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洞導遊詞

才智咖 人氣:2.96W

各位遊客:

雪花洞導遊詞

大家好!歡迎您到浮戲山雪花洞來參觀遊覽。我姓 ,很高興為大家作導遊服務,我會盡力為大家服務好,使大家遊覽愉快,不虛此行。

雪花洞景區遊覽面積是2.27平方公里, 以雪花洞為中心,周圍的景點有仙女潭瀑布、黃龍潭、滑道、遊船、國家重點保護樹種萬年櫟,還有自然風光香爐峰和金龜探月峰。

雪花洞位於海拔854.5米的金龜探月峰下,是大約5億7千萬年前汪洋大海中碳酸鹽岩層裡面的一條地下暗河。現已開發1180米,面積為4600平方米 ,洞中佈滿大面積奇特的鐘乳石和岩溶學上特殊型別的雪花石。雪花洞分為三個大廳和一個雪花長廊。洞內常年恆溫15.7℃。我們今天參觀雪花洞的時間大約是一個小時。

下面,我們要經過的是一段長達57米的人工引洞。這段引洞是1984年開鑿的。

我們現在已經進入了雪花洞的第一個自然大廳——迎賓廳。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大廳的自然景觀都是鐘乳石構成的,表面看上去溼淋淋的,說明他們仍在生長(因為鐘乳石形成主要是依靠水分中的礦物質不斷沉澱而生長)。據研究,它們的生長速度是一百年長一釐米。我身邊的這塊鐘乳石形似磨菇,我們稱其為磨菇亭,這類鐘乳石是從地面向上生長的,岩溶學上稱它為石筍。還有的是從洞壁或洞頂往下生長的鐘乳石,被稱為石鐘乳;當石鐘乳和石筍連結在一塊的時候,就被稱為石柱,如廳中的擎天玉柱。下面請大家通過燈光的打射來觀賞迎賓廳內的自然景觀。

首先,在大廳的帷幕之中,有一石筍形成的佛像。您看他一副主人公的姿態,好似在歡迎您的光臨,他正是迎賓廳的主人,被稱為迎賓佛。洞廳中央這根石柱直達洞頂,好似迎賓廳的頂樑柱,我們稱其為擎天玉柱,據專家講,這個石柱是經過二三十萬年形成的,它的前方是一位笑口常開、大肚容世的彌勒佛。彌勒佛還是那副坦胸露腹、大咧不拘的樣子,可能是因為他經常笑的緣故,竟把自己的嘴巴給笑歪了,據專家推測一百年以後,他的歪嘴吧在流水的作用下才有可能會被正過來。

這個地方是雪花洞的第二個大廳,也是雪花洞內最寬敞的大廳,高46 米,長55 米,寬35米。大家抬頭仰望,在大廳的頂部有一個天窗,它就是發現雪花洞的原始洞口。它的發現者是當地的一位姓沈的農民。一九六三年他家蓋房子挖地基的時候無意間挖開了這個洞口。一九六三年到一九八四年這期間,遊客們都是腰繫一根繩子從這個洞口進來探險的。正因為這個洞口的存在,這個大廳便被稱為通天大廳。(現在我們來觀賞通天大廳的自然景觀)。在通天洞口附近,由於常年流水,生長了許多形態各異的鐘乳石,最為壯觀的就是這組懸天瀑布,你看它洋洋灑灑,直瀉而下,不由會讓你想起“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詩句來。在它的下方,有兩隻層次分明的小螺號,其中比較大的螺號尖端好似一隻小燈泡一樣閃閃發亮。那麼它是什麼寶貝呢?請大家注意觀賞我身邊的這幾塊鐘乳石,在我燈光的照射下,這幾塊鐘乳石好似一盞盞漂亮的冰燈一樣通體透亮,呈肉紅色。在岩溶學上,它屬於罕見的半透明狀的肉色鐘乳石。因為裡面含有大量的玻璃晶體,所以表現出這個特性。在世界上所有開發的溶洞中,像這樣透明的鐘乳石非常少見。順著燈光的照射,再看這個自然景觀,它就是慈眉善目的百歲老壽星,老壽星的大駕光臨驚動了雪花洞中的各路神仙,仙人們紛紛起來跪地參見。就連洞主雪花觀音也慌忙起身相迎。而老壽星已經高興的忘乎所以,把自己的龍頭柺杖都扔到了一旁,這一組景觀被稱之為群仙拜壽。這都是意象形的,大家琢磨,是否有點神呢?

