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學生積極發言

才智咖 人氣:4.63K

篇一:如何讓學生積極發言

如何讓學生積極發言

這學期我教二年級,剛開學的頭兩個星期,我在課堂上就發現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老師提出一個問題以後,只有極少一部分的學生舉手回答問題,他們就好象是“回答專業戶”;絕大部分的同學就好象不關他的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工作這幾年,我也發現了這樣一個規律:國小低年級的學生回答問題積極,隨著年級的增高,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不斷下降,而且課堂上老師提出的每一個問題,幾乎成了班裡的尖子生和優秀生的專利,都由這些學生包了似的回答。這些學生學習積極性高,學習能力強,思維快速敏捷,在課堂中顯得學習十分活躍。而班裡的部分學困生,能在課堂上發言的機會就很少了。我覺得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由於優秀生佔據了發言的絕大部分機會,二是學困生心理上存在壓力,有自卑感,怕回答錯誤,人前丟臉,所以只等著聽別人答,擺出一副“等著上菜”的姿態。這部分學困生由於長期得不到鍛鍊,學習積極性下降,對課堂發言失去了信心,嚴重影響了他們學習能力的正常發展。這真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整個課堂上冷冷清清,課堂沒有了活躍的氣氛,教學效果大不如前。這種“一頭沉”的現象,不僅使學困生的學習很難進步,而且嚴重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阻礙學生學習質量、心理健康等到方面的整體提高。

怎麼辦呢?如何扭轉這種局面呢?我經常向老教師請教,又針對我班學生的特點,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趕緊制定了對策:

一、讓同學們都來搶答不用舉手,會的站起來就說,這樣一定很亂,我說:“我們要有秩序,看到比自己站的快的已經說了,你就不要說了。”我們知道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要有意識的支配學生的發言。為了激勵學生大膽舉手發言,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我還採用了以下三種方法:一是讓學生覺得一個問題可以分層解決,不覺得難的無法入手;二是選擇有能力回答的學生答,不完整的可以多次、多人補充;三是問題提出以後,可以先進行小組討論,合作交流等,指定不同型別的學生髮言。這樣就降低了問題的難度,讓學生敢於回答,樂於回答。

二:有的學生多次舉手以後,老師也看不見,也不叫他上來回答,失去信心。這是學生心理上的問題,和老師有很大的關係。一次,我上完課,班裡一個學生跑到我面前,對我說:“王老師,你上課怎麼不叫我回答問題啊?”這個時候,我才意識到,我忽略了他的感受,在課上沒有細心的關注學生。自那以後,我在課堂上時刻提醒自己要細心的對待每一個學生,注意學生在課堂上的表情、眼神等,若有舉手想發言的跡象,及時給予機會,增強其在課堂上的信心,提高課堂參與的興趣。

再後來,在課堂教學中我採取分層次設計問題的方法,把課堂提問分為三類,一類是可以從課文中直接找出答案的最簡單問題;二類是略加思考、整理即可得出答案的問題;三類是需要前後聯絡,分析歸納,方可悟出答案的問題。課堂上我有意識地將

一、二類問題留給學習較差的學生。一般在初讀課文後,先把回

答問題的機會留給他們,整理出課文大意;講讀典型段落時,啟發學困生找出段中的總起句、過渡句或中心句等等,這樣一步一步地解決課文中的問題,讓他們在課堂上也有發言的機會,減輕他們怕發言的心理負擔,同時對他們的正確回答和參與精神給予充分的肯定,幫助他們樹立信心。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調整,學生參與課堂發言的積極性有了很大提高,敢於舉手,敢於站起來發言的同學多了,課堂氣氛明顯活躍起來。各類學生髮言積極踴躍,打破了“一頭沉”現象,呈現出樂學、好學積極向上的態勢。在這樣的氛圍裡上課,感覺很好!

篇二:如何讓學生積極發言

遼河一小 王紅豔 這學期我教六年級畢業班,剛開學的頭兩個星期,我在課堂上就發現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老師提出一個問題以後,只有極少一部分的學生舉手回答問題,他們就好象是“回答專業戶”;絕大部分的同學就好象不關他的.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工作這幾年,我也發現了這樣一個規律:國小低年級的學生回答問題積極,隨著年級的增高,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不斷下降,而且課堂上老師提出的每一個問題,幾乎成了班裡的尖子生和優秀生的專利,都由這些學生包了似的回答。這些學生學習積極性高,學習能力強,思維快速敏捷,在課堂中顯得學習十分活躍。而班裡的部分學困生,能在課堂上發言的機會就很少了。我覺得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由於優秀生佔據了發言的絕大部分機會,二是學困生心理上存在壓力,有自卑感,怕回答錯誤,人前丟臉,所以只等著聽別人答,擺出一副“等著上菜”的姿態。這部分學困生由於長期得不到鍛鍊,學習積極性下降,對課堂發言失去了信心,嚴重影響了他們學習能力的正常發展。這真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整個課堂上冷冷清清,課堂沒有了活躍的氣氛,教學效果大不如前。這種“一頭沉”的現象,不僅使學困生的學習很難進步,而且嚴重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阻礙學生學習質量、心理健康等到方面的整體提高。

