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隱祕的角落》觀後感(精選9篇)

才智咖 人氣:1.69W

看完一部作品後,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後感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最新《隱祕的角落》觀後感(精選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最新《隱祕的角落》觀後感(精選9篇)

《隱祕的角落》觀後感1

首先,張東生每次見到他都讓我不寒而慄。為什麼我要先說他?可能是因為他在劇中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忘不了他面對鏡子時脫下假髮的樣子。他那毫無表情但又體貼的態度總是讓我的背很涼。事實上,一開始,我對他很同情,很傷心。他對家人一絲不苟,深愛著妻子,因為一些冷漠的眼神和背叛使這段愛情逐漸病態。誰不想做一個普通人?但上帝選擇了他。如果他身邊再多一點溫暖,他就不會開車到拐角處。普包紮好傷口後,仔細地看了看車。我想他的心會在這個時候被這個小女孩的腳鐐所束縛,或者也許是一瞬間的溫暖,我愛他。但仔細想想,這麼多人死在他手裡,他卻似乎是個有心人。他理性到了極點,但也有自己的弱點,既可憐又可恨。

第二個是老陳。第二個人想說他被他的善良和溫暖感動了。我想我是一個淚流滿面的人,但當我看到他因閻良受傷的那一幕時,我的眼睛溼潤了。我以前見過很多類似的受傷場面,但感覺不太好。但這一幕感動了我,為他流下了眼淚。我認為,這樣一個善良、熱情、善良的人不應該遭受這種奇怪的惡意對待,一個善良的人應該讓他的世界充滿善意。令我震驚的第二件事是,在閻良叛逃一次又一次後,他決定做閻良的監護人。他退休後不必這麼做。他和妻子跳廣場舞,享受晚年時光。然而,他選擇了信任閻良,給他無限的機會和避難所。希望所有像老陳這樣的人都能被善意包圍。

況且,閻良,我想談談他,可能是因為我非常欣賞他。我一直喜歡痞子,閻良整部戲帶來的正義感讓我更喜歡他。他把嶽浦和朱朝陽視為最好的朋友。為了他最好的朋友,他什麼都能做。他可以籌錢給普樸的弟弟治病。臨終時,即使知道自己被利用了,他也不會忘記提醒朱朝陽他的好意。他想備份視訊以便把壞人繩之以法。當他看到父親失去知覺時,他非常強壯。但他有一點衝動和貪婪。作為一個青少年,他仍然有很高的容錯率。他不必太擔心做他想做的事和應該做的事。

最後,朱朝陽在看前幾集時,不斷向身邊的人感嘆,朱朝陽不該經歷這些事情。為什麼這兩個朋友要把他牽扯進來。在單親家庭中,母親往往不在家,父親很順從,繼母和同父異母的妹妹也時不時地調侃這些不該屬於他的年齡段的事情,都落在他的肩上,這也導致他性格內向,不願與同學交流,使他更加早熟。事情在我心裡堆積了很久了。總有一天,它會爆發的。所以朱晶晶死了,阿瑤死了,張東生也死了。他發現他的母親和導演在這段曖昧的插曲中。晚上,他躺在家裡。他媽媽走進房間請他喝牛奶。他不想喝,所以他媽媽強迫她喝了,使勁搓著他的臉哭了。這是一段畸形的愛情,他的心該有多苦。我想如果當時有人能和他談談就好了。朱朝陽,他忍不住哭了。別讓自己窒息。正如網上所說,“不幸的人正在一輩子治癒他們的童年”。我們應該相信,在未來的世界裡,失去的父愛和母愛會逐漸得到彌補。

《隱祕的角落》觀後感2

兩天時間,看完了《隱祕的角落》這部網劇。有一些想法就隨便說說吧。

首先是對張東昇,每次看到他都讓我不寒而慄,為什麼首先說他,大概是因為他在劇中給我帶來的印象很深很深,我忘不了他在面對鏡子時摘下假髮的樣子,他面無表情卻又有所思的神態總讓我後背發涼,其實一開始我是特別同情和心疼他的,他對待家庭一絲不苟,深深地愛著他的妻子,因為一些冷眼相看以及背叛,使這份愛逐漸變得病態,誰不想做個普通人呢,可上天偏偏選中了他,如果他的身邊再多一點點溫暖,他一定不會把自己逼上絕路,在普普給他包紮完傷口後,他在車上仔細端詳,我想這個時候的他心裡是會和這個小女孩有所羈絆的,又或許是一瞬間的暖流,我心疼他。但仔細想想,這麼多人死於他手,他卻好像又是個有心的惡魔,理性到極致卻又有自己的軟肋,可憐而又可恨。

