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史讀後感範文600字

才智咖 人氣:2.28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通史讀後感範文600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國通史讀後感範文600字

中國通史讀後感1

在《中國通史》的世界裡遊歷了一番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獨特的魅力。感受到了在長江與黃河的孕育下,這種博大精深的文化是怎樣誕生的。

中國文化的魅力是隨處可見的,比如你吃飯用的筷子,過年長輩給你的紅包、壓歲錢,你在課本上見到的漢字……它們背後都有一個精彩的故事,它們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變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離不開中國文化,中國文化也離不開我們的傳承,它豐富多彩而又高深莫測。

在《官制》一章,呂思勉先生提到:“人的見解,總是較時代落後一些的,時代只有新的,而人之所知,卻限於舊。“我感觸頗深,也十分贊同這個觀點。隨著時代的變遷,中國越來越興旺發達,很多老人卻還認為:女人就應該好好待在家裡。可是女人不是一樣能夠在事業上闖出一片天地嗎?這只是有的人不能與時俱進罷了。

我覺得《語文》一章十分有趣:“中文構字,舊有六書之說,為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註、假借。”又說:“轉註是增加字的一種方法,假借是減少字的一種方法。”我有些不明白,去百度上查了一下,才知道“轉註”是有相同意義的幾個字,“假借”是有多個意思的一個字,我恍然大悟,原來語文有著如此大的學問。

諸如此類......

呂思勉先生用自己畢生的學問,寫出這本《中國通史》,把中國文化展示給了每一位讀者,他讓我對中國文化充滿了敬佩之情。讓我在不同朝代看到了祖國大地的風光,讓我在戰場上看到了戰士的勇敢與堅強,讓我在京城看到了儒生們穿著長袍,下棋、評茶、奏琴,聊著更多的往事……

中國通史讀後感2

中國通史共有十本,是從史前一直到清代的一些故事和文物。

第一本先概括了中國古人類化石,又說了想盤古開天地、女媧補天、神農嘗百草和堯舜禪讓等史前神話故事。接下來是夏、商和西周中的一些事,我感觸最深的是殘暴的商紂王和烽火戲諸侯。商紂王為了一個愛妃不理國家大事,還心胸狹窄,連別人為自己嘆口氣都要坐牢。還有烽火戲諸侯,周幽王為了讓褒姒(愛妃)笑一笑,就戲弄各個諸侯,讓諸侯不相信他,最後還是百姓遭殃。

第二本和第一本很相似,講了春秋、戰國和秦國。春秋時期的宋襄公自稱是個仁義之師,根本就不知道兵不厭詐,還屢次丟掉勝利的機會,說自己不能用卑鄙的手段取勝。在春秋時期還出了不少名作,比如孫武的《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老子的《道德經》。春秋後是戰國,秦魏楚燕趙齊韓七國展開了一場和長達254年的大戰,其中也有不少有趣的小故事。商鞅變法講了商鞅在南門豎一根三長高的木頭,說誰能把它抬到南門,就賞金10兩,過了一會兒,又改成了賞金50兩,有個漢子抬到了,真的得到了五十兩,後來人們都相信官府,秦國就變強了。

第三本也差不多,不過是漢代很三國。漢高祖劉邦能大敗西楚霸王項羽,正如他所說的一樣:要比運籌帷幄,我不如張良;要比治理國家我不如蕭何;要比領兵打仗,我不如韓信。而我只是善用這些人。劉邦寬容守信,可他的妻子呂雉卻卑鄙狡詐,在劉邦死後擅自纂權,殺了劉邦的四個兒子,還立最無能的劉盈為太子。還有三國時代的董卓專制、曹操起兵、桃園結義、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等等。

後面還有七本,講的分別是隋、南北、晉、唐、宋、五代、遼、金、西夏、元、明和清的故事、我就不一一給大家講了。

中國通史讀後感3

中國是一個古老的國度,中華的文明博大精深,歷史淵遠流長。在這個寒假,宅家無聊的我能幹的只有寫寫作業、聽聽故事。鑑於我歷史這門學科掌握的不精以及老師的推薦,我一直聽《中國通史故事》這部書,從中,我悟到了許多。