怎麼辦呢?如何扭轉這種局面呢?我經常向老教師請教,又針對

我班學生的特點,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趕緊制定了對策:

一、讓同學們都來搶答不用舉手,會的站起來就說,這樣一定很亂,我說:“我們要有秩序,看到比自己站的快的已經說了,你就不要說了。”我們知道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要有意識的支配學生的發言。為了激勵學生大膽舉手發言,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我還採用了以下三種方法:一是讓學生覺得一個問題可以分層解決,不覺得難的無法入手;二是選擇有能力回答的學生答,不完整的可以多次、多人補充;三是問題提出以後,可以先進行小組討論,合作交流等,指定不同型別的學生髮言。這樣就降低了問題的難度,讓學生敢於回答,樂於回答。

二:有的學生多次舉手以後,老師也看不見,也不叫他上來回答,失去信心。這是學生心理上的問題,和老師有很大的關係。一次,我上完課,班裡一個學生跑到我面前,對我說:“王老師,你上課怎麼不叫我回答問題啊?”這個時候,我才意識到,我忽略了他的感受,在課上沒有細心的關注學生。自那以後,我在課堂上時刻提醒自己要細心的對待每一個學生,注意學生在課堂上的表情、眼神等,若有舉手想發言的跡象,及時給予機會,增強其在課堂上的信心,提高課堂參與的興趣。

再後來,在課堂教學中我採取分層次設計問題的方法,把課堂提問分為三類,一類是可以從課文中直接找出答案的最簡單問題;二類是略加思考、整理即可得出答案的問題;三類是需要前後聯絡,分析歸納,方可悟出答案的問題。課堂上我有意識地將

一、二類問題留給學習較差的學生。一般在初讀課文後,先把回答問題的機會留給他們,整理出課文大意;講讀典型段落時,啟發學困生找出段中的總起句、過渡句或中心句等等,這樣一步一步地解決課文中的問題,讓他們在課堂上也有發言的機會,減輕他們怕發言的心理負擔,同時對他們的正確回答和參與精神給予充分的肯定,幫助他們樹立信心。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調整,學生參與課堂發言的積極性有了很大提高,敢於舉手,敢於站起來發言的同學多了,課堂氣氛明顯活躍起來。各類學生髮言積極踴躍,打破了“一頭沉”現象,呈現出樂學、好學積極向上的態勢。在這樣的氛圍裡上課,感覺很好!

篇三:如何引導學生課堂上積極發言

小議如何引導學生課堂上積極發言

課堂上,每一個老師都希望學生舉起的小手如茂密的森林。可事與願違,隨著年齡的增長,更多的孩子在課堂上選擇了沉默。於是,心急的我們絞盡腦汁,一點點提示,隨便提名,當然我們也鼓勵,可總是收效甚微。

課堂上,我們一直以來的做法總是讓學生舉手,我們來指名挑選。這樣做起來,確實課堂顯得很整齊,很有秩序。這在國小生中體現得更為明顯,如果不讓舉手,他們有時會站起來一大片,誰又都不肯坐下,爭著搶著都開始說,教室裡顯得亂糟糟的。卻是等他們說也說完了,一個人的也沒聽清,還得重新指名。那時因為學生都特別積極,並沒覺得什麼,可部分中等學生,他們課堂上都那麼穩重,沉默。這讓我特別無法習慣。尤其是語文課堂,離開了學生積極用心地參與,怎麼進行?勉強進行了,又怎麼培養學生的能力?

其實我試著想過許多方法,例如鼓勵他們相信自己,例如苦口婆心地告訴他們課堂上你很重要,例如呼喚他們展示自己是很重要的個人素質,甚至我還用生氣表達自己的不滿,但似乎都無濟於事,課堂依舊那麼沉悶。

反正舉手的人越來越少,乾脆我就不再讓舉手了。沒料到課堂發言的人還多了,有些甚至平時並不怎麼說話。這令我想了很多??