其次是老陳,第二個想說他,大概是被他的善良與溫暖打動。我自認為是一個淚點極高的人,但在看見他因為嚴良而受傷那一幕時,我有感覺眼眶溼溼的,之前看過很多類似受傷的場面,其實都沒什麼感覺,但這個場面及其觸動我,為他落淚大概是我覺得一個如此善良和溫暖和藹的人,不應該遭受到這樣陌生的惡意,不應該被這樣對待,善良的人,本就應該讓他的世界充滿善意,以此回報。第二個讓我很震撼的地方是他在嚴良一次次叛逆與逃跑之後毅然決然地決定當嚴良的監護人,退休了的他本可以不必如此,和老伴跳跳廣場舞,安享晚年,但他選擇信任嚴良,選擇給這個孩子無限的機會,選擇給他一個避風的港灣。希望所有像老陳一樣的人都可以被善意包圍。

再者是嚴良,想說他,大概是因為我很佩服和欣賞他。一直以來都對有痞氣的男生有好感,再加上嚴良整部劇給我帶來的正義感,讓我更喜歡他。他把嶽普和朱朝陽視為最好的朋友,為了最好的朋友,他什麼都可以做,籌錢給普普的弟弟治病,在臨死之時也不忘給朱朝陽善意的提醒,即便知道了自己被利用。他想把視訊備份,為的是讓壞人繩之以法。他在看見爸爸變成人事不省的模樣時,如此堅強。可是他身上又有一點點的衝動和貪心。果然是少年,仍然有著極高的容錯率,不用過多地計較便去做自己想做和該做的事。

最後是朱朝陽,最開始看前幾集的時候不斷給身邊人感慨,朱朝陽本來就不應該經歷這些,那兩個朋友為什麼要把他也捲入這些事情之中。單親家庭,母親時常不在家,父親唯唯諾諾,後媽和同父異母的妹妹時不時地嘲諷……這些本不該屬於他的年齡承擔的事,全都落在了他的肩上,這也導致了他性格內向,不願與同學溝通,同時也讓他更加早熟。事情在心裡積壓久了,總有一天會爆發,所以朱晶晶死了,所以阿瑤死了,所以張東昇死了。發現媽媽和主任在曖昧的那一集,晚上他躺在家,媽媽進房間讓他喝牛奶,他不願喝,媽媽就逼著她喝,使勁揉他的臉,哭喊交加。這是多畸形的愛阿,他的心裡該多苦,我想那個時候要是能有個人和他說說話該多好,朱朝陽,忍不住了就哭出來吧,別把自己憋壞了。就如網路上所說:“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要相信,爸爸和媽媽缺失的愛,未來的世界一定會慢慢彌補。

《隱祕的角落》觀後感3

這部劇是今年網劇一匹黑馬,真的被震撼到了,它是一部剖析雙面人性,將人性最隱祕的一面表現出來,發生一系列無法挽回的悲劇。

劇中開始的聚會上老人問張東昇是否是事業編,他沒有尊重張東昇的職業,對他的尊嚴人格造成了傷害,現實中很多人屬於另一種,知道他不是事業編,但是內心卻也瞧不起他,不會明說但是會反炫耀自己已到達自己高人一等的目的,很少人會真正尊重他的職業,假如從老師的角度表達對他職業的欣賞,那麼他內心的陰暗也不會積聚到發生質變,後續的一切事情也不會發生。

劇中的後半段,朱朝陽對母親說你們都只為了自己,結局的朱朝陽又何嘗不是隻為了自己呢?他最後對嚴良說我最後悔的事就是給你們倆開門的那一刻,每個人都要明白自己做的什麼,為他人又為什麼要為他人,自己的價值絕不是金錢所能唯一衡量的,為他人也是為自己。

