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信送給加西亞之讀後感1500字

才智咖 人氣:1.91W

一本小小的書,一個簡單的故事,在這個多元化,快如閃電的時代卻做到了歷久彌新百餘年,想必這是連作者本人也萬萬沒有想到的。讀完《把信送給加西亞》一書,給我感觸頗深,當今社會, 太需要像羅文這樣能把信送到加西亞手中的人了。高校需要羅文,國家需要羅文,時代需要羅文。

把信送給加西亞之讀後感1500字

故事中的安德魯·羅文,一名美國陸軍中尉,身處危機四伏的異國他鄉,在對送信路線及收信人身在何處完全不明的情況下,憑著心中對命令的服從、對祖國的忠誠以及不辱使命的信念,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和堅韌不拔的勇氣戰勝了種種困難,終於完成了總統交給他的任務——把信交給加西亞將軍。

羅文無疑是成功的,對他的成功之道,我做如下理解:

1.羅文沒有問“加西亞在什麼地方”,不代表他不找嚮導,不查地圖,不帶紙筆和訊號彈。相反,羅文是古巴通,知道找加西亞應該問誰、去哪找、怎麼去,而總統知道這事可以交給羅文去做,雙方都應用了資訊時代的生存技能—“我不知道答案,但我知道問誰”。

“資訊爆炸”一詞在世紀末流行一時,早已經淡出報端,看來老百姓適應“爆炸”還是很快的。今天這個“後爆炸”時代你至少會上baidu、goole,接下來就全靠專業知識去確定答案。假如對古巴一竅不通,羅文的反應也只能是——誰?哪?

2.及時反饋。在我們日常工作中也常常出現為某件工作任務來回幾次上報請示,最後才完成的情況。雖然給上級的彙報都是陳述情況彙報進展,而上級的回覆通常是“瞭解”二字。其實彙報就等於請示,因為中間可能執行有誤或需求變化,“瞭解”即等於“沒問題,請繼續”。某些情況下,任務的結果不那麼重要,執行過程中形成的職業素質,卻影響終身。

羅文深知自己要直面一切困難,更要讓領導放心。不問,體現他專業的自信,是讓領導放心的辦法之一;不問,但一定有“yes sir、 no problem sir”。接下來執行過程中的反饋更重要,百多年前資訊落後,羅文可以消失幾周穿越叢林,換成今天48小時沒訊息,就得派人搜救,更別說一旦信送到,如何及時報知總統,如何送回信了!

麥金利總統也是成功的,是值得領導人學習的榜樣

1.知人善任是真正的鑰匙。對於麥金利總統來說,羅文永遠是他的兵。在眾多赤膽忠心中,只有羅文能解決“找到加西亞”的問題,這也正是總統知道的.。如今領導經常頭疼的就是員工一大把,遇事無人可用,沒有專業人士的輔佐。

2.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們的號召力凝聚力也許不能跟聯邦政府相提並論,但“送信”的道理是一樣的。一件零碎差使會影響員工前程,而領導的人心得失,往往也是由小事引發。要達到雙方信任,培養良好的職業素質是一個重要的前提,從這個角度說,多與教會員工溝通是至觀重要的。有了這個前提,還要有一套可操作的辦法來確保資訊的真實、準確和及時。美國總統是怎樣發現和了解羅文,又憑什麼相信羅文所開闢的線索,敢以將士的生命交託其上?!

最後,我想談談關於“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這句經典的名言。它倡導了一種做事情的精神,也同樣是我的人生信條。無論在別人的眼中事情的結果是不是最好,但是至少我們要在事情得出結果的最後來一個自我評價,其中的得失成敗都要在自己的心中有所明確,這樣才能夠不斷的改進,不斷的成長。而至於別人的評價都要虛心聽取,也許是他們不瞭解你的能力,也許是你的能力真的還沒有達到應該達到的水平,這一切都不要成為陰影,只要每次都竭盡全力,無愧於自己的內心,那麼,就沒有什麼可遺憾的。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我相信這句話也是相對來說的。從辯證的角度來看,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最好,也只是相對於我們做某件事情當時的水平來講,而更好,則是我們永遠需要追尋的目標。

總之,聰明的人在進行閱讀時,會在消化作者觀點的同時形成自己的想法,並且積極進行思考,不會被書中的觀點完全同化,同時取之精華去其糟粕。我們要容納百川,就好像要容納身邊的環境一樣,最終的目的都是要讓我們自己變的更加成熟,走上成功之路。“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負”,堅信有一天,我們可以自信的告訴自己:“把信送給加西亞,我已經準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