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集錦15篇)

才智咖 人氣:2.51W

看完某一作品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後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集錦15篇)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1

一個前程似錦的青年才俊、大銀行家——安迪,或許也是一個運氣不好的傢伙,因為被人陷害殺人而入獄——肖申克監獄。電影的故事是以瑞德(安迪的獄友)為第一人稱來敘述的,講述了安迪在監獄裡經歷的十九年,最終成功越獄。我很驚訝,他明明是無辜的,卻因為別人坐了十九年“冤枉牢”,他怎能忍受這般委屈、怎麼度過十九年的日日夜夜?但安迪說:“這世上肯定有一些東西,是這石牆關不住的,是希望。”

希望,是人間至善。

“我曾誇下海口的六百年的工程,安迪只用了不到二十年。”瑞德曾嘲笑安迪要用一個七寸的嘴鋤鑿一條地道越獄,起碼鑿六百年,當時安迪只是笑笑。沒人想到,希望會給人這麼大的力量,會推他走那麼遠;沒人想到,他的希望這麼遠大,遠到從肖申克到墨西哥。每當他沉默,都覺得他的眼神直穿我心尖,他想要“像個人一樣活著”的信念,令人顫巍。他們曾說“希望是個危險的東西。”因為有希望,就會反抗,而反抗是牢獄中最忌諱的東西,它會害死人。但是正如安迪所言,這石牆鎖不住他的希望,我相信他的希望足夠點亮一座城。

其實在這電影中,最令我在意的是老布——在肖申克被關了五十年,最終假釋,獲得了自由,但他卻不願離開了。因為外面的世界改變太多了,他像一個未諳世事的孩子一樣走在大街上,險些被車撞了,社會已經不需要他這個老病交加的廢人。最終,老布選擇自殺。就像瑞德說:“這就是體制化。在這裡(肖申克監獄)我可以讓你有求必應,但出去了,我什麼都不是。”

他的獄友們都是被判無期徒刑的,甚至有的已經被關了幾十年。他們習慣了階下囚的生活,與世隔絕的人,已經出不去了,因為他們的心被徹底鎖在這裡了。正如魯迅先生說過:“做奴隸雖然不幸,但並不可怕,因為知道掙脫,畢竟還有掙脫的希望;若是從奴隸的生活中尋出美來,那就是萬劫不復的奴才了。”失去希望才是殺死液體個人的真正凶手。

南非前總統曼德拉,在監獄中度過了二十七年。他的一生都在鬥爭:為人權、為和平,為他人、為自己。我不知道希望能支援一個人走多遠,我只知道希望在,心就不死,希望,是人間至善。

彷彿安迪就在我眼前,他衣衫襤褸,有些頹廢地坐在牆邊良久。他的聲音很輕,似乎從空中飄來,卻生生震痛了我的靈魂。他說:“人生在世,只有兩條路,忙著活,或者忙著死”。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2

開始以為肖申克是個人~然後才知道它是個讓人感到恐懼,暗無天日的監獄!但有些人確實閃閃發光的!所以有時候會說同樣的環境也會有不一樣精彩的人生。

肖申克里面關押的是犯了大大小小事兒不會被放過的犯人,但是大家許多是被不得已冤枉而判刑來到這兒的。在肖申克監獄裡有的是姐妹花,有的是舊犯對新犯的壓迫,有的是每天監獄的例行檢查……總之來到這兒就是讓你像剛來到這個世界時那麼幹淨!

安迪也是像所有監獄裡的人一樣,經歷了每個新成員所要經歷的一切。但是不同的是他與別人的結局截然不同。

首先我看到的是希望。因為安迪渴望自由,追求自由,從進去監獄的那一刻開始他就可以在看似暗無天日環境中找尋出路。慶幸的是他最終成功了。安迪是一個銀行工作者,他被指證殺了他的妻子和妻子的外遇,所以不得不來到這個監獄。在最初的一個月裡,他沒有和任何人打交道,也沒有像許多犯人一樣熬不下來。一個月以後他和瑞德開口了,是需要他幫忙尋一把小錘子,後面接著是海報。也許海報給予他更多的是對外面世界的信念,儘管二十多年過去了依然可以堅持!

還有在片子中有段是安迪自己利用自己的銀行工作者的才能為大家贏得了啤酒,那是在修建監獄頂層的時候。瑞德說過:安迪冒著巨大的危險換來的啤酒不僅使他增添了朋友,而且更多的也是讓這裡的大家覺得彷彿是給自己家修建屋頂呢。安迪臉上洋溢著奇怪的微笑面對這一切。

在這裡你會明白知識可以贏得生命的價值。即使在監獄裡大家都會有書讀,並且在後來安迪利用監獄長得野心來實現大家的利益,通過自己每天寫信申請最終擴大了監獄圖書館規模(這個過程也是艱辛而漫長的)大家可以讀更多的書甚至有人還可以拿到大學文憑。這一切都跟安迪有關。

安迪善於觀察,瞭解世事,所以抓住典獄長得心理,為他牟利,減少稅收〈會計方面的知識〉讓其依賴他。後來出去也拿到了一筆自己二十多年來應得的報酬。所以也用自己的智慧成就了自己。

目前想到的只有這麼多了,但我覺得作者塑造了一個非常有魅力的角色!他有知識,有氣魄,是一個真正心有一片海的人!他只是常常會在嘴角閃現一道微笑。二十年過去了依然不忘初心,即使他面臨著有可能失敗,有可能出去後不適應(畢竟在裡面他還是有地位的)出去後一切都是新的,即使時間過去了二十多年!當看到電影裡他在雷聲中敲破下水管道有東西噴出來的時候你真的會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3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優秀勵志型影片。很早就有老師推薦我看,當昨晚看後覺得此片值得一看,甚至值得看幾遍。有些電影,給我們感官上的快感,讓我們暫時降低智商,如孩童般地快樂;有些電影,給我們人世間沒有的奇景,滿足我們白日間想入非非的幻想;而《肖申克的救贖》不同,它是一部感動我們心靈的電影。

影片中有幾句話是非常經典的,讓我印象深刻,深受啟發。

忙活,或者死。Getbusyliving,Orgetbusydying。

希望是美好的,也許是人間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

有的鳥是不會被關住的,因為它們的羽毛太美麗了!

