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風民俗資料作文

才智咖 人氣:9.54K

我國各地目前都存在著各式各樣的民風民俗,下面為大家提供民風民俗資料作文,歡迎閱讀!

民風民俗資料作文

  民風民俗資料作文一

德州素稱禮儀之邦,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社會風情與各地同中有異,異中有同,衣食住行,喜慶盛典,無不體現了地域特點和文化特色。隨著時代的發展,民風、民俗也演繹著自己的興衰。

德州雜技

德州市的寧津、樂陵、慶雲、陵縣不僅是民間雜技活動最為集中的地方,而且也是雜技藝術人才輩出的地方,素有“雜技之鄉”之稱。早在《史記》和《漢書》中已有記載。

每逢冬閒或災荒年,農民便三五成群或一家一戶外出奔波,靠賣藝謀生。春播和秋收再趕回家來務農,這種半農半藝的傳統,已有千年之久。

農曆九月十五日,是寧津縣黃家鎮趕廟會的日子,周圍縣的雜技班子都到這裡集會,不僅搞雜技演出,而且買賣演出所用的道具,藝人們也藉機相互切磋技藝。這是雜技行業的盛會。廟會之後,藝人們四散而去,近走天津、北京,遠出關東、下江南,還有的只憑一把飛叉或牽一隻狗熊,遠走天涯,漂泊異國。

建國後,由於黨對文藝工作的重視,使頻於衰亡的民間雜技藝術獲得新生。德州地區擁有三個專業團體,即德州地區雜技馬戲團、寧津縣馬戲雜技團、慶雲縣馬戲雜技團,計230餘人。三中全會以後,又出現了一批由個體農民組成的民間雜技團、民間雜技訓練班,培養造就了一大批雜技人才。

德州雜技是民間藝術中的一朵奇葩,它繼承併發揚了民間雜技藝術的粗獷、豪放、健美等傳統藝術風格,既獨具特色,又有所發展創新。高超的雜技藝術造就了一大批雜技人才。現在我國不少雜技團體中,都有德州籍的演員,並且有不少優秀節目出國演出,為國家爭得了榮譽。德州市姑娘盧立新,十一歲被吸收到山東省雜技團,經過勤學苦練,三年學業兩年完成,被提前選入演員行列,成為該團出類拔萃的小演員。她表演的《疊椅倒立》、《蹬板凳》分別獲省及華東六省一市優秀節目獎。1984年,二十五歲的她隨隊去巴黎參加世界雜技比賽。出席本屆比賽的有中國、英國、法國、蘇聯、美國義大利等十五國的優秀選手。經過激烈地爭奪和拼搏,《蹬板凳》榮獲本屆比賽最高獎——金小丑獎。喜訊傳回北京,文化部即電我駐巴黎使館,祝賀齊魯女傑為祖國爭得了榮譽。

武城縣周志成(1904——1979),與其弟周志良(現名孫泰),是著名口技表演藝術家。早年到過許多國家演出,他的表演,粗獷、奔放、中氣足而聲音洪亮,風格樸素、大方自然。他善於撲捉物件的特點,摸擬逼真,惟妙惟肖。他創作的《公社的早晨》、《東風壓倒西風》等節目,深受觀眾歡迎。周志成和孫泰首創利用麥克風表演口技,提高了口技藝術的表現力。更可貴的是,他們把自已精湛的口技藝術毫不保留地傳授給學生,為我國口技界培養大批藝術人才。

1956年孫泰在上海雜技團,參加華沙國際雜技比賽,獲金質獎,為祖國爭得榮譽。同年在羅馬尼亞表演口技《雲雀》時,引來成群的雲雀爭鳴,轟動了觀眾,至今在雜技界傳為佳話。

德州高蹺:

高蹺傳入德州始於明朝。明洪武年間,小鍋市、小營(今市府街)、二郎廟角(今育新街)、柴市街先後建立高蹺會,形成了德州高蹺陳容與演出程式。尤以小鍋市興起較早,系運河漕運通航後隨船由河北通州壩學來,至今已500餘年。

