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字以上讀後感精選(3篇)

才智咖 人氣:1.2W

下面小編整理了《我的阿勒泰》讀後感、讀《一個人的朝聖》有感、讀《解憂雜貨店》有感的作文,歡迎大家閱讀與參考,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400字以上讀後感精選(3篇)

400字讀後感

篇一:《我的阿勒泰》讀後感【一】

最初開始閱讀《我的阿勒泰》是一個打發時間的偶然,可是看著看著我不禁沉浸其中,如今書已看完,我也有了自己關於這本書引發的感想。

本書的作者李娟一直在疆北阿勒泰地區陪伴母親,隨牧民在窮荒遼闊之地輾轉遷徙,家庭以裁縫和小雜貨鋪店為主,因此對阿勒泰充滿了有如對生存本能的感激和新奇。

她的文章大都比較輕鬆、歡樂,她的文字也都透著幽默,但是她又經常會在文章的最後幾節來個大逆轉,開始思考人生,變得十分嚴肅,不過她連線的非常好,不會讓人覺得這幾節是作者生搬硬套,強行昇華主旨。就像《阿瑪克家的小兒子》中,她一直在寫她和阿瑪克家的小兒子之間發生的事,在最後一節突然開始表達對身邊故人都相繼離去的苦惱。一開始,我覺得有點莫名,怎麼就突然從玩笑般的拉家常變成了人生哲理,這個改變未免是太大、太突然了,於是我又看了一遍文章。這次,我發現阿瑪克家的小兒子或許是當地眾多青年的一個縮影,所以他的形象才會被塑造得那麼鮮活,並且趣味十足。他的離開也代表了當地青年的離開,他們為了更好的生活,都選擇了進城打工,只有包括作者在內的小部分人選擇了留下,因此作者感到了孤獨和苦惱。

在我看來,李娟的文章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感嘆家中的親情,另一種是讚美當地人的淳樸。

《想起外婆吐舌頭的樣子》就是在感嘆她和外婆之間的親情。作者在敘述了與外婆之間的若干感人事件後,就開始表達對外婆的愧疚以及對未來的思考。這篇文章讀起來很有一氣呵成的感覺,文中外婆吐舌頭的樣子描寫得活靈活現,文章的字裡行間也充滿了作者對她外婆的愛,讓我動容。讓我感觸最深的還是最後一節的思考,其中的深意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也讓我明白了碰到任何事大不了吐吐舌頭而已。

而《摩托車穿過春天的荒野》則讚美了當地人的淳樸。文章中作者和她叔叔一路上接受了當地人真誠的幫助。作者在最後把當地人民比作了瑪瑙,我想那是因為當地人有著一顆與瑪瑙一樣美麗的心。在這最後說“我卻在想:從此再也回不到一個有瑪瑙的地方了”,讓人不禁感嘆都市中陌生人間真誠的稀缺。

柴靜曾評論道“李娟寫的不是小說,也不是童話,就是自己的生活。她並不是在簡單地臨摹自然,這樣的真實裡飽含著詩的精神。只有對萬事萬物的感受永葆清新的人才寫得出來這樣的文字”,我覺得這完美地表達出了李娟的文字帶給我的感受。李娟的寫作功力十分了得,她的描寫十分生動,讓我對於描寫有了新的感受。總而言之,《我的阿勒泰》這本書讓我收穫良多。

篇二:讀《一個人的朝聖》有感【二】

每件事情,都有自己舒服的節奏,閱讀小說,我喜歡一氣呵成。在讀《一個人的朝聖》這本書時亦是,一旦開了頭,就想繼續、繼續,即使這樣,其間還是有幾次,我不得不合上書本,停下來思考,就好像是哈羅德也需要停下來檢查一下自己的雙腳。

安靜和勇敢

小說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就是哈羅德的安靜和勇敢;最讓我佩服的,並不是他在電話這頭做下的徒步去看奎妮的決定——承諾每個人都會給,頭腦發熱的人更甚。不可否認,哈羅德是一時激動許下的諾言,深思熟慮之後的他未必會開始這樣一件其他人眼中毫無邏輯的事情(這麼看來,衝動有時候也是天使)。可是“有些事情可以有好幾個起點,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開始”,沒有一顆強大的內心,第一個起點也許就是終點。

難以想象,一個人毫無準備,甚至沒有穿上最舒適的鞋子,就這樣開始一段漫長的旅途。如果不勇敢,黑夜、野獸、傷痛、孤獨……隨便一樣都可以讓人退縮。然而哈羅德堅持了下來,整個世界彷彿就只剩下他一個人,只剩下一雙腳,在不停地向北走著。

哈羅德出名了,越來越多的人成了他的跟隨者,哈羅德在他們身上看到了兒子戴維的影子,年輕莫琳的影子……哈羅德要徒步去貝里克的事情一經報道,媒體開始猜測箇中原因、廣告商也開始聯絡這支“朝聖的隊伍”。說實話,我挺擔心的,擔心媒體、廣告商、追隨的人打亂哈羅德的節奏,攪亂哈羅德的初心。好在哈羅德足夠安靜。有時候我覺得,安靜是這個世界上最難得的一種品質。

