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生還讀後感800字

才智咖 人氣:3.24W

篇一:無人生還讀後感

無人生還讀後感800字

在下若有志於一件事物,必依下法而行——

首先,大略入門之後,儘量保持該領域的知識空白,以自家的頭腦空想,應該是如此這般,一五一十;而後親身實踐,積累經驗;到一段落時,進入研究段,以取樣方式調查。取樣一般有三:看起始,看最終,看巔峰。若再有興趣,再從中抽取幾個有代表性的過程樣點,略窺其變化走勢而已。

吾對偵探小說如此——愛倫·坡看過,原創看過,克里斯蒂看過,夠了,旁的不看了;而對“暴風雪山莊”,亦如此。《無人生還》作為此類代表——若說此類不該稱“暴風雪”而應稱“孤島”,純屬咬文嚼字——寫得如此早,寫得如此好,自然不可不知。

在大致領略“暴風雪”的風姿之後,在下便私自定下作此種文章的“一”、“二”、“三”、“四”,這裡便不細說了。一直以來,對“暴風雪”的某些痼疾頗有微詞,怨念甚深,原以為是後來人不爭氣,狗尾續貂、畫虎類犬,如今見得這般早期這般經典,那一樁樁一件件,竟也不能免俗,不禁修正觀點:這等模式,怕是胎裡帶病、先天不足。而這論斷,或與譯者有關。在下所讀貴州版,過程中毫無流暢平和之美感,只覺前言不搭後語,許多理應餘音繞樑處卻嫌生硬,一般敘述時反因多義英文單詞的誤解而冒充了線索,個別段落甚至有讀沒有懂。這等異常現象之解釋,我在克里斯蒂腦子進水、在下理解力大幅倒退和翻譯者自己抽筋之間,選擇了第三個——其文辭之粗劣,真好似使用了網路翻譯軟體後直接排版的效果。

不過話說回來,也確有一些精髓之處,早期靈光一閃,亟待發展,後世卻缺乏承襲,丟了西瓜撿了芝麻。之於“暴風雪山莊”,《無人生還》是立,是順,是特例;而後人所寫,是破,是逆,是常例。其間必有變化,某些方面難以兼顧,也屬必然。但變化本身,大多弊大於利,越發難以在飄和穩之間取一個平衡;而少數利大於弊者,利處偏偏不加彰顯,弊處卻也不知修飾,反而畫蛇添足,新不如故。

在下乃是勞心之人。每每針對一些人事物作些思索,總有一些感觸、一些慨嘆、一些追思、一些承當。此次亦不例外。所謂——

重整河山待後生。

我欲乘風。

篇二:無人生還讀後感

看完了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無人生還》,雖然已經高三了,但我還是無法放下書,還是想看書,沒辦法,幾次提醒自己要好好學,就是改不了,言歸正傳:從一開始我就被這本書吸引了,小說一開頭竟然同時進行了八個人的心理描寫,這是我從未見到的,我對阿加莎的文字掌控能力佩服的五體投地,在整個小說中都曾經多次進行過很多人的心理描寫,這對作家的能力是一個極大地考驗,八個不同經歷的人必然是八種不同的心理,你要把每一個人的心理都捉摸透,都不盡相同,事實證明阿加莎經受住了這樣的考驗,她的文章完全折服了我。

說實話我,我完全被這個最偉大的女性偵探小說家騙了,我從一開始認為歐文先生不在島上,後來知道他在島上,後來認為他是十人中的一個,到後來只剩三個人的時候我恍然大悟他根本不是這十人中的一個,但看到結尾才明白自己錯了,法官竟然就是歐文先生,這是我完全沒有想到的。

法官一開始確實給人一種狡猾的感覺,但是他的年齡和他在整個團隊中所成為的領導者角色都讓人感覺這麼一個老先生是殺人凶手是多麼的不可思議。

說實話如果你要我說這一切都在情理之中我也不認同,但我認為這確實是在所有牽強的解釋中最好的解釋。

孤島殺人案這類的故事是最難以寫的,因為你可能寫著寫著就發現自己無法寫出一個完美的結局,所以也很少有作家嘗試這種寫作方法,阿加莎克里斯蒂確是開了孤島殺人案的先河。一個女人,能有如此大膽的想象,如此縝密的思維確實讓我自愧不如。

