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義門觀後感「國小生」

才智咖 人氣:1.59W

動畫片《鄭義門》今天起正式登陸央視。該片共12集,通過《鄭浩拒禮》、《儉以持家》等12個生動故事,體現“江南第一家”鄭氏家族“家風”和“規矩”的重要性。

鄭義門觀後感「國小生」

鄭義門,又稱“江南第一家”,位於金華市浦江縣鄭宅鎮,是中國古代家族文化的重要遺址。自北宋崇和元年(1118年)至明天順三年(1459年),鄭氏家族在此合族同居歷時340餘年,被稱做“廉儉孝義第一家”,至今已整整聞名了900多年。長達168條的傳世家訓《鄭氏規範》,被譽為中國傳統家訓的重要里程碑。其事載入《宋史》、《元史》、《明史》。

該片共12集,每集時長10分鐘,採用古裝動漫形式,深入挖掘“鄭義門”168條家規蘊含的優秀傳統文化內涵,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以家長鄭濂的故事為經,以家規為緯,通過《鄭浩拒禮》、《儉以持家》等12個生動故事體現“家風”和“規矩”的重要性。

其中,《鄭浩拒禮》篇,講述了鄭家子孫鄭浩在擔任知縣期間,拒絕排場、拒絕禮單,抵擋住了各種誘惑,清廉為官的故事。而《致力為公》篇,則講述了當糧長的鄭濂,不賣人情,秉公丈量所轄區域田地,編制稅賦籍冊的故事。

曾擔任過《大清鹽商》、《四十九日祭》等電視劇編劇工作的南柯,這次擔當《鄭義門》編劇工作。據南柯介紹,在角色上,劇組特別設計了“角端”這樣一個精靈的形象,這隻淘氣可人的精靈,讓《鄭義門》的故事變得風趣又引人入勝。

據悉,從3月7日至3月18日,《鄭義門》將在央視綜合頻道(1套)每晚18:40檔播出,每天一集。軍事農業頻道(7套)於3月7日至3月12日20:35檔播出,每天兩集。少兒頻道(14套)於3月7日至3月12日20:00檔播出。

鄭氏家族還有一條規定,就是未冠子女被懲罰要去倒夜肥,因為這不僅僅是一種懲罰的行為,更是調教年幼晚輩要懂得尊老愛幼,低調做人。節目中程野帶著楊旭文去買土地,拼命壓價,發生賭博行為,結果被鞭打還要向族人跪拜270下,諸如此類的家規,有其很深的教育意義和現實意義,可惜傳統的文化被遺忘得零零落落,這是精神財富的缺失,最終會導致民族之魂的消失殆盡。

動畫片鄭義門觀後感範文一:

“既仕,須奉公勤政,毋踏貪黷,以忝家法。”900年前,以崇尚清廉的家規治家的鄭義門,號稱“江南第一家”。近日,一部名為《鄭義門》的廉政動漫片登陸央視,上演家規裡的經典故事。

片子不長,一集十來分鐘,共12集。《以法齊家》《家法如山》《教化為先》《儉以持家》《致力為公》《鄭浩拒禮》《遊街退匾》《正風除弊》《利人利己》等劇集,把“江南第一家”鄭氏家族創造15代不分家、3000多人同吃一鍋飯的家族傳奇,以及一幅幅孝廉文化圖景生動地呈現在觀眾眼前。

“鄭家的規矩”,是“鄭義門”的精神支柱——長達168條的《鄭氏規範》。這部經數代人創制、增刪的家訓,將儒家的“孝義”理念,轉換為操作性極強的行為規範,涵蓋治家、教子、修身、處世等方方面面,形成了環環相扣的完整家族管理體系,也成為鄭氏族人歷世承襲的行事“密碼”。

國由家組成,有國才有家。治國從治家開始。

鄭沂辭俸促廉、鄭崇嶽清退賄物、鄭幹懲治貪官……從家庭角度約束族人為官清正,是《鄭氏規範》一大特色。

因為家規傳承,鄭氏家族形成了強大的凝聚力和約束力,鄭氏族人自覺以家規為尺,注重自我修為,共同締造著家族的累世繁盛。也因此,《鄭氏規範》由明朝“開國文臣之首”宋濂修訂完善,被譽為“中國傳統家訓的重要里程碑”。