“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的,你習慣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

恐懼讓你淪為囚犯。希望讓你重獲自由!

瑞德:監獄是怪地方,起先你恨它,然後習慣它,更久後,你不能沒有它,這就叫體制化。

安迪:世上有些地方是石牆關不住的,在人的內心,有他們管不到的東西,完全屬於自己。

瑞德:你指什麼?安迪:希望。

《肖申克的救贖》中的什麼感動了我?是安迪歷經20年的牢獄之災、20年水滴石穿般地不懈挖掘,終於在一個雷雨交加之夜從500碼長的汙糞管道中爬出,奔向自由?是安迪的朋友阿瑞在被關押40年後在假釋審查官面前那番看似無謂,卻令人動容的話?("我沒有一天不在後悔,我回過頭去看看往昔,那個愚蠢的男孩兒犯下了可怕的罪行。小男孩早已不見了,只剩下這個厭物,垂垂老矣。")

說實話,我被這部影片徹底的震撼了,灰色高大的圍牆隔開了目光,隔開了一切。漫漫無期的歲月,寂寞無望的日子,精神一點點被磨蝕,靈魂逐漸在扭曲,心靈走向麻木,直到自己已經感覺不到麻木。哀大莫過於心死,所謂的“希望”,“信念”已然連同他們的肉體一同被禁錮起來。

它給人一種無形的力量,它讓我知道人的一生中所應該擁有的最寶貴的東西,從而珍惜你現在還擁有它的機會。因為我們人類始終是這樣:只有失去了,才真正意識到它的價值,才又拼命地去爭取奪回來,然後又不去珍惜。希望、自由、友誼是我們最基本、最起碼的感覺和需要,如果自己不珍惜,那麼難道還祈求別人去珍惜和維繫嗎?

同時安迪的形象也刻畫得非常出色。他看上去懦弱,但實際卻非常堅強。他不怕毒打,堅持自己的意見。他聰明而有學識,善待他人,善待自己,從沒忘記自己是個有尊嚴的人,從沒忘記希望和自由。

《肖申克的救贖》把生命變成了一種殘酷的選擇。肖申克的救贖是我們簡單的生活中值得一再回味的東西。相信自己,不放棄希望,不放棄努力,耐心地等待生命中屬於自己的輝煌,這就是肖申克的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4

人都有向上之心,但在實踐的人生中,沉淪似乎是不可避免的。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活在世界上,受的制約太多。我們都想只為自己而活,但是,又常常不可得。規範得遵循,遊戲規則要遵守,責任得去盡,還要努力取得成就(在這個貧乏的時代,成就只不過是金錢的代名詞,20世紀以降,一個重要的觀照人的方式是看他能賺取多少數量的金錢,這實際已成為一種普遍的評價方式)。每個人都自覺的按照他人的眼光來過自己的人生,拿他人的意識衡量自我,而忘記了自己的本色人性和內心訴求。如果自己做不到這個社會所要求的,不用他者質問,自我就已經感到是一種犯罪。這種無理的罪惡感使得人都自覺的認同社會規則,並以此評價他人。對習慣於遵循規訓生活的人來說,永遠都不會有自由的一天,因為權力者的社會從來不缺乏規則,並且它還越來越多。假如遵循者突然自由了,他絕不會歡欣。他會感到自由於對他是一種巨大的束縛,正象《肖申克的救贖》裡的那個老圖書管理員,習慣了順從和規律的生活,習慣了不自由(不自由意味著可以不作決定,不承擔責任),一旦真正的自由到來,他反而不能適應,不知如何是好。

這只是一個極端,可是,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不都是卑微的活著嗎?生存就是一切,規規矩矩的活著就是一切。我們彷彿生活在一個延綿幾千年的騙局和謊言裡,勞作,繁殖,忍耐,犧牲,然後死去,從未享受過生活的喜悅。人變成了生存的工具,成為生存延續自身的低價手段。對我們的大多數而言,存在不是為己的個體性存在,而是一種符號式的集體性存在。我們被淹沒在人流中,迷失了自我的道路。這種時代早該結束了(在此時代,我們忍受,一再的忍受,以至造就了一種適應——這給了我們安慰和自信,適應的再繼續又成就了一種習慣——這更給了我們巨大的生存策略,順應習慣總是很容易的,何況習慣本身好像具有一種不言自明的合理性,習慣的再繼續又會異化為傳統——不但為我們提供了合情性和尊嚴,還給了我們驕傲的資本和活著的根。搞到最後,忍受被我們對卑鄙生存的強烈渴望變成了一件美麗的事情),雖然直到今天還沒有結束。

應該培養起一種對自由的普遍熱愛和渴求,否則,我們就註定要一再的被延宕,離地獄越近就是越遠離天堂。雖然自由比奴役更美好,但也意味著更冒險:承載更多的犧牲,責任和人道的良知。但堅持的人總是遲早要得道的人,也許道路本身就不會是一馬平川。否則,就肯定不是達至自我成就的道路,而是人生的陷阱。在風雨中歷經磨練和考驗,去真切的體會和經驗,花朵才會在春天的原野自在的,欣喜的開放。人啊,生和死都那麼偶然,存在是如此寒冷,我們是如此孤獨和脆弱,你有什麼理由不好好的活著,作為自己,只為自我的實現和喜悅而活著。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5

