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各種過年習俗介紹

才智咖 人氣:2.94W

平度過年習俗,你知道多少?

中國各種過年習俗介紹

春節時,家裡都會貼各種年畫。

春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歷史悠久,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我國農曆,正月七年級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七年級,到了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改用公曆,公曆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曆的一月一日叫春節。如何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 ,平度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除塵趕集,年前忙不停

記者瞭解到,每年從農曆臘月廿三起到年三十,我們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在平度,臘月廿三辭灶以後,城鄉物品交易活躍,人們就開始“趕年集”,置辦年貨。年貨包括雞鴨魚肉、茶酒油醬、糖餌果品 ,都要採買充足,還要準備一些過年時走親訪友時贈送的禮品 ,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準備過年時穿。臘月廿六為“除塵日”,各家各戶清理室內、天井、院外的塵土與雜草,歸攏節日期間做飯用的燒草,清洗碗碟,使門裡門外、上上下下煥然一新,以辭舊迎新。而且,從臘月廿六開始,各家也要開始蒸大餑餑、棗餑餑、巧餅、豆包、糖包、年糕等。

另外,過年時,年畫、窗花、對聯也是必不可少的。在節前要在住宅的大門上貼上紅紙黑字的對聯,對聯講究對仗,內容有“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等,在門框上還要貼吉祥橫批,在平度東鄉還有貼上“過門籤”的習俗。屋裡張貼色彩鮮豔寓意吉祥的年畫,心靈手巧的姑娘們剪出美麗的窗花貼在窗戶上,門前掛大紅燈籠或貼福字及財神、門神像等,福字還可以倒貼,路人看到就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氣到了。

在平度 ,掛軸子也是過年的重要習俗。軸子,一般分為“家堂軸子”和“財神軸子”兩種,財神軸子一般與家堂軸子並列掛置,家堂軸子居西,財神軸子居東。若年內家族中人有人亡故,要在軸子的適當位置天上亡者姓名或姓氏,以示為亡者確立了牌位。

守歲拜年,團圓過大年

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離家在外的孩子在過春節時都要回家歡聚。過年的前一夜,就是舊年的臘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團圓夜,在這新舊交替的時候,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在平度,守歲有兩種情形,一種守到半夜,一種守到天明。到晚上12點時,全家人就要吃年夜餃子。而這吃餃子也是有講究的,餃子內除了普通的餡,還會有包有硬幣、紅糖、年糕、大棗等,誰先吃到這些帶講究的餃子,預示著誰在新的一年有好運。

待第一聲雞啼響起,或是新年的鐘聲敲過,街上鞭炮齊鳴,響聲此起彼伏,家家喜氣洋洋,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都穿著節日盛裝,先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同時,本族男性老少之間還要相互拜年,春節中還要給兒童壓歲錢。正月八年級、九年級就開始走親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賀祝福,說些恭賀新喜、恭喜發財、恭喜、過年好等話,祭祖等活動。

提醒

過年有禁忌說話要注意

在春節中,也有很多禁忌。記者瞭解到,在平度,一入臘月門,就不能說不吉祥的話,而且在春節期間,說話辦事要謹慎仔細 、輕柔和藹,不能大聲吆喝,不能打罵孩子,說話時也應儘量避開死 、窮 、病、輸等不吉利言語的諧音。對於饅頭出現風乾裂紋的現象要說“笑了”,餃子煮碎了要說“掙了”。

另外,還有九年級前不掃地的的習俗。傳說,平度有一對兄弟,哥哥天性貪財,霸佔了家中所有的財產,住的是寬敞的房子。弟弟天生善良,住在破茅草屋子裡,生活非常窮苦。除夕之夜,財神爺化裝成一位老乞丐來到人間。財神爺先到哥哥的家,結果被趕出門外。後又來到弟弟家,善良的弟弟熱情地將他請進屋子,端了碗熱粥給他喝。財神爺非常高興,就對他說:“孩子,過年的時候,家裡沒用的東西不要倒,地也不要掃,這些都會變成寶。”弟弟聽了財神爺的話,每到過年的時候,從不掃地,不丟沒用的東西。這些東西變成了地上的銀子。後來,人們在過年,尤其是在正月九年級之前就再也不掃地了,這個習俗一直沿襲下來。

本版文/圖 記者 官印浩

婦女外流與西南民族婚姻習俗的變遷

對一些傳統社會來說,婚姻是性別分工的一個載體,不僅表現在生產勞動中,也表現在生兒育女方面,同時,它還起到限制性競爭、規範社會秩序、擴大生存資源等功能,可以說,是一定社會結構存在和執行的基礎。也正因為如此,許多民族社會對婚姻的締結與承續都極為關注,並形成了許多約定俗成的規約。此外,與婚姻相關聯的一系列文化事象還體現了其承載者的價值取向、習俗風尚、傳統技藝等方面的內涵。婚姻習俗的變動毫無疑問會牽連與之關聯的諸多社會文化事象。

