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時代觀後感

才智咖 人氣:2.98W

看完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總結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後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黃金時代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黃金時代觀後感

黃金時代觀後感1

王小波是個幸福的人,我覺得,儘管他自己可能不這麼認為在他那個時代,大多是渾渾噩噩的人,被戰亂、苛政和艱難困苦的生活消磨著心智,吸乾了骨血。誠然,我們的時代也是如此,只不過換成了娛樂、階層和資訊繭房。

我時常覺得,我依然有著上一代的影子,越向著太陽,影子的痕跡越明顯。這大概也印證了達爾文的進化論,那個年代過來的人大多明哲保身,刺頭死的死殘的殘,學會了做綿羊的人得以活命,把這種行事方式貫徹了一生,溫順的基因便傳了開來。

我也是這個時代的農民,不敢離開自己的工位,每日上班下班,重複地鐵窗外的風景,與我的祖輩在耕作多年的田間踱步,期盼聊以餬口的收成一樣並無二致。

我經常會不切實際的幻想,腦海中翻湧著酣暢淋漓的情節,而主角就是我自己,幻想以後的快意的生活和得體的工作,地鐵上,被窩裡,工作時,我被這些突發的美好幻象挾裹著,在某個時刻驀然清醒過來,發現自己仍處在現實的枷鎖之中,心中就莫名的失落,唐詩裡的憂愁似乎與我的不同。守在烏托邦的門外,想透過氤氳看清裡面的東西,目光卻怎麼也穿越不了迷離的霧氣。

看過那些情節,瞭解自己所處的世界,才明白做出不一樣的事情需要多大的勇氣和決心。看過一句話:“他時常回憶起1995年第一次來中國。

從武漢到宜昌,再輾轉巴東,在神農溪,9名縴夫拉著竹筏前進。他說:那些縴夫中可能就有另一個比爾·蓋茨,但他出生在這,命運便鎖在河岸”。讀後感·這是大部分人的常態,也是悲哀,拼搏的種子在發芽前便被環境腐蝕糜爛,也更能顯出不一樣的想法的稀少和珍貴,我也是縴夫中的一個,不甘被縛在原地,王二便是我的啟蒙老師

我缺失的從來不是天馬行空和夢人囈語,也不是越過舒適線的勇氣,而是邁出幾步後不被幹擾的堅持,太多一蹴而就的想法在我身前累積成一堵高牆,我得想辦法打破或者越過它。

不知道這次是不是誇下海口,三天熱度,希望能堅持久一些,給我和她一個交代。

黃金時代觀後感2

《黃金時代》這部電影其實就是主要講述了蕭紅的一生。整部影片,給我印象非常深的,是幾個句子。

“你我的相識就是最好的紀念。”人生中路過的人有那麼多,別人都說你我相見一面就是上輩子修來的緣,所以你我的相識就是給彼此最好的紀念。“有各式各樣的作者就應該有各式各樣的小說。”有1萬個人就有1萬個哈姆雷特。每一個人都有每一個人的個性特點亮點我們不應該沉浸於他人的兩點鐘而是應該發現自己的亮點卻將自己的亮點發揚光大站到屬於自己的舞臺上盡情享受短暫的人生美好。

“這不就是我的黃金時代嗎?只不過是在籠子裡。”這是蕭紅在電影裡所說,不過也是現實中的黃金時代是指人生的巔峰。在籠子裡是指被囚禁住了意外演繹軟體。黃金時代我們就應該是站在自己的舞臺上,將自己的亮點交給每個人,讓每個人看到自己嗎?可是在籠子裡,又能怎樣呢?人們都說什麼是自由?我想自由是在道德規則之中最大限度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在籠子裡也只不過有那一畝三分地,又能做些什麼呢?與其被困在籠子裡的黃金時代,還不如到一天光陰的大地裡自己去拼搏拼搏出自己的黃金時代。

“我並不大度。”這是蕭紅在電影裡所說的,只不過因為環境不同,所以我對這句話的理解也不同。我並不難。屬於我的東西,我為什麼要給別人屬於我自己拼回來的東西?我又為什麼要給別人屬於我的幸運,我的機遇我又為何要拱手讓人?對於自己的東西並不代表我看好你,我對你我好就可以給你,而是我的東西我可以給你,但並不是讓你用到的法規來壓榨我。

