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棘鳥》讀書筆記1500字

才智咖 人氣:7.76K

《荊棘鳥》是一部澳大利亞的家世小說,以女主人公梅吉和神父拉爾夫的愛情糾葛為主線,描寫了克利裡一家三代人的故事,以下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荊棘鳥》讀書筆記1500字,歡迎閱讀本文!

《荊棘鳥》讀書筆記1500字

篇一 : 《荊棘鳥》讀書筆記1500字

生如夏花般絢爛,死如秋葉般靜美。——題記

惜之童年1傳說中有那麼一種鳥,它畢生只歌唱一次,但歌聲卻比世界上任何生物的歌聲都悅耳。它一旦離巢去尋找荊棘樹,就要找到才肯罷休。它把自己釘在最尖最長的刺上,在蓁蓁樹枝間婉轉啼鳴。它超脫了垂死的劇痛,整個世界都在屏息聆聽。一次絕唱,竟以生命為代價!只有忍受極大的痛苦,才能達到盡善的境界……也許傳說就是這樣。

惜之童年1這是《荊棘鳥》書頁的開端。當尚年幼對世界的認知還懵懵懂懂的我初次翻開這本厚厚的書的時候,就被荊棘鳥的傳說所吸攝,從此一發不可收拾,進入了荊棘鳥的世界。作者考琳?麥卡洛用細膩的筆觸為我描繪了從20世紀初葉到半個多世紀後的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澳大利亞廣闊恢弘的畫面,充斥著克利裡家族傳奇式的家世歷史。

惜之童年1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畫,曲折優美的情節發展,刻骨銘心的愛情歷程,都深深地把我帶入了那個傳奇的時代,那片美麗的土地。而到現在,當我重啟記憶,當初的那份熱情早已冷卻,少了些稚氣,多了些成熟和理智,也漸漸能從人生的角度來看待這本曾經深深吸引我的小說,最終發現的,也是猶如新大陸般豐盈的感受。這,的確是一本值得讀的,充滿魅力和生命精華的書。

惜之童年1當然當初那個懵懂的孩子依舊是不能領會那字裡行間透出的深沉的滄桑。無論是帕迪的含蓄溫雅,或是菲奧娜的冷漠脆弱;無論是暴烈渴望的弗蘭克,或是驕橫尖酸的卡森夫人;無論是單純執著的丹尼,或是古怪理智的朱絲婷。一個個有血有肉、有稜有角的面容次第出現,我卻無法真正地感覺到他們的愛恨糾纏中所蘊涵的複雜的思想。

惜之童年1直至現在,我依舊是無法完全理解這個家族的命運。而我所最鍾愛也是最迷戀的,只有麥吉和拉爾夫神父之間的那場刻骨銘心的愛情。幾乎讓我肝腸寸斷,情不自禁。

惜之童年1也許是女孩子對這樣無奈又沉痛的愛情的無限憧憬,然而,在初次讀著其中的每字每句的時候,我的情緒都是在時刻為麥吉和拉爾夫而波動起伏,為他們的相遇而欣喜,為他們的相知而溫暖,為他們的相別而哀傷,為他們的相憶而唏噓,直到最終的最終,拉爾夫在麥吉的懷中平靜而安詳地死去的時候,忍了許久的淚,終於落在了書頁上。

惜之童年1也許死亡並不是終結,生命依舊在延續,因此這場持續了半個多世紀的深沉的愛戀也終究是在世界上留下了痕跡。亦如麥吉依舊活著,亦如拉爾夫依舊愛著。

惜之童年1其實從一開始就是明白的.,這份愛,無論多麼銘記,也終究只會化為回憶裡逐漸淡去的風景。就如初見的時候,10歲的麥吉和28歲的拉爾夫,距離的不僅僅是18年的長度,更是,一生的無法逾越。神父的身份註定了拉爾夫會走上對愛情來說是條一去不復回的無歸之途,也註定了麥吉從少女成長初始就在悄然萌芽的依戀終會沒有回報。

惜之童年1因此,此後的分離、重逢、再次永別似的別離,直到,生死殊途。至始至終,麥吉和拉爾夫都是寂寞的,儘管他們之間的愛超越了距離,超越了世俗,甚至,超越是生死。但是,彼此的獨自等待,無法相守,亦無法相見,還有欲愛不能,欲罷也不能的情感掙扎,都在書裡抹染得淋漓盡致,也是,讓人痛徹心肺。

