木魚、經書、佛教音樂帶等。旅遊旅遊,以遊為主,購為輔!在這裡小李送大家四個字理性消費。請不要與當地的小攤小販有過多的糾纏,以免給旅途帶來不愉快!

現在呢,小李我給大家分發一下我們旅行社送給大家的旅遊紀念品,旅行帽以及笑臉徽章!它們也是有特別的意思的,就是希望大家戴戴平安笑口常開!

我們現在大概還有2個多小時才可以到達,為了不讓旅途覺得枯燥無味而漫長呢,接下來我們來做一點小遊戲吧。

篇二:九華山一日遊導遊詞

九華山在皖南青陽縣境內,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唐代文學家劉禹錫,登上九華山後,對其讚歎不已,認為天下名山均不能與九華山爭長。李白曾三上九華山。九華山的特點是山奇峰秀,佛寺眾多。

早在東晉年間(401年),山上就開始建寺廟,以後歷代都增建、擴建,形成“三裡一小廟,五里一大廟”,廟宇遍佈全山,據說興盛時期多達300餘座,僧眾四五千人。現在儲存完整的寺廟尚有五六十座。

遊九華山,首先到九華街,這裡海拔600多米,是九華山的中心,寺廟也主要集中在這裡,因此有“蓮花佛國”之稱。這裡實際上是一個山上的村鎮,除了廟宇外,還有商店、學校、旅店、農舍,遊人可以在這裡住宿,並以此為起點,遊覽山上的名勝。

九華街上的化城寺,是九華山歷史最悠久的晉代古寺,也是九華山的主寺,寺的建築依山勢佈局,反映了高超的建築設計藝術。寺內有一口高一丈有餘,重約2000斤的古鐘,鑄造精美,聲音洪亮,用槌撞擊,凝重清揚的鐘聲,在山谷迴盪,往往使人有超凡脫俗之感。“化城晚鐘”遂成為“九華十景”之一。

從九華街往東走不遠,有一建在懸崖上的殿堂,就是著名的“百歲宮”。其匾額上書有“欽賜百歲宮,護國萬年寺”十個金字。據說,在明朝萬曆年間,有個叫無暇的和尚,26歲來到九華山,在一個人跡罕至的山洞裡苦修了100年。死後3年,人們才在洞中發現他的肉身。山上和尚認為他是活佛轉世,遂將屍體裝金供奉。明崇禎皇帝知道後封他為“應身菩薩”。於是供奉他的小廟香火日旺,寺廟擴充套件,成為九華山四大叢林之一。遊人可以在寺裡的肉身殿看到這具頭戴僧帽,身披紅色袈裟,端坐蓮臺之上的無暇和尚的裝金肉身。

九華勝景在天台。天台峰是九華山的主峰,海拔1300多米。有“不登天台,等於沒來”的說法。從九華街上天台,約15華里山路,沿路經過很多風景點。當你氣喘吁吁,到達天台正頂,眼前的景色,將使你胸襟開闊,疲勞頓消。四周群山匍伏,遠望九華街,只有巴掌那麼大了。極目遠眺,天地渾然一體,長江如練隱隱可見。清冽的山風送來陣陣松濤、竹喧,令人陶醉。周圍的岩石,奇形怪狀,多呈黝黑色。有一巨石上刻“非人間”三字。此時此刻,真使人有身臨蓬萊仙境之感。在天台上看日出,據說其瑰麗景色不亞於在泰山日觀峰看日出。因此“天台曉日”被列為“九華十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