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論語讀書筆記範文

才智咖 人氣:5.02K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書筆記了。到底應如何寫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孔子的論語讀書筆記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孔子的論語讀書筆記範文

孔子的論語讀書筆記1

何謂“恕”也?“恕”乃寬容之意,中國文字中有八個字可以進一步地詮釋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許你會說:當今社會想做到這一點太不容易了,那麼就請把今天的社會與當時孔子的時代進行比較一下,不用翻詞典,就一個時間概念可以體現——春秋戰國時代……,難道我們當今的社會比那時還動盪不安嗎?孔子的學生曾子曾說過:“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兩個詞,他就過了一輩子!就這麼簡簡單單。

佛家有一個故事:一個小和尚和一個老和尚,兩人出去下山化緣。走到一河邊,這個小和尚因為剛入道,什麼事情都必恭必敬地學師傅。一看那有個姑娘要過河,他師傅就問姑娘,說你要過河,我揹你過去,於是老和尚就把姑娘背過河。姑娘向老和尚道過謝意後,老和尚領著小和尚繼續走。而小和尚對師傅剛才的舉止是目瞪口呆,可他又不敢問,於是走啊走啊,大概憋了有20里路,小和尚終於忍不住問道說:師傅我們是出家人,你怎麼可以背那姑娘過河呢?老和尚就淡淡地告訴他:你看,我把她背過河就放下了,而你卻背了她20裡地還沒放下……

這個道理與孔子的思想是一致的:該放下時就放下,“仁者不憂”嘛。當今我們很多老師,會因為生活裡不開心的事,而把那種不愉快的情緒帶到課堂;再加原本對學校或領導的不滿,此節課如果哪個倒黴的傢伙撞到了這位老師的槍桿上,那就是自找苦吃了。學生在成長階段他們會學習他周圍的一切事物,即使他不是主動學,但周圍的事、物對他都會有潛移默化的作用。老師今天可以無緣無故地拿學生出氣,在學生心目中,他就會認為:下次我不開心時,遷怒於別人,那也是天經地義,因為老師就是這樣做的。這就是“言傳身教”,當然這是反面教材。在今天這樣一個社會裡,由於社會節奏的加快,人們的生活過的猶如快餐,沒有太多的時間去培養感情,學生從小就看見的是那種缺乏人情味、沒有寬容之心的社會,那我們的人類將發展到何方去?

人們常用“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來形容老師這個職業,為了對得起自己、對得起社會與人類,教師欲使學生具有很好的德育意識,必先建立自己的良好德育意識,一切行為從“恕”開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盡心上》),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孔子的學生樊遲曾必恭必敬地問道:“何謂‘仁’者”?,孔子回答道:愛人;然後樊遲又問道:“何謂‘智’者?,孔子答曰:知人。從中我們可以理解到愛別人就是仁慈,瞭解別人就是智慧。“仁”的真正核心就是做你身邊的這件事,愛你身邊的人,即愛親親,泛愛眾,仁民愛物(陳新漢《哲學與智慧》P310)陶淵明,因為自己的一頭耕牛之死,而傷心難過半休。為師,育德不是教德。今天的老師能否理解學生,愛學生?這是最基本的德行體現。有的老師認為師、生是兩大永不相容的陣營,甚至拿出《孫子兵法》那一套研究出所謂的《班主任兵法》來“對付”學生。想想“兵法”被用於你死我活的戰場之中,如果我們的老師都是用“兵法”這一套來與學生相處,那麼師生的關係會是什麼樣子?未來我們薰陶出來的學生又怎麼會有愛心?所以只有老師具有了永遠的愛心,愛學生之所愛,能做到義、禮、智與信於一體(如不能全做到,哪怕一樣也比沒有好吧),這樣也就達到了“不言而育”了。還需要所謂的“兵法”來“對付”學生嗎?或者讀者會說:你這說的這種愛是很高要求的愛,我們很難做到……。試問愛還有高低水平之分嗎?要麼愛,要麼不愛,而且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也許你還會說:照你這樣說,我們的學校德育就沒有必要了?在此筆者絕無取消學校德育教育形式的意思,而是希望學校裡的德育應當搞清楚德育應以誰為中心?是不是說一切以中央的檔案、地方的指示、學校的規定來進行學校的德育?是不是隻有德育老師的課堂才是德育的地方?離開了所謂的德育課堂就不言德育了。是不是我們的德育老師才應談德育其他學科教師就不用言德育了?至於如何培養學生的德育意識,我想應首先建立全體教師的德育意識。學校、學校本乃育人之地,培養學生的道德意識是學校全體人員義不容辭之責任。而且,每位教師都要嚴於律己;因為只有正己,才能正人。