這九個人所犯下的八件案子確實都是法律懲辦不了的,但話說回來其中的有些人真的該死嗎?當然我認為不是這樣的,但他還是殺了他們,這其實還是說明他更享受殺人的過程,而這個人是不是該殺卻並沒有經過認真的思考。但他提到他對每個人的被殺順序都是經過精心的準備的,死在前頭的會受到少一點的心理上的折磨,這個說法非常有趣,而且再一次證明了人類心理暗示的強大,最後一位女家庭教師正是在強烈的心理暗示下自殺的,

其實我是蠻想學心理學了,不過聽說心理學不好就業啊。真的是這樣嗎?

篇三:無人生還讀後感

耍笑了這麼半天,也該說點正經的。

翻開《無人生還》之前,心裡其實相當掙扎:這書一旦讀過,將使我蒙受一個損失,以後再也不能拿著無知當個性地叫囂:“誰說我學克里斯蒂?我連《無人生還》都沒看過!” ——好像仍不是很正經哈。

而看罷之後——也許因過於特殊的閱讀經歷,使我無法客觀評價——竟產生一種不甚滿意的感覺。這在克里斯蒂作品讀後感中前所未有。究其原因,大約是本書乃克里斯蒂所寫,卻偏不夠克里斯蒂吧。

我心目中,女王風格之代表是《尼羅河慘案》與《陽光下的罪惡》。它們是如此克里斯蒂,這般克里斯蒂,比克里斯蒂還要克里斯蒂。而同是經典名作的《長夜》、《羅傑疑案》和《東方快車謀殺案》,已屬偏鋒之作,所幸偏在合理範圍之內,反顯得比端方的正統更加活潑妖豔。而《無人生還》偏得太過,飛得太高,竄得太快,花俏得捅破天了,而低頭一看,卻是下盤不穩。從性質上講,此二者同為變化,一為波動,一為畸變;從距離上講,前者尚在三等親以內,後者已經出了五服;從效果上講,前者是一念成佛,後者是一念成魔。

好吧好吧,最近穿越回古代太久了,說話有些脫離群眾,說得淺白些,是這樣的:《尼羅河慘案》是一位妝容精緻的美人,是那種摸著良心誰也無法否定的美貌;《羅傑疑案》等於略作了些簡單整容,割個雙眼皮墊墊鼻樑,輪廓還是那樣兒,只是更漂亮了,於是乎顛倒眾生、傾國傾城;而《無人生還》整個兒變了性,導致結果兩極化:一些人一見之下兩眼開花,蜂擁而上,痴戀而靡他;另一些人驚得“噔噔噔”連退數步,躲得遠遠的,怯怯問一聲:“神仙?妖怪?”

而除卻風格之落差,大概還有評價之落差。

通常,那些交口稱譽、無限榮光的事物,若在滿心崇敬中走近觀之,往往沒有之前想得那麼好。或許,好,固然是好的,但心中到底失落。如同我中學時熱映的《泰坦尼克》,溢美盈耳,萬人空巷,我也從旁人口中聽了些梗概,驚鴻瞥見過幾個鏡頭,記住了一首主題歌,但從未看過。並非沒有機會,而是有機會卻刻意不看。當年我便說:“這樣的片子,若是初時看了,也便看了。別人說好時,我想也是要跟著說的。這好來好去,已是太好了。既然初時沒看,現在已是不能看了。因彩聲聽得多了,心中定下一個‘太好’,便是此片再怎麼好,也比不上這個‘太好’。現實中事,萬沒有心中想象的至美呢。”既是距離之美,索性不要走近,霧裡看花,朦朧陶醉便了。以一時之缺憾,留一世之經典,在我看來,是件個性事兒,也是聰明事兒。而我究竟不愛電影,放手竟也樂得;而面對奉為畢生職志的偵探小說,到底學不來這種灑脫,或者是無法灑脫。那些經典之作,且不說“沒看過,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吧,到底是本行中人的必備常識。可以說,我看《無人生還》,不是隨性而為,而是為所當為。

