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世界防治麻風病日主題是什麼

才智咖 人氣:2.6W

2017世界防治麻風病日主題是什麼?每年1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是世界防治麻風病日,同時也會有一個主題的,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了解下吧!

2017世界防治麻風病日主題是什麼

 

  2016世界防治麻風病日主題:創造一個沒有麻風的世界

世界防治麻風病日曆年中國主題

1996年世界防治麻風病日主題:“麻風防治是跨世紀的事業,基本消滅乃本世紀的目標”

1997年世界防治麻風病日主題:“讓每個村莊的每個病人都得到關懷與治療”

1998年世界防治麻風病日主題:“麻風病與全社會”

1999年世界防治麻風病日主題:“社會關懷----麻風康復者的希望”

2000年世界防治麻風病日主題:’消滅麻風病----新世紀使命“

2001年世界防治麻風病日主題:”麻風防治與康復--全社會的責任“

2002年世界防治麻風病日主題:”防治麻風病,社會獻愛心“

2003年世界防治麻風病日主題:”積極防治麻風,關愛畸殘病人“

2004年世界防治麻風病日主題:”防治麻風病,關愛麻風病人“

2005年世界防治麻風病日主題:"持續控制,共享文明"

2006年世界防治麻風病日主題:"情繫麻風病患者,溫暖困難群體"

2007年世界防治麻風病日主題:"消除麻風歧視,共建和諧社會"

2008年世界防治麻風病日主題:"消除麻風歧視,共建和諧社會"

2009年世界防治麻風病日主題:"關愛麻風患者,共享和諧家園"

2010年世界防治麻風病日主題:"消除麻風歧視,共享和諧文明"

2011年世界防治麻風病日主題:"消除麻風危害,保護健康權益"

2012年世界防治麻風病日主題:"加速行動,消除麻風危害"

2013年世界防治麻風病日主題:"加速行動,消除麻風危害"

2014年世界防治麻風病日主題:"加速行動,消除麻風危害"

2015年世界防治麻風病日主題:"加速行動,消除麻風危害"

2016年世界防治麻風病日主題:"加速行動,消除麻風危害"

  治麻風病常識

麻風病有哪些症狀?

麻風病的主要症狀分面板及周圍神經兩方面。在面板方面的表現:一般是先在面部、四肢或軀幹發生一塊或幾塊圓形或橢圓形的紅斑或淡紅色斑,象“癬”而不癢,紅斑麻木且不出汗。有的病人整個面部可發生瀰漫性潮紅,似“酒醉”樣,眉毛可脫落,甚至脫光。神經方面的損害:表現為受侵神經的粗大、疼痛等,手、足面板麻木,淺感覺喪失(失去痛覺、觸覺、溫度覺)。進而,發生手指變曲及足垂、嘴歪等。

麻風病是怎樣傳播的?

麻風病的傳染方式和途徑主要是通過長期密切直接接觸或經飛沫傳染。傳染源是未經治療的麻風病患者,主要是多菌型患者。任何年齡(包括嬰兒)、性別、種族的人均可感染麻風病,但麻風病卻又是一種發病率很低的疾病。正常人群中,約有95%以上的人即使感染了麻風桿菌也不會發病。麻風病的傳播過程也與其他傳染病一樣,但能否發病,主要取決於人體免疫力的強弱。當進入人體的麻風桿菌超過感染量的許多倍,若機體免疫力強,也不會發病,一般來說,免疫力低下者才有可能被感染而發病。

為什麼說麻風病“可防、可治、不可怕”?

麻風病是“不治之症”的年代早已成為歷史,麻風和其它慢性病一樣,完全能治好。1981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了麻風病聯合化療(MDT)方案能夠快速有效的治癒麻風病。只要認真貫徹“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原則,就可有效地控制麻風病的傳染、預防畸殘的發生。

懷疑得了麻風病該怎麼辦?

一旦懷疑自己得了麻風病,應及時到當地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或綜合性醫院面板科進行確診和治療。目前,國家對麻風病實行免費治療。 六、麻風病的預防

由於麻風病患者是目前公認的唯一傳染源,因此加強對新患者的發現和及時治療是控制麻風病最重要的環節。

麻風病患者經過短期規則治療後,已經不具備傳染性,可以正常工作、學習和生活。由於麻風病的潛伏期很長,在麻風病患者確診和治療之前就已經與患者長期接觸的家屬,應該每年主動接受健康檢查,並注意自己身上可能出現的麻風病症狀,一旦出現可疑的麻風病症狀即找專業醫生就診。

麻風病的傳染方式

麻風病的傳染方式主要是直接接觸傳染,其次是間接接觸傳染。

1、直接接觸傳染這種方式是健康者與傳染性麻風病人的直接接觸,傳染是通過含有麻風桿菌的面板或粘膜損害與有破損的'健康人面板或粘膜的接觸所致。這種傳染情況最多見於和患者密切接觸的家屬。雖然接觸的密切程度與感染髮病有關,但這並不排除偶爾接觸而傳染的可能性。

2、間接接觸傳染這種方式是健康者與傳染性麻風患者經過一定的傳播媒介而受到傳染。例如接觸傳染患者用過的衣物、被褥、手巾、食具等。間接接觸傳染的可能性要比直接接觸傳染的可能性小,但也不可能忽視。

3、其它傳染方式從理論上說,麻風菌無論通過面板、呼吸道、消化道等都有可能侵入人體而致成感染。近來有人強調呼吸道的傳染方式,認為鼻粘膜是麻風菌的主要排出途徑,鼻分泌物中的麻風菌在離體後仍能存活相當的時間,帶菌的塵埃或飛沫可以進入健康人的呼吸道而致感染。也有人指出,以吮血蟲為媒介可能造成麻風的傳染。然而,對這些看法尚有爭論。而且在麻風的流行病學方面還未能得到證實。

麻風病的預防 要控制和消滅麻風病,必須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貫徹“積極防治,控制傳染”的原則,執行“邊調查、邊隔離、邊治療”的做法。發現和控制傳染病源,切斷傳染途徑,給予規則的藥物治療,同時提高周圍自然人群的免疫力,才能有效的控制傳染、消滅麻風病。

鑑於目前對麻風病的預防,缺少有效的預防疫苗和理想的預防藥物。因此,在防治方法上要應用各種方法早期發現病人,對發現的病人,應及時給予規則的聯合化學藥物治療。對流行地區的兒童、患者家屬以及麻風菌素及結核菌素反應均為陰性的密切接觸者,可給予卡介苗接種,或給予有效的化學藥物進行預防性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