劇中的任何一個人在面對觸及自己利益的時候,他們的選擇都是窄的,他們完全可以有更好的選擇,張東昇在劇末一直想要結束一切重新開始,可是他完全可以選擇離婚,就不會陷入之後的境地,手術的錢完全可以有更多的途徑去解決,而不是將籌錢重擔交給一個孩子,我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要妄圖使用非法手段解決。

任何解決問題的方法都不要用極端的思想,要用健康的心態生活,倡導正確的價值觀。

《隱祕的角落》觀後感4

我是一個對高分劇沒有任何抵抗力的人,看到《隱祕的角落》評分9.2,最近兩天忍不住刷了一遍電視劇,又一口氣看完了紫金陳的原著小說《壞小孩》。直到現在寫文字,背後都感覺隱隱有些發涼。

這部劇,用震驚、壓抑、難過、痠痛等這些文字已經表達不了我現在的心情了,為幾位人物感傷的同時,我也被一下子驚醒,孩子的教育原來是這麼重要,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可能無形中會貫穿一輩子,我們家長在教育問題上真是任重而道遠啊。

看過這部劇的朋友,可能對秦昊的印象比較深,還有火了的“一起爬山吧”這句話,但是,對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朱朝陽這個角色。他,一個國中生,爸媽離異,媽媽景區上班,好多天才回家一次;爸爸再婚,特別疼新家庭出生的妹妹,對他卻不聞不問,甚至考試全校第一,爸爸還是從牌友嘴裡得知;在學校裡,也幾乎不說話,同學也孤立他,甚至欺負他。就是這樣一個成績優異的好學生,卻有著無比陰暗的內心,讓人細思極恐,看看他的眼神

劇中的三位小朋友都是原生家庭有問題,開始我以為普普是那個內心最陰暗的孩子,可是隨著晶晶的死,一步步,朝陽的陰暗開始顯現,直到他變成第二個張東昇。可以說,嚴良和普普就是一個導火線,激發了朝陽陰暗的顯現,到最後不該死的都死了,知道內情的只有朝陽一個還活著,不敢深思。

雖然這只是一部劇,但是卻講出了當下社會遇到的兩大難題,家庭教育和校園教育(尤其現在單親家庭多,校園暴力盛行)。自己作為一個媽媽,深感現代年輕人的不易,既要賺錢養家,又要兼顧家庭,不能錯失娃的成長,太難了!如果聚焦事業,勢必在家庭的付出上要少很多,那又怎樣保證孩子的成長是自己期望的;可如果聚焦家庭,又拿什麼給孩子提供更多更好的選擇呢,真的是很難平衡。

而校園教育更值得憂慮,孩子送到學校,家長就覺得萬事大吉了,可是,孩子在學校裡經受了什麼,我們是否知道呢?校園是一個複雜的小社會,對孩子來講,很多父母都是隻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卻忽視了他們的心理健康,如何去適應校園,如何處理跟同學和老師的關係,孩子們也不是與生俱來就會的,所以,父母的關注就顯得特別重要。最近有很多學生跳樓的新聞,讓人看了特別痛心,一個活潑可愛的孩子,究竟遇到什麼難題,才會去選擇用死來面對呢?抑鬱症的患者為什麼最後會選擇自殺呢,有一個詞“關聯”可以解釋,因為他找不到這個世界上,能與他關聯的東西了,包括親人,所以他們才會選擇自殺。否則,父母、孩子、朋友、金錢等等等等,都可以成為他們的牽絆,但是他們卻還是選擇離開,因為,這些東西都走不進他的內心了,為什麼呢,因為,沒有一個人理解他。我相信對那些孩子,也是如此。他們的爸媽可能沒有真正的理解他們,所以,才會覺得可以割捨吧。

感想真的好多好多,但是隻有想法是無法解決問題的,現在自己的孩子還小,能有機會意識到自己的不足真的是非常幸運,也非常慶幸自己生在一個知識資源爆發的時代,希望自己多讀一些兒童教育類的書籍,不求孩子能有多大的出息,只願爸爸媽媽全力對你,你能開心快樂地茁壯成長!

