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錄讀後感1000字

才智咖 人氣:7.12K

《沉思錄》是公元2世紀後期古代羅馬皇帝馬可·奧勒留傳下來的一部個人哲學思考錄,主要思考人生倫理問題,兼及自然哲學。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沉思錄讀後感1000字,僅供參考!

沉思錄讀後感1000字

沉思錄讀後感1000字篇一

17歲那年,在語文課外讀本里讀到,“屬於身體的一切只是一道激流,屬於靈魂的只是一個夢幻,生命是一場戰爭,一個過客的旅居,身後的名聲也迅速落入忘川。”便立即著迷於這般潔淨、高貴的文字。開始尋找他的書,我忘記是哪一年我第一次擁有了一本,後來隨我去西安、青島的途中,和一整箱其他的書一併丟失。後來買到了如上的版本,何懷巨集在1988年從Geroge Long 英譯轉譯過來的,他的譯本已經給我留了深刻印象,我自這本後再無讀過其他譯者版本。

六年間,我多次,反覆地讀《沉思錄》,但始終沒能寫點什麼。少女時期所能體會到,是一種語言本身的寬廣魔力,而並非真諦本身。也許恰如譯者前言裡認為,斯多亞學派對於年輕人來說,可能是一件太早的事情。日漸成長所自我培養的判斷力,讓我每次重讀都覺得珍貴、又能開始學會主動去思考。

我是一個常常會過度焦慮的人,總希望所有的事情都在自己的控制或者期許之下發展,對於過去也時常會突然上泛起無法抑制的悔恨。“一個人沒有的東西,有什麼人能從他奪走呢。任何人失去的不是什麼別的東西,而只是他現在所過的生活;任何人所過的也不是什麼別的生活,而只是他現在失去的生活。”我再次要求自己,遠離對未來所有事情的焦慮,因為那些事情即使發生了,不發生,我也會照樣用我對待目前時的理性,在那一日對待它。而所有的故事都會在時光裡消逝,你的記憶會消失,別人記憶中的你也將消失。

他的自省。他如此熱誠地從身邊人們身上學習他們最優秀的品質,果敢、謙遜,仁愛……他希望人們去熱愛勞作,瞭解自己的質料和藝術,尊重公共利益併為公共利益而努力。永遠想著最好的東西,偏愛最好的事物,給予自己的健康合理的關心,不沉溺他人強烈的感情……從十七歲以來,兩千年這位在馬背上的古羅馬皇帝,我一直在他顛簸戰場時寫就的文字裡尋找解脫。

我深信一個孩子的成長,一定需要一個充滿智慧、擁有開放心態的成人。而命運讓我缺失了,我很慶幸自己能在17歲的語文讀本里知道馬可·奧勒留,在一本小說合集裡讀到加繆的雅尼娜,從而初次知曉了自己的質料和內心激流,在書店的角落看到了呂坤的《呻吟語》,我為那種文字,傳達千年、百年的緣分所感動。所以,這條人生道路我沒有走錯,並且一直也熱烈地開放自己的心,去尋找其他能發自內心喜愛、信賴的一切。

沉思錄讀後感1000字篇二

對於生命,我們需要的是思考,需要的是細細品味。我一般選擇寂靜的夜晚來聆聽季羨林先生的教誨,只有這樣,我才能從他的沉思中引發我對生命的反思。

用什麼詞語來形容這本書呢?震撼力?一個年過九旬的老者用詞應該是平和淡定的,但在這看似必然的規律中往往爆發出驚人的思想火花。這是一個智者長年累月的積累。

我目視先生的書,書的題目告訴了我答案。這是一位年過九旬的老者傾其一生的思考凝聚成的智慧結晶,我們思考了一個問題,一點問題,一些問題,他卻思考了一輩子問題,他不斷的思考,思想也就給了論題以源源不斷的生命力。正是這種生命力縮短了我漸悟人生命題的時間。

人類能永存,能達到大同的境界。在向大同之域前進的途中,每一代人都有必須完成的使命。人生的意義也就在完成使命中得到實現。

先生思考人生的見解是獨到的。但他並不特立獨行,只是從不人云亦云。人生的契合應該在線上而不在點上,或許一樣平淡無味的連成直線,或許一樣跌宕起伏的連成曲線。先生對於世事的'剖析是充滿睿智的,同時又有一種無奈感:“我沒有對任何人打擊報復,並不是由於我度量特別大,能容天下難容之事,而是由於我洞明世事,又反求諸躬。”先生是孤獨的思考者。雖然他深知:“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個人都是孤獨的旅客。”但是,在他內心,卻渴望與知己舉杯邀明月,共譜人生曲:“我不謬託自己是錫予先生的知己,我只能說錫予先生是我的知己。”我們並沒有讀到捨我其誰,鶴立雞群。但卻讀到了相得益彰,另闢蹊徑。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部電視劇,自己是主角,但一個人是不可能演下去的。所以人生不是孤獨的。

“做人”是中國人一直很重視的問題,在勵志書,人脈關係書氾濫的今天,“做人”的話題更打上了這個時代的烙印,多了惶恐與艱難。太想取悅於這個世界,而不知道這個世界的完美源於你頹唐的、忘卻一切的、甚至忘我的……

現代人的焦慮,不自在,往往不是因為把自己看的太重,就是因為太想取悅他人。

我覺得,一個作家最重要的品質是愛祖國,愛人民,愛人類,在這三愛的基礎上,那些皇皇鉅著才能有意於人,無愧於己。先生對於文學的論斷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一如他自己的文風:沉穩、大氣、厚重、凝練。

我們能感受到先生學術觀點的凝聚力,是因為中華文化之花早已在我們每個中國人的骨子裡生根發芽。先生的學術觀點不拘泥於小處,而是著眼於大處:“我缺少慧根,畢生同佛教研究打交道,卻不能成為真正的佛教信徒。但是,我對佛教的最基本教義‘萬有無常’卻異常信服。我認為,這真正抓住了宇宙萬有的根本規律,是誰也否定不掉的。”

生命在於運動,身體的運動強健了我們的體格,而頭腦的運動則增加了我們的智慧。生命需要沉思,外部環境是喧譁的,處世是艱難的,我們更需要一顆平靜祥和的內心,以我們的智慧去迎接漫漫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