我國西南地區是少數民族分佈較為集中的區域,根據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來看,主體分佈在該區域的少數民族達25個,且多為世居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這些民族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尤其是在婚姻家庭習俗方面,更是各具特色。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前,生活在這一區域的許多民族仍然保持著傳統的締結婚姻機制。所謂“傳統”是流於過去、現在與未來的一個概念,對它的定義也處於動態中。本文所言之傳統,是指相對穩定的社會文化因子,並在一定的群體中獲得共識與認同,同時對於人們的行為起到某種規範或指導作用,甚至是社會建構的基礎。但由於傳統變動不居的特性,當其在某種內因或外力的誘導下而發生較大的改變,並且成為一種社會價值取向時,必然會引發與之關聯的其他社會文化事象發生變遷。20世紀80年代中期後西南民族婦女的大量外流就是這樣一個能夠引發某一族群社會文化發生變遷的重要因素。對於西南許多民族社會而言,傳統上,婦女流動是一個有序的過程,它所涉及的不僅僅是流動者本身,還關聯著她的家庭、家族與社群,其中的邏輯遠非“嫁”與“娶”的行為過程所能包含。婦女外流既是內外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又是一定社會文化變遷之因。

一、通婚圈的擴大

通婚圈是因婚姻關係的締結而形成的一定社會圈子,既可是地理範圍的概念,也可以是人員流動的機制。一些學者認為,“通婚圈是影響通婚市場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各區域之間進行交流的網路。通婚圈也稱為擇偶範圍。一般來講,通婚圈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等級通婚圈,即指一些人把自己的擇偶範圍限定在一定的階層、種族、宗教和教育標準之內,以此為範圍進行擇偶;另一個類別是指地理通婚圈,即人們常說的婚域,它指的是通婚的地域範圍。”在人類學界,通婚圈是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在許多學者看來,婚姻關係是民族社會建構的基礎,而通婚圈又是這種建構的重要機制。不同的通婚圈,既是族群認同的一種表現形式,又是獲取社會資源的一個途徑,還是民族文化得以傳承的載體。在交通不便、對外交流較少的情形下,許多民族社會都形成了相對固定的通婚圈。對於許多西南民族來說,其通婚圈主要表現為:民族內婚、村落內婚、支系內婚、相鄰村落之間的通婚等。從中可看出,擇偶範圍既表現為族群意識、層級觀念,也表現為空間地理要求。

民族內婚即以同一民族為優先擇偶物件,只有在這一要求得不到滿足的情況下,才會考慮其他民族。同時,在一些民族內部通婚的範圍內,還保留著交表婚(姑舅表婚)的習俗,即異性同胞兄妹子女之間的優先婚,如彝族、侗族、苗族、拉祜族、佤族、哈尼族、納西族、傈僳族、景頗族、獨龍族等。他們往往視為之為“親上加親、雪上加凌”的好姻緣。水族民謠說:“表哥表妹正好戀,表妹不要表哥錢。牛圈起在田埂上,肥水不流外人田”。苗族俗話把姑舅表優先婚叫“姑姑女,伸手娶”,史書中將之稱為“還娘頭”。村落內婚是指村落內部不同家族的異性之間的通婚。村落是個自然空間,也是一個社會空間,人群的互動使這一空間充滿生機,而婚姻在其中則起到連線不同家族人的作用。西南不少民族有“好姑娘不嫁寨外”之說,如哈尼族奕車支系女子外嫁,在當地人看來,多是那些有缺陷之人,傳統觀念認為,如與外族人通婚,死後都不得安寧。

西南許多民族產生上述婚姻觀念的主要原因是:村落之間等級制的存在、與外界的隔閡、擴大群體勢力的需要、相互間的支援、幫助和心理需求等。如對外界不瞭解,怕引入根骨不正者進寨,會給村落帶來不吉,影響後代延續;村落等級方面,規定不同等級村落之間不通婚。過去一些侗族村寨有所謂“婚姻各分寨類,若小寨私與大寨結婚,謂之犯上,各大寨知之,則聚黨類盡奪其產或傷命”。支系內婚是指一些民族的亞群體內部的通婚。如居住在貴州省冊亨縣巧馬鎮納賢行政村的三家寨白苗,通婚圈“幾乎全部侷限於本支系以內。本支系的無論居住多遠也相互通婚,非本民族本支系的離得再近也不通婚。”再如,廣西田林縣潞城鄉各煙屯的藍靛瑤也實行支系內婚,其支系內通婚率達95%以上。通婚圈侷限在一定的範圍內,形成聯絡皆為親的關係,成為黏合不同社群或村落的紐帶,相互間提供了精神、物質等方面的支援,也成為認同的基礎或表現形式。而造成上述通婚圈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經濟差異、民族間的文化差異、地理區位差異、歷史上民族紛爭、心理慰藉、親屬間的相互支援等,使民族間產生隔閡而導致通婚渠道不暢。由於傳統文化長期以來對女子外嫁有一定的約束機制,故人們多不願違此之大諱而失去社會資源,故而更多的是遵從。