曾經有一隻小鳥被一個人抓了起來,放進了籠子,當天晚上,鳥媽媽從房子的窗戶飛進來,停在了籠子旁,她企圖啄開鳥籠的鎖,但並沒有成功,她俯身對小鳥不知嘰嘰喳喳地說了什麼,就飛走了,過了一會兒,又飛回來了,嘴裡叼著食物,送入了小鳥的嘴中,那個人見鳥媽媽來幫小鳥餵食,也很高興,便沒有阻攔。第二天早上,他發現小鳥已經死了。原來昨夜鳥媽媽將有毒的食物餵給了小鳥,為的就是讓小鳥不要忍受這樣沒有自由的生活。在它們看來,沒有自由的生存還不如死去。

那麼安迪一定就是那隻嚮往自由的小鳥。他被指控槍殺了妻子及其情人,被判無期徒刑,這意味著他將在肖恩克監獄中渡過餘生。他一開始不被獄友看好,但後來憑藉著自己的善良贏得了友誼。他託自己的好朋友瑞德向外界購取物品,那些看似毫無用處的物品,最後卻成為了安迪越獄的利器。他在獄中所做的一切,除了讓獄友們感受自由和快樂,其他都是為了越獄做準備,沒有一件事是多餘的。這是要對自由何等的渴望才能策劃出如此周全精密的計劃啊!

在獄中時,他常常與瑞德交心,流露出了對自由的渴望。他說過:“生命可以歸結為一種簡單的選擇:要麼忙於生存,要麼趕著去死。”生存最重要的是什麼?就是自由。正是因為他對自由如此的嚮往,使得他在成功越獄後這樣說:“我發現自己是如此的激動,以至於不能安坐或思考。我想只有那些重獲自由即將踏上新徵程的人們才能感受到這種即將揭開未來神祕面紗的激動心情。我希望跨越邊境,與朋友相見握手。我希望太平洋的海水如同夢中一樣的藍。我希望。”

是什麼使得安迪有這種對自由的渴望?“懦怯囚禁人的靈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強者自救,聖者渡人。”我想,是希望吧。希望使得安迪能夠忍受獄警的殘暴,敢於反抗“三姐妹”的欺侮,也就是希望,使得他堅定自己的信念,朝著重獲自由的方向,堅持不懈。因為他堅信:“希望是美好的事物,也許是世上最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事物從不消逝。”在獄中自由活動時,安迪常常與瑞德一起坐在牆角,談論著,他曾經就對瑞德說過:“不要忘了,這個世界穿透一切高牆的東西,它就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他們無法達到,也接觸不到,那就是希望。”這句話與其說是在勸誡瑞德,還不如說是他在自我勉勵。

就在這樣強烈的對自由的渴望和永不泯滅的希望下,他成功越獄,最後與成功假釋的.老友瑞德一起在墨西哥陽光明媚的海濱相遇了,從此過上了自由自在的生活。

在現實中,有了自由才有生存的意義,有了希望才有生活的動力。生存需要自由,生活需要希望。讓我們點燃自由之火,唱響希望之歌,在生命的長河中盡情地飛翔!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6

一部兩個半小時長的影片,有兩個多小時讓觀眾窒息,為那些判了無期徒刑的人的絕望,終於在最後的半個小時,主人公安迪從一個鑿了20年的洞逃離可怕的監獄,讓人看到了黎明和希望的曙光。

電影的主人公安迪曾是一名出色的大銀行家,因為妻子出軌被殺而被冤入獄,被判無期。他的人生從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人上人變為了階下囚。在監獄,他遇見了像慈愛媽媽一樣的黑人大叔瑞德,當時瑞德已經在監獄呆了20年。安迪希望瑞德能給他一個錘子,瑞德開玩笑地說:“你不會要鑿牆逃離吧,那大概需要600年。”然而,就是這樣一把很小很小的錘子,成了安迪活下來的希望和逃往黎明的工具。

整個影片讓人壓抑,變態的典獄長、暴力的海利警長,殘忍地殺害或者毆打犯人,看到很多被冤枉入獄的人被殘暴地毆打,我的情緒甚至出現了暴躁,每次這些人進入像籠子一樣的獄室,不禁讓人悲從心出。影片名叫《肖申克的救贖》,何時救贖?安迪何時能夠平反?

二十年的監獄生活,安迪已由一個青年才俊變為一個兩鬢斑白的中老年人,他用大銀行家的所學為警長們逃稅,幫典獄長洗黑錢,申請圖書館,讓犯人考同等學力,用知識為獄友們贏得了啤酒、知識和對生活的希望。當一位叫龐克的年輕獄友偶然告訴他,安迪的罪是由另外一個人犯下的,安迪整個崩潰了。他希望典獄長給他機會,給他申訴和重新調查這件案子的機會,一句“這是我的人生啊”道出了安迪對生活的渴望。但典獄長無情地拒絕了安迪的合法要求。

所有的人包括瑞德都認為,安迪會絕望甚至自殺。當新的一天來臨時,安迪沒有出籠。誰也沒有想到的,他已經在前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爬出五百碼惡臭的汙水管道,衝出黑暗和骯髒,走向了光明。

