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調研報告範文

才智咖 人氣:2.51W

在當下這個社會中,報告的適用範圍越來越廣泛,不同的報告內容同樣也是不同的。其實寫報告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環境調研報告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環境調研報告範文

環境調研報告1

一、調查原因:

進幾年來,隨著大量礦業的開採,汙染廢水的排放和水土資源的破壞,導致了人們生活失去了協調。由其是煤礦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氟使人們患上各種各樣的疾病,因此為了使家鄉人民擺脫氟病毒,特對貴州織金黑土鄉作一份調研報告。

二、調查目的:

為了傳承中華民族美德,巨集揚“春晦使者”精神,使之服務於社會,反哺於家鄉,幾年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家鄉的變化是日異月新,雖然得到了發展,但生態環境卻遭到破壞。大量煤礦的開採,水土汙染的制理趣之於弱化,因此水的含氟量交高;不但不利於農作物的生長還破壞了人們的生命體系代謝,危害生命安全。大量的氟中毒、氟斑牙、畸形兒童,諸如此類的問題比比皆是。因此特為家鄉作了一份分析報告,做到反哺於民,為人民服務。

三、調查方式及成果:

(1)調查方式,通過實地調查和訪問的方式,瞭解到當地煤礦儲藏量豐富,交通便利,在此有利的條件下,大量煤礦合理開採卻不合理制理,導致水汙染嚴重,生態土壤平衡失調,嚴重地危害了田間農作物的生長及水源問題,經過科學合理的資料統計,幾年來家鄉的發展雖有很大的進步,但人們的患病率在不斷的提升,呈上升趨勢。各種不同型別的病症也在增加。

(2)調查成果,經過與村委員會的配合和實地堪察,了飛解到危害人們生命安全的主要元素是氟,屬稀有氣體在水中的一種產物,浸在水源中。雖然中毒者發病率高,汙染源易於擴散,但在村委和眾多希望水理的幫助下,逐漸形成了實施的新修水理放案和調查儀器預備階段的統一,使方案的實施有了初步的形成,同時也得到了人們的配合,解決了許多必要的問題。

四、調查資料及原理的分析:

(1)調查資料整理,經過走訪與實地勘察得出,氟斑的得病率為95.5%,由氟中毒而導致的其他發病率為23.53%,處於不受氟侵擾的人基本很少,還有許多由於儀器不精確,得出的資料不是太科學,得到的資料可根據偏差的大小調整,總體上抓主要矛盾。進行氟中毒的深一步研究。

(2)中毒與侵害原理分析,氟屬於稀有氣體元素,符號為F,原子數為9,是鹵族元素之一,呈淡黃,一般情況下,氟可奪取牙齒中的碳元素,導致牙齒呈淡黃色,出現凹凸不平的跡象,中毒較深者還可導致畸形身軀,且不利於兒童身體的發育。

五、調查總結:

經過一個多月的調查研究,雖得出一張實地調查表,但卻出現諸多問題,調查的目的在於保證今後方案的實施,在於調節可支配與不可支配之間的關係。

(一)、調查出現問題

(1)在許多水勢較湍急的地方無法靠近,很難得出氟對土地資源的侵害程度。

(2)在調查的過程中,宣傳力道不足,走訪過程中與鄉親們的溝通不是太順暢。

(3)出訪或是勘察,儀器裝備不是太精確,勘察裝置差,拍攝資料分析欠缺。

(4)調查期限短,時間較少,準備不充分。相關參考資料缺發研究不透。

(5)無團隊合作,缺少交流與討論環節,導致許多結論片面。

(6)天氣地理因素的影響。

(二)、調查中問題因素的解決

(1)在今後的相關調查中,注意充分準備資料,多著實地調查,提高調查水平。

(2)多功能地運用相關專業解釋出現的問題,多向調研老師請教。

(3)儘量以團隊的形式外出調查,完善得出結論的合理化與規範化。

六、調查方案的合理及今後實施的意義:

在諸多資料中儘量以此方案為標準,儘量完善計劃多與當地部門聯絡,儘量取得他們支援,得出相應的結論,爭取做到實地實查,方案合理。爭取為家鄉人民獻出一份綿薄之力,使人們擺脫病魔的折磨。希望村委與當地部門能興修水利,讓人們擺脫水汙染,此方案有利於實地調查和研究。經過逐步實施,可形成完整統一的規化方案。