許多東西,也許在當年成就之時,確是實至名歸;而隨著時光流駛,不斷增幅擴張,漸漸失真為天上來的乃至天外飛仙的神異神異之神神異,到得今日,自然盛名之下,其實難符。正所謂天道難違,滿眼所見皆是如日中天之後,隨即譭譽參半;到得飛龍在天,哪個能避過亢龍有悔?阿加莎·克里斯蒂尚且如此,真有誰的腕力能扳過這個魔咒?魔咒的真名若是“規律”,還須順應行之。前車之鑑,實值得我輩作文者與評論者惕醒。

篇四:無人生還讀後感

關於這本書,我想,多年之後,我最為深刻的記憶應該是:

那傢伙掏出一本書,說:我最近在看這個——《此地無人生還》

我有點驚訝,說:不是這麼巧吧。於是也把我的那本與他交換——《無人生還》。這本書,在我的生命裡,帶來了一點點小巧合,小驚喜。

經過了《lost》《GSI》以及無數驚險懸疑故事的轟炸,大腦已經麻木,《無人生還》自然無法再帶給我高峰體驗。可是,阿加莎同學幾十年前就能編出這樣的故事,據說開闢了荒島殺人的經典故事模式,不得不令人脫帽致意。

阿加莎自己在序裡寫道,這部作品所耗費的心裡是空前的,我相當相信。如何按照一首童謠的模式逐個殺人,如何將十人的故事和心理逐個展開,如何將困境中的猜疑、絕望逐漸推向恐懼的瘋狂,這功力,還是相當厲害的。

篇五:無人生還讀後感

引子

在推理小說的世界裡,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無人生還》,是我們所不應忽略的作品。這本書無論是作者本人,還是廣大讀者,都公認是作者一生中最偉大的作品。就小說本身而言,其中首創的封閉山莊童謠殺人的殺人模式,以及《無人生還》問世後,後世的許許多多的作家寫的向《無人生還》的致敬或挑戰之作,又或是戲謔之作,都無不從某種角度上證明了《無人生還》一作在推理文學史上所佔有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地位。筆者有幸得空連原作在內,閱讀了這一系列的6部作品,又早聞由阿加莎克里斯蒂所寫的同名劇本《無人生還》即將首次在滬上演,現在記下讀書心得,算是在公演前對作品進行一番溫習,也算是向諸位推薦一下這個作品吧。

一、《無人生還》

“世界上有許許多多的犯罪小說作家,而阿加莎-克里斯蒂則是統轄他們的女王”

——貴州版《無人生還》封底語

《無人生還》講述的是一件離奇的案件:十個身份不同的人,因為收到署名信件而一起來到了黑人島上的別墅。在封閉的小島上,謀殺伴隨著流傳於黑人島上的童謠發生了。十個人陸續按照童謠中所描寫的那樣,以不同的方式走向了生命的盡頭。沒有外人,一切都合乎邏輯,那麼真凶究竟是誰?真相究竟是什麼呢?

平心而論,這的確是一部偉大的推理傑作。第一次讀這樣型別的作品,帶給你的是震撼和不可思議。誕生於上世紀三十年代的這部作品,一方面保持了阿婆所特有的女性細膩的筆法,另一方面,不得不讓人驚歎她卓越的構思佈局能力。閱讀這樣的小說,面對這樣的殺人動機,我們能體會到阿婆所認同價值觀,但更重要的是享受其中本格推理所帶來的妙味。

一口氣通讀完這個作品,我心中惟有讚歎不絕,如果說要我其中挑出稍許不滿的地方的話,我想如果阿婆的另一個作品——《帷幕》能和《無人生還》結合的話,讓波洛成為黑人島的主人,主宰這整個殺人事件,或許更佳。因為,我想不出,一個以塑造大偵探波洛而聞名於世,有著世界偵探小說女王之稱的作家,卻以這樣的一部沒有偵探出現的作品,成為其一生的最高傑作,這是一種榮幸,又或是其他呢。但是,時至今日,我們無法否認的是,《無人生還》已經超過了其本身的文字所能代表的意義,成為了阿加莎-克里斯蒂,乃至推理小說的代名詞。