然而,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隨著西南地區許多少數民族婦女的大量外流,這些民族傳統的通婚圈被打破,族際通婚、遠距離通婚成為司空見慣的現象,傳統的婚姻網路也由此遭到破壞。往昔因通婚圈外的通婚而產生的心理壓力、社會壓力不復存在,有的甚至還以此為榮耀。如貴州榕江車江一帶的侗族,長期實行族內、村內通婚,現在60多歲的老人大多為此類婚配。但20世紀90年代後,這種情形逐漸發生變化,不僅與外族通婚現象越來越多,而且許多女孩還遠嫁安徽、江蘇、山東、廣東等省的漢族,同類選擇不再成為出嫁女子考慮的條件,村民對此也從最初的不齒到默許,再到習以為常,甚至主動應從。族際通婚的擴大必然帶來原有親屬關係的重組,村落內部的社會關係從原來的聯絡皆有親和盤根錯節也變得明晰,依親屬網路而建構起來的社會結構由此也出現裂變。

二、擇偶標準的變遷

作為社會兩種生產方式(物質資料的生產與人自身的再生產)之一的人口再生產,既是物質資料生產的承擔者,也是物質資料生產的享用者。在世界許多民族社會中,人口的再生產往往是以婚姻為基礎的家庭的主要功能之一,而擇偶又是這種生產得以有序進行的重要先決條件。擇偶是婚姻進行的第一步,選擇誰為配偶,既關係到物質資料生產能否較好開展,又關係到人口再生產是否能順利繁衍,同時,還牽涉到社會關係能否有序展開。故而,在許多民族社會形成了自己的擇偶觀和擇偶標準,它們是該民族社會秩序正常運轉的重要條件之一。“相夫看犁田,擇妻看紡織”,“男人看田邊,女人看花邊”,從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一些西南民族的擇偶觀。以耕田種地、紡紗織布為重要內涵的農耕生計方式是許多西南民族生存和延續的基礎,亦是其構建文化體系的基本要素,配偶的選擇不能置此不顧。此外,由於文化的趨同性,在選擇配偶時,許多民族在遵循“同類匹配”的標準時,同樣要顧及“價值交換”。具體來說,擇偶標準多從家庭或家族與個人兩個維度考慮。在允許的通婚圈範圍內,對家庭或家族的關注集中在骨根是否正(即家庭背景不要是放蠱或有遺傳病人家等)、經濟狀況是否好兩個方面,而對個人條件來說,則更為具體,如相貌、持家能力、健康、品性等,如果具有某方面社群趨同的能力,如能歌善唱、手工較好等,也可作為優先選擇的非必須條件。至於生活習慣、價值取向、教育程度等,由於社群文化的慣制以及類似的撫育習俗,社群的同質性較高,人與人之間、家庭與家庭之間的差距並不大。也正是這樣的擇偶條件,一方面塑造了人格的培養趨向,另一方面則維繫了社群文化的傳承,使民族文化長久保持著其固有的特色,即生計方式、撫育習俗、擇偶標準共同維繫了社群傳統文化的運轉。如果三者中任何一個方面發生變化,都會導致其他文化事象的變化,從而帶來社群文化的重組或社會變遷。

任何民族社群都不是一個自在的空間,也不孤立於外部的環境,因此,通婚通常是以一定的空間範圍為基礎。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隨著國家改革開放政策的進一步深入,生計方式愈來愈多樣化,外出務工、經濟作物的種植、民族旅遊業的開展等,無一不在改變長期自在的民族社群,逐漸動搖了千百年來所構築的社會文化根基,同質的社會正被多元的價值取向所浸染。在這種情形下,擇偶標準也變得虛無,與傳統社會往昔的需求漸漸發生斷裂。許多外流女子在選擇配偶時,既沒有看到所選男子本人,更對其家庭背景、經濟狀況、所在村落一無所知,至於男子的品性、相貌、健康狀況、能力等等,只能是想象了。筆者在調查中曾問到一些外流女子的家人或鄰里,許多人的回答是,既沒有去過男方家,也不知到他家在什麼地方,有的只知×省,稍好點還知×縣,至於何鄉、何村則不得而知。即使知道一些對方情況,也多憑介紹人虛實參半的說道。一些女子出嫁他鄉,家人甚至都不知道,只是過了些年才有訊息傳來。還有的是介紹人給幾千元錢後即將女兒嫁至他鄉。擇偶變得簡單化,民間傳統的擇偶習俗、標準由此也漸漸消失殆盡。當一個社會沒有一整套的價值標準來約束人們的行為時,人們不僅會迷失生活的方向,而且社會整合也變得鬆散無秩序,結果是社會結構的建構也失去了應有的根基。

