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畜牧業調研報告範文

才智咖 人氣:8.38K

引導語:調研報告不同於調查,調查報告是因為發生了某件事(如案件、事故、災情)才去作調查,然後寫出報告。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關於內蒙古畜牧業調研報告範文,歡迎閱讀!

內蒙古畜牧業調研報告範文

內蒙古畜牧業調研報告

為了進一步摸清我縣畜牧業發展情況,加快我縣畜牧業發展步伐,更好地發揮畜牧業在增加農民收入、繁榮農村經濟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的重要作用,近日我們對全縣畜牧業發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縣畜牧業發展的現狀和特點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依據我縣農牧業資源豐富、區位優越、畜牧業發展歷史悠久、農民養殖積極性高等有利條件,提出了“加快發展畜牧業,建設畜牧業大縣”的戰略決策,確立了“增牛、穩羊、發展豬禽”的指導方針,確定了肉牛、生豬、奶牛三大主導產業,政策上採取以獎代補、專案支撐、貼息貸款扶持等措施,技術上大力推廣品種改良、疫病防控、飼草轉化、檢驗檢疫等標準化養殖技術,以抓大戶、建示範場、擴基地為方向,克服金融危機、經濟形勢下滑等因素的影響,戰勝自然災害和周邊地區疫情頻發的挑戰,使我縣畜牧業呈現出了快速平穩發展勢頭,畜牧業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產業化程度明顯提高,生產經營方式和增長方式發生了根本性轉變,規模不斷擴大,質量不斷提高,發展速度和經濟效益同步增長,畜牧業已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之一。截止2012年6月末,全縣家畜總存欄135.9萬頭(只),其中肉牛存欄31.8萬頭,出欄18.5萬頭,其中育肥出欄10.5萬頭;奶牛存欄3.0萬頭,產奶9.1萬噸;生豬存欄40.0萬頭,出欄53.0萬頭;肉羊存欄49.3萬隻,出欄31.8萬隻;家禽總飼養量3550萬隻,其中肉鴨飼養量為2500萬隻。扶持建成國家級農牧業龍頭企業3家,建有肉牛養殖專業小區45處、肉牛養殖重點村22個、養豬重點村22個、肉鴨養殖專業小區187個、蛋雞養殖重點村17個。畜牧業產值實現22億元。

從調研的情況來看,我縣畜牧業呈現以下四個特點:

(一)生產趨於規模化。目前,全縣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畜牧養殖村(場)140個,現有年存欄1000頭以上的肉牛養殖重點村21個,基礎母牛存欄50頭以上的規模化養殖場12個;存欄千頭以上的奶牛養殖牧場10個;現有年存欄肉豬1000頭以上的重點村20個,基礎母豬存欄50頭以上的規模化養豬場26個;現有年出欄肉雞3.5萬隻以上的肉雞重點村7個;現有蛋雞存欄1萬隻以上的養殖場12個;現有肉鴨養殖重點村32個。

(二)資金籌措多元化。一是實施以獎代補政策。縣政府為鼓勵肉牛、生豬、奶牛三大產業的發展,2009年,縣財政撥付以獎代補資金300萬元,用於肉牛產業,2010年開始,以獎代補資金擴充套件到生豬和奶牛,各增加撥付100萬元。到2012年為止,共撥付財政以獎代補資金1800萬元,2013年縣政府繼續實施這一政策,500萬元的獎補資金已經列入財政預算。二是實行貸款優惠利率政策。政府協調信用社為規模養殖場(戶)提供低息貸款,享受農牧業重點專案優惠利率,貸款期限為3年。三是多方整合專案資金髮展畜牧業,近幾年來,利用扶貧資金、老區資金、農業開發資金、上級專案扶持資金(風沙源專案、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專案、秸稈養畜專案等)達上千萬元,這些資金的注入為畜牧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三)奶牛養殖牧場化。全縣共有13個奶牛小區,到2012年底,通過改建、擴建,奶牛小區發展成為牧場的`就有10個,鮮奶出售價格由原來的2.7元/公斤增加到3.2元/公斤,效益純增18.5%,每頭奶牛純增收入2500元以上。