二、《雙曲線殺人》

“本書是西村京太郎大展才華的登峰造極之作,是他的作品中評價最高的一部”

——林白版《殺人雙曲線》封底語

我記得有這麼一句話:第一個讚揚花美的人是天才,第二個讚揚花美的人是庸才,第三個讚揚花美的人是蠢才。或許這句話適用於大多數的場合,但是在推理世界裡是行不通的。正如我前文所說,自從《無人生還》誕生以後,後世出現了許許多多的仿作。一些推理小說大師通過和《無人生還》中所運用的相類似的模式(童謠殺人或封閉山莊的殺人模式),來向阿婆的這個作品發起了挑戰。在這些仿作之中,出現了不少構思巧妙,甚至比阿婆更甚一籌的作品。西村京太郎的《殺人雙曲線》就是其中之一。

讀推理小說,作為讀者,欣賞作者的文筆是次要的,主要的則是跟隨著作者的文字和小說中的故事情節,和故事中的偵探或刑警進行一番智力競賽,看誰先發現真相。也因此,一般的推理小說家是不會在小說開頭公佈出他所描寫的凶犯所使用的詭計的。但《殺人雙曲線》卻是一個例外。

小說的開頭,作者西村京太郎就告訴了我們他在這個作品中所運用的是雙胞胎詭計。故事以孿生兄弟搶劫商店為開端,伴隨著在日本東北部的封閉雪山旅館連續殺人案件,而逐漸走向高潮。兩個看似不相關聯的刑事案件,猶如平面幾何中的雙曲線沒有交點,在閱讀的很大一段時間內讓我摸不著頭腦。直到小說的高潮部分,真相逐漸被揭開,我才有恍然大悟的感覺。原本以為是兩個毫無關係的事件,卻因為雙胞胎的關係,在某一點上達到了交匯。發生在封閉雪山旅館的案件雖然沒有童謠殺人,但是以保齡球瓶的消失來代替死者的個數,從一些細節的描寫不難發現,作者所仿照的是《無人生還》的模式。雖然是模仿,卻因為雙胞胎詭計的運用,而使這部作品在詭計運用方面較之《無人生還》,可謂青出於藍。另外,值得一說的是,在《殺人雙曲線》中,和《無人生還》不同的是,封閉環境下的連續殺人事件,凶手所採取的不被懷疑的方法又是一種獨特模式,看完全書,不得不讓人欽佩作者的構思巧妙。

總之,在向《無人生還》的挑戰之作中,我首推這部作品。如果說讀這本書有什麼遺憾的話,那就是我在讀完後發現,很大程度上,當年李幼斌、於小慧主演的國產刑偵劇《情有千千劫》,在主要的情節構思方面,有抄襲《殺人雙曲線》的嫌疑,當然核心的雙胞胎詭計除外。所幸的是,這更顯示出《殺人雙曲線》在向《無人生還》挑戰作品中,佔有令人矚目的地位。

三、《童謠的死亡預言》

“不愧是行人最高傑作,詭計、氣氛、文字水準均在館系列之上,不過建議還是先讀館系列,不然會有`黃山歸來不看嶽′的感覺”

——網友GFinger

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雪,使得劇團一群人迷失了方向,誤打誤撞地來到了帶有夢幻色彩的霧越邸別墅。在這幢神祕的別墅中,一群人發現了許多和自己名字巧合的事物,而伴隨著北原白秋的童謠《雨》的節奏,童謠殺人在這幢封閉的暴風雪別墅中發生了……

打算有意閱讀綾辻行人的《童謠的死亡預言》,完全是幾位網友推薦的結果。由於小說開篇及中段的連續殺人事件發生,參照的是《無人生還》中封閉環境下的童謠殺人模式,也因此,在閱讀的過程中,我用著《無人生還》的模式去推斷著小說的結局。但當我看到小說結尾,我只有訝然。和《無人生還》以及《殺人雙曲線》相比,這部作品的詭計設計又是別具一格。看著被賦予偵探使命的劇團負責人槍中秋清在《從網中逃逸》一章中,向眾人逐一說明所謂的四起連續殺人事件真相以及凶手在封閉環境下逃避嫌疑的方法時,我只有驚歎。而當最後真相的完全揭露,我只有訝然。讀完這部小說,無論是凶犯的作案的動機還是小說情節設定,它讓我顛覆了我之前所認為的固有的《無人生還》的模式。我甚至一度認為在《童謠的死亡預言》問世之後,運用在封閉環境下的殺人模式作為推理小說中的情節構思已經達到了極限,後世或許已經很難有人超過此作。雖然我很期待這樣的作品出現。