三、婚戀習俗的變遷

在許多民族傳統社會中,締結婚姻關係有一整套的習俗/程式,如談情說愛的方式,說媒方式,婚禮舉行方式,以及婚後的夫妻關係、社會互動等,並以此來展現一樁婚姻的社會意義。就談情說愛方式來說,可謂情趣盎然,如侗族的行歌坐月、布依族的郎哨、苗族的遊方、傣族的“串姑娘”等。一般來說,在許多西南民族地區,青年男女的戀愛多以集體性的方式進行。當姑娘小夥子成年後,他們往往根據性別形成自己的一個活動圈子,有的還有“姑娘頭”或“小夥頭”領導年輕人的一些活動。在通婚的範圍內,姑娘、小夥子們除了於節慶、生產活動時藉機尋找意中人外,日常時間常常是一群女孩集中於某一場所,小夥子們也三五成群地會聚於該場所,大家說說笑笑,對歌彈唱,姑娘們還做些手工活,如刺繡、紡紗織布等,在輕鬆、融洽的氣氛中,某對青年男女會漸漸產生愛意,並相互贈送信物。一旦關係確定後,男子則告知家人,如家人亦中意,即找合適的媒人前往說親。媒人多是些有福氣(如兒女雙全、家庭和睦、經濟狀況較好等)或有聲望、能言善道者,他們依習俗前往女方家說親,或帶酒,或帶茶,在各種表面的託詞下說到這對年輕人如何般配,雙方家庭、家族如何又攀了門好親戚等等,如此往返幾次。若女方家也對對方滿意,下一步則可合八字、對屬相、看卦象等,如果都是吉相,即可定親。定親則意味著雙方家庭確定了姻親關係,社會網路由此而擴充套件。一般情形下是不允許任何一方悔婚的,否則會引起爭端。暄婚後,在一些侗族地區,逢年過節男方家都要給女方及其至親送東西,如肉、米等,以加強彼此間的聯絡。婚禮是一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儀式之一,既包含著個體角色的轉變,也意味著社會關係的重組,還是文化傳承、族群互動的重要場所,其過程及所展現的民族文化常常為“他者”所樂道。婚禮過後,一個新的家庭誕生,一個新的社會網路得以建構,個人也在此中成就了其責任、生活之意義及紐帶作用。婚禮後,在西南一些民族如苗、布依、侗等民族中,還有“不落夫家”之俗,即暫時不與丈夫同居,而是返回孃家,待逢年過節才由夫家人接到夫家,如此往返一段時間,一年、兩年或更長久之後才長住夫家。

然而,這些習俗均隨著婦女的大量外流而逐漸消失。筆者在中學時代於侗族地區所見的行歌坐月、不落夫家的習俗沒有了,在婚禮中對歌的場景也湮沒在遙遠的記憶裡。由於許多女孩外流的方式較多,或在外打工後就直接到男家,或由掮客說和在未見男方面的情形下就貿然遠嫁他鄉,或者就自己跟著所謂的熟人直接到流出地,其婚嫁過程簡單而直接,沒有了往昔繁瑣的過程和儀式,也無近地的親屬關係網路,過去因之而相互依存的習俗乃至民間技藝也隨之而流失,如紡織、挑花刺繡、歌舞以及樂器製作等等,隨之而流失的還有固有的一些價值觀和社會聯絡體系。長此以往,民族婦女的外流必將對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帶來極大衝擊。或許有人會說,婦女遠嫁是好事,但要知道,當這樣的情形不是個別而是一個群體時,它給流出地的影響事實上遠非民族風俗習慣方面,還將影響到社會秩序、社會建構、婚姻關係等的常態執行。

四、結論與思考

在一定文化廕庇下成長起來的個體既是文化的攜帶者,也是文化的傳承者。當這樣的個體共同構成一個群體時,文化也因之獲得存續的基礎和滋養的根本。如果這些個體脫離其原有的生活環境,並以非群體的方式移居他鄉時,原有的文化背景將不再成為其在新環境中生活資本,可能還是負擔,她因此要將固有的一些文化因素放棄,轉而學習並接受在新環境中生存所需要的東西,從而獲得生存的社會資本。與此同時,她的離開,將會帶走由先人傳下來的文化。從縱向來說,個體是聯絡前者與後者的一個鏈條;就橫向而言,不同的個體共同構成了特定時空的社會文化展現者,也是連結不同個體與群體的一個環節,尤其是對許多民族地區的婦女來說,當既定的通婚圈被打破時,也是其所關聯的家庭、社會群體與傳統社會網路關係的斷裂,由此所帶來的將是一個連鎖反應,進而動搖著一定社會結構的基礎。西南民族婦女的大量外流,尤其是婚姻方面向遠距離、異域異族通婚的流動,在體現她們的能動性之時,必然也會使流出地的社會文化,特別是婚姻習俗方面發生一定程度的變遷,而婚姻家庭的變遷則又會引發社會結構的變動。“結構是社會系統中的各種各樣的部分。在社會這個大容器中,其主要結構通常被認為是社會機制——家庭、政府、經濟體系、宗教、教育,……較大結構中的每一個小結構和每一個部分都被認為是對社會運轉和保持自身完事具有幫助作用。”如果結構中某一部分或更多部分互不相容,或功能外移,社會系統的均衡將會被打破,從而就有可能帶來社會文化的變遷。從西南地區一些民族婦女大量外流這一現象中,我們已看到了這樣的社會事實。

