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文化建設工作狀況調研報告

才智咖 人氣:1.95W

實現農村共同發展,本站小編精心整理的調研報告,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農村文化建設工作狀況調研報告

根據市委關於學習實踐活動第一階段工作安排,我深入到高平市馬村鎮西牛莊村、野川鎮文化站、西溝村、河西鎮蘇莊村,通過實地察看、入戶訪談、聽取彙報、座談討論等形式,就農村文化建設進行了調查研究,聽取了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同時,深入聯絡點市教育局、興高能源進行了調研。結合同全市文化界人士座談討論的情況,總的來講,我市的農村文化建設成效比較明顯,同時問題也較為突出,需要我們加大工作力度,確保農民群眾共享文化發展成果。

一、我市農村文化建設取得的主要成效

近年來,我市各級黨委、政府日益重視農村文化建設,關注農民,加大投入,改善服務,營造農村文化建設的濃厚氛圍,豐富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培育鄉村的文明風尚,推動農村文化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目前,全市有澤州縣和陽城縣2個全國文化先進縣、城區和高平市2個省級文化先進縣、50個市級文化先進鄉鎮、200個市級特色文化村。

第一,增加了農村公共文化資源。文化建設資金投入逐年增加,全市2007年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投入9255萬元,同比增長59.68%,農村文化建設的經費保障有了較大突破。連續多年組織開展廣播電視村村通、文化資訊資源共享、農村電影放映、農家書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和“三下鄉”、“四進社群”服務活動,緩解了農民群眾看戲難、看圖書難、看電影難、看電視難的問題。2008年10月份,正式啟動“文化低保”工程,4個月來,市、縣兩級財政共支付160餘萬元,為300個貧困村送電影3600場,送戲104場,建立農民書屋35個;累計回收最低生活保障物件購書補助卡29806張,為貧困村和最低生活保障物件送圖書56000冊,全市近20萬群眾開始受益。

第二,改善了農村文化基礎設施。目前,縣級“兩館”建設初見成效,沁水縣文化館、圖書館和陵川縣文化活動中心(兩館合一)主體工程已完工,陽城縣圖書館已經立項,城區、澤州縣的“兩館”建設均已列入重要議程。2008年,全市新建、改建鄉鎮綜合文化站32個。全市40%的村建設有文化活動室。全市現有農家書屋300多個,藏書100餘萬冊。同時,將村黨支部活動室、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端教育等資源整合為一體,用於開展農村文化活動,提高了農村公共資源共享率和農村文化活動的集聚力。就高平市野川鎮文化站和西牛莊村、西溝村、蘇莊村來講,文化氛圍濃厚,基礎設施較好,文化建設惠及到了全村百姓。

第三,拓展了農村文化活動形式。一是同節慶活動相結合,如陵川縣的“紅葉節”、澤州縣的“金秋小康文化旅遊月”、沁水縣的“柳宗元文化節”、高平市的“炎帝文化節”、城區的“白馬禪寺祈福節”等,打造了文化品牌。二是與傳統節日相結合,每年春節、元宵節,市區和各縣都要組織一系列群眾性文化活動,如陽城縣的“皇城相府杯”民間藝術擂臺賽、澤州縣的八音會擂臺賽、高平市西牛莊村、蘇莊村、姬家山村的春節文藝演出等,豐富了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三是與文明建立相結合,在全市廣大農村開展了建立“十星級”文明戶活動,推動了鄉風文明。西牛莊村創新“十星級”文明戶的做法受到了中央文明委的肯定。

第四,發揮了農民文化主體作用。在“送文化”的同時,各級政府還十分重視“種文化”工作,利用傳統和重大節日、集市、廟會等,開展民間藝術和民俗活動,吸引群眾參與。鼓勵指導民間力量興辦了八音會、手工藝品、根雕、石藝、個體放映隊、農民書屋等文藝團體。這些自辦文化組織,大都以“自我投資、自願組合、自負盈虧、自我發展”的方式組建,為群眾提供了豐富多彩、喜聞樂見的文化服務。幫助建立了一批文化示範戶,開展了“特色文化村”評選,把廣大農民組織到了文化建設當中,推動了農村文化發展。

二、我市農村文化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市農村文化建設總體上呈現出了較好的發展局面,但用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來看待和衡量,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還不相適應,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要求還不相適應,同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還不相適應,有的問題還比較突出。主要表現為:

第一,農民群眾素質偏低。據統計資料顯示,2007年,全市222萬人口中,國中文化程度的`佔一半,國小文化程度的佔33%,大專以上的只有不到4%。就農村來講,受教育程度更低,國中文化程度以下的佔到了90%以上,其中國小文化程度的佔一半多。如何提高農民素質,這是農村文化建設中面臨的最大課題。

第二,文化基礎設施滯後。目前,全市六個縣市區的文化館、圖書館建設不平衡,城區只有190平方米,澤州縣租借,高平市1800平方米,陽城縣2031平方米,沁水縣在建,陵川縣400平方米;各縣市區的圖書館,只有陽城縣達到了國家最低評估標準。84個鄉鎮(辦事處)的綜合文化站,除2008年新建改建的32個外,其餘的均不達省定標準,其中有一半文化站無法開展正常活動。全市2337個行政村(居委會),60%的村莊沒有文化活動場所,已建成的文化活動室也有一半以上沒有達標。“無文化陣地,有陣地無器材,大部分器材十分陳舊”的狀況還普遍存在,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任務十分繁重。

第三,文化產品供應不足。大部分農村受場地、經費、人才的限制,文化活動手段簡單、形式陳舊、內容單一,群眾參與率不高。每年相關部門都要組織送戲、送圖書、送電影下鄉,但覆蓋率不高,不能滿足農民群眾的實際需要,仍然存在看電影難、看圖書難、看戲難的現象。一些地方青壯年大量外出務工,對“留守”的老年人、婦女、兒童,如何組織開展文化活動,特別值得研究。

第四,農村文化隊伍薄弱。一方面,農村文化工作人員不足。比如澤州縣,17個鄉鎮中,綜合文化站的在編在崗人員只有9名,而且大部分鄉鎮文化人員的主要精力放在鄉鎮佈置的各項“中心工作”,真正做文化工作的不多,“專幹不專”的現象還比較普遍。另一方面,農村文化工作人員的素質不高。鄉鎮綜合文化站站長大多數沒有經過文化主管部門的考核選任,而是由鄉鎮政府自行安排幹部兼任,許多人員沒有藝術專業特長,存在著專業不專、後繼乏人的狀況。

第五,農村文化發展失衡。縣與縣之間、鄉與鄉之間、村與村之間,因資源條件不同,經濟建設差異較大,文化建設也呈現出同樣的發展趨勢。總體上看,經濟相對發達的地方,文化建設相對較好;經濟欠發達的地方,文化建設也處於相對的貧困狀態。

第六,文化體制機制缺失。有的地方把不住“四位一體”的建設格局,沒有把滿足農民群眾的文化需求作為發展目標,沒有把保障農民群眾的文化權益作為民生重點,文化設施被擠佔、挪用的現象還比較普遍,文化工作也總要讓位於經濟建設、重點工程、農村穩定等工作;有的地方對文化建設的戰略、步驟、重點、專案、保障等環節,沒有系統的、具體的指導意見和目標要求,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隨意性、無序性的問題;有的地方對農村文化建設缺乏嚴格的考核標準,對農村文化投入缺乏規定性的制度保證,對農村文化發展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撐。這些都直接影響了農村文化建設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