跟隨的人離開,回憶繼續。其實哈羅德並不孤單,他有無數回憶陪伴,走完這段路,就好似旁觀者一般審視了自己的一生。他回憶起了自己如透明人一般的童年、乏善可陳的過去、生疏的父子關係、幸福的戀愛時光、日漸冰冷的晚年生活……不願觸碰的回憶一層層揭開,雖然過程有些痛苦,甚至想要逃避,但有的往事就像他腿上的淤青,由紫色隱成淺淺的黃色陰影,慢慢也就不疼了。我們說哈羅德勇敢,不僅僅是敢於堅持,敢於走常人不敢走的路,更因為他敢於直面過去的自己,哪怕是糟糕膽小的自己。哈羅德的徒步之旅,同時也是自我尋找、自我釋放的旅程。

朋友

“他可以在車裡說任何東西,深知她會把你的話安全地存在腦海裡的某個位置,而且不會妄加評判,或者在以後提起來對付他。”真正的朋友就是這樣,彼此信任,能夠以最放鬆最自在的方式相處,說話也無需顧忌太多。小說裡面的奎妮、雷克斯,就是這樣值得信賴的、忠誠的朋友。

在哈羅德最痛苦,而身邊最親的妻子恰恰也是痛苦來源之一的時候,是奎妮陪伴在他身邊,給他安慰,替他分擔。

在哈羅德離開之後,莫琳幾近奔潰,還好有雷克斯,這兩個老朋友互相支撐著,繼續生活。當雷克斯把他做好的巨大地圖送給莫琳時,這個善良的朋友溫暖了我。

堅強

不得不承認,最開始我並不太喜歡莫琳——她不敢對鄰居說出哈羅德離開家的實情,她不能理解加油站女孩子說的信仰,她甚至不能在哈羅德需要回應的時候給一點安慰……可是讀到最後,哈羅德堅持不下去想要放棄回家的時候,莫琳卻告訴他,要他繼續走下去。

整部小說裡,最堅強的人,還有莫琳。

中年時她失去了兒子,老年的時候丈夫又為了挽救舊時的一個朋友而離開她,她的內心如何?害怕是肯定的,她終於忍不住大哭起來,她一定是世界上最希望哈羅德回家的那個人,也一定是最牽掛哈羅德的人。但是在最緊要的關頭,她控制住了自己內心強烈的願望,給了哈羅德繼續前進的力量,在看小說這一段的時候,我竟淚流滿面了。沒有她,哈羅德走不下去。

難不難與可能不可能

哈羅德遇到的那個沒有孩子的女人說:“你還以為走路是世界上最簡單的事情呢?只不過是把一隻腳放到另一隻腳前面。但我一直很驚訝這些原本是本能的事情實際上做起來有多困難……而吃,吃也是一樣的。有些人吃起東西來可困難了。說話也是,還有愛。這些東西都可以很難。”

蔡崇達在《皮囊》裡面寫:“不合時宜的東西,如果自己虛弱,終究會成為人們嘲笑的物件,但有力量了,或堅持久了,或許反而能成為眾人追捧的魅力和個性。”

我不知道把這兩段話聯絡起來寫對不對,但我能確信的是哈羅德的故事讓我更好地理解了這兩段話。走路難嗎?或許從記事起,我們就知道怎麼走路,甚至是奔跑、跳躍。那麼,像哈羅德一樣徒步627英里呢?或許你會猶豫。再換個問題,如果對於一位下肢有疾病的人來說,走路還是那麼容易嗎?再比如,莫琳好似從生下來起就知道如何做一名母親,戴維一出生,她就知道什麼姿勢抱他最舒服,什麼聲音哄他最適合;可是對於哈羅德來說,面對戴維,他表現出的更多是驚慌失措。同樣是對於孩子的愛,莫琳是生來就會的,而哈羅德覺得很難。可是難,並不代表不可能。也許對於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來說是本能的事情,對於剩下的百分之一卻是艱難無比的。我們不能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去考慮別人的事情。我們能輕易做到的事情,沒有理由要求別人用同樣的力氣也能做的一樣好。

徒步去貝里克,而不是乘車去,在大多數人看來都是不可能的、是滑稽的,可是哈羅德做到了。你的選擇和世人的`相同與否並沒有關係,而且這種不同往往是不可避免的。有時候太在意他人的看法,就容易辜負自己內心最誠實的感受。

難不難或許不是我們可以決定的,但是可能或不可能,卻是我們自己可以選擇的。

最後,哈羅德的一句話給我留下的印象很深,他說:“我不焦急,但也不拖拉。只要一步接一步往前走,總會到的。”

在此做了短暫停留,讓我們帶著安靜、勇敢的心,繼續向著心目中的“貝里克”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