另外值得一說的是,這部小說的一些細節方面,諸如日本人所特有的審美觀、有關日本文學史的介紹,都讓我在閱讀的過程中興致盎然。尤其我覺得小說的收尾,模仿的是《桃花源記》結尾的模式,更讓我稱道。主人公“我”在事件發生過後的某一天,重新按照當年的路徑,打算再次尋找當年的霧越邸別墅時,沒有結果,失落的心情,更增添了霧越邸別墅的神祕色彩,同時也反映了當年發生在霧越邸別墅的一連串的殺人事件的神祕性,聯想到事件中合乎邏輯,一切人為的罪行以及那脫離現實的神祕力量時隱時現,更讓人覺得一切是不可思議。以致讓我在讀完此作後難以忘懷。

四、《雪地殺機》

“我覺得,這部作品雖然凶手的詭計並不多麼高明,但是作者的巧妙安排和意外結局還是讓這部作品成為獨特的向《無人生還》致敬的作品之一。

個人覺得,東野圭吾是個很少讓我失望的作家。”

——網友ellry

又是《無人生還》的模式,又是封閉環境下的連續殺人。同樣類似的情節,出現在了東野圭吾的筆下。對於這位作家,正如我上次寫《惡意》時所給的讚語,和他生活在一個時代,能夠讀到他的作品,我很幸運。也因此,我是滿懷期待讀這位作家的這部作品的。

7位通過試鏡成功的演員,因為收到邀請函而聚集在了四季山莊內,便開始了為期四天的排練工作。由於排練的是個推理劇,劇情要求是在封閉的山莊內發生連續殺人。於是四季山莊便臨時被假想成為了一個封閉空間。謀殺按照著劇情漸漸發生,但出人意料的是,伴隨著扮演死者的演員逐一失蹤,所有的倖存者開始疑惑了,這真的是一出推理劇,而不是真正的殺人事件麼?……

不可否認的是,東野圭吾的確是個寫實風格的作家。像《無人生還》這樣的在現實生活中不可能發生的事件,在他的構思下,賦予了新的意義,至少它有了在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可能。

7位演員逐一失蹤,倖存者想報警卻又怕失去參演資格的矛盾心理,透過東野圭吾的文字而展現地淋漓盡致。東野圭吾在小說中所設定的三重構造,結局的意外性,讓我值得細細回味。如此的結尾賦予了《無人生還》的一種全新可能,一切是充滿著脈脈溫情。當然就整篇作品來說,至少和此前讀過的東野圭吾的《嫌疑犯X的獻身》以及《惡意》相比,個人稍顯失望。不過此作畢竟誕生於《嫌疑犯X的獻身》和《惡意》之前,也就不多苛求了。在向《無人生還》致敬的作品中,算是上乘之作了。

五、《名偵探的`守則》之《要殺趁現在》、《最後的選擇》篇

“我個人實在是不太能明白,身為現代的作家,究竟是為了什麼,還要去寫活像金田一耕助那種帶著復古風的推理小說?”

——東野圭吾

讀後感寫到這裡,我們不妨回過頭來看看阿婆在《無人生還》中所使用的詭計。不難發現,是運用了封閉環境下的連續殺人和童謠殺人兩個詭計。但是兩個詭計並不是處於並列地位,童謠殺人詭計為輔,其核心詭計是封閉環境下的連續殺人,如此,我們在提到無人生還模式的小說,更多的,是指其運用的詭計和《無人生還》中的核心詭計類似。如果說之前我所列舉的幾個作品是向《無人生還》的致敬之作的話,那麼接下來我提到的作品就帶有戲謔的成分了。