“不必問自己要什麼,只要自己能做什麼。”為什麼要問別人可以給你什麼好處,而不是你能給別人什麼好處呢?自己的東西自己去拼搏,人家辛苦得來的,為什麼又要給你,人家給你只不過是人家好心罷了。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只有自己自強自立,我們才能夠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只要自己能做什麼,自己先把自己管好做好自己一畝三分地裡的事情再慢慢去影響身邊的人這不就最好了嘛。

的確,這部電影告訴我了很多事實和現實。人生是殘酷的,只有自己自強,把握好自己的東西,做最好的自己才能夠闖出一片天地,而不是籠子裡的金絲鳥。

黃金時代觀後感3

許鞍華執導的《黃金時代》目前正在熱映中。雖然口碑兩極分化,不過片中湯唯飾演的民國傳奇女作家蕭紅的坎坷情路一時間成了影迷們的熱議話題,而她與幾個男人的愛恨糾葛更是令人唏噓不已。其中,宋寧飾演的陸哲舜令她失身,馮紹峰飾演的蕭軍令她失落,朱亞文飾演的端木蕻良令她失望……而袁文康飾演的汪恩甲則令她落魄失魂。這幾位男人中,最令蕭紅刻骨銘心的想必應是蕭軍,但最令其念念不忘的,估計則是汪恩甲。

片中汪恩甲的戲份不多,不過足以令人印象深刻。一方面是因為曾是蕭紅未婚夫的他與蕭紅同居了七個月後,突然拋下懷孕的她獨自離不知所終,成為熒幕內外一個永遠的不解之謎,另一方面是因為袁文康的出演。

首先,就形象上而言,袁文康很符合歷史上的汪恩甲“相貌堂堂”這一條件。其次,上戲畢業的他曾憑藉在馮小剛執導的《集結號》中的精彩演出榮獲第十五屆大學生電影節最受歡迎男演員和第17屆金雞百花電影節最佳新人獎提名,演技自然亦不在話下。此番出演《黃金時代》,他把汪恩甲塑造的冷峻裡不帶鋒芒,儒雅中又不失陽剛,話雖不多,然而眉目之間似有萬語千言,含蓄表達了他對蕭紅的不忍與憐惜,以及對所做抉擇的無奈與彷徨……他這樣的詮釋,令人信服——能令人更好的理解蕭紅對他的特殊感情,明白為什麼當年甚是叛逆輕狂的蕭紅雖是飢寒交迫、走投無路之下才投靠的他,但之後並未急著離開,而且還心甘情願地跟他同居並且未婚先孕。所以,此男雖不地道,但在袁文康的演繹下,這個令蕭紅失魂的謎樣男子多了一份深情與難言之隱,從而也就不那麼令人憎惡。

作為一位年輕演員,能先後與馮小剛、許鞍華等這些重量級的導演合作,袁文康無疑是幸運的。只是可惜,在蕭紅漫長的坎坷情路上,汪恩甲短暫的如同過客,故而在《黃金時代》裡其也就註定不會有太多戲份,於是連帶著袁文康終未能獲得更大的表演空間,這不能不說是個遺憾。不過好在由他出演新劇《大清鹽商》、《長安三怪探》等已陸續開播,《解憂公主》、《女醫?明妃傳》等也已順利殺青,相信他憑藉在這些影視劇中的磨礪,演技會更加出色,之後會塑造出更多、更生動鮮活的角色。

黃金時代觀後感4

上世紀二十至四十年代的中國,那是一個民氣十足、海闊天空的時代,一群年輕人經歷了一段放任自流的時光,自由地追求夢想與愛情,有人在流離中刻骨求愛,有人在抗爭中企盼家國未來……蕭紅,一個特立獨行的女子,一路流亡,從北方到南方,從哈爾濱到香港,一邊躲避戰亂,一邊經歷著令人唏噓又痛徹心扉的愛情與人生。對生的堅強對死的掙扎在她筆下穿透紙背,她的人生亦是如此。

許鞍華導演的關於女作家蕭紅的《黃金時代》是今年最被期待的電影,就借“三八國際婦女節”之際說點和這部電影有關的或無關的。

先說一個略微殘酷的'事實,“國際婦女節”指的是共產國際,是1910年8月召開的第二次國際社會主義婦女代表大會上,由共產國際的德國領導提出的建議,並最終確定3月8日為“國際婦女節”,所以主要是社會主義國家慶祝這個節日。有資本主義國家的女性朋友的,就不要問人家放不放假,過不過節了哈,她們大概得上班。

