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湖廣會館導遊詞11篇

才智咖 人氣:5.09K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導遊,可能需要進行導遊詞編寫工作,導遊詞作為一種解說的文體,它的作用是幫助遊客在旅遊的同時更好地理解所旅遊的景點包含的文化背景和歷史意義。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導遊詞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重慶湖廣會館導遊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重慶湖廣會館導遊詞11篇

重慶湖廣會館導遊詞1

重慶湖廣會館位於重慶市渝中區東水門長江邊,系廣東公所、齊安公所、禹王宮等清初古建築群及仿古新建築群的統稱,是目前已知全國城市中心區最大的古會館建築群。

會館群始建於清康熙年間,從乾隆到光緒又不斷進行了擴建、新建和改建,目前看到的會館群是清道光和光緒年間重建,距今已有近320xx年曆史,是清代重慶作為繁華商埠的歷史見證,也是清代前期到民國初年重慶的移民文化、商業文化和建築文化的重要標誌。

作為具有地緣性質的幫會機構,會館的主要職能是聯絡鄉情,以壯鄉威。所以,它既是同鄉之人祭祀故地名神、演出故鄉戲曲的聚會之所,又是同鄉之人抵禦外侮、互相幫扶的重要組織。

重慶湖廣會館導遊詞2

重慶湖廣會館位於重慶市渝中區東水門長江邊,系廣東公所、齊安公所、禹王宮等清初古建築群及仿古新建築群的統稱,是目前已知全國城市中心區最大的古會館建築群。

會館群始建於清康熙年間,從乾隆到光緒又不斷進行了擴建、新建和改建,目前看到的會館群是清道光和光緒年間重建,距今已有近300年曆史,是清代重慶作為繁華商埠的歷史見證,也是清代前期到民國初年重慶的移民文化、商業文化和建築文化的重要標誌。

作為具有地緣性質的幫會機構,會館的主要職能是聯絡鄉情,以壯鄉威。所以,它既是同鄉之人祭祀故地名神、演出故鄉戲曲的聚會之所,又是同鄉之人抵禦外侮、互相幫扶的重要組織。

重慶湖廣會館導遊詞3

重慶湖廣會館位於重慶市渝中區東水門長江邊,系廣東所、齊安公所、禹王宮等清初古建築群及仿古新建築群的統稱,是目前已知全國城市中心區最大的古會館建築群。會館群始建於清康熙年間,從乾隆道光光緒又不斷進行了擴建、新建和改建,目前看的會館群是清道光和光緒年間重建,距今已有近300年曆史,是清代重慶作為繁華商皋的歷史見證,也是清代前期到民國初年重慶的移民文化、商業文化和建築文化的重要標誌。

重慶湖廣填四川移民博物館設在仿古新建建築內,它生動地再現了人類移民史上一次極為重要的移民浪潮——湖廣填四川移民運動。這次移民運動的過程,對日後川渝地區文化經濟生活的影響,在這裡,都將一一得到解答。置身於此,猶如回到300多年前那段波瀾壯闊的移民運動中去。會館文化專題陳列是對川渝地區眾多移民會館的一次深刻解讀。會館的由來、會館的職能、會館的建築、會館的信仰、會館的活動,一俟鋪陳,有如一段華美的絲綢,令後人歎為觀止。

前面是長江滾滾東逝,後面是300多年沉默的建築,在靜靜的佇立中,那些曾經的斑駁煙雲,曾經的奪目輝煌,曾經唱不完的繁華、道不盡的滄桑,都在今天,迤邐走來。

重慶湖廣會館導遊詞4

湖廣會館又名禹王廟,是廣東公所、齊安公所、禹王宮等古建築群的統稱,始建於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是當年湖北、湖南在渝商人的聚會之所。會館內的戲樓戲臺中,擁有精美的環樓木雕,非常精美,值得一看。

歷史上的重慶貿易發達,吸引了大量外地商人進入,各地商人紛紛在重慶開設會館,昔日重慶有著名的八省會館之說。其中建築最巨集偉氣派的要數財力雄厚的湖廣會館和江西會館。這兩大會館和相毗鄰的廣東會館都在商業集中繁華的下半城的東水門內,形成龐大的建築群,現今合稱湖廣會館。