擺在我面前的東野圭吾的《名偵探的守則》是一部以名偵探天下一大五郎為主角,大河原番三警部為配角的系列短篇推理小說集,天下一大五郎所面對的12件凶殺案,其中所使用的詭計,是我們廣大讀者在本格推理中所常見的。諸如密室殺人、無頭屍體等等。東野圭吾用誇張、戲謔的筆法將推理世界的祕密,這些詭計的真相展現在我們面前。其中《要殺趁現在》、《最後的選擇》篇則是針對《無人生還》中所運用的兩個詭計而寫的。讀這樣的兩篇作品,我始終是帶著一種愉悅的心情。《要殺趁現在》中,東野圭吾將阿婆的黑人島童謠複製成鵝媽媽搖籃曲,用他所理解的童謠殺人內涵去構思故事情節。《最後的選擇》中,天下一大五郎收到一個叫做西野刑吾(個人懷疑作者對這個人物的寥寥數語的描寫實際上是對作者自我的評價及期望)的人的邀請函,和其他9位型別不一的名偵探們聚首在孤島之上,一起起的殺人事件隨之發生。讀著這樣的文字,我有著似曾相識的感覺,時而甚至是會心一笑。東野圭吾假託故事中主人公,讓其時不時地脫離故事情節,給出自己對於該型別詭計故事的評價則反映了作者本人對本格推理髮展至今,自己的一些看法。這些觀點,一方面是對本格推理詭計的總結,另一方面作者帶有諷刺的文風的筆調下,展露的是對時下推理小說的不滿以及對未來發展的期待。

如果說讀《無人生還》等我之前所提到的四部作品,猶如是在品嚐一道無人生還模式的大餐的話,那麼再讀《名偵探的守則》中的這兩篇作品,則猶如是在正餐之後品嚐一道精緻的點心。如此作為閱讀無人生還系列作品的收尾,我想是再好不過了。

尾聲

寫完了,第一次寫那麼長的系列讀後感,寫完的感覺就是輕鬆。回顧我所記下的6部作品,我以為能夠讀過它們,我始終是幸運的。起初寫這些讀後感的時候,我對無人生還模式的定義是模糊的,但伴隨著讀後感寫作的深入以及廣大友人的探討,讓我對這樣的模式有了更多的認識。當然在寫的過程中,我依然有著些許的遺憾。首先,我列舉的幾部向《無人生還》,雖是名作,有些甚至是公認的推理大師們的最高傑作,但由於於個人能力所及,基本都是日系的,有一定片面性。其次,由於這些書的中譯本大多尚未在大陸出現或說已經難覓,使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了些許不便。慶幸的是,印象中除《童謠的死亡預言》外,其他都有電子版本,或許這能雖滿足囊內羞澀,仍渴望一讀這些作品的讀者之期盼。再次,正如我之前所提及的那樣,在推理小說中,有不少是向《無人生還》挑戰、致敬的作品,其他的一些評價甚高的佳作,如綾辻行人的《殺人十角館》等,限於個人看過的推理小說有限以及個人選擇收藏推理小說的型別癖好,就不在這裡繼續寫下讀後感吧。有興趣的讀者不妨自行選擇閱讀。

最後我想說的是,期待《無人生還》11月的在滬上演,畢竟阿婆自己創作的劇本和原著在結局方面有不同之處。也希望有更多的人關注這樣一部在推理文學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

篇六:無人生還讀後感

據說犯罪是人類的原始慾望,所以如福爾摩斯般的刑偵人員也夢想著有朝一日犯一次高效率的罪。而當他這個夢想最終實現時,小福同志握著精緻光亮的作案工具的手也不禁微微顫抖。

不過相比於柯南道爾,他的同胞兼同行阿加莎女士寫起犯罪來更加地迷人而優雅。英國人那種古怪的性情在她的筆下轉化為一種精細的變態。那些鮮血淋漓的故事在她講來,沉穩而緩慢,帶著英國的霧氣,陰冷潮溼,慢慢地在你周圍瀰漫。