惜之童年1正如小說結尾中寫的那樣:“當我們我們把荊棘扎進胸膛時,我們是明白的。我們是瞭解的。然而,我們卻依然要這樣做,依然要把荊棘扎進胸膛。”是的,儘管清楚地懂得這份愛沒有完美的終點,卻矢志不渝;儘管清楚地懂得這份愛痛遠遠多於幸福,卻至死不悔。荊棘鳥的生命的意義就在於尋覓自己生命的意義——歌唱,也是絕唱。雖然短暫,雖然逝去,但歌聲猶在,但愛猶在。絢爛的的生命也從此不再蒼白。

惜之童年1曾經聽人把荊棘鳥和枯葉蝶作為對比。荊棘鳥,把所有的生命濃縮在最後的絕唱中,雖然短促卻是倍加絢爛;枯葉蝶,把所有的生命鋪墊在持久的寧靜中,雖然單調卻是歲月綿延。截然不同的選擇,也就註定了截然不同的命運。一個,縮短了生命,只為了瞬間燦爛;一個,放棄了華麗,只為了延長生命。

惜之童年1大千世界就是這麼奇特,一種生命所追求的,卻恰恰是另一種生命所放棄的。然而,你又能說誰是誰非呢?你是願意做一隻追求最後絢麗的荊棘鳥,還是原因做一隻追求永久淡泊的枯葉蝶?只是看你想要的是什麼罷了。而這本書,正是說明了前者存在的意義。即使付出生命,即使需要難以想象的代價,也要絢爛的終結,也要所夢想的一切愛,與美好。

惜之童年1重讀小說的時候我就在想,麥吉,這個內向卻倔強的女子,從單純天真的小女孩到飽經歲月風霜的女人,從對愛情的懵懂無知到對無望的愛戀依舊孤獨堅定地守侯,她經歷的究竟是多沉痛的掙扎,面臨的究竟是多殘酷的將來,但她依舊是挺過去了,並且堅持了她一直想堅持的愛。整本書從始至終幾乎貫穿了麥吉的一生,作者在麥吉身上也是落筆最多也是最不留餘力的。

惜之童年1可以說,在麥吉飄搖浮蕩的一生中,寄託了整本書的靈魂所在——堅定、執著、不顧一切,即使痛也要愛著,即使受傷也要孤獨地走下去。麥吉,就是一隻荊棘鳥,她窮盡一生,不過是為了守住那渺茫的愛情中曾經微弱的光芒。包括和拉爾夫的結晶丹尼死後,她最後的慰藉也終於坍塌。然而,她依舊選擇了堅強,選擇了寬恕。

惜之童年1麥吉似乎什麼也沒有得到,其實她也是什麼都得到了。像荊棘鳥一樣,一旦走上了那難以想象的艱難而痛苦的道路,她從沒有後悔,她也無從後悔。荊棘鳥始終都是遵循著一個永不改變的法則:痛得愈深,也就愛得愈沉。

惜之童年1《荊棘鳥》的主題,也是永恆不變的:愛,與命運。究竟愛在跌宕起伏的命運中有怎樣的糾纏?究竟命運在悲喜交織的愛中有怎樣的痕跡?究竟是愛主宰了命運,或是命運主宰了愛呢?荊棘鳥的傳說,一直在淡淡地講述著。哀傷瀰漫,但也許哀傷並不是傳說想要表達的。從麥吉和拉爾夫的跨越了時空距離的愛情糾葛中我們也許可以領悟些不同以往的東西。有關愛,也有關於命運。

惜之童年1在終於重讀完《荊棘鳥》後,我才豁然開朗。也許真的,經典都是隨著自身的成長而不斷地產生新的感受。和從前初次被它吸攝的那個懵懂的孩子相比,現在的我,似乎懂得了更多,但也會在以後,懂得更多的更多。我期待著將來,《荊棘鳥》會給我更加迷人的答案。

惜之童年1合上最後一頁,忽然想起泰戈爾的一句詩:“生如夏花般絢爛,死如秋葉般靜美。”不知怎麼,卻覺得格外地應景。荊棘鳥,是不是也正是夢想著那夏花般絢爛的歌唱呢?