現在我們參觀的是長達173米的雪花長廊區。

我們來到雪花洞前,在燈光打射下,洞壁上好像堆積了片片鵝毛般的雪花,在岩溶學上,它是一種非常特殊的型別,因形似雪花,所以被稱之為雪花石,雪花洞便由此而得名。雪花石主要是生長髮育在含水相對均勻、透水性良好和富含孔隙水的母巖上。從雪花石的縱剖面特徵來看,雪花石可分三個層次:一是緊貼母巖的具有圈層構造的鬆散皮層;二是長在皮殼之上的各式“雪花狀”方解石晶體;三是生長在石珊瑚和石葡萄的表面。其主要是通過毛細作用形成針狀、芝狀的文石晶體。文石是不穩定的礦物,它會轉化為方解石——即雪花石的第二種型別石葡萄。在1963年雪花洞剛剛被發現的時候,洞裡所有的雪花都非常潔白,表面皆是毛絨絨的形似味精狀的透明體,燈光一照,閃閃發光。可是自從洞口開啟以後,由於洞中大氣成份有所改變,生態環境受到破壞,雪花石表面受到了非常嚴重的碳化和風化,我們現在看到的雪花石表面已經起了變化,亮度有點減退,但仍不失雪花的風采。雪花石的自然形態是多樣性的`,特別是這種葡萄狀的石花極為罕見。1992年10月28日,中國地質岩溶研究所長朱學穩教授考察雪花洞時說:“我已經參觀了西方二十二個國家的一百多個溶洞,像雪花洞這樣奇特的石葡萄還是第一次看到,經過化驗,發現石葡萄裡面含有二十八種微量元素。”

現在,請大家繼續觀賞雪花石的第三種類型——石珊瑚。石珊瑚好似海底世界的珊瑚礁一樣,一團團、一簇簇堆積於洞壁之上,在一個龐大的海底世界組成這座美麗的珊瑚島。在珊瑚島上有一隻凶猛的大鱷魚,這是由碳酸鈣化學沉積物鈣板構成的象形景觀。在鱷魚下方還有同一成分形成的另一幅自然景觀——一條活潑可愛的小帶魚,正搖頭擺尾地在溪流中游戲玩耍,此景名稱為帶魚戲瀑。更讓我們感嘆大自然鬼斧神功的恐怕是這隻縮頭縮腦的小烏龜了。小烏龜也是由洞頂滴水形成,據專家研究,它從形成到現在已有十幾萬年的時間了,我們稱它為萬年神龜。

在這長達173米的雪花長廊裡,自然景觀千姿百態,造型各異,大家可以充分展開自己的想象力,認真觀看,可以說一步一景,景景不同,既有南方溶洞的特色,又具備自己獨特的魅力,不愧是中原大地的一大奇觀。

請大家抬頭觀看,這個意象很像一頂草帽。它在岩溶學上的名稱是天窩,天窩的形成是離不開水的,因此說雪花洞的前身是條地下暗河。

大家跟隨我燈光的打射可以看到這裡自然形成的九條龍,雖然它沒有北京九龍壁那樣形象,但卻顯示了大自然的魅力。

請觀賞我們右邊洞壁的壁流石。因為它的上部緊挨洞 壁,下部懸空,形似布幔,所以被稱為石幔。石幔在形成過程中不斷往下滴水,形成一座石筍,有人說這個石筍像大象,有人說更像犛牛,那麼它在您的審美觀中到底像個什麼呢?