阿加莎的作品中,除去題材本身就偏靈異而非罪案的《死亡之犬》,最讓人毛骨悚然的,也最讓人驚歎於犯罪的精巧迷人的,就是這部《無人生還》了吧。

《無人生還》的故事正如阿加莎所最擅長的那種,一群人因為某種原因被困在一個地方,誰也出不去,而凶手就在其中,人一個個死去,未知的恐懼緊緊相逼。後來的金田一、柯南之類不過都是從阿加莎這裡學到了這種手法。在這個故事中,十個人分別受邀來到一座孤島度假,但很快的,他們發現這是一場陰謀。在一卷播放的錄影帶裡,一個陌生的聲音歷數每個人的罪行,表示要一個個殺掉這些人來洗滌罪惡。可是這時孤島與外面的聯絡方式已經完全切斷,沒有人出得去也沒有人進得來。凶手一定就在他們之中,於是猜疑、合作、憤恨、抱怨,人在面臨絕境時的種種開始本能地上演。而隨著一首詭異的歌謠,十個人陸續地以童謠中所唱的方式死去,而每死一個人,放置在客廳中的十個小瓷人就消失一個,恐怖就這樣蔓延開來。十人中最後剩下的女教師槍殺了一個同伴後,在精神恍惚彷彿看見了已死了的人,最終上吊自殺了,但很顯然,她不是那個凶手:

她開啟門……倒抽了一口涼氣……那是什麼懸掛在天花板的鉤子上?一條結好了活釦的繩套?還有一把椅子擺在下面,一把能一腳踢開的椅子……這就是雨果要她做的……當然也是那首詩的最後一行。“一個也上吊,十個小印第安孩子全都命歸西天……”小瓷人從她手裡掉下,它滾動了幾下,撞碎在壁爐邊。維拉機械地向前走去。這才是結局——這就是那隻冰冷的溼手(當然是西里爾的手)曾經觸到她喉嚨的地方……“你能游到那塊礁石去,西里爾……”這是謀殺——多麼簡單的謀殺。可是以後你永遠也忘記不了……她登上椅子,眼睛像夢遊者似地茫然凝視著前方……她把繩套套在自己脖子上。雨果在那裡注視著她,看著她走上這條她命中註定的道路。

她踢開了椅子……

當警察到達這個孤島時,只發現了一首詭異的歌謠與十具按歌謠方式死去的屍體,也沒有任何人離開過這座孤島的痕跡。讀到這兒迷題似乎變得不可解,可是阿加莎卻依舊泰然自若地給了整個故事一個合理的解釋。

如果說柯南道爾身上有著英國人認真而可愛的一面,那麼阿加莎筆下的故事則表現了英國人的另一面。在柯南道爾的筆下,這個世界是清晰明亮的所有的犯罪都是可以破解的,這個世界是值得信任的,而阿加莎筆下,這個世界則多了太多的不確定,真正讓人恐懼的,不是死亡,而是無限的未知。在阿加莎的故事裡,你會忽然理解為何古板嚴肅的英國會有吸血鬼的故事,會有那麼多的古堡傳說。那是一種在倫敦的大霧裡時隱時現的潛在慾望,正如開膛手傑克夜行於街頭時所挾的那把明亮鋒利的手術刀。

唯一的勸告是,不要在停電的冬夜裡閱讀本書,你會感到周圍的空氣越來越溼冷凝滯。

貫穿主線的詩

十個印地安小男孩,為了吃飯去奔走;

噎死一個沒法救,十個只剩九。

九個印地安小男孩,深夜不寐真睏乏;

倒頭一睡睡死啦,九個只剩八。

八個印地安小男孩,德文城裡去獵奇;

丟下一個命歸西,八個只剩七。

七個印地安小男孩,伐樹砍枝不順手;

斧劈兩半一命休,七個只剩六。

六個印地安小男孩,玩弄蜂房惹蜂怒;

飛來一蜇命嗚呼,六個只剩五。

五個印地安小男孩,惹事生非打官司;

官司纏身直到死,五個只剩四。

四個印地安小男孩,結夥出海遭大難;

魚吞一個血斑斑,四個只剩三。

三個印地安小男孩,動物園裡遭禍殃;

狗熊突然從天降,三個只剩兩。

兩個印地安小男孩,太陽底下長嘆息;

晒死烤死悲慼戚,兩個只剩一。

一個印地安小男孩,歸去來兮只一人;

懸樑自盡了此生,一個也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