登場表演高蹺的人物7、8、9對不等,一般為頭佗、英哥、樵夫、皁婆、漁翁、漁婆、公子、青蛇、二混、三姐、媽媽娘、傻小、瞎子、瘸子、馬古倫、醜婆等八對,有的還扮有醉老道、老座、縣官、書童等。表演內容主要是打棒、肩擔、捉魚、捕蝶等民間生活片斷,間以調情逗趣。用於主要路口、街頭、較大單位門前及觀眾稠密處,表演中竟相發揮技巧,心情表達內容,即興抓哏逗趣,場面活躍,氣氛熱烈。高蹺節奏明朗歡快,鑼、鼓打擊樂器伴奏。

德州跑驢:

德州跑驢。1930年(民國19年),德州郊區馬莊村民袁福生趕馬車結識了德州駐軍二十三師軍人劉長河,因劉長河會演唱《王小趕腳》,兩人共同探索改編了《王小趕腳》。袁福生憑多年趕車侍弄牲口的經驗及本身武功基礎,把表演勒環、著鞭、揚蹄、撒歡、鬧性等動作摹擬得惟妙惟肖,創作了生動逼真的德州跑驢這一民間舞蹈形式。演出形式有單驢、對驢和驢隊。

武城花槓舞:

花槓舞起源於武城鎮南屯鄉,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據當地流傳:當時為慶祝“大姑”出巡圍飾以紅花布,也象徵紅火吉祥。主體上方飾以玉米、棉花、五穀等類彩色紙花,配以牡丹、菊花月季、荷花等絹花、紙花,紮在主體上方的外傾枝條上,十分美觀。它只用一條兩丈餘的彈性強而又輕的槓子抬。故名花槓。主體頂端豎立一支雞毛撣取其吉字之意,下照一支傳統戲中用的紅布燈,合成一體,取其吉星高照之意。抬花槓的人均為年輕力壯的小夥子,有時興致濃的老者,一時心血來潮也抬上一番。抬槓人身著布色一致,或紅或白或黃或綠,但均飾以如意花頭,腰間束一條寬幅紅腰巾子,裝束考究,瀟灑大方,頭包一塊或黃或紅大方巾,但要利落,以便抬頭之時,花槓從肩上移到頭頂,那時更顯技藝高超,抬花槓人配合架鼓點,走以八字步、大字步等,配合花槓主體上的串鈴聲,小夥子可以扭、搖、蹦、跳、槓的彈性帶動主體,上下舞動,聲色並茂,人心鼓舞。

陵縣蹦鼓舞:

蹦鼓舞又名跳鼓子,流行於陵縣,起源於元朝。鼓的形狀為:腰間粗、兩端略細、木框,兩頭蒙皮革,革制鼓柄,近似於腰鼓,但小於腰鼓。鼓槌為鞭形,以革制鞭,鞭鞘頭結一疙瘩。舞時,左手持鼓,右手握槌,邊打邊舞。蹦鼓舞在元朝時只為少數統治者服務。表演者是少男少女,有的舞傘、有的舞扇、有的擊鼓。有大鼓、小鼓、鑼、鈸、鑔等打擊樂伴奏。隊形以傘為前導,以鼓舞為主體,鼓扇來往穿插,蹦跳扭打、交換易位、載歌載舞。

元朝以後,蹦鼓舞逐漸成為廣大勞動人民同歡共樂的文娛活動。突出了以跳為主,舞姿樸實飄逸,動作幅度較大而節奏感強的特點。其動作特點“飛腳騰空似虎躍,踹雁探海空中飄,平地躍起要幹拔,落式煞架穩又牢”。新中國成立後,蹦鼓舞增添了工農兵形象的角色,變為大型廣場舞蹈,多則達500人。著裝五顏六色,人物生旦淨末,成為元宵佳節當地群眾喜聞樂見的自娛性表演藝術。

夏津架鼓:

架鼓又名家鼓,它和低音、大鑔、手鑼等樂器相配合,形成一個完整的打擊樂隊。夏津架鼓長約160釐米,高24釐米,敲架鼓為夏津民間娛樂活動形式之一。它以磅礴的氣勢,歡快多變的節奏,舒展、粗獷的舞姿,一直為人們喜聞樂見。架鼓在該縣流傳約有600年曆史。改革開放以來,架鼓在表演形式上又有新的變化,首先是架鼓加大了,鼓直徑增加到200釐米,高達到100釐米,並由原來的每人一面鼓發展到現在的每面鼓有4人到6人,表演中又分安放到汽車上由汽車牽引和放到帶輪子的架子上由人前面牽引兩種形式。目前全縣架鼓隊約200餘個,鼓手約3000人。

德州焰火:

焰火,是一種火藥點燃,光響交織的民間藝術形式。而德州的“盒子燈”以色澤鮮豔、圖案清晰、不落火著稱。

1958年五一國際勞動節,德州“盒子燈”應選進京。在首都北海公園、頤和園為中央首長及應邀赴京的全國勞動人民代表、首都觀眾燃放了八節盒子燈。三節字:“共產黨萬歲”、“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毛主席萬歲”;五節圖案:“九連燈”、“葡萄架”、“高粱地”、“珍珠塔”、“鐵樹開花”。贏得中央首長和首都觀眾的讚賞。

德州焰火已流傳百餘年。焰火藝人只有稅務街(今前進街)郭春林(1908-1956)、郭春田(1914-1971)一家,系祖傳,已四世。現郭氏兄弟已相繼謝世,其子弟無人襲承。現全市會製作焰火的尚有三人:李永江(德中街)、楊書亭(小營衚衕)、孫邦升,均已年逾花甲。

寧津蟋蟀:

中國蟋蟀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具有濃厚東方色彩的中國特有的文化生活,也是中國的藝術。寧津蟋蟀居全國之首,兼具南北蟲的特點,而集於一身。寧津蟋蟀即有南方蟋蟀的優點,即有南蟲的個大、頭大、頂大、腿大、皮色好,同時又有北方乾旱區蟲的體質、頑強的鬥性、耐力、受口與凶悍,具有咬死不敗的烈性。故是近年來全國蟋蟀大賽的冠軍。並在香港蟋蟀比賽中兩次奪魁。故而形成了全國性的蟋蟀市場,吸引了許多大城市的人慕名而來。

歷史上寧津蟋蟀聞名北方,為歷代帝王鬥蟋的進貢名產地。故有寧津蟋蟀鬥慈禧的民間傳說。

總之,鬥蟋蟀自興起之後,經歷了宋、元、明、清四個朝代,又從民國至今,前後八九百年的漫長歲月。這一活動始終受到人們的廣泛喜愛,長興不衰,呈現出年甚一年的趨勢。

戲曲

1991年前,德州市曾存在一支專業京劇團,1991年該劇團解散後,原京劇團人員大多進入當地企事業單位,這更擴大了京劇的影響。京劇在德城區有著很深的群眾基礎。另外,呂劇也是當地群眾喜愛的劇種之一。

曲藝最喜聞樂見,常見的曲藝有西河大鼓、毛竹板、河北梆子、木板大鼓、哈哈腔(也稱吹腔)等。樂陵西河大鼓藝人左金魁,曾獲全省曲藝匯演演唱一等獎,並被當選為山東省曲協副主席。

音樂舞蹈

民間音樂起源於夯歌、小調,流傳時間較為久遠。

器樂主要是民間的吹打樂,各鄉鎮均有吹鼓藝人,遇有婚喪嫁娶大事,都有吹打樂,很受群眾歡迎。打擊樂器有堂鼓、小鼓、梆子、雲鑼、中鈸、小鈸、鑔等。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又增加了架子鼓、電子琴等現代化樂器,表演也增加了流行劇目。吹打樂曲主要包括傳統民間樂曲、曲牌、現代樂曲、流行歌曲等。傳統曲目有《百鳥朝鳳》、《停莊臺》、《哭皇天》、《大擺隊》、《娃娃腔》、《柳青娘》、《梅花三弄》、《夜浮沉》、《將軍令》等;曲牌有《叫開門》、《頭通》、《二通》、《七宮開門》等;現代樂曲有《步步高》、《花好月圓》、《金蛇狂舞》、《山村來了售貨員》、《揚鞭催馬運糧忙》等。

