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的讀後感1500字

才智咖 人氣:2.55W

導語:《正面管教》由(美國)尼爾森編著,它是一本讓數百萬孩子,家長和老師受益終身的經典之作。本站小編整理了一篇《正面管教》的讀後感,希望大家喜歡!

《正面管教》的讀後感1500字

  “贏得”孩子,“贏得”未來

                      ——《正面管教》有感

今後的社會最缺少的是什麼?兩個字,人才。人才是什麼?簡言之就是有用的人,這個有用的人包含了很多,比如:作為人的良好的道德品質,優秀的辦事能力,或是一技之長的技術能力……為了讓自己的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從孩子一出生,我們這些做家長就在給他們做著不斷的規劃,為了讓他們成為我們想要他們成為的人。在我們“好心”的規劃化中,他們在一代代失去這個年紀該有的童真與幸福。現在的孩子們固然可以有著衣食無憂的物質生活,但是他們是否真的幸福?我們作為家長又是否真正的關心過孩子們的內心需求和精神世界呢?

何為養育?其實就是生養和教育。生養孩子,就是賦予他們生命力,讓他們吃飽穿暖茁壯成長;而教育就是用最合適有效的方式讓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綻放自己的生命力。所以作為家長,養育自己的子女是一種責任更是一個不斷需要我們家長學習的課題。

《正面管教》,這一書,分享給家長們的就是一種積極有效的教育方式。作為孩子父親的我,在閱讀了這書之後也淺談一下自己的感悟和體會,與之共勉。

父母是子女們的第一任老師,並且是影響終身的人。家庭教育對於孩子最初的身心成長,特別是孩童時期的子女的影響特別的大,可以說那是孩子們唯一接觸的社會關係。當自己的孩子再成長一些,步入了校園課堂生活之後,學校環境的影響對於孩子越來越大,甚至開始慢慢超越家庭環境在那期間的影響程度。最後當自己的孩子在全部的校園學習生活結束之後,有了屬於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之後,他們會再次迴歸家庭關係。因為家庭環境的重要性不可小視,作為家長的言行舉止會在每日的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的孩子,這個就是所謂的言傳身教。我們要選擇最適合我們自己家庭關係和環境的教育方式來教育自己的子女。

生活在這個社會中有千千萬萬的家庭,現在與我相同在思考一個問題,就是子女的教育。其實不論用什麼方法,教育的方式可以簡單的分為兩大類:積極有效的和消極無為的。1、積極有效的教育方式就是這本書中向我們推薦的正面管教這樣的方式。2、消極無為的教育方式就是那種相對極端的方式,例如:驕縱式的教育方式,過度的無原則的寵溺自己的女子;嚴厲式的教育方式,過度的控制,嚴厲的管教,似乎將子女視為自己的私有財產。身為家長的我們選擇何種方式教育自己的子女是會深深的影響孩子未來的學習和生活的。

為人父母,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教育,自然是希望自己在教育中有自己獨到的方法,但是方法再多也多不過生活中發生的各種問題。因為方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在學習方法之前,我更傾向於先了解,為什麼別的家長用這種方法教育孩子就能成功?為什麼我的孩子身上會存在一些不良的行為?又是什麼因素導致的呢?等等。只有追根溯源找到問題存在的本根,我們才能有效的對症下藥,瞭解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之後我們才能真正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首先要改變我是家長聽我的權威思維誤區。

我們作為家長要改變一個思維誤區,孩子是我們的骨肉,不是我們的私有財產。我們生養了他們,但是我們沒有權利,盲目的、沒有原則的讓他們成為我們想要他“成為的人”。這個是多麼自私的父母才會做的事情啊。設想一下,我們年輕的時候學習成績不是很好,拿不到班級的前一名,我們被我們的父母打罵的時候是何種感覺?而現在我們為人父母卻反過來要求我們的孩子成為班級第一,年級第一,甚至是全校第一。看看這個是多麼苛刻的要求。他們僅僅是個涉世未深的孩子。這個是真的為孩子們好麼?還是冠名了“為孩子好”來實現我們年輕是未曾做到和實現的人?孩子不是我們拿來實現我們願望的物件,而是造就未來更多不可能的事情的夢想家。我們不應該做折斷孩子夢想的儈子手,而是應該做孩子夢想的燈塔、指南針,幫助他們找尋方向,為他們插上翅膀,向著他們夢想的方向起飛。

於此同時,要給予孩子更多的是尊重和理解,這個我覺得是開啟與孩子溝通的`第一步,只有贏得了孩子對我們的信任,他才願意真正開啟心扉與我溝通他內心的想法。當然我們表達的態度和氣氛首先是要給孩子營造一種友善的氣氛,這樣他才願意聽我說或是跟我說。