我們看到的這些鐘乳石晶瑩剔透,冰清玉潔,可是美中不足的是它們的尖端不同程度地遭到了人為的破壞。這根比較粗壯的鐘乳石,專家們曾作了研究,它根部的年齡是十二萬九千年,尖端有九萬年。隨著燈光的打射,我們繼續來觀賞鐘乳石的另一種形態——鵝管。鵝管裡面是空的。它有兩個特點:一、非常脆弱,手一碰即斷;二、生長速度驚人,如果洞內生態環境沒有破壞,一年可長3—4釐米。有的壁流石長勢好、下部懸空多,如果我們用手輕輕敲打,就會發出“空空”的響聲,這種壁流石我們稱其為迴音石。

我們在地面上見過的塔可能很多,那都是人文景觀,而我們今天看到的塔卻是滴水形成的一座透明石塔。請看,這座石塔玲瓏剔透、層次分明、冰清玉潔、美麗誘人,能在這裡看到它,真是三生造化。

現在,請大家觀賞蛇化石。大家通過我燈光的打射可以看到這條蛇化石是斷斷續續,盤曲在石壁之上的,有1.5米長。那麼這條蛇是怎麼進來的呢?據專家推測,蛇是從雪花洞的原始洞口掉下來的,隨水流到這兒,死後,釋放出有機質,吸收礦物質,經過鈣化,形成化石。至今為止,在世界上已開發的溶洞中,尚未發現過動物化石,蛇化石的發現,填補了世界岩溶學上的一項空白。

這一部分是1996年對外開放的,破壞和汙染程度比較小,雪花石看起來更加密集、潔白、完美。經過考查發現這部分雪花石現在生長的情況也是最好的,據研究,它們的生長速度大約是六十年生長一釐米,比鐘乳石快,但形成條件一是必須在一個相對封閉的地下空間;二是岩石具有極高的透水性;三是有合適的溫度、溼度、壓力。因而,目前全世界只發現了兩個雪花洞,這是其中之一,另一個在遙遠的加拿大。

再往前行,我們看到雪花石不但佈滿了兩邊的洞壁之上,還佈滿了洞頂及洞底,使您彷彿步入了漫天飛絮的冰雪世界。這些光彩照人的雪花石,玲瓏剔透的石葡萄和肉紅色半透明狀的石鐘乳,都具有很高的觀賞和研究價值,可謂是天下第一雪花洞。

各位遊客,來到這裡,雪花洞來路的自然景觀到此告一段落,再往裡面是未開發部分,回程路中還有兩個景點,我們繼續參觀。

首先出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座參天聳立的塔鬆,它的旁邊是一隻獸中之王——雄獅。在雄獅的身後跟隨了一對可愛的小獅子,雄獅昂首眺望、欲登塔頂。現在請大家來拜見一下雪花洞中的最後一位仙人——送子觀音,她抱了個小孩,像是從天而降,給人間送貴子來了,我們能夠不期而遇送子觀音,可以說是緣分。

這個地方是雪花洞的最後一個大廳——洞天福地廳。我國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這個大廳為什麼叫洞天福地廳呢?請大家到這邊來參觀一塊石碑。石碑上面刻有“洞、天、福、地”四個大字,大廳名字的由來就是根據這塊石碑而起的。傳說,參觀雪花洞的第一位遊客是我國曆史上的道教鼻祖——太上老君。當年老君來到雪花洞中,被雪花洞的自然美景所吸引,樂不思蜀,感到此景不該人間有,原是碧蓮玉筍宮,正迷戀於此間時,玉皇大帝召他回宮,他戀戀不捨,但又不能反抗,於是舉起自己的龍頭柺杖在這個石碑上面寫下了洞、天、福、地四個字後飄然而去。自從老君在這個石碑上寫下字以後,這塊石碑也就有了一定的靈氣。拍打石碑,就會聽到空空的響聲。許多人認為這塊石碑是空的,其實這個石碑,一點也不空,經地質專家鑑定為音樂石。我們通常叫它吉祥石、好運石。

各位遊客,雪花洞已開發的自然景觀到此就為大家介紹完畢。希望大家能多提寶貴意見。最後祝各位旅途快樂、萬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