篇二:《荊棘鳥》讀書筆記1500字

上帝創造人類,人類衍生出善與惡,上帝同時放出潘多拉魔盒使人受到多元的挑戰,正如他雖清楚告訴亞當和夏娃別偷吃禁果,但仍很仁慈的留給人以選擇權一樣,人在無法選擇或面臨多種選擇時必然會犯許多錯誤,進而修正,因此上帝拯救的應該是行動中的人,以達到一種相對完美的境界。

人在完善自我之時,也即上帝對人格,生命底蘊的內在轉化。古人云:“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是謂之知。”這樣說來,應盡天道無餘常與善人,然而當一種追求與神冥冥相對時,人的生命不過是自然界的一根蘆葦,任何來自自然界的渺小力量都能使其歸於毀滅。麥吉,拉爾夫就是如此,拉爾夫很象《巴黎聖母院》中的那個牧師,不同的只是形式,其情之專感人肺腑,美麗的東西不過是瞬間的燦爛,抓住一個足以樂終身。相比而言,拉爾夫是幸運的,神的力量還沒有完全扼住其情感的咽喉,痛苦的理性最終讓位於純真的本能,從而也就抓住了永恆的瞬間,他死了——在愛人的懷中,留下了悽楚的麥吉。幸福總是伴隨著多倍的痛苦,美總是短暫到讓人來不及為之駐足,痛並快樂著,亦或樂並痛苦著。福兮,禍兮?

一切束縛人的本能的宗教或法則總會在人的持久的沉默後的爆發中被突破,牧師和和尚相似。無獨有偶,《巴黎聖母院》中也著力刻畫牧師受著相思煎熬後的種種痛苦乃至扭曲的心靈,難道僅僅是巧合嗎?生理的慾望只能順勢引導,因地制宜,才能使肉體的凡俗昇華到精神的神聖。

由此種種,經典的愛情總是以悲劇而告終的。《亂世佳人》,《呼嘯山莊》,《簡.愛》,《紅樓夢》等著作能流芳百世,悲劇的意義在於把有價值的東西撕毀給人看,悲劇作家的靈性在於他以大悲的眼光透過現象看本質,由一而衍生出二乃至無數,將個體的悲昇華到整個人類的一種發自脊髓深處的寒氣來,正因為如此,他本人倒是往往樂觀的,因為他悲在質量而非數量,在本質而非現象本身。當這種悲超越了人的承受力的時候,喜劇作為一種替代品便出臺了。

真正的悲劇是一種微妙的形式,它絕非是原本美的東西結合後又因彼此的衝突而告終的那種,而是當好不容易結合後卻時常因外在壓力或內心譴責生活在如履薄冰的思想境地中,最終這種因環境或某種特殊原因的壓力而在實際上或抽象意義上分開,如羅密歐與朱麗葉,白瑞德與斯嘉麗,主人公揹負著或沉重或戲謔等特性,在上帝的微笑中悄然而去,留給讀者無盡的感傷,同時卻使人心靈得以淨化。只有把一種感情放在記憶中或想象中去品味,同時使之在一種被呵護的狀態中活在當下,才是最好的,物質的或肉體接觸如果稍有不當都是對它的褻瀆。與人共享青春,但願獨自蒼老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愛情也一樣,如果麥吉和拉爾夫沒有結合,悲劇的味道就會沖淡,與人在逝世前仍對他們所憧憬的保留一份絕對的神祕,的確帶有淡淡的紫丁香,般的哀傷!遺憾的是酸澀的,美卻是令人愉悅的,這就是悲劇的魅力。

拉爾夫愛上麥吉源於一種直覺,然而這種感覺卻支配著他的一舉一動,很難說請一見鍾情和理智思考後的真情誰更好,但猶如佛教中的密宗禪宗一樣,終能修成正果。

感謝文學殿堂裡悲劇的獨特  貢獻,主人公以其悲壯,作家以其刀筆,直入人的魂魄深處,喚醒人性沉睡的或正要入睡的心底最柔軟的部分,從而有了參照物以修正自我,潤物細無聲的滋養著人的荒蕪或即將失去的精神家園,使人高雅起來,悲劇的高尚正在於以其悲成全人類之美!

——至拉爾夫死在麥吉的懷中及文中對戰後歸來的其弟兄的描寫及人物的死亡安排,作者人性化及個性化色彩呼之欲出,躍然紙上,感動之餘遂亂寫下自己的一點感受,時常感動,學會感恩,讓自己成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