《隱祕的角落》觀後感5

這部電視劇沒有別人說的那麼恐怖,電影裡面除了陳東昇,都不是壞人,可是不是壞人的人,甚至在出發點是好心的情況下,在某一刻做出了不好的事情,這些事情可能平時他們想都不會想,但是當碰上時,形勢所迫,沒有堅持原則,做出了不同的選擇。這些祕密摺磨著他們,使最初相遇的美好,變成不想再見的悔恨。3個少年,都多次說過報警,但是每次為了對方妥協。終於大錯鑄成,無比悔恨,友誼消磨,再也不願相見,也回不去了。

陳東昇殺掉岳父岳母本來只是一種變態的追求自由,他一直覺得是父母在干涉他的婚姻,所以父母死後,他很開心。緊接著他知道了妻子有外遇了,他對背叛的憤恨促使他殺掉了妻子,其實這段婚姻原本已經沒有愛情了。這從他老婆死後,他立馬清除了結婚照可以看出來。然而隨著劇情推進,他的良知在和3個孩子的相處中慢慢迴歸。他只想掩埋妻子和父母的死,然後重新生活。然而在殺掉王立之後,他知道自己錯了,在殺了王瑤和朱朝陽爸爸後,他絕望了,他知道自己再也回不去曾經的生活了。他想自殺卻沒有勇氣,所以他一直激怒嚴良,想讓嚴良和朱朝陽殺了他,本來可以殺掉嚴良,可是他沒有下手。他選擇最後讓警察射殺他。

影片的昇華在最後幾分鐘,我看到了堅持和勇氣。嚴良說,不能殺他,殺他你就再也回不去了。我看到了一個小混混的成長,醒悟和堅持。朱朝陽在一切落幕之後,依然找到了警察,描述了朱晶晶墜落的過程,這就是勇氣和成長。

影片中的小孩們都缺乏了父母的關愛和陪伴,使得他們面對困難和折磨的時候沒有作出正確的選擇。每個人都會犯錯,我們在犯錯中成長,然而,如果有個人生嚮導在旁輔助,我們會少走很多彎路。多陪伴孩子們是我們做父母對他們最大的幫助。

《隱祕的角落》觀後感6

電視劇《隱祕的角落》講的是廣東沿海的一個小城市,朱朝陽、嚴良、普普三個孩子暑假期間在景區遊玩時,無意間拍攝到的謀殺畫面。本來他們想報警的,因普普的弟弟需要30萬做白血病的治療,因此產生了向殺人犯張東昇警告並勒索30萬的想法,他們仨的冒險和幾個家庭的命運由此展開……撲朔迷離的案情,將幾個家庭裹挾其中。

《隱祕的角落》是根據小說《壞小孩》改編的懸疑短劇,整部劇12集,集集驚心動魄,情節跌宕起伏,錯綜複雜。這部劇雖然是一個大人三個孩子演的主角,但是,我認為,家長可以看,不建議青少年看,因為他們的心智和是非觀尚未成熟,這部劇所涉及的所有道德觀、價值觀、人生觀都值得成年人去思考、去警醒。

整部劇情節緊湊,注重細節,角色所遇所行的無奈與心酸,無不詮釋出每個人物的性格和特點,現實生活中也不乏存在。

因為故事是發生在廣東的一個沿海小城,所以,劇中經常有粵語發聲,但是,如果聽不懂,並不影響你對劇情的理解,另外還有字幕的。

朱朝陽是個優秀的學生,每次考試都是全年級第一名,但是他的父母離異,父親再婚後有一女兒,對朝陽不太關心,因此,朝陽性格內向、孤僻,但劇中是個懂事、善良的孩子。

嚴良和普普是從福利院跑出來的小孩,嚴良和普普以兄妹相稱,嚴良的母親早逝,父親早年被抓後得了精神病,住在精神病院,嚴良一直想見父親一面。普普也沒有父母,被別人收養,收養家庭中的弟弟得了白血病,沒有錢做手術,因此他倆跑出來是為了籌款。

張東昇是少年宮的奧數代課老師,外表忠厚老實,因為愛情來到妻子所在地工作,自己事業上沒有什麼成就,結婚多年沒有孩子,過得很是卑微。因為妻子執意離婚,便借陪岳父母上山遊玩拍照,將岳父母推下山崖死亡。