環境調研報告2

一、生態環境現狀分析

氣候氣象平樂鎮氣候屬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全年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5℃,年平均日照時間1104小時,全年無霜期280天,年平均降雨量1136mm。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北風,年平均風速1.65m/s。地形地貌平樂鎮屬淺丘型地貌,鎮城內山、丘、壩兼有,各佔三分之一,山勢挺拔,丘陵起伏,境內最高海拔841m,最低海拔520m。

土壤平樂鎮土質為黃壤土。酸性土壤佔47,中性土壤佔19,鹼性土壤佔34。土地肥沃,最低土層厚0.5m以上。

水資源平樂鎮地表水資源為穿鎮而過的.白沫江,多年最枯月流量為10m3s,豐水期流量為1000m3/s。地下水資源豐富,鎮區內白沫江兩岸為第四世紀沖積層,但夾有粘土及亞粘土和礫石層,水文地質情況較複雜。

植被平樂鎮植被是較好的,森林大部分分佈在山坡上。主要樹木有茨竹、楠竹、松樹、柏樹等,國家一二級樹種有紅豆木、香樟、楠木和柏果等。除14655畝耕地上是農作物植被外,其餘(除5000畝山坡地被開墾外)土地上均生長著灌木和草本植物。因此平樂鎮的植被覆蓋率是比較高的。

動物由於平樂鎮的植被良好,所以野生動物數量較多,野生動物種主要有野雞、野兔、野鴨、野豬、蛇及成千上萬的白鴿。無國家珍稀動物。動物主要生存在森林內。

農業生態平樂鎮共有耕地面積14655畝,人均耕地0.76畝,其中田9605畝,地5050畝。種植傳統農作物1萬6千餘畝(其中水稻7605畝,玉米4050畝,小麥4500畝),種植經濟作物1萬餘畝(油菜6550畝,蔬菜1500畝,茶葉1500畝,西瓜1000畝)。副業主要是養殖生豬和雞。

水土流失平樂鎮由於植被良好,加之沒有大型的土木工程修建,所以水土流失不嚴重,該區水土流失模數為2488t/km2·年,屬輕度侵蝕。全年水土流失量在6萬噸左右,水土流失面積約25km2,主要分佈在耕地、森林未覆蓋的山坡地上。水土流失的原因是農作物的耕種和森林覆蓋未達到要求。

生態系統多樣性平樂鎮主要的生態系統有農田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河流生態系統、城鎮生態系統。

植物多樣性平樂鎮生長的植物主要有竹類、松樹、柏樹及紅豆木、香樟、楠木、柏果、黃桷樹等及其它灌木。

動物多樣性平樂鎮生存的動物有野雞、野兔、野鴨、野獵、白鴿、蛇等。

二、環境保護情況

(一)生態保護:平樂鎮嚴格執行國家天然林保護工程和退耕還林政策,禁止亂砍亂伐、毀林開荒、毀林開礦和採石現象發生,杜絕了人為破環生態系統的現象。

(二)固體廢氣物排放、噪聲汙染控制:平樂鎮排放大氣汙染物的工業企業很少,植被覆蓋率又高,所以環境空氣質量較好,農村地區環境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一級標準,建成區中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平樂鎮因工業企業少,同時工業企業中產噪裝置也幾乎沒有,所以建成區噪聲主要來源於交通噪聲,但車流量不大,所以環境聲學質量良好。

(三)生態環境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尤其是植被)保護較好,植被覆蓋率已達95,森林覆蓋率也達到45,水土流失不嚴重,屬輕度侵蝕。人為破壞生態的現象基本杜絕。國家一二級珍稀植物保護完好。農作物秸杆綜合利用較好。

(四)環境指標:除白沫江水質在枯水期個別指標超標外,環境空氣、環境噪聲質量均是比較好的。環境空氣質量在城鎮區達到二級,農村區域達到一級。環境噪聲城鎮區達到國家1類(夜晚)和2類(白天)標準,農村區域達到國家0類(夜晚)和1類(白天)標準。

(五)基礎設施建設:

①道路平樂鎮道路發達,通外有土平路、臥夾路,距省道成雅路僅有9公里。鎮區內村村通公路,各風景區、風景點也有公路相連。

②住房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達到滿意標準(12m2)。

③給排水給水廠和給排水管道有一定基礎。

④街道綠化普及率98,人均工藝綠地面積為112m2。

三、目前存在困難

(一)經濟環境:農業產業結構還需進一步調整,傳統農作物(水稻、玉米、小麥)種植面積過大;農副業欠發達,尤其養殖業發展力度不大;農產品加工業太少,也未上規模。第三產業開發力度不夠,雖然有眾多旅遊資源存在,但來旅遊觀光的人太少;第三產業的從業種類太少。工業經濟不強大。