(四)產業發展,龍頭帶動。以東方万旗肉牛產業有限公司為龍頭,帶動全縣肉牛產業發展,東方万旗年加工肉牛5萬噸,帶動養殖戶15000戶;以塞飛亞集團為龍頭,帶動全縣肉鴨養殖戶3000戶,全縣肉鴨年出欄達到2500萬隻。以伊利集團為龍頭,帶動全縣奶牛養殖3萬頭,覆蓋全縣所有奶牛牧場。以溫氏集團為龍頭,帶動全縣肉豬養殖,公司滿負荷運轉後,將帶動肉豬養殖戶500戶,實現年出欄100萬頭的規模。

(五)服務體系逐步完善。一是加強了疫病防治體系建設。形成縣、鄉、村三級動物疫病防治服務網路,縣有動物疫病防控中心,鄉有動物防疫所,村有動物防疫員,縣鄉兩級財政全額撥款,村級防疫員實行聘用制。二是加強了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縣畜牧局下設家畜改良站、草原站,分別負責全縣家畜改良、新品種推廣、新技術培訓和飼草料轉化加工等。根據形勢發展需要增設畜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站和畜牧業執法大隊,進一步增強了畜產品安全監管能力。

二、我縣畜牧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畜牧業投入資金嚴重缺乏,從調查的情況得知,很多農民對生豬、肉牛、蛋雞的養殖願望非常迫切,已有養殖場的還想再擴大規模,但自己沒有足夠的資金投入,貸款手續繁瑣,需要提供擔保,數量有限,期限短,養殖戶能借到的貸款遠遠不能滿足發展需求。

二是規模化養殖用地落實難,影響著畜牧業的產業化程序;按農業部相關檔案規定,養殖業用地視同農業用地,但在具體使用過程中,需要村、鎮、縣層層審批,並且需要農戶自己調整,在現有的土地以家庭為單位經營的現狀下,讓農戶自己來調整土地,難度很大,很難達成協議。土地已成為制約我縣畜牧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用地短缺、用地手續過於繁瑣,導致畜牧企業很難擴大規模,限制了企業進一步發展。

三是養殖保險難落實,解決不了畜牧業高風險的後顧之憂。養殖業風險大,並且出險鑑定技術性很強,很多保險公司都不願承保,所以養殖業的風險全部落在了養殖戶自己身上,影響了養殖戶投資熱情。

四是養殖戶的組織化程度低,抵禦市場風險能力不強,特別是肉羊、肉豬產業仍存在盲目無序、行起行落現象,影響著農民投資養殖業的積極性,繼2011年豬價高峰後,近兩年肉豬市場一方面是養豬成本的不斷上漲、一方面是市場需求的持續低迷,價格達到低谷,很多小豬場抵禦市場風險能力低已經轉產,究其原因就是龍頭企業帶動能力不強、產業鏈條短、集約化程度低,畜產品精深加工的產業鏈條還沒有很好地形成,企業與農戶利益聯接不緊密,不能有效形成“企業+基地+農戶”的利益均沾、風險共擔的利益共同體,造成市場競爭乏力,產銷銜接不暢,直接影響了畜產品的附加值和綜合效益,制約了畜牧業的快速長遠發展。

五是養殖戶的畜產品安全意識不高。在農村,大多數養殖戶片面地追求經濟效益的最大化,濫用抗生素以提高動物體的抗病能力,減少養殖成本;在飼料中新增“瘦肉精”等禁用藥品以提高瘦肉率,賣個好價錢提高收入;這些都是造成畜產品安全的重大隱患,主管部門雖然加強了監管打擊力度,但沒有養殖戶的自覺行為,還是難以完全禁止,直接造成畜產品受到威脅。

六是在畜牧業專案建設上,部分鄉鎮存在著“重建設、輕管理”問題,表現在畜舍和小區建設上,只重視棚圈工程建設、完成專案建設指標,輕視牛羊入欄和小區的科學管理,導致空圈率較高,利用率低,發揮不出應有的投資效益。