黑人大叔瑞德說,希望是危險的東西,是精神苦悶的根源。在重重擠壓之下的牢獄裡呆了三十年的他的確有資格這麼說。安迪告訴他,“記住,希望是好事——甚至也許是人間至善。而美好的事永不消失。”就因為沒有希望和寄託,在監獄呆了五十年的老布以懸樑自盡結束了自己的一生;正因為瑞德大叔要踐行自己的承諾,幫助安迪在樹下尋求一個寶石,才尋求到了生活的目標。

這部影片,除了“希望”以及很多人評論的“信念”、“友情”、“自由”之外,我認為這部影片很突出了知識的重要性。安迪用知識在監獄裡所做的一切,以及他在為典獄長洗錢的過程中“製作”了一個嶄新的自己,一個有護照、有姓名、有銀行賬號的人。如果沒有知識,即使他逃出監獄,結局可想而知。

人生,要有希望,希望是活著或者活得更好的動力。

人生,離不開友情,友情會讓人活在世界上不會孤獨。

人生,要有自由,無論是心靈的自由還是肉體上的自由。

人生,要不斷學習,知識改變命運。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7

影片色調大部分時間陰暗、冷峻、壓抑,在影片片尾卻開始越來越明快鮮豔,最後更是碧海、藍天,沙灘上兩位相處19年的老友重逢,畫面上的鮮豔明快的顏色彷彿都要從銀幕上噴射而出。在此結束,肯定了對人性的救贖,對自由的追求,對希望的珍視。

《肖》以瑞德,這樣一個既是局中人,又是旁觀者的視角描述了這樣一個救贖的故事,讓人既能客觀看待,加以分析,又可以主觀投入,感同身受。

影片在鏡頭處理上非常熟練老道。大量運用景深鏡頭,賦予深刻寓意,加強效果表達。例如安迪終於逃離監獄,跑到了小水潭。鏡頭後景是監獄,被雷電黑暗籠罩,象徵著邪惡,對人性的壓迫。鏡頭背景是一個雷電交加的小水潭,大雨滂沱,以此襯托出雷電交加的苦熬19年的安迪,一朝出獄,得到自由的狂喜、極度激動和興奮。另外一個景深鏡頭是安迪飛奔,前景的一排樹枝快速地掠過,這個鏡頭很好的表達出安迪越獄後終獲自由的狂喜心情。其實在前景佈置樹枝的手法是很常用的一種方法,可以在許多影片中看到。還有的是用木箱代替樹枝,比如槍戰片、武俠片。

還有一個鏡頭,安迪進入獄房時導演給了一個安迪抬頭看天空的主觀鏡頭,藍天和黑暗涇渭分明,以顯示監獄的黑暗對人性的壓抑。

還有一個場景,男青年小偷被槍殺那場戲。獄官從黑暗中出來槍殺他,隨後又隱入黑暗,象徵獄官們的邪惡黑暗。而唯一一處光源來自上方的小燈,燈光照在血泊中的男青年上,昏黃微弱,寓意光明被邪惡黑暗壓制,無力而軟弱。

導演的蒙太奇功力也是爐火純青。在影片開頭,導演用平行蒙太奇手法,一邊是安迪妻子與情人激情火熱的鏡頭,配合著粗大的喘氣聲。一邊是安迪無精打采得悶著酒,只有酒水流動和裝槍的單調刺耳的聲音。這既是平行蒙太奇又是對比蒙太奇,將安迪面對妻子的背叛的悲痛淋漓盡致得表現出來。這還沒完,接著導演插入第三條平行線索,安迪在法庭被控方律師指責,在一 、二條平行線索中插入控方律師的話外音,音畫雙軌,這樣不僅表現了安迪在當時時空的灰冷心情,也表現出安迪在法庭上百口難辯的窘境。實在是大師手筆。

導演還在多處運用了重複蒙太奇,來暗示人物命運,顯示人物心理的變化。典型的,是將老頭子和瑞德分別出獄的重複蒙太奇。鏡頭處理上,老頭子出獄時,有一個景深鏡頭,後景是肖申克監獄,這個鏡頭象徵著老頭子的心還在裡面,他屬於那裡,暗示老頭子前景暗淡。當瑞德出獄時,導演沒有再給出肖申克監獄一個鏡頭,相反,給出了監獄對面的景物。這反映出瑞德心態比老頭子積極,暗示瑞德的未來的光明的。

還有一個重複蒙太奇是瑞德的3次稽核的,這個主要反映了瑞德心態的變化,就不再贅述了。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8

高聳的灰色石牆。

冰冷的堅硬鐵柵欄。

凶狠殘酷的獄警。

你如新生的嬰兒般赤裸裸的來到這裡,數十年如一日,時間足以磨滅一切東西。

面對著遙遙無期的囚禁歲月,時間慢慢地腐蝕著一個個囚犯的精神,扭曲的靈魂、麻木的心靈,每個囚犯就像一隻只鳥兒,在時間的牢籠裡苟延殘喘。我們的主人公安迪——一位銀行家被誣陷以殺人的罪名判無期徒刑,在肖申克監獄中呆了二十年後,通過密藏在聖經裡的一把實錘,鑿出“600年都無法完成”的通道,從而越獄成功。

這部影片給人一種精神的救贖,安迪他不僅救贖了自己,更救贖了瑞德,救贖了那個黑暗的肖申克監獄。精神折磨遠比肉體的折磨更殘酷。有句話說得好“上帝指教那些自救的人”,真正的救贖之道永遠得靠你自己,拯救自己的靈魂,面對坎坷的未來。安迪的救贖,使他成功地逃脫束縛,靠的是二十年來不變的信念,永恆的希望。

