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朗讀者觀後感200字

才智咖 人氣:2.03W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後,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最新朗讀者觀後感200字,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朗讀者觀後感200字

最新朗讀者觀後感200字1

《朗讀者》的文字和個人的情感緊密結合,朗讀者的情感故事和之後的朗讀內容在情感串聯上將完成統一。”董卿說。

她認為,文字的作用是準確地傳遞資訊、傳遞情感,文學之所以能夠打動人心,是因為文學本身就是對共通情感的精準描述。“《朗讀者》就是朗讀的人,在我看來可以分為兩部分來理解,朗讀是傳播文字,而人就是展示生命。”

據介紹,相比於文字,《朗讀者》更注重“人”,節目不但要塑造立體的人,更是通過情感的紐帶聯絡不同時空的生命。

董卿說,針對不同主題,每一位嘉賓都帶著自己的故事來講述。在來到《朗讀者》之前,每一位嘉賓都有自己的社會角色,而《朗讀者》要呈現出他們作為“情感人”的一面。

“柳傳志是著名的企業家,但《朗讀者》中他的身份卻是一名再普通不過的父親,他要朗讀在兒子婚禮上的講話,那種緊張、興奮和幸福綜合的複雜情感是他最真實的內心。”董卿說,“世界環球小姐張梓琳要給女兒讀的作品是劉瑜寫給孩子的《願你慢慢長大》,觀眾能夠感受到文字背後那顆跳動的心臟。”

首次作為製作人的董卿,談及做《朗讀者》的初衷時說,幾乎所有綜藝節目形態她都已經嘗試過,她需要改變,這是《朗讀者》誕生的偶然性,但從社會和行業發展的趨勢來看,《朗讀者》的誕生又成為一種必然。

從《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詩詞大會》到《傳承者》《非常傳奇》,嚴肅的文化類節目近年來不斷走紅熒屏。正如主持人白巖鬆所說,董卿製作並主持的《朗讀者》有著對中國文化的傳承意義,“《朗讀者》是一個迴歸本源的過程,朗讀雖然是一個現代的字眼,但是中國文化一直以來多是以讀、說的形式進行傳承的”。

最新朗讀者觀後感200字2

週六晚8點,我準時開啟電視,觀看《朗讀者》,這是第一期,也是我和《朗讀者》的'第一次"遇見"。

就像董卿阿姨在節目開始的時候說的那樣,有時候,就算遇見也沒有什麼印象,有的"遇見"卻會從此改變我們的生命。這改變生命的"遇見",濮存昕就經歷過。他小時候是一個殘疾孩子,被同學們嫌棄,體育課上跑步的時候,也沒人願意和他一組。同學們甚至還給他起了個綽號――"濮瘸子".我想,那時候的他心中肯定受到了極大的傷害。幸運的是,他遇見了榮國威榮大夫,榮大夫為他做了整形手術,那是他生命中的轉折點,他從此可以和正常的孩子一樣了!可以跑、可以跳了!這對榮大夫來說,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手術,是他做的許許多多手術中的一個,也許他對此毫無印象。但對濮存昕來說,這是他生活中最美的"遇見".他朗誦了老舍散文《宗月大師》節選,內容講的是老舍對曾經將自己領進學堂的劉大叔的感恩之情。我想:我也會對幫助過我的人心存感激。

還有蔣勵,他和他的三個同事都曾擔任過"無國界醫生",在戰亂和災難中救死扶傷,平均每天接受四十個新生嬰兒,在工作中,他們隨時"遇見"生死。《答案在風中飄揚》讓我們明白平靜的生活多麼值得珍惜。柳傳志"遇見"失敗,許淵衝"遇見"古今中外文化的碰撞……

遇見,是多麼美好,願我們一生中,都擁有無數次美好的"遇見"。

最新朗讀者觀後感200字3

我的印象中,電視黃金檔不是播放電視連續劇,就是播放綜藝文藝節目,《朗讀者》是一臺文化情感類節目,怎麼會在央視一臺黃金檔時間播出?我帶著這個疑惑,懷著好奇心,觀看了已經播出的《朗讀者》1-3期,我懷著激動的心情,滿足地看完了,也明白了為什麼。也明白了為什麼它還被微信的各個公眾號大肆宣傳!

這檔節目每一期都有一個主題詞:“遇見”、“陪伴”、“選擇”。第一期的“遇見”,既是一個好的開端,也讓我們遇見了《朗讀者》這檔節目;而第二期的“陪伴”讓人感到了各種溫暖;第三期的“選擇”則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人生,是由各種選擇組成的。你做出了正確的選擇,人生軌跡就會把你帶向光明的未來。

來參加節目的人形形色色,有跨國際醫生蔣勵,她遇見了埃博拉病毒,以及那些患病的人們;童話大王鄭淵潔,因為他的父母改變了一生……

願更多的人看到這檔節目,知道更多的感人故事,瞭解更多的好書!

2月18日,《朗讀者》開播,董卿自己任製作人、導演和主持人。它是一檔由董卿主持的大型朗讀類真人秀節目。節目以個人成長、情感體驗、背景故事與傳世佳作相結合的方式,選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實的情感讀出文字背後的價值,節目旨在實現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傳導作用。

《朗讀者》中的“朗讀”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最感動人的是那些朗讀者背後的真實情感故事,並感動於他們讓觀眾遇見了大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