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出梅雨季節

才智咖 人氣:1.66W

什麼時候出梅雨季節?出梅又稱為“斷梅”,初夏長江中下游梅雨天氣的終止日期。

什麼時候出梅雨季節

什麼時候出梅雨季節

我國傳統方法上,入梅和出梅的確定是根據節氣結合干支來推算的。按照曆法規定,芒種後逢第一個丙日為入梅,小暑後逢第一個未日為出梅。如果芒種當天的天干為丙,則將該日定為入梅,小暑當日地支為未,則將該日定為出梅。

入梅時間是公曆2017年6月8日,農曆五月十四。

出梅時間是公曆2017年7月19日,農曆五月廿五。

梅雨引發疾病

梅雨天氣持續,使人感到明顯不適,產生惡劣情緒,甚至為一點小事就火氣陡升,拔拳相向。記者今天從不少醫院瞭解到,急診室收治的因口角而打架等導致意外傷害的患者比往日增加兩成左右。上海中西醫結合醫院急診科昨天接診兩位皮外傷患者,就是因為一點瑣事在激烈爭吵中扭打導致的。兩人一個是退休教師,一個是工廠技師,因在馬路上自行車相撞,互相埋怨爭執不下,結果互相推搡導致皮外傷,幸好無大礙。上海心理諮詢中心杜亞鬆教授認為,梅雨天溫度多變且溼度大、氣壓低,人的機體調節功能可能出現問題,比如鬱悶、煩躁等。在此季節要控制好情緒,出現心理問題無法排遣的,最好請心理醫生疏導,以免引起糾紛及傷害。八年級學生李旭日前被家長帶到某心理中心診治,家長認為孩子吃飯太少,情緒不穩,擔心影響期末考試。經醫生診斷,孩子一切正常。而孩子對家長整日絮絮叨叨、包辦一切的情形感到反感。有關專家認為,家長對孩子的操心和關懷是對的,但要掌握度。市十醫院心理專家朱榮申教授指出,進入梅雨季節,人的心情易煩躁。市民要學會適應,慎防心理“發黴”,聽音樂,與朋友聊天、喝茶、傾訴等都能有助減壓。在這個特殊時節,生活要有規律,保證充足睡眠。還要保持居室通風乾燥,衣服常換常洗,注意飲食衛生,可有意識放慢工作、生活節奏,多食用冬瓜、絲瓜、苦瓜和綠豆湯等。

疾病一

拉肚子潮溼天氣腸胃易“鬧事”

梅雨季節東西特別容易發黴,特別是中下旬梅雨季,連綿陰雨易使花生、玉米、穀類等食物發生黴變,人不小心吃了,很容易發生食物中毒。多家大醫院往年梅雨季節的門診情況都顯示,梅雨季節胃腸道腹瀉患者都會猛增。同時,這個季節醫院消化科門診上很多病人都說自己食慾差,吃東西后胃脹胃痛,甚至便祕、拉肚子,而且平時疲倦乏力、易怒、焦慮,睡眠質量低下,不僅熟睡時間短,還常常失眠多夢。蘇大附一院消化科博導陳衛昌教授介紹說,這是患上了功能性胃腸病。平時這群人本來就因為工作壓力大而有輕度的焦慮或者抑鬱,在潮溼悶熱的天氣刺激下,由於休息不好,分泌的激素就會紊亂,於是受大腦控制的腸胃等器官就“罷工”、“怠工”,身體出現各種各樣的伴隨症狀。陳衛昌教授介紹說,功能性胃腸病多發於工作壓力大的白領階層,例如公務員、高階推銷員、外企職員等等,而且女性是“高發人群”。醫生提醒,黃梅季節溫度高,溼氣重,但晝夜溫度仍存在一定差距,如果不注意保暖,稍不留意就會著涼。此外,梅雨季節最適宜黴菌的生長繁殖,黴菌毒素可以引起人體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致畸、致癌,以及使體內遺傳物質發生突變等。在飲食上,市民要注意生熟食物分開,避免交叉感染,日常飲食一定要燒熟煮透,隔夜餐須回鍋加熱,冰箱裡的食物不能存放太久。

疾病二

婦科病夏天做個婦檢很必要

在梅雨季節,各種常見婦科病也隨之悄悄而來。在這個時期,部分女性婦科疾病發病率是一年中最高的。原因是梅雨季節環境溼熱,黴菌會趁機入侵,大量繁衍。好多婦科疾病並無明顯症狀,只有定期檢查才能及時發現和治療。蘇大附一院婦產科主任沈宗姬教授說,婦檢在很大程度上有助於宮頸疾病和婦科炎症的早期發現和診治。女性不重視定期婦檢,也不去正規醫院接受正式的治療,往往會導致病情惡化。其實,不少婦科炎症的發生還和平時的生活習慣有關係,有些平時不注意的小細節實際上會對女性的身體健康產生影響。對於不少女性來說,緊身牛仔褲是梅雨季的一個好選擇,乾脆利落,又能顯身材。但是從健康角度看,穿過緊、不透氣的褲子是不可取的。褲子太緊或材料不透氣都會導致下體血液迴圈不暢,區域性溫度升高,悶熱溼氣無法散發。醫生提醒,女性清洗內衣最好不要和其他衣物混放在洗衣機裡混洗,梅雨季裡少穿又厚又緊的牛仔褲或緊身褲,儘量穿棉質內衣;清洗後一定要晒乾晒透;如果有婦科疾病徵兆,要及時就醫、按醫囑用藥。值得注意的是,還有一些人嫌看病麻煩,得了婦科炎症以後總習慣自己到藥店買點抗生素吃。蘇大附一院婦產科主任醫師陳友國說,這樣做的直接後果會使病菌產生耐藥性,導致真菌生長旺盛,使治療週期不斷延長,不斷增加藥品劑量,導致疾病得不到有效治療。