湖廣會館建築中的浮雕鏤雕十分精湛,特別是在禹王宮、廣東公所和齊安公所內的戲樓中,題材主要為西遊記、西廂記、封神榜和二十四孝等人物故事的圖案,每個故事旁邊都刻有寓意福氣的蝙蝠、花草、瑞獸等。會館內還設有重慶湖廣填四川移民博物館,它館內再現了人類移民史上一次極為重要的移民浪潮——湖廣填四川移民運動。這次移民運動的過程,對日後川渝地區文化經濟生活的影響。

重慶湖廣會館導遊詞5

重慶湖廣會館位於重慶渝中區東水門正街4號,建於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擴建。會館佔地面積8561平方米,有廣東會館、江南會館、兩湖會館、江西會館及四個戲樓,包括廣東公所、齊安公所。會館建築浮雕鏤雕十分精湛、栩栩如生,其題材主要為西遊記、西廂記、封神榜和二十四孝等人物故事的圖案,還有龍鳳等各種動物圖案及各種奇花異草等植物圖案。

整個古建築群雕欄畫棟,雕刻精美,是中國明清時期南方建築藝術的代表,也是中國現存規模大的古會館建築群。東水門一帶,按照風水學說,河道彎曲的內側是“吉地”,外側是“凶地”。東水門一帶恰好是朱雀翔舞之地,風水很好,會館就選址於此。明末清初,四川人口銳減,當時的執政者就將湖廣百姓遷往四川,形成了中國歷史上長達百年的“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一批湖廣會館也就應運而生。

這兩大公所有看頭的就是它的戲樓。會館是因為有了戲樓,才有了紛紜的精彩。要解讀湖廣會館的精緻,自然也離不開戲樓。齊安公所的戲樓有所改進,進深更大,專供貴賓的看廳在戲樓的對面而不是兩廂;樂樓比禹王宮的大得多,額枋雕刻的內容以從鬼怪故事變為二十四孝圖、《三國演義》、《封神演義》、《魚樵圖》等,每個故事旁邊都刻有寓意福氣的蝙蝠、花草、瑞獸等。而廣東公所的戲樓是四座戲樓中儲存*好,*氣派精緻的。重慶戲曲在這一時期也是發展較快的。無論官商公子、富家小姐,還是袍哥大爺、青樓名媛,三教九流,每到下午戌時,看客暴滿,人聲鼎沸。這一時期也是京劇、黃梅戲、梆子、崑曲等許多劇種與川劇發展結合比較快的一個時期。重慶的戲曲得到很大發展。

重慶湖廣會館導遊詞6

湖廣會館始建於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道光二十六年又加擴建,總佔地面積達8561平方米,坐北朝南,大門面對千帆競渡的長江。據史料記載,整體建築依山而建,鱗次櫛比,結構嚴密,氣勢巨集偉,分大轅門(廟門)、大殿廊房和戲樓庭院三部分。

大殿、戲樓和廊房的所用木材,都從“楚北運來,投工之多,造工之精,歎為觀止。”大殿為重簷歇山式,面積270平方米,通高12.5米,進深14米,闊16米。

殿堂與戲樓相連線,大殿、戲樓雕樑畫棟,粉壁彩屏,富麗堂皇。尤其是大殿和戲樓飛簷下的環樓木雕,雕刻著“二十四孝”和《西遊記》、《封神榜》中的人物故事和山水花鳥,工藝精湛,刻鏤逼真,畫面屢出不窮。更為壯觀和珍貴的是會館的轅門建築,大門為仿木結構重簷石排樓,高6米、闊5米,石雕上山水、人物和花鳥圖案,玲瓏剔透、千姿百態,工藝十分精巧。大門兩側有一對石雕的文武獅子峙立相望,堪稱四川石雕藝術中的珍品。