七是縣鄉兩級畜牧業技術人員短缺,制約著我縣畜牧業的持續發展。鄉鎮於2005年鄉鎮機構改革中,成立了動物防疫所,人員編制3人,當時其工作職責僅限於動物防疫,隨著畜牧業形勢的變化,工作職責不斷增加,到目前為止,動物防疫、市場檢疫、畜產品安全、畜牧業技術推廣等工作職能相繼增加,導致人員更加緊張,工作不能正常開展。縣畜牧局在職人員63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47人。縣鄉兩級人員年齡老化,學歷偏低,35歲以下畜牧技術人員只佔到5%,研究生學歷技術人員只佔到3%,畜牧專業博士人數為零,比例嚴重失調,這與現代畜牧業建設是不相稱的,影響著發展程序。

三、加快我縣畜牧業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一)加大對畜牧業的資金投入力度。

政府應進一步加大對畜牧業的資金投入力度。一是增加政府專項資金的補貼力度,為養殖戶解決燃眉之急;二是增加專項貸款的投放,確立標準化圈舍等基礎設施抵押貸款,解決養殖戶抵押難擔保難問題;三是成立小額貸款公司,由政府、龍頭企業、銀信按2:2:4出資的小額貸款公司,全程跟蹤監管養殖戶生產過程,確保貸款專款專用;四是採取招商引資的辦法,藉助外力,發展我縣畜牧業;五是利用民間組織或協會,集資興辦畜牧業。採取多方融資的辦法,形成投資主體的多元化,解決畜牧業發展資金的瓶頸問題。

(二)農村土地規劃中要把畜牧業建設列入重要內容。

在下一步的土地整體規劃中,要把畜牧業建設用地納入重要內容,綜合規劃,劃出一個區域做為專門的養殖用地,以解決養殖戶用地難的問題,同時也符合了村容村貌整潔衛生的要求。加強對畜牧企業建設用地的規劃和管理,確保畜牧企業用地指標的審批和土地使用費用的最大優惠。

(三)落實好養殖業保險,以解養殖戶後顧之憂。

制定切實可行的保險機制,動員多家保險公司承保養殖業,給養殖戶提供可行的保險,給養殖戶更多的保障。

(四)積極引進和發展畜牧業深加工企業,增長產業鏈條。

畜牧業產業化的關鍵在龍頭,要以加強龍頭企業建設為重點,引導、扶持東方万旗、塞飛亞、溫氏集團等現有的龍頭企業進行技改和擴建,加速龍頭企業發展,增長產業鏈條。要利用我縣各種有利條件和自然優勢,引進一批農副產品加工企業,擴大畜牧企業群體規模。積極探索龍頭企業帶動農戶的有效組織形式,健全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經營機制,共同抗禦市場風險。

(五)科技培訓和宣傳力度,全面提高養殖戶畜產品安全的自覺意識。

一是政府部門要經常組織科技人員和養殖大戶代表,深入到各鄉鎮進行專題講座、科技培訓和經驗介紹,提高廣大農民科技水平和法律意識。二是充分發揮電視媒體的作用,以讓農民喜聞樂見的形式,大力宣傳畜牧科技及畜產品安全知識,讓農民自覺加強畜產品安全意識。三是畜牧部門要多方論證,積極引進綠色環保的產品,引導養殖戶使用,達到綠色環保畜牧業的發展目標。

(六)加強專案管理,發揮專案作用。

在專案管理中要加強管理,不但要把棚圈建設做為專案驗收的一個重要指標,更重要的是考核棚圈的利用率是否到位,充分發揮專案的作用,使國家有限的資金真正發揮作用。

(七)加強服務體系建設,解決畜牧業技術人員短缺及老化問題。

進一步完善縣、鄉兩級畜牧業服務體系建設,解決畜牧業技術人員短缺及老化問題,在縣、鄉兩級畜牧系統內充實高學歷的專業人員和年輕力量,為我縣畜牧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準備充足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