以上只是筆者在讀《論語》時,觀今之德育工作而領會出的道理。記得一位德育老師曾在發表過文章說:在德育課堂上他教育學生要正直、誠實、守信等等,而自己、包括學校領導每天都行欺騙之為——老師應付領導、領導應付上級、上級應付上級(中央)……。如果我們的生活圈是這樣的一個德育氛圍,那我們未來的校將不校,國將不國?

正如曾子曾說過:“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兩個詞,他就過了一輩子!其實現代的我們可以比曾子過的更簡單,一個字足亦——仁。因為《談文·心部》:“恕,仁也。”“恕”屬於“仁”的範疇。這個字就是希望我們人類從自己的仁心與善心去處理自己周邊的情感與物質利益。在人際關係上要“躬自厚而薄責於人”(《論語·衛靈公》),要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推及到當今教師的話,就是要用一顆仁慈的心去看待學生天性中“惡”的一面(記得一位西方古代哲學家曾說過:人的天性就是——天使加魔鬼);要通過“正己”進而影響學生,而不是採用兵法來“馴服”學生。赫爾巴特在其德育目的原初說中曾講過:人對德性的需要是永遠的。最重要的是這些道德準則只有學生主動願意去追尋時,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的精神財富。所以教師的德育責任就是從自我德育意識培養開始,即從“仁”始亦,感染學生、激起自己然後才是學生心底的那份德育原初慾望!

孔子已離開我們太久,他不可能今天來教導我們什麼是德育?怎麼來教德育,可為何孔子的思想能對我們每個後人有這麼大的魅力?也許我們會說他是聖人,而聖人的意義在於他是最有行動能力的、有人格魅力的人。而孔子的思想集《論語》教給我們的就是:簡單的生活、獲得心靈的快樂,所以我們的教師能帶給學生的也應當是他們應有的快樂,而自己也從中體會到更大的快樂。

孔子的論語讀書筆記2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儒家重要經典之一, 成書於春秋戰國之際,是孔子的.學生及其再傳學生所記錄整理。 《論語》涉及哲學、政治、經濟,教育、文藝等諸多方面,內容非常豐富,現在通行的《論語》20篇,內容以倫理、教育為主。本次閱讀的是楊伯峻《論語譯註》。

縱觀論語,其實孔子本人的言論不多,大多為門生的對話或對門生的評價,整個論語分為二十章,看似一個鬆散的論集,然而整個論語又通過對孔子思想的論述,緊密的形成了一個整體。

縱觀孔子一生,他的政治是失敗的,然而他的教育是成功的,他的門下既有“不遷怒,不貳過”的顏淵,又有急公好義的子路,既有可以“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的子貢,又有習於文學的子游。所謂“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四科十哲”,作為萬世師表,通過他長期的教學實踐,提出具有創造性的教學原則和方法,這也正是我們要學習的。

“仁德”——孔子教育學生首先強調做人的問題,在孔子看來,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處於第一位的。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學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這說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礎上做學問、學禮樂才有意義。這也教育我們對孩子的教育要重視其內心的成長,正是外在能力的載體。

“有教無類”——在孔門三千弟子中,有貴族弟子(如南宮敬叔、司馬牛、孟懿子),有商人弟子(如子貢),然而大多數出生貧賤,特別是在四科十哲中的,如簞食瓢飲的顏回,卞之野人以藜藿為食的子路等。可以說就是因為孔子有教無類這樣一個教育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級界限,使教育擴及於廣大平民,擴大了學校教育的社會基礎和人才來源。這也教育我們對孩子的教育要不能關注其出身背景,要一視同仁的對待每個孩子。

