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古爾邦節2017年的日期

才智咖 人氣:2.1W

古爾邦節與開齋節(肉孜節)、聖紀並列為伊斯蘭三大宗教節日。

寧夏回族古爾邦節2017年的日期

寧夏回族古爾邦節2017年的日期

2017年寧夏回族古爾邦節日期:1438 (伊斯蘭曆): 2017.09.01 (預計日期)

2017年寧夏回族古爾邦節放假時間

8月30日至9月3日放假調休,共5天。8月27日(星期日)上班。

古爾邦節的來源

大約公元前2000多年,生活在今日巴勒基坦希伯倫一帶的先知伊布拉欣,他是一位誠實的人,一生遵守他的誓言,為了信仰安拉獨一,放棄了古老的祖傳宗教信仰和榮華富貴,他冒火刑之險,走上流亡之途,耗盡了青春年華,致力宣揚安拉的正教——命人行好,止人作惡。在他已到八十六歲時,非常渴望能有一個兒子。安拉滿足了他的要求,賜予他一兒子,取名“伊斯瑪儀”。為此,他非常感謝安拉賜予他的恩惠,十分喜愛自己的兒子伊斯瑪儀,希望他成年後能為安拉的正教和人類社會做出點貢獻。

在經歷許多的患難之後,伊布拉欣又接受安拉對他的一項考驗,以此來證明他對安拉的愛,是否超越了他對周圍事物之愛,這個考驗就是要他將晚年所得之獨子獻祭犧牲。伊布拉欣堅定地接受了安拉對他的考驗,他對自己的愛子伊斯瑪儀說道:“‘我的孩子啊!我確己夢見犧牲你;你考慮一下怎樣對待’,他說:‘我的父親啊!假如安拉意欲,你將發現我是忍耐的。’當他們兩人服從了,他把他的'前額按下去時,我呼叫他說:‘伊布拉欣啊!你確己實踐夢境了’。我就這樣報賞做好事的人,這確是一個明顯的考驗。我以一個大的犧牲救贖了他,我使他(享譽)於後代之中,安寧在伊布拉欣上。”(37 :102-109)

為此易布拉欣將兒子帶到麥加附近的米娜山上,正當舉刀宰殺兒子時,天使哲伯衣勒奉安拉之命降臨,送來一隻黑頭抵羊以代替犧牲。為了紀念這一事件和感謝安拉,先知穆罕默德聖人繼承了這一傳統,列為朝覲功課禮儀之一。於伊歷二年(公元633年)定每年的12月10日為會禮,即今古爾邦節。

寧夏古爾邦節風俗習慣

寧夏古爾邦節前打掃室內外衛生。家庭院落、大街小巷都打掃得乾乾淨淨,東西堆放得井然有序。家家戶戶在節前都要炸油香、饊子、花花等。孩子們換上節日的服裝,歡樂地奔跳。

節日拂曉,沐浴淨身,燃香,換上整潔的衣服赴清真寺參加會禮。

在寧夏古爾邦節節日中,穆斯林中經濟條件較好的人,都要宰牲祭獻真主。按規定一人宰一隻羊,七人宰一頭牛或一峰駱駝祭獻。各家所宰的牛、羊、駝,必須是完好 無損,不瞎不跛,所宰牛、駝、羊等的血液糞便以及食後的骨頭等殘餘物,都要深埋。

節日這一天,回族穆斯林沐浴淨身後,穿上節日的盛裝,到清真寺去參加會禮,之後走墳,回家舉行宰牲儀式,宰的牛、駝、羊肉除了自己食用外,還要分送親友和貧孤之人,同時,還要去遊墳,緬懷先人。大家歡聚一堂,由阿訇帶領全體回民向西鞠躬、叩拜。如果在一個大的鄉鎮舉行,可謂人山人海,多而不亂。在聚禮中,大家要回憶這一年當中做過哪些錯事,犯過哪些罪行,阿訇要宣講“瓦爾茲”,即教義和需要大家遵守的事等,最後大家互道“薩倆目”問好。

會禮結束後,還要舉行一個隆重的典禮,這就是節日裡,除了炸油香、饊子、會禮外,還要宰牛、羊、駱駝。一般經濟條件較好的,每人要宰一隻羊,七人合宰一頭牛或一峰駱駝。宰牲時還有許多講究,不允許宰不滿兩歲的小羊羔和不滿三歲的小牛犢、駱駝,不宰眼瞎、腿瘸、缺耳、少尾的牲畜,要挑選體壯健美的宰。所宰的肉要分成三份:一份自食,一份送親友鄰居,一份濟貧施捨。

回族當中流傳著一句俗語叫做:“當不了月回回,總得當個年回回。”這話的意思是,無論多忙,這一年一度的會禮和慶祝活動要參加。即使你不懂回族的風俗習慣,那麼,你也得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