希望究竟是什麼?瑞德曾說“希望是危險的東西,是精神苦悶的根源”,在暗無天日的監獄裡,心存希望何嘗不是一種精神的折磨呢?但安迪說“希望是件美好的東西,也許是最好的東西。”因為他堅信這個,他就真的做到了。沒有希望,一個人的靈魂就死了,就一無所有了。那個被囚禁了半個世紀的圖書管理員老布面對陌生的新社會,面對曾經渴望的自由,他孤獨茫然,最終以自盡了結了自己的一生,他的靈魂永遠被囚禁在了肖申克監獄裡,即便肉體得到了自由。這是悲劇,是沒有希望的下場。

而瑞德在肖申克中關了四十年,被釋放後,本來他很可能步老布的後塵——在快速發展的社會中被淘汰。但是他沒有,因為安迪喚醒了他的希望,讓他擺脫了體制化的後果,是他最終履行了自己對安迪的承諾,去知華塔尼歐尋找安迪。一個即將要放棄希望的人,體驗到了自由——久違的令人激動的自由,安迪救贖了瑞德的靈魂,給了他新生。

如果把每一個囚犯比作一隻只鳥兒的話,那麼最悲慘的事情並非被囚禁,而是親自折斷自己的羽翼。瑞德曾說過“有些鳥兒是關不住的,因為他們的羽毛太鮮亮了”,我認為,安迪之所以能夠重獲自由,是因為他堅信自己可以飛上藍天,堅信自己不會被時間的牢籠磨滅信念,堅信希望,勇敢的面對生活,最終在那幾乎不可能脫身的地方站了起來,迎接自由的擁抱。

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免有很多挫折,每個人都不免有人生的低谷,可是一定要堅持下去,走過絕望與黑暗!心懷希望,笑對人生,這樣就算生活把你踩在腳下讓你遍體鱗傷,但你依然擁有最珍貴的東西——希望!古希臘哲學柏拉圖說過:“人生最遺憾的,莫過於輕易地放棄了不該放棄的,固執地堅持了不該堅持的”當你心懷希望咬牙挺過最黑暗的時刻,你便可在希望中新生,在希望中御風翱翔!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9

看完這部電影我突然心血來潮想寫些什麼,也許是折服於主人公安迪的聰慧,也許是感慨於他的堅持,也許僅僅是想寫些什麼而給自己找的藉口罷了,不管是哪種理由有一點卻不可否認:這部電影的確打動了我。

電影中一共出現兩派人物:以安迪為代表的囚犯和以諾頓為代表的掌權派。兩者有利益的交疊也有地位角色的衝突。拋開其他因素不說僅從兩派代表人物自身特點來說,就存在很強的可比性。

首先從安迪的個人品質來說,在許多方面他的行為都堪稱典範:無論是剛入獄時面對不公的命運時候的理智,還是和獄警哈德利打交道時的冷靜,不管是遭遇姐妹花騷擾時的勇敢的反抗,還是為達目的堅持不懈的那種自信……不可否認他所作的一切極其平常,但正是彼時彼刻的這種從容豁達真地打動了我。設身處地的考慮他所面對的一切,我不敢說我能做得和他一樣好。他為目標而痴狂,為理想而奮鬥,用執著的奮鬥續寫了一首不屈的歌。

除了安迪,另一位主角瑞德的美好品質也不可否認,他作為故事的講述者,安迪的朋友,一個在監獄裡能夠得到違禁品的善良的人。如果不考慮他的個人歷史(謀殺犯),不考慮他所處的具體環境(監獄),可以說他是一個非常和善的老人。兩個人都有人性中最美的一面:純樸,善良。

說起掌權派的代表人物:獄警哈德利和典獄長諾頓。前者象徵冷漠,暴力,和絕對的服從。是統治者的冷血工具。後者象徵貪婪,自私,和殘暴。是邪惡的化身。地位的相對優越讓他們習慣於用武力壓制一切,掌握一切。

從安迪入獄的那一刻起,所有的人權都已不復存在,他和他的同伴所要面對的是所有的不公正:遭受沒有理由的責打,吃掉難以下嚥的飯菜,進行簡單的重複的洗衣工作,體會單調乏味足以讓人窒息的禁閉……

掌權者披著一幅仁慈的偽裝,卻肆意的踐踏著囚犯的一切。

囚犯因為獲罪而入獄,卻表現出善良的本性,掌權者身為官吏卻毫無憐憫之心,強烈的對比讓人不得不對當時的現實反思。也許影片正是想通過這樣的地位的衝突和角色行為的衝突來對現實社會進行強烈批判。我記得安迪的一句臺詞:“我在外邊心直口快做一個正直的人,而在裡面我卻不得不做一個壞蛋。”這句臺詞不僅是主人公對現實強烈不滿的表現,更是對現實無情的諷刺。

也許現實就是如此殘酷,也許監獄的確如此真實,也許在社會的某個角落正在重複著這種不公。但所有的一切僅僅只存在於假設之中,現實的所有也因為假設的存在而把真相隱藏。只給我們一個“或許是真”的假象,讓我們猜測,讓我們想象讓我們體會那更深層的含義……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10

近日讀熊培雲的《重新發現社會》,其中多次提到美國電影《肖申克的救贖》,熊培雲的書是把電影來論述自由的。想起自己的影庫裡早就下載了這部電影,礙於該影片屬於兩個小時以上的超長片,一直擱置著想找空閒的時間看,今日忽得空閒,一個人找出影片靜靜地看完。

原來,電影是可以這樣拍,電影是可以這樣看,電影更是可以各人各有各的解讀!