樂陵的嗩吶高手劉風祥,綽號“吹破天”。他的獨奏《河北梆子》曾獲文化部頒佈的優秀節目獎,並由北京農業電影製片廠拍入舞臺藝術片《泥土芳香》,還受到了薄一波等中央領導人的接見與合影。

近年德城區拯救挖掘出了“篪”、“壎”兩種古老的民間樂器,併為之譜寫演奏了《打洋牌》、《海琴歌》、《孟姜女》、《梅花三弄》等古曲。

現在,城市居民中,青年人熱衷在小廣場上跳交誼舞,俗稱“街舞”。老年人則利用早晨和傍晚跳健身舞。而在縣城、鄉鎮較流行的民間舞蹈有鼓子秧歌、蓮花落、獅子舞、高蹺、旱船、龍燈、雲燈、七巧燈、腰鼓等20餘種。

刺繡

刺繡多為婦女,專案有枕頂、鞋面、炕圍、荷包、兜肚、腰帶、腿帶等,題材有:菊、蘭、梅、蓮、雞、鳥、鳳、魚、蝶、蟲等。

剪紙

剪紙多為窗花、炕圍、花邊、包角雲等,一般常見題材多取材於生活事物。其內容多是“麒麟送子”、“麻姑拜壽”、“龍鳳呈祥”、“吉慶有餘”、“雙喜”等祥瑞圖案,貼於窗上或內屋頂中。這些作品都呈現一種質樸、明快的生活氣息和富有感情的裝飾美,體現了創造者的想象力和概括力,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夏津小調

夏津小調又名琴曲,群眾俗稱“小調子”,該縣師堤村孫老平為創始人之一。曲種多達60餘個,流傳較廣的有《平調》、《搖調》、《娃娃腔》、《糊塗調》、《反糊塗調》、《迭斷橋》、《風陽歌》、《大金絲》、《小金絲》等。代表曲有《頂燈》、《禿子鬧房》、《要婆家》等。

夏津民歌

夏津民歌豐富多彩,編印成冊的就有403首。其中有3首編入1982年版《中國民歌集》。按其發展、演變可劃分為傳統民歌、革命歷史民歌、新民歌三部分。傳統民歌中情歌佔大部分,如《盼五更》、《怨佳人》、《小蘭花》、《張家二姑娘》等;其次是勞動號子,流傳較廣的有《打夯歌》、《蛤蟆吵灣》、《開舟號》等;此外,以表現生活情趣、抒發個人情懷和讚美大自然為題材的民歌,也佔很大比重,流傳較廣的有《小寡婦上墳》、《光棍哭妻》、《繡花燈》、《放風箏》、《十雙紅繡鞋》等。

革命歷史民歌產生於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反映了人民群眾跟著共產黨、八路軍抗戰到底的決心,表現勞苦大眾慶祝翻身的喜悅心情。較著名的有《萬眾一心打鬼子》、《模範司令員》、《勸郎參軍》、《老百姓鬧翻身》等。

新民歌興起於五十年代,是在挖掘整理傳統舊民歌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具有濃厚的時代氣息,從思想到內容上都有了質的飛躍,達到了夏津民歌的頂峰。《暖小豬》、《王大娘餵雞》被搬上了銀幕,錄製了唱片,載入了《中國民歌整合》。