與民族婦女大量外流相關聯的問題可以說是一個系列聯動,既與流入地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性別比失衡有關,更與流出地經濟發展滯後、結構性壓力緊張有關,還與國家政策的變動、交通條件的改善相關聯。同時,由於大量婦女外流所引發的流出地社會文化變遷、婚姻擁擠、社會失範等現象,以及外流婦女在流入地的社會文化適應問題、權益保障問題等,亦應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

立秋啥習俗?吃餃子搶秋膘晒乾菜

今日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每年8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35°時為立秋。這一天意味著暑去涼來,秋天開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一葉知秋”的成語。

“立秋”對於農事的影響相當大。“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農夫不用力”,就是說立秋日如果聽到雷聲,農作物就會欠收;如果立秋日天氣晴朗,必定風調雨順,可以坐等豐收。此外,一過立秋,晴多雨少,秋風送爽,最適宜晒乾菜。

立秋當天,北方有“吃餃子、抓秋膘”的飲食習俗。立秋後氣溫由熱轉涼,食慾開始增加。秋季氣候乾燥,應以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為主,可選用芝麻、蜂蜜、銀耳、乳品等滋潤食物。

城市,習俗的葬禮

從前講究一鄉一俗,但在共冶一爐的大都市浪潮裡面,俗不可耐,俗也不可復得。

風俗從具體的層面來講,無非就是婚喪嫁娶和飲食起居的行為特點,古代由於交通條件的制約,以及文化交流的族群界限,不同的地域根據自然環境的差異和宗教政治的影響便形成了千差萬別的風俗習慣,對於中國這麼大疆域的國家而言,風俗的多樣性簡直就是社會學者做研究的豐富寶藏。

但是工業文明的浪潮席捲世界之後,沒有一寸土地可以在更為強勢的文明前倖免,甚至於這成為了甄別進步與落後的標準,而工業時代的一大變遷就是城市化,隨著科技進步全球化的的到來,城市化更進一步向著都市化邁進,年輕的有雄心壯志的人們紛紛離鄉背井擠進大都市的舞臺,在新的生活容器裡,當然有著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現代的城市無疑是一座大熔爐,這裡不像鄉村一樣通過血緣關係和習俗傳統來劃分族群,在高速的資訊交換中完成溝通需要的新一代人必須學會彼此遷就,只有在、如此才能保障人與人之間的無障礙交流,所謂的流行文化有時便是彼此間的最大共識,於是,每個人都自覺不自覺地抹去自己身上太多“不合時宜”的`東西,然後共同進入一種無差別的狀態。

所以除了說話的口音,你可以很容易區分老北京老上海和老廣州,卻很難把三地的新人類甄別出來,在相互遷就和適應的過程中,大家都發現祖上的一些風俗習慣漸漸在自己身上消失,在這個風俗消亡的過程中,即使是資源優勢明顯的本地土著,也和千里之外的異鄉人一樣,都是弱勢群體,於是,城市成了消弭我們差別的廠房,每一天的生活都有對過去的淡忘,慢慢構成了習俗的葬禮。

可能有功利的提問,這些民風舊俗有什麼用?這除了構成我們的身份認同以外,也同時使得我們的生活不那麼單調乏味。

閆濤

兩岸學者探討傳統節日習俗傳承

20XX海峽兩岸“傳統與現代的可持續設計”論壇於近日在江蘇省江南大學舉行。江南大學副校長徐巖和臺灣學者曾啟雄、楊朝明、黃位政、翁振宇等與會。

論壇以研究專題考察、講座、專題設計成果展示與釋出等形式探討中國傳統節日習俗傳承與發展。與會人士表示,在社會轉型期及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傳統節日習俗所面臨的問題是:傳統節日與現代社會生活逐漸脫節,人們對傳統節日的文化意識日漸淡漠,導致傳統節日功能逐漸淡化,甚至失傳。這就要發掘人類社會面臨的社會問題與設計的關係,用文化創意搭起傳統與現代溝通的橋樑。