先說電影是可以這樣拍的:劇本來自一個短篇小說的改編,長達兩小時二十分鐘的電影可以把長達二十年的冤案發生、入獄、越獄簡練到總共不到十分鐘的交代,剩下的所有的時間,都交給了人性、自由的描寫!雖然沒有看過原著小說,但是憑藉常識,想必靠情節吸引讀者的小說應該無法做到這樣的結構,但是電影做到了。

。再說電影是可以這樣看的:類似題材的電影不少,記得前幾年還有過特別火的美式長篇電視連續劇《越獄》,想必大家記憶猶新,一般此類題材,賣點都是冤案的本身、越獄或者翻案的過程、以及越獄或者翻案後或光明或黑暗的結局,劇情反應的人性、感情之類的,觀眾必須通過情節去了解、理解。可是,熊培雲因為《重新發現社會》一書主題的需要,從電影中看到了自由和限制這一哲學的矛盾,如果按照《重新發現社會》一書的邏輯,你的確會把電影中隱含的這一主題放大。可是我相信,熊培雲只是出於他的著作論點的需要才這樣寫的,其實他和我,或者和你們大家一樣,從電影中看到了人性,當然也看到了自由和限制的矛盾。

最後說一下,電影是可以各人有各人的解讀。其實這個話題我根本解釋不了,既然命題就是各有各的解讀,我如何替每個人來解釋?我只是想說,我們中國現在的電影,就像中國學生的作文,必須按照老師要求的“中心思想”去寫,文章結構也必須符合老師佈置的要求;而老師要求的“中心思想”和文章結構,又必須是按照升學考試的大綱要求來作。

行文到此,大家應該明白,其實我要說的,既是電影,也不是電影。

說的是電影,希望我們不要以為世界上只有好萊塢才有電影,也不要以為好萊塢只有3D大片和“越獄”,好萊塢也有“肖申克的救贖”!

說的不是電影,希望我們的生活不要像我們學生的作文一樣要有“中心思想”,即便要有“中心思想”,也不要有規定表達“中心思想”的格式。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11

每天,我們都是這樣堅持著面對不同的生活狀態。因為對生活的一份期待,所以每天都有著與眾不同的心情,每一顆心靈裡也有屬於自己的那個信念。它洋溢著熱情和信心,作家楊朔在《木槿花》中曾寫到:“一切都會慢慢地好起來!我的信念,像是南國盛開著的木槿花一樣的鮮明、美麗。”

正如希望是生命的靈魂,心靈是燈塔,成功是嚮導一般,信念引領我們的生活,走向無法預知的未來。“信念””似乎等同於“信仰”,彼此間又有一種必然的聯絡。軍人有軍人的信念,工人有工人的信念,學生有學生的信念,老闆有老闆的信念,不同領域的人有不同領域的信念,但都是向著更高層次的追求而為之。

在某部體現監獄生活的影片中,主人公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有些鳥是不能關在籠子裡的,它們的羽毛太光亮,當它們飛走的時候,你會覺得把它們關起來是種罪惡。但是,它們的離開讓你生活的地方變得空空蕩蕩的。”生活每天都在變化,惟獨不變的是心中的信念,那份對現實生活的敏感、牴觸和適應。

信念就如同籠中的鳥兒,在思想的牢籠裡待得過久,必然會導致它的羽毛失去光澤,而讓它從思想的牢籠飛躍到心靈的廣袤平原上,又何嘗不是一件易事呢?抑或是它從我們千變萬化的生活中淡出的時候,我們又會思考些什麼呢?

生活因為信念的存在而不同尋常,人生因為信念的垂青而愈挫愈勇。影片中的另一個主人公,因被陷害而鋃鐺入獄,身處高牆鐵窗之內,面對冷酷無情的獄警,身心備受煎熬。誰能想到,一個腰纏萬貫的銀行家竟然突然間身陷囹圄,一時間成為牢友們談話的笑柄。

然而,心中的信念卻成為他擺脫牢獄生活的無形動力。他用一把小鐵錘為人生敲開一個全新的開始,將自己的潛伏行動搞得悄然無聲,打通高牆逃離監獄這個汙穢之地。在那個政權腐朽的時代,濫權職守下的獄警貪汙受賄、鼠目寸光,舉止間透露出社會體制的缺陷和人心的叵測。尤其是監獄長,竟然讓一個無辜入獄的銀行家做自己的貪汙財務管家,真是愚不可及。

信念讓一個無辜的靈魂重獲自由,儘管高牆鐵窗、儘管生不如死,擺脫囹圄束縛的那一刻彷彿一次重生。在信念面前,有些人“忙著活”,有些人卻在“忙著死”,話雖有些刺眼,也不是沒有道理的。那些政權法制下的壓迫者們,最終還是在他們自己看管的監獄裡,戴上了他們低頭不見抬頭見的枷鎖,困住了自己的腳和手,甚至性命難保。

理想的路總是為有信念和自信力的人預備著,因此它的價值倍增。活在信念裡是一種幸福,因為有所期待值得我們去忙碌;活在信念裡是一種幸運,因為茫茫人海中,幸運的我們,是一個個有信念的人;活在信念裡是一件樂事,每天都盼望著有新的發現、有的結果,進而有了新的樂趣。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12