夏津哈哈腔

夏津哈哈腔,亦稱吹腔,在該縣流傳約有170年的歷史,其代表是馬堤吹腔。相傳最早將吹腔帶到馬堤村的是張老靳。

樂陵樂子秧歌

樂陵樂子秧歌始於明代,大致是男女各六至八人不等,男持竹棍鉗上銅錢兒,女持竹板,隨鑼鼓起跑、走場、編串、起唱。

樂陵大實話

樂陵大實話多以樸實的實話為內容,形式樸素明快,可隨時填詞。至今廣為流傳。

樂陵搖葫蘆

樂陵搖葫蘆表演形式為二人此進彼退,彼往此復進行演唱。

樂陵漁鼓腔

樂陵漁鼓腔以竹筒蒙豬或羊的護心皮,打擊伴奏,奏時左臂豎抱漁鼓,右手擊筒底,常與筒板合用。一人唱,一人擊筒伴奏。

樂陵軋蔑子

樂陵軋蔑子流行於朱集一帶,二人一進一退,來回拉著碌碡似軋物狀,唱《哭五更》調,是比較原始的一種娛樂形式。

名優特產

德州土特產品種類眾多,德州扒雞、禹城扒雞、德州西瓜、樂陵小棗、德州大驢、夏津白玉鳥、德州黑陶、德州菊花、寧津景泰藍、夏津手工藝花、夏津印花藍布、慶雲草帽辮、草柳編制品、地毯、中華蜜酒、古貝春酒、禹王亭特釀、祝阿特窖、魯北白山羊、大尾寒羊、山羊板皮、夏津抱頭毛白楊、紅荊條、天花粉、禹城辣椒、禹城紅麻、枸杞等數不勝數。

德州扒雞

德州五香脫骨扒雞,簡稱德州扒雞,它以熟爛脫骨、肉嫩鬆軟、清香不膩等特點而聞名,有神州一奇之美稱。

德州扒雞已有300年的歷史。早在明代,德州城內及水旱碼頭上,即有叫賣燒雞者。1692年扒雞面世,並出現了扒雞、燒雞同產同銷的並存局面。1702年康熙皇帝南巡時,嚐到了五香脫骨扒雞,龍顏大悅。從此,德州扒雞作為貢品進入宮廷。乾隆年間,扒雞製作藝人又被召進皇宮御膳房,從而德州扒雞名揚天下。

二十世紀初,以扒雞傳人德州寶蘭齋飯莊的掌櫃侯寶慶、德順齋燒雞鋪掌櫃韓世功為代表的幾家作坊,認真總結祖輩的製作經驗,多方摸索試製,完善了工藝,改進了配方,逐漸形成了新一代扒雞雛形。至建國前夕,德州市已有“福順齋”“德盛齋”等扒雞店鋪20餘家,年銷售約40萬隻。建國以後,德州市建立了國營食品公司,集名師於一家,採百家之長,保持並發展了這一傳統名吃的獨特風味。

製作德州五香脫骨扒雞採取傳統的燒、薰、酥、炸、滷等多種工藝,其生產過程是:將健康的活雞宰殺、瀝血、褪毛、掏淨內臟,加工成白條雞,然後盤為坐姿,口銜雙翅,涼透,周身塗勻糖色,用沸油烹炸,再按照雞的老嫩排入鍋內,加入食鹽、醬油、原鍋老湯及砂仁、丁香、肉蔻等作料,分別以急火和文火燉6-8小時,起鍋涼透即成。

禹城扒雞

禹城扒雞,亦稱禹城五香脫骨扒雞,已有200餘年的歷史。它以製作獨特、肉爛脫骨、色鮮味美、肥而不膩、營養豐富等特點而著稱,1919年載入《山東各縣鄉土調查錄》。

大約在1750年前後,禹城縣南營村一位叫李文長的人開始製作扒雞,因製作時加花椒、大料、小茴香、丁香、桂皮五味調料,所以稱作五香扒雞。後來製作扒雞的人逐年增多,其技藝也不斷提高。1891年,城北月牙灣的農民王明奎為謀生計,也做扒雞買賣。一次,王在煮雞時睡過規定時間,一覺醒來,鍋中雞已塌陷,一提雞腿,骨肉分離,便見機起名“五香脫骨扒雞”。後來,王家又先後在濟南、沾化、利津等地開設了扒雞鋪。

1910年津浦鐵路通車以後,扒雞店鋪發展到30餘家,禹城火車站逐漸添設了“福合居”“祥勝居”“八大處”等扒雞店鋪,當時有“聞香下車,品嚐為快”之說。

製作禹城五香扒雞的主要過程是:選料、殺、燙、洗、晾、炸、煮等十幾道工序,煮雞時放入砂仁、白芷、三乃、豆蔻、丁香、陳皮等二十多種作料。禹城扒雞不僅好吃,而且具有養生、療病的功能。