張東昇原以為殺了人沒有人知道,岳父母的後事已經辦好了,妻子的情緒也穩定了,沒想到一封警告信讓他改變了往後的一切。

張東昇說,他的生活,就是因為他們三個小孩子的攝像而改變,因此,為了拿到攝像卡,抹掉他的罪行,和三個孩子展開了周旋。

張東昇本來是可以在離異後樂觀地重新開始生活的,但是他心胸狹隘,也接受不了現實。犯了罪以後,想用後面的犯罪掩蓋前面的犯罪,結果越跌越深,越走越遠,最後走進了死衚衕。

劇中三個孩子都是懂事的孩子,都是正在學習長知識、長身體的時候,卻闖入了大人世界,承受了同齡人不該有的精神壓力。

《隱祕的角落》是用孩子們的視角來觀察家庭、打量成人的世界,對劇中人物的喜怒哀樂、家庭關係中人與人的情感,三個孩子更像是體察世界的一扇視窗。從劇中看到一些以愛之名產生的偏差,比如佔有慾支配下的母愛,沉默者的嫉妒,自卑者的偏執……這些在人性善惡間搖擺的情感,會在觀劇過程中對我們發出隱祕的警醒。

看過小說《壞小孩》的人可能會覺得電視劇改編得很多,而我寧願相信電視劇,也不會去看《壞小孩》,因為我覺得孩子們本沒有那麼壞,值得深思的應該是大人們。

《隱祕的角落》觀後感7

還記得最初追這部劇源於看到豆瓣評分高達9分以上,而且好評如潮,而且還是懸疑劇情,對於像我這樣很久沒有關注國產劇的人來說也算是足夠吸引眼球了。

該劇由號稱文藝片擔當的秦昊主演,還有實力派王景春,張頌文加盟,可謂陣容強大,但看過之後感覺更出彩的是三位小演員,影片就如片名一樣充滿著懸疑的氣場,既隱蔽又讓人生畏,在膽戰心驚的同時卻又仍不住被劇情緊緊抓住,不捨離開。影片一共12集,剛開始看時感覺並不隱蔽,犯罪現場清晰明瞭,更像是故事片,探究人性和原生家庭的故事片,看到中後端才深刻感受到原來隱蔽的角落不在秦昊,而是出在小演員身上,影片不僅內容隱蔽懸疑,而且處處充滿著隱喻,片頭曲、對白、燈光設計等等,真是心思縝密,也能看到整個創作劇組的用心和努力。

朱朝陽和張東昇,朝陽和東昇,連劇中人物的名字都能讓人有所聯想,片頭動畫中在黑影追逐下的三個小朋友最後僅剩下了一位,普普留下了一封信,朝陽的日記等等,整部劇看過之後,其中的場景卻仍歷歷在目,難怪豆瓣評分如此之高。“我還有機會嗎?”“一起去爬山吧”,臺詞也理所當然的成為了“網紅“詞語。

除了對影片整體的感受,重點來聊聊內容吧,該劇改編於著名推理作家紫金陳的小說《壞小孩》,如果說影片前半部分主要講張東昇的不幸婚姻生活,那整部劇都在描述朱朝陽的原生家庭。張東昇作為數學老師,笛卡爾的愛情故事對他意味深長,笛卡爾的愛情故事有兩個版本,一是公主因笛卡爾一生未嫁,笛卡爾給公主的最後一封情書,就是著名的.心形函式。二是公主根本就不在乎笛卡爾,而笛卡爾死於背叛。就如張東昇所說,相信真相還是童話是個人的選擇。

朱朝陽是學習成績非常好卻有些不合群的孩子,自小父母離異,父親新組建了家庭,從此對他不再關心。在母親眼裡,學習好是第一位的,單親家庭的母親性格極其敏感,時時刻刻在宣洩自己的控制慾,特別在身不由己,不能擺脫世俗觀念的環境下更展現的淋漓盡致。

難怪小說如此生動,因為紫金陳說朱朝陽就是他的原型,童年經歷讓他敏感又自卑,需要活得更通透一點。影片也很好的展現了出來,心思縝密的推理,跌宕起伏的情節,對得起如此高的評分。不管你是喜歡懸疑推理,還是喜歡探究人性,這都是一部值得看的電視劇。

《隱祕的角落》觀後感8

“一起去爬山嗎?”