重慶湖廣會館系禹王宮、廣東公所、齊安公所等清初古建築群及仿古新建築群的統稱,會館群始建於清康熙年間,道光年間擴建,從乾隆到光緒年間還經過了幾次“整容”,有近300年的歷史,它是我國城市中心區現存最大的古會館建築群。

步入湖廣會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禹王宮,禹王宮左側是我國首個移民專題博物館———湖廣填四川移民博物館,博物館以“湖廣填四川”為背景,從不同角度展示了移民入蜀的政治背景、經濟因素以及入蜀線路等,充分反映了“湖廣填四川”這一段歷史。

然後是齊安公所,這是建築群裡儲存最完好的建築,建築面積約1600平方米。齊安公所是湖北黃州府移民修建的會館,始建於清嘉慶年間,整個建築包括戲樓、天井、看廳、抱廳、大殿等,大門斜向東方,朝向移民的家鄉湖北黃州府方向,既有風水的講究,也寄託了移民對祖籍地的思鄉之情。

穿過齊安公所,則進入了門額上留有“嶺南觀瞻”四字的廣東公所,一色的明清建築上,雕刻著《二十四孝》、《西遊記》、《封神榜》中的人物故事及山水花鳥。古樸大氣的建築,惟妙惟肖的雕工,都展示著這個有近300年曆史、我國現存最大的古會館建築群昔日的繁華與光彩。

重慶湖廣會館導遊詞7

湖廣會館是一處始建於清乾隆年間的會館群體,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它包括了廣東公所(亦稱南華宮)、湖廣會館(亦稱禹王廟)和齊安公所以及江西會館的部分遺址,位於重慶市渝中區東水門長江邊,是我國長江以南城市主城區中規模最大的古建築會館群,具有較高的建築價值、文化價值、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旅遊開發價值。

歷史上重慶明清時期的商業繁盛,吸引了外地大量商人進入重慶市場,尤其是兩廣、兩湖和山西、陝西、福建、江西、雲貴等省的商人。各商幫自乾隆時期就陸續在城裡設立會館。昔日重慶城著名的“八省會館”,都具有相當的規模和經濟實力,它們是湖廣會館(又名禹王宮,在東水門內),江西會館(又名萬壽宮,在東水門內),廣東會館(又名南華宮,也在東水門內),陝西會館(又名三元廟,在朝天門內),福建會館(又名天后宮,在陝西街),雲貴會館(在繡壁街),山西會館(在人和灣),同慶公所等。當年的八省會館中,建築最巨集偉氣派的要數財力雄厚的湖廣會館和江西會館。這兩大會館和相毗鄰的廣東公所都在商業集中繁華的下半城的東水門內,形成龐大的建築群,也就是今天我們所統稱的湖廣會館建築群。

解放後各會館改為了居民居住住房和單位倉庫,昔日重慶的八省會館早已成為歷史遺蹟,大都不復存在,而令我們所能見到重慶會館遺蹟,只有目前還基本保留完好的湖廣會館群(禹王廟、齊安公所、廣東公所及江西會館部分遺址)。因年代久遠和歷史原因,湖廣會館建築群現已破爛不堪,大量精美雕刻、雄偉殿堂散落和淹沒在已改作居住住房和單位倉庫中,在東正街4號商業儲運公司倉庫院內,還殘存著的大殿和戲樓的`部分建築。狀元橋洪學巷9號重慶新光包裝廠佔用的廣東會館的廂房和戲樓上的木質雕刻,雖年久損磨,也依稀可見雕樑畫柱精工技巧和金粉的光輝。

重慶市、區兩級政府對湖廣會館的保護和開發非常重視,將其列為市文物保護單位,決定進行修復建設。確定從提升重慶曆史文化名城品牌、保護古文物建築和改善人民群眾生活環境的角度,把湖廣會館修復建設成為一個集歷史、文化、人文價值為一體的新旅遊觀光點。工程已於2003年12月28日動工,計劃2005年6月完工,10月對外開放,迎接同期在渝召開的亞太城市市長峰會。