德州西瓜

德州西瓜素以個大、皮薄、果肉細嫩、甘美爽口而聞名全國。主要產地為德州市和平原、武城、陵縣三縣的部分鄉鎮。

德州種植西瓜,文字記載已有300餘年的歷史。據清康熙年間田雯所著《長河志籍考》載:“瓜隱園在城東二十五里徒駭河岸上,山姜村中園也”。根據考察,當時的山姜村瓜隱園應在今德州市東南馬頰河北岸的楊胡店及劉集、溝李一帶。1939年山東大學農學系吳耕民教授調查後寫道:“德州西瓜的栽培由來已久,惟其著名於世,則在最近數十年,蓋自優良品種喇嘛瓜傳入栽培後,因其品質卓越,聲譽大振,北至平津,南至京滬,販瓜者莫不慕名而來求貨。”當時,每至瓜熟季節,德州及黃河涯火車站,運河碼頭,車裝船載,熱鬧異常。後來,由於連年戰爭,西瓜生產受到嚴重影響。

歷史上,德州西瓜的主要品種有喇嘛瓜(長密、西洋枕)、梨皮、白皮三異(三結義)、三白、手巾條、五月鮮等。其中喇嘛瓜長圓形,兩端微銳,皮呈黃綠色,表面茴香葉紋,瓜皮微厚,瓜子鮮紅,瓜瓤有深黃、淺黃兩種,細緻無絲,入口脆沙,為過去瓜中之珍。由於西瓜雌雄同株,易於退化,目前老品種除部分大梨皮和喇嘛瓜仍可種植外,其它品種大部分退化,已不存在。從70年代後期開始,先後從外地引進蜜寶、旭東、慶豐、中育六號、中汴一號、鄭州三號以及富久光等優良品種,均獲得大面積豐收。

西瓜喜陽光及偏沙土地,所施肥料以芝麻醬與豆餅為好,忌化肥。德州地處華北平原,西瓜生長期間雨量較少,氣候乾燥,光照充足。歷史上由於黃河及大運河的衝擊,形成了大面積的沙壤土,粒細層深,質地鬆散,易於派水,這種自然環境十分有利於西瓜的生長。因此,德州西瓜歷久不衰,素享盛名。

德州西瓜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據測定,每百克瓜瓤中約含糖9-12克,並含有多種維生素和鈣、磷、鐵、蛋白質、氨基酸等多種人體所需要的物質,是盛夏人們防暑降溫、清熱解渴不可缺少的瓜果。

樂陵小棗

樂陵小棗,亦稱金絲小棗,其栽培歷史,始於商周,興於魏晉,盛於明清,距今已有3000多年曆史。北魏賈思勰所著《齊民要術》中記載:“青州有樂氏棗,豐肌細核,膏多肥美,為天下第一。父老相傳雲,樂毅破齊時,從燕齎來所種也。”(當時樂陵屬青州郡)距今也已有2200餘年。現在,樂陵市城東北有一株“老壽星”棗樹,傳說隋末農民起義軍羅成曾在這棵樹上栓過馬。清乾隆《樂陵縣誌》記載:明萬曆十九年,樂陵知縣王登庸“教民樹藝,勸民種棗。有過者課種棗,以贖行,故邑多棗。”清代,樂陵成為“鬥地打石糧”、“一年頂三秋”的寶地。詩人吳泰龐詩中寫道:“六月鮮荷連水碧,千家小棗射紅雲”。反映了樂陵棗樹之多。到本世紀30年代,樂陵小棗已具有相當的規模。據1935年《中國實業志》記載:“棗,樂陵一縣為最多,全縣有棗樹136萬株,產幹棗27.2萬擔,外銷20萬擔。”1937年日軍侵華,砍伐棗樹70多萬株,致使小棗產量大幅度下降。