其次,孩子的成長總會遇到各種問題,瞭解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我覺得更需要了解的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有各種各樣好的壞的行為產生,但是產生各種行為的最終導向是一樣的,就是孩子在追求歸屬感和價值感。以前我們總是會抱怨我們的孩子不聽話,讓他不要做什麼他就是會反其道而行之,越是讓他不要做的時候,他越是要做,讓他往西越是往東。然後我們會將這樣的行為歸結為孩子的叛逆。現在我們換個角度看看這個問題,他為什麼不停話?是不是他在用這種叛逆的方式表達他的不滿,表達他對於家長對他的忽視的反抗,或是簡單的說,他就是有一種不安全感,害怕失去父母親的愛。然後他通過跟我們“反著幹”的事實來引起我們的關注。其實身為家長的我們會因為工作的忙碌而忽略孩子很多的感受,往往正是這種忽略讓他慢慢養成這樣的行為態度。然而一旦養成這種不良的習慣,我們可能要花上2倍、3倍甚至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想更多的辦法來改變孩子的不良習慣。瞭解了這些,現在會試著花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我們可以採取和孩子約定一個只屬於我們彼此的“特殊時間”,在這個時間裡暫時丟開一切,僅僅和孩子共同相處玩樂學習,一同成長。“贏得”孩子對我們的尊重。

最後,我們生活的環境是怎麼樣?我們是怎樣的人?會直接或間接在孩子身上顯現,成就或是影響一個孩子。

對於孩子而言的環境其實是可以分為兩類的:家庭環境和學校環境。

學校的環境不僅僅是一種學習氛圍的營造,師生之間的尊重溝通,同學之間的友善相處,俗話說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些均能改變孩子,但這個問題是作為家長無能為力改變的。

對於家庭環境,我們要了解我們自己的原生家庭環境和氛圍是如何?是遇事積極合作的、還是相互抱怨的,這個首先會給我們的家庭定下一個家庭環境的基調。而日後我們的育兒行動中也會慢慢改變這個氛圍,會趨於更好,亦或是更糟。我們與孩子共同營造的家庭環境的好壞會直接間接的影響孩子的各方面的身心成長。一個好的家庭環境它一定是擁有一種和善的、堅定的、富有愛的力量的環境。當然,在育兒行為中,家庭成員越多,參與的對子女教育問題上的意見和分歧也就越多,所以要建立好的家庭氛圍首先就是要建立統一的家庭成員戰線。在這個戰線中,我們家長之間要相互約定,不可以用消極的抱怨的方式對待家人。這個行為其實是另一種的驕縱孩子,因為孩子很會看顏色,他會在家人之間對教育產生分歧時找那些“最容易心軟”的家人,然後哭鬧著,讓他們站在自己的一邊,這樣慢慢就衍生出眾多的驕縱的教育模式的家庭。良好的環境是要讓孩子學會彼此坦誠交流,然後用愛和包容來影響和改變家人。讓孩子懂得爭執、討論是為了更好的找尋問題的答案,然後找出解決方案,最終趨向統一。

同樣的良好的家庭環境的建立首先在與家庭中的每位成員本身。從我這個父親開始自省和改變。

我是積極向上、熱情、真實、真誠的人,那作為家長,我就要用這些人格魅力影響孩子,不是讓孩子屈服在自己的威嚴下,而是要孩子仰望著說:“看,我擁有一個多麼高大的爸爸,我要成為他這樣的很棒很棒的男人!”這個就是讓孩子在影響中找尋真正的自我,讓他了解他是社會人,是社會人就有社會責任感,就有在社會生活的行為導向。我們身為家長其實很多時候小看我們自己孩子的大腦,雖然他們是孩子,但是他們會用自己的眼睛記錄看到的,用耳朵記錄聽到的,很多生活的道理他們就會這樣似懂非懂的吸收,在幼小的腦海中落下根,慢慢成長髮芽。有時候我們是不是會發現從我們孩子口中會不經意間吐露出那些經典而又老成的話語,開始跟你凱凱而談人生真理了。我們甚至不知道孩子是什麼時候學會的,忘記了什麼時候,什麼人教過孩子這個人生道理。這就是社會生活和我們不經意間的生活相處中對孩子深深淺淺的影響,作為家長的我們與其花時間想辦法讓孩子去參加各種補習班、鋼琴班,不如讓孩子用最真實的心擁抱大自然,在自然中自然而然學會更多的道理,懂得為人的基本,學會自我思考和發現自然。而這個時候的我們,其實才是最需要學習的人,學習讓自己如何成為擁有正向能量的人,這樣我們才能教予孩子更多的愛與信念,在這種教予中孩子會體悟到更多的關心和責任。言傳身教總比呆板的說理強的多,這個可以更加真實的讓孩子體會到,瞭解到一切的成功都源於做人,做一個怎樣的人。這個是最原生最初的也是最真實的自己。

希望通過家庭教育,讓我成長,更讓孩子成長,我願“贏得”一個先學會做人的孩子,“贏得”一個擁有正面力量的孩子,“贏得”孩子一個光明的未來。而不是“贏了”孩子對我的順從和依賴,那其實是在孩子身上輸了自己,輸了一個父親的職責。

最終祝願天下的父母都能在不斷地努力摸索中造就更多美好的未來星和夢想家,相信未來一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