如果你被陷害入獄,你會怎麼做?是默默地接受命運,奮起抗爭,還是逃離監獄?在刑事監獄裡,有一個被冤枉的人,一顆不屈的心和一顆聰明的心,最終打開了通向自由的一個洞。

這發生在20世紀40年代,銀行家安迪被誹謗並殺害了他不忠的妻子和她的情人。他被判終身監禁,並進入肖申克監獄——號,一個改變了他一生的地方。在這裡,他受到了無情的虐待,但他沒有放棄對自由的追求。他用自己的智慧對付警察和典獄長。經過20年的挖掘,他終於在一個雷雨之夜沿著挖洞爬出了監獄,重獲新生。有些鳥註定不會被關在籠子裡,因為它們的每一根羽毛都閃耀著自由的光芒當瑞德看到安迪試圖越獄時,不禁有這樣的感覺。為了獲得自由,安迪每天都準備著詳細而龐大的逃跑計劃。為了不被警察騷擾,他利用自己豐富的金融知識向警察提供建議,併為腐敗的典獄長洗錢。他從“無所不能”的瑞德那裡買了一把小錘子。瑞德嘲笑他的逃跑計劃,認為他需要“600年才能把它挖出來”,但安迪不這麼認為。與此同時,他還為出獄後的生活制定了計劃,利用他的“職位”寄信和偽造身份。通過20年來每天堅持不懈的努力,我們設法逃脫了。這是多麼堅強的毅力和智慧啊!

《肖申克的救贖》有句諺語:“只有強者才能拯救自己,只有偉人才能拯救他人。”在黑暗的監獄裡,安迪不僅在救贖自己,他也在救贖其他人,比如他的朋友瑞德。瑞德說,“除了我自己,這個監獄裡沒有罪犯。”但在長期的接觸中,安迪知道自己是個好人,並在計劃逃跑的過程中幫助了瑞德。在他們的談話中,安迪認為他想追求自由,渴望牆外的世界,而瑞德認為這是一個寓言。通過喬治·布什的死亡,他講述了制度化的恐怖。他只想安靜地在監獄裡度過一生。沒有安迪的救贖,瑞德可能會步喬治·布什的後塵。但是安迪給了他希望,並向他展示了自由的可能性和美麗。最終,在安迪越獄後,他用他發自內心的懺悔打動了審查官,結束了40年的監獄生活。

安迪出獄後,他給瑞德留了一封信,“記住,希望是件好事,可能是除了活著以外最好的事”。我想這可能是導演想告訴我們的。如果一個人沒有希望,他會像行屍走肉一樣度過餘生。就像肖申克的高牆一樣,沒有希望禁錮我們的思想。老布什被制度化不是因為他在肖申克呆了50年,而是因為他沒有自由的靈魂,不敢期待外面的世界。安迪的成功也是因為他對20年的自由充滿了希望。瑞德說“希望是危險的東西”,正是這種危險的東西使安迪不放棄,激勵他的靈魂,並以驚人的毅力寫下了偉大的篇章。

在電影中,有一句話我非常喜歡,“要麼努力活著,要麼活著死去”。我們如何對待生活決定了生活如何對待我們。如果你不想像行屍走肉一樣浪費生命,那就讓希望之光伴隨你前行。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13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小說,也是一部自小說改編而成的電影。1994年,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在全球上映,大獲成功,並受到了全球觀影者的熱議,自此之後,該片口碑被影評人爭相傳播,躍居為全球電影評分排行榜第一的作品。

我是在瞭解到這本書之後,才觀看的影片。影片講述的是一位年輕有為的銀行家安迪遭受妻子的不忠和背叛,然後被誣陷殺人犯喊冤入獄並自我救贖逃脫監獄重獲新生的故事。在司法審判的過程中,奸詐的律師提供了各種置他於死地的證據和辯論,而法官也並沒有擔當起應有的責任對證據進行細心審查。入獄後的安迪一開始與眾人格格不入,逐漸的,他有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要通過自己的能力重獲自由。

在監獄裡,安迪結交了好友瑞德,獲得了他的一些幫助。同時,安迪積極得與典獄長和獄警們搞好關係,典獄長和一眾獄警為了理財和教育問題請教安迪,安迪用自己的知識從他們那裡獲得了不少便利。而____的典獄長為了將自己的不義之財洗白,也讓安迪作為他的代理人,用他的銀行學和財務知識來處理個人財產問題。

安迪當然沒有放過這個大好機會,當他獲得了獄警們信任的時候,也為自己的一班獄友爭取福利和進入圖書館讀書的機會。更重要的是,他有了一個長遠的逃生計劃!

安迪在自己的獄房中的牆上找到了一個薄弱之處,並通過瑞德的幫助獲得了一把鐵錘,他決定用這把鐵錘挖出一條通過自有的路。而要實現這個計劃何其艱難!監獄的檢查非常嚴格,於是他用一副美女的畫來遮住自己挖掘的洞,由於獄警們和他相處的不錯,因此一直沒有引起警覺,安迪正是利用了這個心理。

安迪用自己的知識也幫助獄友們重獲人生的希望,讓他們燃起生活的熱情,瑞德就是其中最要好的一個。而在瑞德的心裡,安迪似乎是一個不可能被牢籠關得住的人。果然,經過20年的努力,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安迪從那副畫後的洞裡逃了出去,並在銀行通過自己的簽名取走了典獄長的所有錢。

而貪心和卑鄙的典獄長也因為安迪的匿名舉報和提供的證據被檢察官調查,最後選擇了自殺,在臨死前,他打開了安迪的《聖經》,發現裡面藏著一把鐵錘,並寫著:救贖之道,就在其中!