“你舉手,我來挑”是不是給學生一種這樣的感覺,我才是課堂的權威,有我的允許,你才有發言權。是不是會有一些學生他舉手了幾次,我們由於各種原因,沒叫他,或叫少了,他就有種挫敗感,或者甚至覺得老師不喜歡自己,對自己不滿,慢慢的便不想舉手,不再舉手。

而那些成績不好的學生是不是會更沒勇氣舉手呢?覺得舉手了,老師也不會叫我的,慢慢的他們在課堂上,就不光是不舉手了,他們也不再積極思考,更不會再參與課堂,漸漸的就越來越差,因為他們比誰都更缺乏自信,他們比誰都更渴望肯定、讚揚。

這樣一想,學生和我們一樣,都想做自己的主人呢。那就放權給學生吧,你想說就站起來說,你想到了,就去說。總之,全是你自己的決定。作為老師,我所做的就是靜靜地專注地聆聽,真心的毫不吝嗇地表揚。不都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嗎,讓你的表揚為他的同伴戴上花環,成為他的榜樣,到那時還用擔心他不站起來嗎?

所以,給學生不舉手的空間吧,讓他在參與中體會成就感,更明白敢於當家作主的人才有更多機會,更多成功。當然,對有些情況還是應當指名的,例如有同學特別膽小,沒有勇氣站起來,我們該幫他把握機會。還有比較簡單的問題,大部分同學都會,就沒有必要讓你爭我搶了。

篇四:淺談如何培養學生上課積極發言的習慣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上課積極發言的習慣

開封市金明區西郊鄉辛堤頭國小 蘆小妞 陳紅衛

新課程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交往意味著人人蔘與,意味著平等地對話和交流。課堂上積極發言對孩子的學習是大有幫助的。它可以使學生注意力集中,聽課效果提高,加深內容理解,提高學生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課堂發言表面是一個說,實際上是聽、思維、表達等方面的反映。但是,在教學中,我感到學生在發言時害羞、膽怯,課下卻唧唧喳喳。課堂上卻閉口不言。面對老師提出的問題更是不敢發言,這是為什麼呢?我和同事們探討,他們也深有同感。我上網查資料、看書籍,去找適合學生的方法,通過自己的實踐,多多少少有一定的體會,下面淺談一下自己的做法:

一、 讓學生在課堂上消除害怕感

“因害怕出錯”不敢發言的學生大有人在,特別對後進生來說,更是願意做一個聽眾,他們把老師的提問當作“傷心事”;也有一些學生想說但又怕別人取笑自己,從而害怕發言。對此,影響發言能力。這樣如此迴圈,學生的發言水平得不到發展。課堂上讓學生回答出錯是正常現象,老師不應粗暴的對待,而是應該採取恰當的評價。我的具體做法是:

1、 創設和諧的氛圍

在發言中,不讓學生感到忐忑不安,而是發言感到快樂,應從以下入手:

(1) 允許學生們出錯,把他們的出錯當成一種資源。

(2) 少批評,多鼓勵。

(3)關注每個學生的差異,見解不同要包容,讓其他學生學會傾聽。

(4)對話交流、敞開心扉,與學生做朋友,讓學生感到老師和他們一樣是在學習。

2、關注學生內心情感

當學生髮言有誤時,老師從傾聽方面來捕捉學生身上的資訊以及內心變化。如是學習方法和能力的欠缺,從而恰當評價。不過,在教學中,有些老師一聽到不對的地方就打斷學生,這樣既不禮貌,也會傷害學生,同樣糾正不了錯誤。記得有一次,我在講《下雨了》這篇課文時,讓學生先試說這篇文章講了什麼內容?我環視四周,把眼睛集中到平時不善言語的一個學生身上,我讓他來回答,這位學生面露難色,極不情願的站了起來。嘴裡小聲說:“我不知道。”我說:“你在家沒有預習這篇課文嗎?”他低下了頭。我想發火,但壓住了火,我引導他,給他提供一定的方式去說。我說:“按照老師剛才說的方式你來敘述一下,老師相信你。”他看著我,鼓起勇氣,說了起來。從這件事中,我發現對學生課堂表現要有一定的方法,它會使學生感到老師的尊重,自信心也會提高。