樂陵金絲小棗品質優異,掰開半乾的小棗,可清晰地看到由果膠質和糖組成的縷縷金絲粘連於果肉之間,拉長1-2寸不斷,在陽光下閃閃發光,金絲小棗因此而得名。樂陵小棗一般為橢圓形或鵝卵形,平均個重5-7克,它核小皮薄,果肉豐滿,肉質細膩。鮮棗呈鮮紅色,肉質清脆,甘甜而略具酸味。幹棗果皮呈深紅色,皮薄而堅韌,皺紋淺細,利於儲存和運輸。樂陵金絲小棗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每百克鮮棗果肉含維生素C500毫克左右,其含量是蜜桔的十幾倍,比蘋果高几十倍,被稱為“活維生素C丸”。總含糖量64.4-69.2%,還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脂肪、鐵、鈣、磷、維生素A、P和蘆丁及人體所需要的氨基酸等18種。具有滋補身體和輔助治療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肺虛咳嗽、貧血等病症的功能。

樂陵棗有金絲小棗、無核小棗、長紅棗、圓鈴棗、馬鈴棗、酸棗、鈴棗、婆棗、梨棗、幹川棗、躺棗、木棗、磨盤棗、龍爪棗、凍棗等23個品種。其中金絲小棗佔80%以上,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是本區出口的王牌產品之一,遠銷28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量多達500餘噸。樂陵小棗還可製成棗切糕、棗粽子、棗豆蜜、棗糕點及醉棗、酥棗、牙棗、棗茶、阿膠蜜棗、烏棗、蜜棗等20多種食品。其中阿膠蜜棗具有滋補生血、營養神經等功能。

無核小棗又名“虛心棗”“空心棗”,是德州地區樂陵、慶雲兩縣市小棗產區的稀有名貴品種。因其核殼退化無果仁,只保留膜片形成一個無核空腔而得名。該棗果小,圓柱形,中部稍細,皮薄鮮紅,肉質較鬆,汁少甘甜,含可溶固性物約33.3%,適於蒸熟制幹,也可晒制儲存。清朝曾作為貢品。

德州大驢

德州大驢,是華北地區著名的優畜良種之一。具有體軀高大(一般為126-136釐米,最高155釐米)、體質堅實、耐粗飼、易役使、適應性強等優良性狀。其皮質柔韌厚實,可用於製革或作為名貴中藥“阿膠”的原料。慶雲縣地勢較低,適宜苜蓿、茅草等十多種牧草的生長,具有良好的自然飼養條件,飼養量較多。其次,樂陵、陵縣、平原等縣也有大量飼養。

德州大驢按毛色分“三粉”和“烏頭”兩種,並表現出不同的體質和遺傳型別。三粉:全身毛色純黑,唯鼻、眼周圍和腹下為白色,四肢細而剛勁,肌腱明顯,蹄高而小,皮薄毛細,頭清秀耳立,體重偏輕,步樣輕快。烏頭:全身毛色烏黑無任何雜毛,各部位均顯厚實,四肢較粗重,蹄低而大,體形偏重,胸寬而深,堪稱中國現有驢種的“重型驢”,配馬生騾質量尤佳。

夏津白玉鳥

夏津白玉鳥,又名金絲雀、芙蓉鳥,亦稱雪雀,俗稱黃雀。據民國年間《夏津縣誌》載:“雪雀,黃白兩種,亦有花者,通稱白玉鳥。”其飼養史可上溯至明初,迄今已有600餘年的歷史。

白玉鳥體形健美,略長於雲雀,善啼,其啼聲清脆婉轉,交配期啼聲終日不絕,久喂後可仿人吹口哨。毛色分黃、白兩種,白者如無瑕之玉,黃者遍體乳黃。眼分紅、黑,以毛色純白,赤眼鳳頭的為上等。白玉鳥有較強的繁育能力,在溫度15-20度範圍內,一般每月產卵一窩,每窩4-6個,產卵後孵化14天,小鳥即可出殼,出殼後的小鳥生長18天即能飛翔。其性喜潔淨,食盒水盞應每日清洗,暑期須備大小盞供其沐浴。平時以生熟小米為食,春、夏、秋加飼苦菜,初春和冬季喂以菠菜。

白玉鳥是一種適於家庭養殖的觀賞鳥,多以籠餵養,用以美化環境和調劑人們的精神生活,白玉鳥歷來為出口創匯特產,遠銷南洋與西歐等地。

德州黑陶

TAGS:民風 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