冬至不敵聖誕 小青年多不知舊南昌習俗

今天,是西方的節日平安夜。在熱鬧街區、商場和小店中,隨處可見貼著雪花、白鬍子聖誕老人的卡通形象和懸滿禮包的聖誕樹,整個城市瀰漫著一股濃濃的聖誕節日氛圍。

而就在聖誕老人到來之前,中國人還有一個節日,你知道是哪個嗎?那就是冬至。12月21日,南昌度過了一年一度的冬至節令,但記者調查發現,相對於即將到來的聖誕節,南昌冬至習俗已經被年輕一代淡忘。

老南昌有哪些冬至習俗?傳統節日該如何熱起來?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

A現象

冬至不敵聖誕

孫女不願回家過冬至

近日,在南昌上大學的周青接到家裡的電話,讓她趕回家過冬至。這個90後的女生,一口回絕了長輩的要求,理由是要留在學校準備聖誕舞會。冬至,對於這些年輕人來說,是一個遙遠的名詞。

周青家住安義縣,為了不回家過冬至,還和年邁的奶奶吵了一架。周青說,從前湖校區趕回家要兩個小時,第二天一大早還有課,何必這麼奔波。“而且這兩天我們班還在籌備聖誕舞會,很忙的。”在這些年輕人看來,冬至的重要性,可沒法和聖誕相比。

“都說冬至大如年,這一天很重要的。吃飯其次,還要上墳、祭祖。祖宗傳下來的重要日子不過,一定要去過洋節。”孫女的推脫,讓70歲的奶奶很是不解。

商家熱炒聖誕元素

一進入12月,一股紅色的聖誕浪潮就席捲到我們身邊。各大商場的櫥窗上早就噴上了雪花、聖誕樹的圖案,門口也掛好了大幅“聖誕促銷”、“給你愛的人挑選一份聖誕禮物”等宣傳海報招攬顧客。“我們一個月前就開始準備了”,勝利路一家將整個櫃檯裝飾成聖誕房子的櫃檯經營者說,“因為我們的商品主要針對的是年輕人,聖誕促銷策劃也被老闆最看重。”

不少西餐廳和娛樂場所的負責人也向記者表示,平安夜的套餐銷售情況很好,有八成座位已被預訂。一位餐廳經理說,以前餐廳推出的聖誕套餐以情侶為主要消費人群,近兩年全家聖誕晚餐也很受歡迎。

12月21日是冬至,記者走訪發現,許多超市只有冷藏食品櫃前擺著一排冬至餃子促銷的彩旗。與聖誕套餐的火熱預訂相比,冬至餃子在餐館裡被擠到了一角,大多數餐廳負責人表示,不會因為冬至的到來額外提供餃子套餐給顧客。

B調查

傳統習俗漸被淡忘

冬至怎麼過 年輕人說不清

近日,本報聯合樂客線上進行了一場關於冬至的調查。調查發現,30歲以下的年輕人普遍對冬至這個節令沒有關注;接受調查的15位年輕人中,只有3人知道冬至的具體時間是在每年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還有7人是通過百度才知道的。

至於冬至怎麼過,不少年輕人都說不清楚。“就和平常一樣唄,沒什麼特殊的感覺。”在事業單位工作的王女士說,冬至這一天,她也是正常上班,和平常一樣吃飯,沒感覺到有什麼節日氛圍。反而是對於即將到來的聖誕節,她更加期待。

調查發現,不少南昌人知道過冬至有掃墓的習俗,但年輕人大都不會特意去;近一半的受訪者表示過冬至和平常一樣,沒有特別感覺;只有少數年輕人表示會陪長輩去掃墓,或者吃一頓餃子。

“我們原本計劃冬至,在街道搞個活動。沒想到響應的人非常少,而且都是老年人。還有年輕人反問我們,為什麼不搞聖誕活動。”紅角洲某小區工作人員感嘆道。

老人重視冬至 但也逐年簡化

而在採訪的一部分中老年人中,大部分表示都會好好過冬至。調查發現,50歲至60歲的市民選擇會在冬至掃墓,吃團圓飯。70歲以上的市民最重視冬至,除了掃墓還要祭祖,對家庭成員聚集的要求也最高。

家住紅谷灘綠湖豪城小區的老袁早就已經買好豆腐和水餃,冬至當天還去了灜上掃墓。“我小時候住在萬壽宮附近,那個時候嘛,家家早上買好青菜豆腐,有條件的人家還要喝老母雞湯。到中午之後,家家擺好祭桌,在燒完紙錢後,還有很多人家往房樑上拋酒菜,很有意思。”

對於現在過冬至的氣氛,老袁表示比以前簡化多了,吃個水餃、燒個紙錢就完了,而且現在幾乎家家住高樓,一般都不在家祭祖,去掃墓的人也少了。

C揭祕 南昌人怎麼過冬至

掃墓,讓祖先過個清爽年

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北方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則有吃湯圓、長線面的習慣。那南昌人是怎麼過冬至的呢?