當瑞德通過自己的努力減刑後出獄,安迪聯絡了他並和他重逢在墨西哥海岸——美麗的異國他鄉。

故事就完了,這本書和電影讓我們看到了層出不窮的人性之惡,讓我們對生存的價值和意義產生了思考。而長期的精神摧殘會將人們的思想制度化,我們需要做的是懷抱希望,為了自由而通過努力實現自我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14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把生命之本,愛情之言皆立於自由之下,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有話則長,肖恩克救贖中主角安迪,和一般主角一樣,自帶英俊瀟灑,個性獨立,才華橫溢,人家人愛的 buff(增益),片中安迪在無巧不成書的一天,揹負上了不屬於他的罪名,殺人罪,而揹負上它的,是一個聰明開朗,又愚蠢沉默的安迪,一個聰明開朗的安迪,知道了無力反抗,法律,監獄長:愚蠢沉默的安迪讓他巧而又巧的揹負上罪名,言而總之,安迪以一個屈辱,憤懣,無奈,被冤枉的情形進入了不屬於他的地方,而被冤枉而沉默如羔羊的他明白,他不屬於這裡,就像沒有黑夜能永遠遮住天空一樣。

電影全觀,才知道安迪他的縝密,才智,他的沙土消失於廣場,他的逃生洞穴隱於天地,他的耐心就像水滴,一下一下,一滴一滴,遠遠滾滾,生生不息。總攬全域性,才明白什麼是才華橫溢,什麼事忍者無敵。

自由,人們嚮往自由,不,是所有生物嚮往自由,獅子,老鼠,斑馬,貓咪,萬千世界,千姿百態,萬千物種,都向往著自由,自由至上,而人與之不同的事,人們更善於表達,能動性,可塑性,更強。

安迪的一切,美好的,灰暗的,都建立在自由的基礎上,才更好。自由是什麼,是磚,是石,是萬丈高樓地基,有了它,樓才高達美麗:自由是什麼,是太陽,月光,是世間萬物的嚮往,有了它,生命才有活力:人們生活中忽略它,而又追逐它,忽略生活中美好的自由時光,而又追逐名利錢權,去換取自由。安迪為了人的忽略而有追逐,似有似無,卻又如空氣般充滿的自由,以以內自身的才智加情智與外在結合,義無反顧的追逐比生命還貴重,比愛情更高貴的自由。

自由,自由?自由!它是什麼,曾經有人這麼問過我,在年少不更事時,當時的我以有限的經歷和情智無法去理解並給與出答案,甚至說不出123,現在想象,還真是羨慕,明白了人們為什麼喜歡小時候,希望時光穿梭回去,有一大部分原因可能就是,當時的我們,當時的你,我,置身於自由海洋。

現在咱們來說說自由,它是什麼,其實不太容易具象化,如果抽象表達就很容易理解,比如:

自由像風,無影無形,一陣風過,微微涼意,回眸四顧,發現空曠無影,但是你知道,有什麼東西來了,又去了。

自由像誰,無色無狀,綿綿細雨,淅淅瀝瀝,舉頭環顧,發現出無無處又不知去處,但你知道,一定有什麼東西在空中,在指間,劃過。

現在的我置身與人潮中,想要逆流而上,想要衝破雲霄,不是要更高,更強,而是要自由飛翔,而已。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15

影片《肖申克的救贖》,主要講述了一位銀行家安迪,因謀殺罪,鋃鐺入獄,被送往肖申克監獄終身監禁。該片通過剝削人生自由和高度體制化的特殊背景,來展示“時間流逝,環境改造”帶來的恐懼和無奈,來傳遞主題——“希望”。

影片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主人公安迪身上傳遞的無處不在的希望和正能量。安迪被“三姐妹”欺負、毆打,他一言不發。因為他明白進入肖申克,便與外面的世界永遠地隔絕了,你不知道在這會發生什麼,要麼忙著生存,要麼趕著死亡。很顯然,他選擇了前者。無論是被“三姐妹”欺辱、毆打,還是他人惡語相向,亦或是關監禁,他都一言不發,毫不在乎,眼裡希望的光芒從未消散。

在監獄枯燥乏味的日子裡,他卻從未失去對生活的態度。他親手打造了整個英格蘭最好的監獄圖書館。在這樣充滿體制化,日日如一、年年如一的地方,他卻依然心懷希望。就如他自己所說的——希望是永遠不會消散的,它一直在我們心底,是別人抹滅不了,拿也拿不走的;希望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

是啊,希望是最美好的事物啊!希望誰也無法抹滅,除了你自己。要麼選擇心懷希望,要麼自甘墮落!因為心懷希望,所以才使安迪有了越獄的膽量;正因為心懷希望,所以安迪才有了拯救生活的念頭。因為心懷希望便可讓自己所向披靡!所以,經過20年的堅持不懈,在一個雷鳴電閃、風雨交加的夜晚,安迪悄無聲息的從那個瑞德曾誇下海口說要600年才能挖通的隧道逃離出去了,他得到了救贖!因為心懷希望,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因為心懷希望,一切又都在意料之外!

影片中有一句對白髮人深省,讓人感同身受。“肖申克沒有一個人有罪”,這句話微乎其微,卻極富諷刺。無一人有罪,監獄裡的犯人竟無一人有罪,多麼諷刺啊,可笑至極!明明無罪,卻要入獄;明明無罪,卻要替那些所謂的“正人君子”揹負一輩子的罵名;明明無罪,卻要將牢底坐穿。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人們只能將生死存亡寄託在一個人的隻言片語中,又或者一張冰冷的審批書上。法律沒有公平可言,看似有罪的犯人實則無罪,而那些看似兩袖清風,一身正氣的“君子”的軀殼內裡卻是一顆血腥、醜惡、貪婪的黑心!

影片留給我太多的感悟和感嘆,我們要怎樣面對這紛繁複雜的人世?我想:這個世界不一定完美無缺,不一定事事公平公正,但只要你我都能循著心生活,都能心懷希望,好好生活。正所謂“強者救贖自己,聖人普渡他人”,心懷希望,一切都能迎刃而解;心懷希望,就是對心靈最後的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