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電行業市場調查報告

才智咖 人氣:8.52K

調查報告是對某一情況、某一事件“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質,尋找出規律,總結出經驗,最後以書面形式陳述出來。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彩電行業市場調查報告,一起來看一下吧。

彩電行業市場調查報告

2017年上半年中國彩電零售量規模為2181萬臺,同比下降7.3%,零售額規模740億元,同比增長4.3%。上半年市場執行面臨較大的壓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四點:

1)上游面板漲價壓力:從2016年4月開始,面板漲價成為彩電行業最受關注的事情,本次漲價潮歷時14個月,是面板歷史上最長的一次漲價過程。截止到2017年6月,面板同期漲幅平均在40%左右,而整機的同期漲幅不到20%,彩電整機企業的成本壓力倍增。

2)低利潤下的運營難度加大:2017年上半年彩電行業的淨利潤率將跌破1%。在低利潤業態下,彩電整機企業的運營難度加大,2017年上半年彩電企業資金壓力和人事變動的新聞不斷上演,各大彩電企業也紛紛採取了削減費用、收縮戰線等策略應對市場壓力。

3)網際網路紅利正在消退:隨著網民使用者總數趨於穩定,網民使用者時長挖掘殆盡,電商紅利正在消退。2017年上半年線上彩電零售量為768萬臺,佔比35%,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個百分點。

4)價格戰終結出“苦果”:2016年彩電行業共進行18次不同規模的促銷,較2015年增加了6次。低價作為促銷的利器,特別是高階產品降價更明顯,成功使消費者接受了“可以以更低的價格買一個更高的格調”的觀念,將消費者的價格預期拉低。

壓力之下,整體規模表現雖有失意,但亮點仍在,主要體現在以下四點:

1)外資品牌的反擊: 2017年上半年國內傳統品牌的市場零售份額為69.1%,較去年下降0.3個百分點;網際網路品牌的市場零售份額為12.0%,較去年下降4.0個百分點;外資品牌市場零售份額為18.9%,較去年上升4.3個百分點。

2)三大顯示技術,都在路上:OLED、量子點、鐳射電視作為三種不同的技術型別,都在自己的道路上快速發展。目前中國市場OLED陣營擴張到六個品牌,既有外資品牌LG、索尼、飛利浦,也有國內主流品牌創維、康佳、長虹。海信則積極佈局家用鐳射投影市場,艾洛維、看尚、小米等品牌的加入再次提升了鐳射投影行業的關注度。同時三星、海信、TCL、樂視深耕量子點技術,在三星的帶領下,下一代電致發光量子點正在到來。

3)大尺寸界限不斷被重新整理:中國彩電市場對大屏的需求不斷提升,55寸電視已經成為標配,因此有必要重新定義大尺寸標準,將65寸及以上電視定義為大尺寸電視。65”及以上大尺寸將成為品牌商佔位的主要戰場,今年上半年線上和線下新上市機型均為93個,較去年同期增加分別增加了38個和13個,市場份額為5.7%,增長了1.7個百分點。

4)“形·像”產品逆勢增長:消費升級是中國電視市場的主旋律,2017年上半年中國彩電市場規模雖然呈下降趨勢,而消費者對高階差異化電視產品的需求仍然在增加,創新外觀以及高階顯示的市場滲透率有較大提升。

【時 · 勢】

預計面板價格在下半年有望出現回落,面板價格下降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整機企業的成本壓力,為四季度彩電市場的年終促銷提供操作空間。預計下半年中國彩電市場規模將達2612萬臺,同比下降4.6%,下降幅度較上半年收窄。長期來看,市場需求仍有一定釋放空間,一方面是來自彩電更新年限縮短帶來的更新需求的增長,另一方面是中國一部分發達地區的市場保有量仍較低,有較大的增長潛力。

過去幾年市場的高速增長,離不開電商的拉動,網際網路打破了原有的資訊不對稱、提高了運營效率,但隨著網民紅利的消退、流量轉化成本的增長,電商的增長遇到瓶頸,而線下的門店也開始加速網際網路轉型,未來線上線下將達到一種平衡狀態,從群體性必死的.話題到個體性的優勝劣汰,實現價格互通、商品互通、服務互通是彩電“新零售”的主要方向。

低價刺激的時代過去了,消費升級正在為新一輪增長拓寬邊界。消費需求逐漸的由生存型、物質型轉向發展型與服務型,高附加值成未來主要發力點。隨著產品概念的顛覆和融合,新技術、新概念、新形態的多元化產品也將會滿足多元化的消費需求。在內容服務方面,付費市場教育逐步完善,大屏運營集約平臺的搭建也正在進行中,從閉環到開環實現產品的極度豐富;從業務型平臺到生態型平臺,更多的功能上線吸引使用者;從單次交易模式到參與後端運營,是未來大屏運營的三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