二、 課堂上調動學生髮言興趣

引導學生上課積極發言、動手、動口、動腦相結合。能夠有效地實現知識內化。這也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一個因素。因此,教學中,我特別重視口語表達能力。使學生養成敢於發言的一種手段。這樣學生思維被調動。課堂氛圍也活躍,課堂效果會提高。如在教學一個口語課《平凡事物中發現美》這個訓練時,我設計了說話訓練。讓每位學生參與,暢所欲言。在教學時,後進生我更是不離不棄。給他們要求稍低一些,可以說幾句話或一小段內容,只要把中心說出來。對於基礎好的學生我要求他們把內容說完整,有條有理。然後學生之間交流。特別是對後進生只要能大大方方,站起來敢於發言,我就表揚。以此提高他的自信心。隨即,小組之間再進行小比試。要求:“大大方方,聲音響亮,敘述得體”。這樣學生之間發言精彩的就會脫穎而出。特別是小組內好的學生幫助後進生互助說。好的學生會有成就感,後進生也感到同伴對他的信任,發言積極性也會被調動起來。因為每個學生的發言差異不一樣。說的不的學生教師多鼓勵、引導,練習反覆去說。也可以用激勵性的語言評價,“相信你,你能行。”“你提高我為你高興,”“你回答不上來,不要氣餒,再來一次。”總之,學生們聽到這些語言,上課的情緒會被調動,發言也會踴躍。

三、 發言權公平,不壟斷,以此帶動不愛發言的學生。

課堂上,有的學生思維敏捷,發言膽大。老師一提問題總是搶先一步。教師如果不稍加控制,就會無形之中造成這些學生對於發言的壟斷,其他同學沒法施展發言機會。久而久之發言積極性也消失了,有位教師說,平時,老師一提問題,發言快的搶先。其他學生沒有機會。課堂上中出現極少數人發言。大多數冷場看到這種情況,為了挽回這個局面,我與班級學生來了個約定:為了讓每位學生都照顧到,都有發言機會。以後你們舉三次手才可以獲得一次發言機會,有創意,再獎勵一次。這樣做,既照顧發言快的學生是情緒,有調動了學生的思維。更多的是讓其餘同學也參與其中,享受發言的樂趣。如:有一次,我班的學生在老師提出問題後,發現積極的學生首當其衝,不善言語的學生或後進生閉口不答,只當聽眾。面對這種情景,我讓發言積極的學生去幫助不善發言的。講課前,我總要和他們談天,並採取相應獎勵的措施。發言積極和不發言的配合。如果誰回答不上來。你的同伴就會幫你。你們就有獎勵,獲得“一個小紅旗”或“一個擁抱”。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就會被調動。特別是不愛發言的更有信心。因為讓他們感到了發言權的公平。老師是一碗水端平的。

(轉 載於: 海達 範文 網:如何讓學生積極發言)

總之,學生課堂發言積極了,那麼學習效率和質量也會提高。所以,積極發言使學生上課認真,使學生處於一種活躍的思維狀態,並動腦筋。不僅如此,積極發言還可以鍛鍊口才和膽量。為學生的成長做一個鋪墊。培養學生積極發言的習慣,不但是新課程倡導的,也是對學生的一種負責。

篇五:如何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發言能力

如何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發言能力

一、產生背景

新的課程改革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交往意味著人人蔘與,意味著師生平等地對話和交流。課堂上積極發言對孩子的學習有重要的意義,他可以集中注意力,提高聽課的效率,加深對聽課內容的理解;可以鍛鍊學生的思維敏捷性和語言表達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課堂發言表面是一個說,實際上他是聽、思考、表達等多個方面的綜合反映。作為教師,我們深深感受到隨著年級的升高和學齡的增長,一些學生漸漸變得不愛在課堂上發言了,這是為什麼呢?一些老師上課後時常抱怨學生啟而不發,實際上是除了自己“啟”的的藝術不高明外,也與平時沒下功夫培養學生積極發言的習慣有很大關係。那麼,教師如何培養學生積極發言的習慣呢?我認為要注重以下幾點。

二、主要做法

1、教師評價消除學生的畏懼感。

現在高年級學生不像低年級的學生那樣“初生牛犢不怕虎”,已經有了一種害羞感,因“害怕出錯”而往往不敢發言。對於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來說,情願做一個“南郭先生”,他們把老師對自己的提問當作“苦差事”;而一些對口頭語言表達缺少自信的學生,也因自己無法正確、清晰、如願以償地表達自己的見解而害怕發言,從而也使自己的發言能力愈加得不到發展,形成惡性迴圈。課堂上學生回答問題出錯時,教師應當怎樣恰當地給予評價呢?