重慶湖廣會館現已被國家三建委納入《長江三峽區域旅遊發展規劃》優先啟動的重要旅遊專案名單,成為開發建設的新十大特色旅遊精品。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重慶湖廣會館將成為長江三峽黃金旅遊線上重要的歷史文化旅遊景點。

重慶湖廣會館導遊詞8

各位遊客朋友們,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個會館就是湖廣會館,在以前,移民會館多以祭祀故土神靈的宮、廟名之,所以大家請往上看,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湖廣會館又叫做“禹王宮”,供奉的就是我們的治水英雄大禹。

在進入我們的會館之前,請大家將你們的目光投向我們正門兩側的這副對聯,上聯是“錦江東流歸大海”,下聯是“黃鶴西上謁禹王”。“錦江”指的是我們成都市內的母親河,在這裡就代指成都,關於“黃鶴”我們知道湖北武漢有著名的黃鶴樓,而在明清時期,湖南湖北是一個省,統稱為“湖廣省”,因此這裡的“黃鶴”指代的是今天的湖南湖北一帶;“禹王”則指代的是咱們四川,目前在四川汶川還有專門紀念大禹的大禹故里景區,另外,從四川和湖南湖北的地理位置我們可以知道這幅對聯的大致意思,湖南湖北在四川的東北方,而四川就在他們的西南方,所以才有“東流”和“西上”的字眼,也才有古鎮上唯一一座在主街北面並且坐北向南的會館。這幅對聯的意思是:錦江的水帶著我們的思念向東流去,經過故鄉最終流歸大海。我們這些背井離鄉西上來到這裡的客鄉人,只能前來拜見四川的大禹王,讓他保佑我們身在他鄉平安幸福,整副對聯既表露出客家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對離鄉別井的無賴之感,同時又與我們會館的名稱“禹王宮”交相呼應。

說完對聯,接下來就請大家注意門前的臺階,跟隨我一起步入會館吧。湖廣會館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建於清朝乾隆8年,也就是公元1743,年由湖廣籍移民捐資修建的,會館總建築面積2771平方米,依中軸線對稱排列。進入大門是一高約2.5米的門廳,也就是過廳。沿門廳兩側樓梯而上,就可到湖廣會館的萬年臺——戲臺。

大家請隨我步入大殿。大殿現在為客家博物館,裡面展出的是客家人遷徙的艱辛過程,有實物也有圖片。大殿中空處是一小巧精緻的天井。剛剛我們提到,湖廣會館又叫“禹王宮”,大禹治水的故事已經是家喻戶曉,說到這個水就不得不談一下我們湖廣會館的排水設計了,這可是我們湖廣會館的一大奇蹟!會館的排水設計非常獨特,看不見明顯的溝渠,可是無論外面下雨有多大,裡面都不會漲水。館內天井雖然沒有下水道,但無論下多大雨,即使街上已經洪水漫漲,該天井也不會淌水漫延,這是湖廣會館的一大奇蹟之處,相傳就是因為有大禹保佑的緣故。

從建築風格上來看,廣東會館雄偉華麗,江西會館小巧溫馨,而湖廣會館更像是一個平實的大漢,顯得穩重厚道。由於當時湖廣籍的客家人都不承認自己是外來人,所以修建湖廣會館的並不完全是客家人。因此湖廣會館的設計格局是所有會館中最不常見的:它沒有過於寬敞的前廳,行人只能直接從萬年臺下通過。而且所有房間都是精巧、細緻的,沒有半點鋪張浪費,是真正的經濟適用房。這一點,在稍後的遊覽中,大家可以對比一下。

好了,湖廣會館我們就先說到這,接下來請大家跟隨我前往我們的下一個景點。

重慶湖廣會館導遊詞9

今天,我們在老師帶領下走進了湖廣會館,去了解了禹王的生活。

走進城門,穿過一條小隧道,一座高大而雄偉的建築便出現在我們眼前,古老的木板上寫著禹王宮三個耀眼的大字。來到禹王宮裡面,一面用紅漆塗成的“禹”字的大鼓在牆上顯得十分引人注目。旁邊是大約四人才能合抱的銅鐘,被我們重重地敲響,發出清脆的聲音。走過一串木樓梯,大禹的塑像立刻映入我的眼簾。傳說中夏朝的大禹家在彈子石塗山,他治水時三過家門而不入,他的故事已流傳了三千多年了,受到後人的廣泛尊敬。你看,此時的他穿著金光閃閃的長袍,手中緊握著治水的工具,好像正盯著已嘩嘩流入大海的洪水,臉上露出輕鬆的微笑…….