突然之間這句話就刷屏朋友圈,好奇問了問朋友,原來是因為一部名叫《隱祕的角落》的網劇。講的是三個小孩在爬山遊玩時無意中錄下了一段殺人現場,而後開啟一段少年冒險之旅。

網劇中的每一個演員表演都恰到好處,造就了一部全程無推理的推理劇。處處細節,處處隱祕,就像亞馬遜叢林蝴蝶的翅膀,不知道什麼時候便引起一場沙塵暴。一步又一步,著重於人物心理的刻畫,人性豐滿之後,劇情發展似乎無厘頭卻又有跡可循。當可愛與單純變了味道,當恐怖與殘忍轉了個身,一切皆有可能。

一口氣從頭看到尾,環環相扣的精彩劇情令人不知疲倦。與此同時,也與人深思:該如何教育孩子,我們共同的孩子?

朱朝陽是“別人家”的孩子,普普是“懂事”的孩子,嚴良是“叛逆”的孩子。他們都是缺少關愛、缺少引導、缺少家庭的孩子。極度不穩定的行為和偏激的行為都在無聲控訴,指出原生家庭教育的失職。有一句話說得好,幸運的人,一輩子都在被童年治癒,而不幸運的人,一輩子都在治癒童年。朱朝陽、普普、嚴良三個小孩,便是無數失職家庭的縮影。

其實原生家庭是否離異對孩子的影響並不大,真正影響到孩子的是父母的態度。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穿衣吃飯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富足。所有看似無私,實則背後用條條框框的規矩約束的愛,不過是家長的自以為是。

正如周小寬所言,給孩子的保護,不是給他偽裝一個美好的世界,而是陪他一起去面對他接觸到的不完美。當他被否定、被攻擊、被傷害時,支援他、接納他,讓他因為有後盾而變得強大——這才是真正的保護。

有空一起去爬山嗎——和我們的孩子?

《隱祕的角落》觀後感9

最近啃完了電視劇《隱祕角落》及其小說《壞小孩》,真是驚險又刺激。

先來不專業分析一下電視劇《隱祕角落》製作真的是很精良,良心劇啊!首先必需要吹爆開篇的小動畫把這個迷霧劇場氛圍渲染的真的太好了,小小的動畫製作已經超出了其價值。棒呆了!!!

劇情較小說還是做了相應的調整但是並不影響觀看體驗。

殺人犯:張東昇角色扮演者秦昊將愛而不得的情感表現的非常好,在婚姻上處處隱忍仍舊遭受到岳父岳母的冷眼相待。對自己的公主出軌,背叛以及內心的掙扎最終導致用極端方式解決這一切。也許張東昇殺死妻子,養了一隻貓。這隻貓就是她妻子的代表,把貓關起來。最終殺死妻子也是他關住妻子的方法。

三位小孩:兩位從孤兒院逃出來的嚴良和普普,兩位都是殺人犯的孩子。但嚴良、普普是善良沒有心機的,“嚴良”的名字在小說裡叫丁浩而作者兩本小說警察的角色都叫嚴良,嚴良是整部劇裡的光,是導演的心思設計啊!

最後一位小男孩:朱朝陽。從小父母離異,跟著媽媽一起生活。媽媽在景區工作拿著微薄的工資,媽媽因離異把所有的希望強加在兒子朱朝陽身上。媽媽希望孩子成績好,不在乎孩子的交友,只要成績好比過爸爸和小三的孩子;媽媽希望孩子一直愛自己比爸爸多,因為孩子是她的希望。她的一杯牛奶必需要喝,就像她對兒子的希望一樣讓人胃裡難受讓人難以掙脫,好強的佔有慾啊!朱朝陽父親在朱朝陽小時候就和媽媽離婚,組建新的家庭有了女兒。

朱朝陽父親從來不過問兒子朱朝陽的情況,孩子的衣服破爛不堪,孩子學習成績第一他都是最後一個知道的。對於女兒呢,他百般寵愛,過的小公主般的生活。這樣的差別對待是不是讓朱朝陽殺死自己妹妹的原因呢?後來電視劇裡的爸爸開始保護朱朝陽了,我想這裡導演想給朱朝陽一段開心的時光吧!爸爸的離開朱朝陽開始徹底的黑化,因為他的私心他間接害死了自己的兩位好朋友。這樣的朱朝陽在假期結束真的可以重新開始新的九年級生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