南昌市民俗博物館館長梅聯華是個老南昌,他告訴記者,冬至這天,南昌人有掃墓的習俗。據清同治《南昌縣誌》記載:“冬至,祀祖於祠。有以臘作臘梅粘枝上賣者,人爭買之價逾真。”南昌地區群眾利用冬至節紀念祖宗、掃墓、整修墳墓。

“近些年來,掃墓的人越來越少了,除了交通不方便外,還與喪葬習俗的變革有關。”梅聯華說,古時冬至掃墓要給祖墳拔草、添土,就是告慰故去的親人,讓他們清爽過年。而現在城市的墓地已經沒有了墳的概念,因此這些習俗也漸漸消失了。

吃熱豆腐,預示來年紅紅火火

冬至這一天,南昌人還會唱一首“九九”民謠。“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普通節氣,也是九九民謠裡的第一天。由於天氣寒冷,人們只能“屈指”度日,通過對於天氣寒暖、物候以及人事物事的觀察,編成了九九歌,廣泛流傳,以數九消寒。

為了驅除寒冷,除了吃餃子,南昌人在冬至這天還要吃上一碗熱豆腐。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冬天到了,喝一碗熱豆腐不但能暖身子,還預示著來年紅紅火火、熱熱乎乎。

舊時這天村村都有冬至會

梅聯華介紹,農曆十一月初八前後,是一個時令節日,又是傳統的祭祖日,俗有“冬至大似年”之說。舊時這天村村都有冬至會,凡16歲以上男子都要進宗祠參加祭祖儀式,村上人口出生、死亡和嫁娶,大都在這天登記(也叫“上譜”)。

冬至也是民間“醃”“黴”的好時節。有句俗話說“冬至醃肉骨也好”,因此一般在冬至節以後開始殺豬醃肉、黴豆腐、用糯米蒸酒等活動,為過年做好物資上的準備。

D觀點 冬至為何被冷落

冬至有文化內涵但不夠通俗

“冬至是中國農曆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兩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江西省中國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餘悅教授說,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二十四節氣代表著一種文化和農業文明中人類的智慧。

他認為,冬至之所以受冷落,是因為冬至文化不夠通俗,而且沒有自己的標誌和符號。離聖誕節還有一個多月時,很多商場就被聖誕禮品擺滿了。可冬至呢?有冬至樹嗎?有彩燈嗎?而餃子也不是冬至獨有的食品,平時也有。所以,年輕人想不起過冬至,也是有客觀原因的。

節俗變遷是社會發展規律

各種過節新形式的相繼出現,使得傳統舊俗更顯冷清。實際上,在許多專家看來,這是一個極為正常的現象。江西省社科院社會學專家鄧虹對此表示,民俗歷來都有繼承的一面,也有發展的一面,社會環境會發生變化,民俗內容當然也會發生變化,哪些能夠保留下來,哪些又會逐漸被人遺忘,這都是個自然的過程。

“現在與以往的農耕社會相比,娛樂活動不知道要豐富多少,古人受當時條件所限,吃頓餃子就是好的,但現代社會生活水平提高了,隨時都可以吃餃子。”鄧虹說,時代在變,民俗的內容就一定會變。另外,從社會自身發展的規律來看,各種文化都在交流和碰撞,互相吸納,互相借鑑,“這其中就有一些文化會被摒棄,對此我們沒必要抱著和九斤老太一樣的想法,歷史發展自有其篩選的過程。”

文化載體改變致傳統習俗消失

“我認為,這些傳統習俗消失的原因在於承載這些習俗的文化載體如今已經不存在了。”談到這些逐漸消失的傳統風俗習慣,梅聯華表示,中國傳統的節慶文化與國外相比差別較大,國外的聖誕節、父親節、母親節等,都與其國家主體關係不大,因此無論是古時,還是現代,這些節慶習俗的文化載體還在,其習俗也就傳承了下來。

“而在中國,比如我們的二十四節氣,‘穀雨前後,種瓜點豆’、‘白露忙割地,秋分把地翻’,從這些諺語中就可以看出,節氣的設定完全以農耕文明為基礎,我們的傳統習俗則與這些節氣密切相關,如今隨著城市化程序的加快,以農耕文明為載體的傳統節慶習俗,不可避免地日漸消失,這是文化發展的一種趨勢。”梅聯華對記者說。

“雖然這些傳統的習俗逐漸消失不見了,但人們對節慶的情結是不會變的,隨著社會的發展,節慶文化的載體也會逐漸發生改變。”梅聯華說。

E思考

傳統節日如何熱起來

學西方借商業來炒作?