在大禹塑像的下方,豎立著一塊小木牌,上面刻著“天下共主”……..向左走,就是禹王的居室、客廳、廚房,哇!這些傢俱全都用深紅色木料製作的,上面刻著精美的花紋,古色古香,真漂亮。穿過一扇圓門,就是一個用四根結實的柱子撐起來的戲臺,柱子和房蓋上都刻著八仙過海和十八羅漢的故事。戲臺對面的亭子是禹王坐著看戲的地方,牆上粘著變臉、吞火…….的圖案。聽說每天晚上八時左右禹王要在這裡看京戲表演呢!穿過戲臺向前走,就是一組栩栩如生的塑像。兩位留著長辮子的考官站在講臺前;一個穿著破衣服的窮書生和一位穿著華麗的衣服的富公子站在前面。考官告訴他們,窮書生中狀元了,富公子落榜了,窮書生聽了臉上露出興奮的笑容,富公子卻傷心的哭了起來,他的媽媽連忙上前去安慰他…….街上的人們都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好像在說:|不管是窮還是富,只要努力,就會有好結果…….”

湖廣會館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是我們重慶寶貴的歷史遺產。

重慶湖廣會館導遊詞10

重慶湖廣會館位於重慶渝中區東水門正街4號,建於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擴建。會館佔地面積8561平方米,現有廣東會館、江南會館、兩湖會館、江西會館及四個戲樓,包括廣東公所、齊安公所。會館建築浮雕鏤雕十分精湛、栩栩如生,其題材主要為西遊記、西廂記、封神榜和二十四孝等人物故事的圖案,還有龍鳳等各種動物圖案及各種奇花異草等植物圖案。整個古建築群雕欄畫棟,雕刻精美,是我國明清時期南方建築藝術的代表,也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古會館建築群。東水門一帶,按照風水學說,河道彎曲的內側是“吉地”,外側是“凶地”。東水門一帶恰好是朱雀翔舞之地,風水很好,會館就選址於此。

明末清初,四川人口銳減,當時的執政者就將湖廣百姓遷往四川,形成了中國歷史上長達百年的“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一批湖廣會館也就應運而生。祖上或許正是那時隨移民來到重慶,所以來到湖廣會館就覺格外的親切相熟了。譬如現在我們所說的“崽兒”、“抄手”“啷個”等鄉土方言,都是源於湖廣方言。湖廣填四川前的宋代川音,現在已經無法聽見了。當年的湖廣會館是重慶“八大會館一公所”中最繁華的一個。會館的領導一般叫“當家的”,管事的是“二當家”,為人往往八面玲瓏,會館經營得異常紅火。

湖廣會館的圍牆樣式,是明清時期常見的黃色封火牆,以直線構圖而呈階梯狀疊落,又稱‘碼頭牆’,是典型的江南建築風格。這樣的設計,使整個湖廣會館呈“L”形,從山坡上直衝而下,圍牆聯綿不斷,造成異常震撼的視覺衝擊。

主體建築大體依中軸線排列,巍峨古樸。與北方磚石結構的建築不同,禹王宮是南方廟宇常見的木結構懸山式小山瓦頂,其中大量使用的是木柱。這些木料都是專門從湖廣運來。移民相信只有從家鄉運來的木材,才能使大殿得到祖先神靈的庇佑。