(二)社會環境:人口文化素質偏低,導致三種產業科技含量較低,產品附加值不高。

(三)基礎設施建設:

①城鎮建設總體規劃不當。

②風景區部分道路和鄉村道路未硬化。

③給水廠供水量偏小,城鎮供水管道服務範圍不夠。汙水採用邊溝方式收集不恰當,排水管道遠遠不夠;汙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對白沫江水質影響較大。

④公共設施(市場、商場、停車場、環衛設施、路燈、標語、廣告牌)未規範化建設。

⑤城區消防存在隱患。

⑥歷史文化遺蹟未能維修和維護,有的甚至成危房,有的甚至即將消失。

(四)能源:城鎮居民仍有80的住戶採用蜂窩煤作為能源、鄉村農民仍有部分住戶採用薪柴。

(五)生態環境:森林覆蓋率還要繼續提高。

(六)環境質量:工業汙染源還未達標排放;地表水環境質量有待改善。

總的說來,平樂鎮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方面做到了較大成績,但還存在一定差距。

四、下一步打算

1、嚴厲打擊對環境汙染及生態破壞的行為,對於濫砍濫筏嚴令禁止,大力宣傳退耕還林政策,保護農村環境;

2、對於招商企業,嚴格限制對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之企業;

3、按照鎮環境綜合整治方案改善城鎮居民、農村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

4、嚴格按照平樂鎮環境規劃進行環境保護及建設。

環境調研報告3

根據縣政協辦《關於報送調研材料的函》檔案精神,我局高度重視,庚即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縣生態環境建設調研工作相關事宜,明確目標,細化責任,落實到人,現將我縣生態環境建設情況彙報如下。

一、全縣生態環境建設現狀分析

(一)縣域生態環境現狀

1.草原三化(退化、沙化、鹽鹼化)及鼠蟲害問題突出,由於開墾、過度放牧等人為破壞和氣候等自然原因造成。經統計,xx年我縣草地總面積20926.27km2,其中低覆蓋草地8899.18km2、中覆蓋草地7953.77km2、高覆蓋草地4073.32km2,沙地面積為430.03km2。從草地結構看低覆蓋草地佔40%,高覆蓋草地僅佔20%,形式非常嚴峻。

2.水域溼地萎縮

我縣溼地面積1839.98km2,其中河流水面佔60%,湖庫、灘塗溼地、沼澤共佔40%。近年來,農牧業、砂石場等嚴重影響我縣溼地環境,但溼地恢復及飲用水源保護專案的落實,有效緩解了我縣水域環境的惡化。

3.水及空氣質量狀況

根據xx縣域環境質量考核相關資料顯示:二氧化硫排放量66470kg、cod排放量107400kg、固體廢物排放量16600kg,汙染源排放達標率99%,ⅲ類或優於ⅲ類水質達標率100%,優良以上空氣質量達標率100%。

(二)全縣生態環境破壞情況

1.隨著我縣經濟的發展,與內地各地區經濟、人文等各方面交流擴大,外來經商、旅遊人員日漸增多,商業模式粗放,不注重流動人口的環境保護宣傳工作,環境監督管理機制不健全,對縣域生態環境造成一定影響。

2.近年來,我縣市政基礎設施大規模建設(特別是交通),為方便砂石取運,施工方就地取材,致使公路沿線草場開挖過度,完工後又不及時回填、種草。

3.217線各標段施工單位砂石採挖對道路沿線河流環境造成很大破壞,廢棄砂石堆積造成原有河道被截斷,河水溢位淹沒周邊草場。

4.全縣幹部群眾環保意識差,白色垃圾隨意丟棄,影響草場土質,破壞植被生長環境。

(三)全縣生態修復工作情況

近年來,我縣實施退牧壞草、退耕還林、草場沙化治理、溼地恢復治理等生態修復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縣域生態環境惡化,但草場沙化問題還是較為突出,也是各項環境治理工作中的難點,一是草場治理力度不夠,治理面積基本與沙化增量持平;二是退牧還草工程覆蓋面小,整體草原生態仍較脆弱;三是草原生態補償機制缺乏長效性,草原超載過牧情況仍較嚴重;四是退牧牧民生產生活保障不完善,草原生態保護建設與經濟發展的矛盾仍較突出。