這部書主要講的從盤古開天闢地、女媧造人、一直到三皇五帝、堯舜禹的禪讓、到夏王桀、商紂王、周幽王……從春秋時期的五霸到戰國七雄崛起、秦王統一大業,從劉邦到項羽烏江自刎,從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當魏、蜀、吳三足鼎立,從赤壁之戰到司馬立晉,到東西二晉、南朝北朝,從隋文帝的鼎盛到楊廣的修功喪國,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武則天當帝,後來宋、元、明、清從鼎盛到衰弱、腐朽。各個朝代的更迭交替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幅歷史畫卷。

在這其中,我最敬佩的是唐太宗李世民。他深明大義、有遠大的政治抱負。從他鼓動家父李淵起兵反隋到後來招賢天下。有了與太子李建成風庭抗禮之勢,就在玄武門發動了叛變,殺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與弟弟李元吉。在李淵退位後他便開始了他這傳奇的一生,將唐朝貞觀年間的國力推向了頂峰,他善於採納他人的意見,不奢侈享樂,一心治國,改革政治、軍事,成為了人人讚頌的一代明君。

歷史上像這樣的明君還有很多:禪讓的堯、舜、禹、西漢的劉邦、戰國的嬴政、漢武帝、唐玄宗等人。他們順應民心、為人民謀福、不壓榨人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果實施暴政、殘害、壓榨人民,就會被人民推翻,只顧自己吃喝玩樂、榮華富貴、壓榨人民的君王永遠得不到天下,反而會受到人民的.責罵、受到歷史的唾棄。

歷史的規律亙古不變,要想使國家富強,就要聽取人民的意見、以人民為核心,這樣我們的國家才可以更加繁榮昌盛。

中國通史讀後感4

唐朝的開國皇帝是李世民,他不但善於打仗,而且善於用人。他勇猛殺敵,武藝高強,有一次他帶著500騎兵在陣地上巡視,被王世充帶的一萬多步兵騎兵突圍上來,李世民殺了王世充的大將,和自己的一位將領又帶著騎兵,轉過身在敵人陣地來回衝殺,嚇得敵人不敢阻擋。李世民通過玄武之變,奪得帝位,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在唐代建國之初,全國民戶少之又少,在幾千裡的土地上,人煙稀少,滿目荒涼。再加上災荒不斷,社會經濟十分蕭條。李世民既親身經歷了打江山的殘酷鬥爭,深知創業之難,又從隋朝時期悟出了守業更難的道理,這使他時刻保持清醒。唐太宗充滿了幹勁,充滿了力量,這種力量使他兢兢業業的治理朝政,居安思危,勵精圖治。唐朝鼎盛時期,非常的繁華,在世界是最繁華的國家。中國的貿易也漸漸的發展起來,許多商品流入中國。外國人也紛紛來到中國,有的是來經商,有的則是來觀賞中國這片神奇土地的風采。在國外,也有部門專門為中國人設立一條街道——唐人街。

偉大的詩人李白,就生活在盛唐時期。李白寫過許多詩,他遊經各地,李白通過自己的詩句,記錄了自己的所見所聞。他的那些詩句千古流傳,成為了不朽佳句的一部分。

看到這些,我心裡不禁的感到驕傲與自豪。頭腦裡聯想到了當時那街道上的繁華景象,聯想到了當時洛陽城樓屋一幢接一幢,一片連一片的情景,一切又是那樣的美好。

中華民族那五千年的歷史博大精深,既有王道霸業和文治武功的榮華記錄,又有血雨腥風、悲涼殺戮的殘酷烙印,其間的強盛輝煌令人驕傲振奮,其間的敗落同樣使人汗顏痛惜。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建立在歷史的基礎上的,興衰起落只有通過歷史的比較才能有正確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