疾病三

關節疼痛溼度大讓風溼病有機可乘

梅雨季節溼度大,日溫差也大,晴雨交替變化又快,極易誘發風溼類疾病。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關節疼痛是由於空氣溼度大引起的,特別是以往就存在腰肌勞損、扭傷、骨折,或有手術切口的人,在梅雨季來臨時會出現上述部位及關節的痠痛。梅雨時節天氣悶熱,鄧小姐所在寫字樓中央空調每天都加足馬力送冷氣。這下可苦了鄧小姐,只要在辦公室裡呆時間長一點,就會感到右腿痛得抬不起來,尤其是中午在辦公室午休之後,渾身的關節都會一起痠痛。像鄧小姐這樣,屬於典型的與風寒溼邪有關的風溼病。蘇大附一院風溼科主任陳志偉教授說,風溼病是一類與關節、肌肉等組織相關的疾病,出現病痛有多種誘發的因素,而在夏天常由室內外溫差大、炎症、感染等誘發。醫生提醒有類似疾病的患者平時在空調房間裡,最好還是多穿一點,尤其是關節等地方要注意保暖;同時也要多注意運動,提高自身免疫力;飲食注意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含有動物脂肪的食物。

疾病四

情緒黃梅天別讓心情也一起發“黴”

梅雨季節,氣壓低,溼度大,天氣悶熱,這種特殊的氣候變化,會令人體的不適感增強,情緒煩躁,容易發脾氣甚至打架動手。昨天上午,趙先生到家旁邊的小店買日用品。趙先生看中了要買的.東西,提出要挑一下。誰知,店主正目不轉睛地看電視上的足球比賽,心不在焉,嘴上應著,手裡一連兩次拿錯東西。“你能不能用點心?”“我不用心?怎麼是我弄不‘靈清’?你……”趙先生是一位高階工程師,平常裡待人接物都挺斯文。這兩天不曉得怎麼回事,這麼一點點小事居然讓他火冒三丈。在梅雨季節,這些人的情緒尤其要受到家人、朋友的重視。1、遭遇了急性或慢性的生活事件,例如失戀、家庭變故、失業、中大學聯考失利等,而且事故發生後當事人很少對親朋好友傾訴、對外宣洩負面情緒;2、獨居人士,性格較內向自閉者;3、有嚴重軀體疾病、臥床不起者;4、有過抑鬱病史者或出現產前、產後抑鬱症狀的婦女。醫生提醒蘇大附一院心理科主任陳文說,大家千萬要注意調節好自己的情緒,黃梅天別讓自己的心情也一起發“黴”了。減少在家上網看電視的時間,多增加與好友的見面或電話聯絡。給自己營造舒適的環境,放一些自己喜歡的音樂、穿上明亮色彩的衣服、泡個舒服的澡、看本好書等。注意室內空氣的流通,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喝綠茶和白開水。當感覺情緒不佳時,要給自己減輕工作壓力。多注意身邊家人、朋友的情緒,及時給予關心和幫助,症狀嚴重的,應該送到醫院就診。

疾病五

面板病忽晴忽雨容易“癢癢”

悶熱的天氣,會讓許多市民感覺不適。尤其對面板瘙癢患者來說,悶熱潮溼會使患者心情更加煩躁,甚至誘發和加重面板病。“經常有患者說自己一心煩就會身上發癢。”蘇大附二院面板科主任施辛說,在門診上,這類面板病患者經常會碰到,例如:白癜風、皮炎溼疹等面板疾病。夏季是溼疹高發期,溼疹的發病原因有幾個:連續的陰雨天氣,空氣溼度大,空氣中飄浮物、汙染物和致敏物多,容易附著在面板上;潮溼天氣容易造成家中器具發黴,黴菌也是致敏因素之一;很多人喜歡每次洗澡時使用沐浴露等洗護用品,而這些洗護用品或多或少都含有化學物質,可能致使敏感的面板出現病症;此外,由於天氣比較悶熱,人們的心情容易煩躁,從而引起免疫功能的不穩定,造成以往有溼疹病史的人容易復發、病情加重。醫生提醒預防溼疹,防止黴菌搗亂,首先是保持工作、生活環境的溼度不要過高,如果溼度過高,可通過除溼機進行除溼,減少致敏物和黴菌的產生。其次是如果沒有從事激烈運動或者重體力勞動,人們一般用溫水洗澡便可,不要過於頻繁地使用洗護用品,減少致敏可能。最後是要保持心情愉快,飲食上少吃辛辣刺激、易致敏的食物,有充足的睡眠,增強免疫功能。如果得了溼疹,施辛說應當注意面板清潔衛生,避免再刺激,切記不可搔抓、用熱水燙、肥皂洗以及塗刺激性強的外用藥。患者應該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治療,以免病情加重。同時為了確保治療的科學性和長久效果,千萬注意不要自己做主使用藥物,應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TAGS:梅雨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