1)為學生營造安全的心理

不論教師採用何種評價方法,都要盡力為出錯的學生營造安全的心理,儘量不讓其感到忐忑不安,使其在輕鬆的心理狀態下學習和成長。具體來說,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

(1)允許學生出錯,把學生的語言錯誤看成是一種教育資源。

(2)少用否定性評價,多用激勵性評價。

(3)尊重每個學生的見解,並讓其他學生學會傾聽和包容。

(4)進行對話式教學,敞開心扉與學生交流,讓學生感到教師不是在教他們,而是在與他們一起學習。

2)善於傾聽學生的錯誤,關注學生的內心世界

當學生的回答出現語言錯誤時,教師可以通過傾聽學生的發言,捕捉他們內心情感的細微變化,發現學生知識和能力方面的不足,從而做出恰當的評價。然

而,在實際教學中,有些教師一聽到錯誤就打斷學生的發言;這樣做不僅不利於糾正學生的錯誤,還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師對學生髮言的傾聽實際上是一種無聲的評價,是對學生課堂表現的支援和鼓勵。它會使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發言的尊重,從而增強自信心。認真傾聽學生的發言,關注他們的內心世界,能幫助教師準確發現學生出錯的原因,並對其發言做出恰當的評價,從而減少否定或負面評價給學生心靈造成的傷害。

3)採取包容性評價

在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時,對於學生偏離主題的答案、不著邊際的想像或違背邏輯的結論,教師不要簡單否定,而要對這些答案採取包容的態度,同樣給予恰當的正面評價,以保護學生的求知慾。實際上,在許多情形下,學生的答案是“錯”中有“對”,“對”中有“錯”,此時,如果教師動輒就否定學生的回答,勢必會扼殺學生的創造性和積極性。

總之,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要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理念。對於出錯的學生,教師要給予更多的關愛和支援,要運用恰當的評價方式,促使其在掌握英語知識和形成語言能力的同時身心也能得到健康的發展。

2、要幫助學生破除發言的羞怯感。

教師要時常找那些具有羞怯感的同學談心,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戰勝自卑。如果教師希望這些同學在課堂上回答問題的話,不妨在課下提前給他們交待一下要提問那方面的問題,鼓勵他們放下包袱,大膽發言;如果這些同學因沒有回答好問題而在課堂上受了委屈的話,教師要及時地給予安慰。另外,教師要多創造情境,幫助這些學生煉膽、煉口,如詩歌朗頌會、演講比賽、口頭作文賽等;儘量多給他們社交的機會,如課堂情景劇、文娛晚會、校外訪問,各種座談會等,使其在實踐中鍛鍊發言的膽量和勇氣。

3、要防止發言權的壟斷現象。

在課堂上,有的學生膽大,思維敏捷,老師一提出問題,搶著發言的總是這些同學。如果教師不注意調控,就會在無形中造成這些同學對話語權的壟斷。假如其他同學很難得到發言的機會,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發言的積極性。有位教師遇到這種現象,就與班級中的“活躍分子”約定:為了照顧班級中的每個同學,讓他們都有答題的機會,以後你們舉三次手才可獲得一次回答問題的權利,如果答題有創意,可以再獎勵一次。這位教師的做法,既限制了這些“活躍分子”的發言頻率,又避免了他們的不滿情緒,調動了他們的思維向縱深發展,更重要的是讓大多數同學享有了公平的話語權,使每個同學都感受到課堂發言的樂趣。

4、以發言統計條調動學生髮言積極性。

我現在教的班有個特點,孩子的性格普遍屬於內向,學生說話的聲音普遍很小,很多學生不愛表達也不善於表達,與以往教的幾個班有明顯的差異。出課前,

我總是要動員半天,並採取相應的獎勵措施,他們的積極性才能夠被調動起來。可是平日的課堂總不能每節課都採取這樣的方式。在反覆思考實踐後,我進一步改進了以往的做法,開展了以小組為單位的課堂發言評比活動。就是每個學生每週準備一張空白課程表,可以是家長給畫的,不過課程內容不填寫。一節課只要老師提的問題會就舉手,不論老師是否叫到,學生都可以在這節課相應的格內畫一條,一週統計一次,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比。這樣做既克服了課後統計的繁瑣,又避免了發言才統計一次的弊端(打擊學生舉手發言的積極性)。

三、基本成效、認可程度

採取上述做法後,學生髮言的積極性有了明顯提高,特別是發言統計條的使用大大調動起學生的主動性。學生課堂發言積極了,課堂學習的效率也相應提高,期末考試班級整體水平有了明顯進步。家長會上好多家長對這一做法表示贊同。

積極發言是學生上課認真,積極學習的表現,它會使學生處於一種活躍的思維狀態,更好地鍛鍊邏輯分析能力。不但如此,積極發言還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口才和膽量,為將來走向社會作準備。如此說來,培養學生積極的發言習慣,不但是課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對學生一生負責的需要,教師不可等閒視之。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TAGS:發言 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