“因材施教”——孔子根據學生不同的性格、能力進行教學,如“柴也是愚,參也魯,師也闢,由也喻”。 諸如“由也果”、“賜也達 ”、“求也藝”(《雍也》), “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進》)。正是由於孔子實行因材施教,適應每個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使其各盡其才,培養出一批有專長的社會實用人才。這也教育我們對孩子的教育要不能照本宣科,要注重每個孩子的不同性格與能力。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培養目標與社會需要相統一,體現了教育的社會價值。孔子的學說並不是侷限於他那個時代,我們在不同角度、不同領域都可以從中汲取到我們需要的知識,現今世上的各類譯註,讓我有機會讀儒家的各類經典,我會努力尋找開啟這個知識寶庫的鑰匙,努力汲取最多的知識。

孔子的論語讀書筆記3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孔子思想中一個重要的行為準則,也是絕對光速宇宙觀的一個自然的推論,在《道紀》第五章中有相應的論述。當子貢問孔子有沒有一句話可以終身實踐的,孔子說:“那就是恕,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而同樣是子貢關於這個行為準則與孔子的一番對話很值得研究,這段對話出現在《論語》第五章: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子貢說:“我不要別人強加給我,我也不要強加給別人。”孔子說:“子貢啊,不是你能做到的。”目前流行的解釋就是:子貢想要做的“我不要別人強加給我,我也不要強加給別人”是子貢的能力不及,無法做到,是“你做不到,有人能做到”的意思。比如錢穆先生的《論語新解》中就是這樣解釋的:“賜呀!這非你(能力)所及呀!”如果翻開《論語集註》,就會發現這樣的解釋還是來源於朱熹。朱熹認為子貢做不到,還解釋了子貢為什麼做不到。朱熹認為子貢所講的“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是“仁者之事,不待勉強,故夫子以為非子貢所及”。也就是說“我不要別人強加給我,我也不要強加給別人”這樣的事是仁者的事,不是勉強能做的來的,所以孔子認為不是子貢能力所能達到的。熟悉《論語》的朋友應該對子貢有所瞭解,他熱情、聰明、好學、能舉一反三。《論語》中子貢與孔子的對話往往給人以鮮明的畫面感,孔子曾經用這樣的語言來讚美子貢:“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一個可以“告諸往而知來者”的人都做不到的事,還有誰能做到?因此,我以為,孔子的意思是:“沒有人可以做到的”。在我們平常的對話中經常有這樣的場景,某甲闡述了一種設想,某乙可能會說:“算了吧,你根本做不到的。”所有人都明白,乙並不是質疑甲的能力,而是質疑甲的這種設想的可行性。同樣,在孔子和子貢這段對話中,孔子所質疑的並不是子貢的能力,而是子貢所說的這句話的可行性。孔子認為“我不要別人強加給我,我也不要強加給別人”這樣的設想根本就做不到,因為它自相矛盾!不是嗎?“我不要別人強加給我”這樣的要求本身就已經強加給別人了。因此,可以付諸實施的只能是“我不強加給別人”,而不能附加任何前提條件;可以終身實踐的只能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第五章彙集了孔子對弟子們的評價,類似於老師給學生的評語。如果僅僅是老師對學生的評價,那麼這一章中所列內容的思想價值就不大,因為,那是針對個人的。但是,我們只要細細的品味一下,就會發現,這些內容都是孔子借弟子們的言行,在闡述適用於所有人的巨集觀的道理。例如:

宰予旦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

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宰予白天睡覺,孔子說:“朽木不可雕,糞土之牆不可裝飾,對宰予又能指責什麼呢?”孔子接著說:“以前我對待別人是聽其言而信其行;現在我對待別人是聽其言而觀其行,就是從宰予這裡改變的。”借批評宰予的不刻苦,孔子要說明一個人的行為對他人的影響有多麼大。

再例如:

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申倀。”子曰:“倀也欲,焉得剛!”

孔子說:“我沒有見過剛強的人。”有人就說:“申倀就是剛強的人。”孔子說:“申倀有慾望,怎麼能剛強呢?”藉著對申倀的評價,孔子在說明“無欲則剛”和“世上根本就沒有無慾之人”這兩個論點。可見《論語》第五章中孔子與弟子的對話都是以小見大、由淺及深的人生道理,並不是針對某一個弟子的操行評語。因此,孔子與子貢的這段對“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的探討也是對“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個人生實踐準則的一個巨集觀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