(四)全縣環境保護執法情況及成效

我縣無工業企業,不存在工業汙染源,在汙染源監管工作中,重點要加強對油庫、醫療衛生機構、砂場及建設工地的環境監管工作,落實“三同時”制度,並督促相關單位儘快完成垃圾填埋場及汙水處理廠建設,推進全州總量減排工作邁上新臺階。

1.加強對油庫、醫療衛生機構等危險化學品、輻射源銷售、使用單位的監管,建立健全危險化學品、輻射源登記備案及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機制,企業必須制定環境應急預案及儲備必要應急物資。

2.加強對砂場及建築工作巡查力度,除登記備案制外,一是施工單位必須按照建設專案“三同時”制度落實汙染防治設施的建設及使用,加強對汙水、粉塵、噪聲等汙染的防治;二是砂場管理嚴格按照《縣砂石資源管理辦法》進行,落實資源開發植被、水系保護與恢復機制。

3.我縣汙染物總量減排工作與全州各縣相比較為滯後,減排工作中的硬體設施如垃圾填埋場、汙水處理廠都還處於專案前期工作階段,根本無法對全縣生活垃圾及汙水進行處理,更談不上汙染物總量減排。

4.縣環境保護局於xx年4月單設成立,初期,全域性幹部職工7人(其中:環境監察執法大隊1人、監測站0人),無固定辦公區,租借縣醫院30平方米辦公室辦公,人員緊缺、專業人才匱乏、資金嚴重不足、無執法車輛。在州環保局的大力支援下,在我縣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經過3年時間的發展,取得一定成效,目前執法大隊人員3名,監察執法車一輛,辦公樓也已基本完成建設,預計今年10月能投入使用。3年裡,該執法大隊共計開展監察執法工作250餘人次,巡查建築工地80餘家、飲用水源地80餘人次,查處未批先建、邊批邊建工地5家、環保“三同時”制度落實不力工地3家,在飲用水源保護、縣域環境監管及汙染源巡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面對25191平方公里的縣,人員及設施配備還嚴重不足。

二、原因分析

1.對生態環保工作重視不夠,責任意識不強,幹部群眾環保意識差。

2.擠佔挪用我局編制情況嚴重,監測、監察執法大隊進人很難。

3.執法能力差、難度大。一是部分建築施工單位不認真執行環保“三同時”制度,噪聲、粉塵擾民時有發生;二是有的建設專案不按程式落實環評批覆,先建後批、邊建邊批;三是有的建設專案拖欠或拒不繳付排汙費,對執法人員態度惡劣。

4.汙染物處置體系空白。我縣無垃圾填埋場、汙水處理設施等環保設施,大部分鄉鎮駐地衛生環境差,街道上垃圾成堆無人處理,汙水隨意排放。

5.環境監測能力空白、監察執法能力不強。縣級環境監測站標準化人員配置11人,但我局目前只有1人(無資質),設施裝置均空白;監察執法大隊人員3人,人員太少、執法能力差且均不具備執法資格(每年7月初由州局統一組織執法人員資格培訓,但屬我縣維穩敏感時段,無法派人蔘加,致使我局截止目前無合格執法人員)。

6.由於各方面原因,我縣牲畜出欄率低(東區情況較為嚴重),過度放牧導致草場過載退化。

三、亟待解決的環境保護問題

1.加強環境保護知識宣傳,一是宣傳我縣生態環境現狀及存在問題,提高決策層對生態環境建設工作的瞭解和環保工作重視程度;二是加強對全縣群眾環保知識普及,提高環保意識,減少人為破壞環境程度。

2.各相關單位要加強對生態環境恢復治理專案爭取力度,採取有效措施遏制草原“三化”、鼠蟲害問題、溼地退化。

3.推進環保能力建設,一是建立一支能力強、素質過硬的監察執法隊伍,加強對縣域生態環境、建設專案及資源開發企業的監管力度;二是建立環境監測站,汙染物監測資料是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的有效證據,只有具備一支合格的環境監測隊伍,才能保障我們的執法行為合理、合法。

4.加快推進生態畜牧業發展,增加牲畜出欄率,遏制過度放牧行為。

5.建立健全汙染物處理體系,一是加快推進我縣垃圾填埋場和汙水處理廠建設,為全縣汙染物處理提供條件;二是建立鄉鎮生活垃圾集中收集、運輸體系,各主要鄉鎮應設立環衛站,加強對生活垃圾堆放監管、收集及處置,同時要有效發揮垃圾收集池及中轉站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