無論是四川還是北京抑或重慶,但有湖廣會館就有禹王廟或禹王殿。300年前的湖廣會館在每年正月十四都要舉辦禹王廟會,祭奠禹王,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傳說大禹治水,就曾經居住重慶,連兒子生在重慶也沒有回家看看。所以現在重慶南岸還有個地方叫彈子石,意為誕子。禹王宮是由早期移民中的湖南、湖北富商、鄉紳捐資興建,始建於清乾隆二十四(1759年)。禹王宮原是傳統的黑青瓦。從清順治年間早期湖廣移民入川時就開始修建,後雖經嘉慶、道光和光緒時候三次重修、擴建,青瓦的風格都保持了最初的樣子。1734年發行的清代建築手冊《工程做法則例》明確規定:黃色是帝王之色,京城皇宮就用黃色琉璃瓦;綠色是士大夫的顏色,一般百姓不能使用。黑色屬水,水能克火,所以中國民間絕大部分建築的瓦都是黑青色。山西晉商儘管富甲天下,其深宅大院也只能用黑瓦。禹王宮的黑青瓦正是如此。

禹王宮大殿通高12.5米、進深14米,大殿和戲樓飛簷下,刻著“二十四孝”、《西遊記》、《封神榜》中的人物故事及山水花鳥的環樓木雕,工藝精湛,精美絕倫。禹王宮斗拱的龍頭都朝著長江,寓意大龍鎖江。禹王宮保留下的三面外伸的戲樓,兩邊有廂樓,專供貴賓,臺下的場地才供一般觀眾享用。戲臺兩邊,供配樂人員使用的樂樓很小;簷下的額枋雕刻著各種鬼怪故事,也包括《西遊記》。禹王宮原有13座戲臺,是戲臺最多的會館,曾有“戲臺九重,臺臺不見面”的說法。可惜如今只剩一樓一底。

禹王宮大殿後面依山而上就是齊安公所和廣東公所。齊安公所又名帝王宮,由湖北黃州府移民修建。因為唐代湖北黃州一帶曾設定過齊安郡,所以命名為齊安公所。廣東公所:又名南華宮,由廣東移民捐資興建。從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湖廣大移民伊始,湖廣移民就開始了會館的籌建,至康熙時正式建館。現在的會館中,還有“雲水蒼茫,異地久棲巴子國;鄉關迢遞,歸舟欲上粵王臺”一副對聯,反映客家先民拓荒異鄉的創業艱辛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這兩大公所最有看頭的就是它的戲樓。會館是因為有了戲樓,才有了今天紛紜的精彩。要解讀湖廣會館的精緻,自然也離不開戲樓。齊安公所的戲樓有所改進,進深更大,專供貴賓的看廳在戲樓的對面而不是兩廂;樂樓比禹王宮的大得多,額枋雕刻的內容以從鬼怪故事變為二十四孝圖、《三國演義》、《封神演義》、《魚樵圖》等,每個故事旁邊都刻有寓意福氣的蝙蝠、花草、瑞獸等。而廣東公所的戲樓是現存四座戲樓中儲存最好,最氣派精緻的。重慶戲曲在這一時期也是發展較快的。無論官商公子、富家小姐,還是袍哥大爺、青樓名媛,三教九流,每到下午戌時,看客暴滿,人聲鼎沸。這一時期也是京劇、黃梅戲、梆子、崑曲等許多劇種與川劇發展結合比較快的一個時期。重慶的戲曲得到很大發展。

會館每天下午三點必有一場摺子戲。我對傳統戲劇是很喜歡的,特別喜歡川劇摺子戲。來時正上演《珍珠衫》,於是要了一碗綠茶,聽戲品茶。這就是過往重慶人的閒情雅趣。

重慶湖廣會館不同於北京湖廣會館那種建築空間寬大,氣勢巨集大的特點,卻更多繼承了徽式建築的結構特點。在園林造景上多采用江南南式園林的手法。固而會館院落之間反覆出現高大的封火牆把空間分割成若干小院落,每個小院落間有小門連線,空間上並不斷絕。這使每個院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功能與對應的風景,假山花草、小橋流水、圍廊雕畫,都是特有的風貌,完整空間內又包含著獨特性,這正江南園林的特點和徽式建築的結構特點的結合。同時,我們也可以看見重慶地域建築特色。整座會館依山勢而建,建築高差有別,錯落有置,梯步蜿蜒,各院落中設有天井涼臺。這都是傳統徽式建築結構沒有的特點。重慶湖廣會館的建築特色的確與眾不同。

