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貺殿導遊詞

才智咖 人氣:3.15W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導遊,總歸要編寫導遊詞,導遊詞事實上是一種對旅遊景點進行歷史的、文化的、審美的解讀的文體。我們該怎麼去寫導遊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天貺殿導遊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天貺殿導遊詞

天貺殿導遊詞1

天貺殿為漢族宮殿建築之精華,屬於山東岱廟的主體建築。"天貺"即天賜的意思。相傳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六月初六有"天書"降於泰山,宋真宗即於次年在泰山興建天貺殿,以謝上天。整座大殿雕樑彩棟,貼金繪垣,丹牆壁立,峻極雄偉,雖歷經數朝,古貌猶存。殿主祀東嶽大帝。天貺殿與北京故宮太和殿、曲阜孔廟大成殿並稱"中國古代三大宮殿",亦稱"東方三大殿"。

天貺殿為岱廟主殿,與北京太和殿、曲阜大成殿並稱中國古代三大宮殿式建築。元稱仁安殿,明清稱峻極殿,民國後複名天貺殿。天貺殿建在高出地面2.65米的石臺基上,周圍雕欄玉砌,亭閣環抱。

其臺基分上下兩層:下層臺基東西長49.82米,南北寬35.2米;其上石砌殿基,殿基長45.67米、寬19.75米、高0.6米。正殿9間,面闊43.67米,進深4間17.18米,通高22.3米。六柱五架樑,重樑起架,黃琉璃瓦重簷四柱頂,柱下施覆盆式柱礎,簷下施斗拱,柱頭科單翹重昂,七踩承菊花頭式樑頭,平身科除兩稍間各1個外,其餘每間各3個,也是單翹重昂七踩斗拱。簷檁、闌額、由額、墊板、普柏枋及連線枋、抱頭樑、雀替、丁字拱等上施金琢墨石碾玉彩繪。

天貺殿導遊詞2

泰山天貺殿位於岱廟仁安門北側,是岱廟中的`主體建築,傳為宋代創構。元稱仁安殿,明稱峻極殿,民國始稱今名,緣自宋真宗假造“天書”之事。殿主祀東嶽大帝。殿前露臺高築,漢白玉雕欄環繞,雲形望柱齊列,玉階曲回,氣象莊嚴。殿面闊九間,進深五間,八根紅色大簷柱聳立廊前,重簷九脊,黃瓦飛甍金碧輝煌,以國內三大宮殿式建築之一而聞名。

天貺殿是岱廟的主體建築,是泰山神東嶽大帝的宮殿。位於岱廟中軸線的中後部,始建於北宋,元稱仁安殿,明稱峻極殿,民國始稱今名,緣自宋真宗假造"天書"之事。"天貺"即天賜的意思。相傳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六月初六有"天書"降於泰山,宋真宗即於次年在泰山興建天貺殿,以謝上天。整座大殿雕樑彩棟,貼金繪垣,丹牆壁立,峻極雄偉,雖歷經數朝,古貌猶存。

大殿面闊9間,進深5間,通高22.3米,為重簷廡殿頂,上覆黃琉璃瓦。重簷之間有豎匾,上書"宋天貺殿"。簷下施以密集的斗栱,紅色大簷柱聳立廊前,採用三交六椀菱花隔扇門窗。明間和次間內槽頂設藻井,周圍施斗拱,餘為方形天花板,上繪金色升龍。殿正中祀泰山神,像高4.4米,頭頂冕旒,身著袞袍,手持圭板,儼然帝君,龕上懸清康熙皇帝題"配天作鎮"匾,與此相對的明間大門內上懸"大德曰生"匾。像前陳列清代銅五供一套及銅缶、銅釜等。在殿內的東、北、西三面牆壁上繪有巨幅壁畫《泰山神啟蹕迴鑾圖》,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美學價值,壁畫高3.3米,長62米,描繪了泰山神出巡。

迴鑾的盛況。而這場面也正是宋真宗當年封禪泰山的真實寫照,是我國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