說起冬至,某文化傳播公司的副總監楊先生最懷念的就是大學時期每年冬至都和同學們一起包餃子的情景。很遺憾看到現在冬至被滿大街的聖誕禮品擠沒了。

在楊先生看來,中國人熱衷於慶祝西方國家信奉的耶穌誕生日,實在令人不解。洋節更多的是被商業炒作火了,中國的傳統節日是不是也應該傍上商業來炒作?

記者在調查中,也發現有不少市民贊成楊先生的觀點。“什麼時候過冬至有過聖誕的氛圍,我也會期待冬至這個節日。”樂客線上網友“靈兒”說,中國人可以學習西方炒作聖誕節的經驗,通過商業運作炒出像聖誕節一樣的一個世界性的節日,讓西方人也來過我們的節日,當然這需要全民參與。

造一個比聖誕老人還牛的符號?

江西師範科技學院教授黎傳緒認為,我們的傳統節日,儘管很有歷史淵源,也有膾炙人口的民間傳說,但是並沒有真正發展成為一種節日文化,只是吃一頓飯而已。

南方一家媒體的評論文章也指出,振興傳統節日,必須在節日的文化內涵上創新,並且使之適應於現代生活方式。

“您覺得中國傳統文化在商業運作發展中最需要什麼樣的輔助?”記者問黎傳緒教授。

“我想最需要的就是一個符號,就像西方的聖誕老人。”黎傳緒說,傳統文化的推廣需要一個符號化的事物來強化人們的意識。例如,冬至這天吃一頓餃子,其他的時候不吃。還可以放一天假,強化人們對這一天的關注。

學古人冬至放假怎麼樣?

江西省中國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餘悅教授認為,年輕人喜歡過聖誕節漠視冬至,是因為對一種文化符號的不瞭解。

餘悅表示,冬至這類傳統節日,就是一種文化符號,它能夠對人的行為產生影響。社群裡的老年人對冬至印象深刻,所以就會很開心地要去過這個節日。而對於年輕人來說,不瞭解這個符號的象徵意義,自然不願意過。

“造成這種不瞭解的原因之一,是社會發展速度加快,世界越來越扁平化,人們之間的交往,更注重空間的並存性,像大洋彼岸的節日,你可能很容易就瞭解了,文化的象徵意義也變得多元化。”餘悅說,“所以,聖誕節作為一種新的文化符號,容易被年輕人接受。”

“而且,聖誕節的外延比較廣。比如它有聖誕老人、聖誕樹這些實體,象徵著父母對孩子的關愛、歡樂等。”餘悅教授認為相對而言,冬至等傳統節日對載體的開發和挖掘,還不夠深,所以年輕人越來越淡漠。

“傳統節日應該和社會生活結合起來,具有現代性。我們現在的端午、中秋都放假,讓民眾有時間去過這個節日。”餘悅建議,不妨把冬至也定為假期,有利於文化品牌的形成。

F解讀

冬至為什麼大如年

從氣象來說 太陽“迴歸”了

冬至這一天,對於位於北半球的中國,這時太陽剛好直射在南迴歸線(又稱為冬至線)上,因此使得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長。冬至過後,太陽又慢慢地向北迴歸線轉移,北半球的白晝又慢慢加長,而夜晚漸漸縮短,正因為如此,冬至便成為曆法上重要的節氣之一,又稱“冬節”。

“冬至是一個節氣性的節日。這一天陰陽交替,之後陽氣回升。古人對於這種自然現象的變化規律,有著深刻的認識,在農耕社會,這個節氣很重要,過得很隆重,大家會去慶賀,漸漸就成了節日。”梅聯華說。

從習俗來說 代表年終有歸宿

簡單來說,在古代農耕社會,冬至這一天代表了種植和醃製食物、釀酒的開始,是重新再來的起點,預示春天已經不遠了。這時外出的人都要回家過冬至,表示年終有所歸宿。所以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

餘悅教授說,按照江浙一帶的傳統,冬至會舂餈粑,參與的人非常多,很隆重。包括紹興、金華原來都很重視過冬至,家家戶戶都要打年糕、做米酒、進補、祭祖之類的。

“許多地方選擇在冬至這一天做食物,比如釀酒,只是和這天的氣候有關,因為在這天釀的酒味道特別好,容易儲存,包括餈粑也是一樣的。”

從傳統來說 這天要祭天祭祖

在古代,冬至節非常重要,人們一直是把冬至當作另一個新年來過的。先秦時,每逢冬至,君主們都不過問國家大事,而要聽五天音樂,百姓們也可不事生產,而在家盡情玩樂。

漢代以後,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冬至節這一天都是很熱鬧的。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這時候,全國都會放假,還有許多慶祝活動。和過年比起來,當時的統治階級更重視冬至,漸漸也就流傳下“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TAGS: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