重慶湖廣會館裝飾也有很濃郁的徽式風格。木雕出自皖南木雕一系。皖南即古代徽州所在,徽州木雕是聞名全國的精品。行雲流水般的刻畫線條,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型,人、鬼、神、花、鳥、獸,無不一精。廣東公所戲樓斜撐上的木龍,口含龍珠,木珠竟然能自由滾動而不脫落,工藝之高妙,令人稱奇。 1928年,百年不遇的大洪水,沖刷的不止是九門八碼頭,也沖垮了重慶八大會館。上世紀60年代,因為與過去的重慶袍哥堂有染,湖廣會館被戴上“拉幫結派”的帽子。在“破四舊”的大運動中,紅衛兵數番“洗禮”,湖廣會館的木雕石雕作品保持下來的已經不多。

湖廣會館封火牆是很具建築特色的。它對建築的層數、高差、進退等問題,都能起到很好的過渡作用,使單調的懸山頂人字屋面變得錯落有致,曲折流暢。湖廣會館的封火牆除了連續不斷的特點外,其造型與地形的結合也很有特色。齊安公所的封火牆造型是最獨特的。封火牆形式繁多,主要有梯形、曲線形(拉弓牆)、人字形,一字形。齊安公所的封火牆正是曲線形的拉弓牆,呈圓弧形,配以牆體結構的連續,因此視覺上很像翱翔著的巨龍的背脊,龍脊依山勢而下,自然氣勢非凡。北方的封火牆是直線的,講究中規中矩,莊重但缺乏靈氣;而南式封火牆如浙江保留的封火牆,都還能體味出靈動的趣味。湖廣會館的封火牆就是屬於南式。

湖廣會館曾經承載了重慶往昔的一段輝煌,而今天的湖廣會館將繼續承載新重慶的另一段輝煌。

重慶湖廣會館導遊詞11

(一)都市廣場大氣魄,時尚文化大手筆。重慶山多路彎少平地,因此,重慶人有深厚的廣場情節,修建了許多連平原城市都無法比擬的廣場。重慶的廣場和商業圈、步行街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重慶的廣場之多和廣場之大,在全國罕見。重慶主城解放碑、江北、南岸、沙坪壩、楊家坪規模巨集大的廣場,既是風格各異的步行街,又是購物人氣頗旺的五大商圈。朝天門廣場集水、陸交通樞紐和旅遊觀光、市民休閒等功能於一體,是新重慶極具特色的一處標誌建築,是俯看浩浩蕩蕩兩江匯流,縱覽江輪來往穿梭風光的絕佳去處。三峽廣場分為綠色藝術園、商業文化街、名人雕塑園、三峽景觀園四個部分,是集商貿、文化、景觀、休閒於一體的大型城市廣場。解放碑中心購物廣場,豪華、氣派,是繁華都市的標誌,其步行街是中國西部最氣派、規模最大的步行街。有人說,“走在解放碑,有如在紐約曼哈頓”。人民廣場是由富麗堂皇的人民大禮堂和前面的廣場及對面的現代建築三峽博物館組成的,是重慶市的市政、文化、休閒廣場,也是舉行全市盛大集會和活動的場所。每天晚上都會有將近幾千人自發的跳“壩壩”(即“廣場”)舞,這種壯觀集體舞蹈的場面,成為一種有中國特色的廣場文化,成為重慶一大特色景觀。中央領導來重慶看到人民廣場上跳壩壩舞的熱烈場面,十分高興,與民同樂。

(二)立體交通大景觀,流動旋律大樂章。重慶的交通市非常有特色的,建起了“水”、“陸”、“空”立體交通網。

所謂“水”,已經遠遠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木船,還包括水翼艇、豪華旅遊船、跨江大橋等現代化水上交通工具和設施。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重慶的橋。重慶的橋不是江南流水上小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