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三伏天初伏是什麼時候

才智咖 人氣:1.35W

2017年三伏天初伏是什麼時候?你或許只知道入伏是在夏季,但不一定知道入伏的具體時間。

2017年三伏天初伏是什麼時候

  2017年初伏時間:2017年7月12日

2017年從7月12日入伏(夏至三庚入伏),中伏從7月22日開始,8月10日結束,中伏20天,三伏天共計40天,8月21日出伏

  2017年三伏時間表

一伏(初伏) 7月12(庚子日) 7月21

二伏(中伏) 7月22(庚戌日) 8月10

三伏(末伏) 8月11(庚午日) 8月20

  一、入伏是什麼意思

入伏,意指進入三伏天。 “夏至三庚數頭伏”,這是確立初伏的依據。2014年第一個庚日是6月28日,第二個庚日是7月8日,第三個庚日是7月18日,所以2014年從7月18日開始入伏,中伏為7月28日,末伏8月17日。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約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這一段時間。夏至以後,雖然白天漸短,黑夜漸長,但是一天當中,白天還比黑夜長,每天地面吸收的熱量仍比散發的多,近地面的溫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到“三伏”期間,地面吸收的熱量幾乎多於散發的熱量,天氣也就最熱了。再往後,地面吸收的熱量開始少於地面散發的熱量,溫度也就慢慢下降了。所以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一般出現在夏至的“三伏”。

從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算起,初伏(10天)、中伏(10或20天)、末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算起,10天),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間。

  二、什麼是三庚、三伏

我國古代用天干、地支合併記載時間。天干的數字有10個,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數字是12個,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把天干與地支相配,就得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交叉配合60次,故稱60花甲子。“三庚”就是遇上3個“庚”字,到第3個庚日為初伏。由於天干是10個,所以每隔10天就出現一個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一年365天(閏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數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由於庚日的變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盡相同。

伏,分為初伏、中伏、末伏,叫做三伏。三伏是一年最熱的時期,這是因為逐漸夜短晝長,陽光接近直射。但夏至還不是最熱的時候,因為這時地面吸收的熱,晚上又散發了一大部分。不過,每天吸熱多,散熱少,積累下來一天比一天熱,大約再過20多天到了三伏,天氣就最熱了。

三伏的日期是從夏至日後數到第3個庚日是初伏,第四個庚日到第五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到第二個庚日為末伏。每一個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數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間有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有5個庚日時,中伏為20天。

伏,是避暑之意。從夏至開始,晝開始變短夜開始變長,熱的中間潛伏著寒冷的因素,當初起名“伏”是很科學的。

  三、入伏如何養生

1、吃正氣粥補虛

材料:黃芪30克,人蔘10克,粳米90克,白糖適量。

製作:①將黃芪、人蔘切片,用冷水浸泡半小時,入沙鍋煎沸,煎出濃汁後將汁取出,再在參、芪鍋中加入冷水如上法再煎,並取汁。②將一、二煎藥汁合併後再分兩份,早晚各用一份,同粳米加水煮粥,粥成後入白糖。

用法:每日早晚餐空腹食用。5天為1個療程。

功效:大補元氣,健脾胃。適用於勞損內傷、五臟虛衰、年老體弱、久病羸瘦、心慌氣短、體虛自汗、慢性洩瀉、脾虛久痢、食慾不振、氣虛浮腫等一切氣衰血虛之症。

2、吃山藥粥

材料:鮮淮山藥100-150克(或幹山藥45克),白麵粉100克,蔥、姜、紅糖各適量。

製作:①將鮮山藥洗淨,颳去外皮,搗爛,或將幹山藥搗細為未。②將山藥同麵粉拌勻,加入冷水調成糊後人沸水中攪勻煮作面粥,再加入蔥、姜、紅糖,稍煮即可。

用法:空腹食用。

功效:健脾益氣,養心。適用於脾胃虛弱、心氣不足、食慾不振、消化不良、心慌心跳、自汗盜汗、腹瀉久痢、男子遺精、婦人帶下等症。

3、吃參苓粥

材料:人蔘10克,白茯苓(去黑皮)10克,粳米100克,生薑10克,食鹽少許。

製作:①將人蔘、白茯苓、生薑水煎,去渣取汁。②將粳米下人藥汁內煮作粥,臨熟時加入少許食鹽,攪勻即成。

用法:空腹食用。

功效:健脾益氣,補虛。適用於虛羸少氣;亦可治胃氣不和,不思飲食,日漸消瘦。

溫馨提示:大家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正確的食療方法,如不能確定自身情況是否是氣虛,可由中醫號脈進行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