在崇尚“家國”概念的儒家文化系統中,鄭氏家規承襲的倫理文化、責任文化是中華優秀文化的具體投射和濃縮,鄭氏族人在時代變幻中始終恪守家族精神,展現著炎黃子孫對民族文化幾千年如一日的尊崇。

鄭氏子孫中有173人出仕做官,沒有出現過因腐朽而遭罷官的現象。鄭氏族人勤儉持家、清廉為官的背後,是家風文化的潛移默化使然。在新時代中,在全國黨員幹部和群眾中傳播鄭氏的廉政文化和良好家風,點亮清廉為官的意識,更擁有振聾發聵的教育意義。

動畫片鄭義門觀後感範文二:

這是一抹恬靜而靈秀的風景。春的紅,夏的綠,潛藏著清幽的香,按捺不住地流淌。白的牆,灰的瓦,青的路,拱的橋,精緻著和風中的江南。

這是一道猜測不息的謎題。尋常百姓,被當朝皇帝親自賜封為“江南第一家”;普通人家,卻留下無數驚絕動人的傳奇佳話。

這是一種跨越千年的`影響。孝的高潔,義的醇美,自打從那戶鄭姓人家飄然而出,便從未離開過這片民風淳樸的土地,至今依然在浦江縣那幽遠的小鎮裡口耳相傳……

這,就是名冠天下的“鄭義門”。

深遠的鄭義門,以獨特的家儀著稱於世。所謂“義生然後禮作,禮作然後萬物安”,因為禮儀,德義之花開始了愈加優雅淡定的綻放。

撫摸著那口懸掛在孝友堂左側的大鐘,耳邊彷彿響起悠遠而又熟悉的鐘聲。那是當年鄭義門每天都會響起的鐘聲。透過這歷史深處傳來的鐘聲,鄭氏家族幾百年前生活的場景在眼前依稀清亮起來。

那是每逢七年級、十五的早晨,天剛矇矇亮,鄭家祠堂的大鐘就會“當——當——當”地響了起來。剎時,悠遠的鐘聲傳遍了整個村莊。二十四聲之後,人們衣著停當。鐘聲很快又是連續四下,於是各房之中便齊齊傳出了汲水盥洗之聲。

宗祠的有序堂上,家長早已正襟危坐。族人們男左女右,分別佇立堂下。這時,座中站起一個十多歲的童子,出列來到堂上,朗聲背誦族中世代相傳的祖訓:

“聽、聽、聽,凡為子者必孝其親,為妻者必敬其夫,為兄者必愛其弟,為弟者必恭其兄。”

“聽、聽、聽,不要徇私情以妨害同居的大義,不要怠慢懶而荒廢你的事情,不要放縱奢侈受到上天的懲罰,不要橫生是非而擾亂家門的清靜,不要沉溺酒色而亂了你的本性。念念不忘祖先的訓誡,關係到家族事業的興盛。言之再三,爾宜深戒。聽、聽、聽!”。

誦畢訓誡,眾人起身,向家長一揖,復分左右,會揖而退。

浦江鄭氏,就在這井然的鐘聲裡有序地生活了幾百年;浦江鄭氏,就是通過這種嚴格而周備的禮儀,經世不息地教化自己的子孫,讓忠孝禮義廉恥深深地印入每個人的腦海,潛進每個人的思想底層;浦江鄭氏,就是這樣詮釋了一個平凡的社會單元對於大同社會的理解,為後人樹起一個廉潔德治的典範。

鄭義門,一個遙遠的故事,那合眾生活的熱鬧場景歷經三百多年的歲月滄桑,終於悄然隱退,藏入歷史蒼茫的暮靄。然而,它的存在,在中華家族發展史上劃下了濃重的一筆。“家”,始終是中華民族心理積澱中最難釋的情結,也是人類認識自身發展流變的一方座標。毋庸置疑,鄭義門在這方座標中走出了一段醒目的軌跡。它的治家、教子、修身、處世的族訓,以及極具特色的禮儀教化,對映著中國古代家族制度的演變歷程,表達著儒家禮儀美德治家的功能樣態。鄭義門幾百年來凝聚而出的優秀文化,並沒有隨著光陰的流逝而淹滅,它依然活躍在當今鄭氏後裔的基因裡,流淌在我們這個民族的血脈中。如今,人們在這裡尋古探幽,思索感悟,汲取精神養分,向著更加燦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