言歸正傳,黃金時代。電影之所以最終命名《黃金時代》,源自蕭紅寫給蕭軍信中的一句話“這不正是我的黃金時代嗎?”折射了1930年代民氣開放、自我意識覺醒,百舸爭流的年代,那是蕭紅這樣的知識分子的黃金時代,也是追求自我的女性的黃金時代。

蕭紅,一個民國女子,經歷了逃婚、未婚先孕、生子後被棄、母子分離、幼子夭亡、顛沛流離、與四個男人發生情感糾葛,這還只是她人生的一部分,真正貫穿她生命的主旋律――是以寫作為武器,喚醒更多人的自我覺醒意識。她一生如同動盪塵埃,從未停歇,直到最終客死異鄉,她幾乎經歷了那個時代的女性不敢想象的所有事情。她的文字、她的感情生活和她坎坷的命運,本身就比一部電影還要精彩跌宕。王安憶曾說,有故事有才華的女人很多,蕭紅之所以能被歷史記住,是因為她把自己的熱情轉化為更巨大的東西,去影響其他人。

蕭紅骨子裡有東北女人的熱烈,她和張愛玲都是自我意識覺醒的女性,都忠於自我。北國冰雪中長大的蕭紅活得炙熱投入,燃燒自己,心懷天下;而上海風骨的張愛玲活得冷峻淡然,永遠冷眼旁觀,有一種置身事外的氣度,只活自己的。

黃金時代觀後感5

提起蕭紅,更多的人想到的是她和祖父在花園內無憂無慮的生活,很少有人能夠想起她一生顛沛流離,四處流浪。

蕭紅一生都未曾得志過,正如湯唯主演的《黃金時代》裡所描述的,蕭紅沒有按照別人的思路來寫文章,因此不是很受歡迎。更別提正值抗日時期,許多作家忙著寫抗戰小說時,她卻在寫《呼蘭河傳》,得不到時代的認可,自然未能在當時引起強烈反響。蕭紅的性格極為堅韌,哪怕她一次又一次被別人拋棄,被命運玩弄,不得不一次又一次輾轉生活,可她在哭過之後,總會堅強起來去繼續戰鬥,“這個世界上還存在一些讓我死不瞑目的東西。”這便是蕭紅活著的理由,也是女性在亂世之中難得擁有的一些可貴品質。從整體上來講,我不太欣賞和佩服蕭紅。她一直在尋找著愛她的人,自始至終她都相信這著愛情,相信有一天她會和愛她的人能安安穩穩的生活在一起,只是可惜,所有她愛過的男人都未能如其所願。不是將其拋棄,就是自己參軍,或好或壞,上天一直在和她開玩笑。可是,她為什麼不嘗試著一個人獨立生活下去呢?既然找尋不到自己的愛情,她大可以交一大堆朋友,談天說地,交流寫作,這也是一種動亂中的安穩。可她沒有這麼做。我想,她還是沒有從封建的圈子中徹徹底底地跳出來。也不止是她,乃至那個時代的中國人都認為,女子必須早早出嫁,相夫教子,蕭紅怕也是這樣的想法。一方面是為了順應時代,一方面又可以找到感情上的寄託。但孩子也算是一種感情寄託啊,她卻棄之不顧,我至今也不解其是何用意。蕭紅臨死時倒也不算孤獨,端木就陪在她的身邊。儘管如此,蕭紅的一生都未曾圓滿過,甚至可以說,想得到的從未得到過。

時代背景決定了多數人的命運,國難當頭,誰都不會有安穩日子可言。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黃金時代觀後感6

《黃金時代》這部電影以民國時代為背景,描述了女作家蕭紅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風花雪月的愛情故事。影片塑造了一群風華正茂的少年,還原了蕭紅獨特的人生與人格,並說他是戰亂中一朵逆向生長的倔強之花。

蕭紅的一生短暫且並不美麗,她經歷的坎坷幾乎都被自己寫成了一篇篇文章。蕭紅作為一個女性,她與表哥私奔,被家人拋棄,卻仍然擁有一份樂觀讓自己坦然面對生活;作為一個母親,兩次懷孕,卻沒有一個孩子在身邊留下,不是送給別人,就是在逃亡中在黑暗裡看著襁褓中的嬰兒,內心是十分孤獨與寂寞的。

我記得當蕭紅躺在病床上時,她臉色蒼白,嘴脣毫無血色,但有神經質的一聲冷笑,也許是對世間之事諷刺,也許是對生活坎坷的苦笑。好在,那時文字一直陪伴著他,在她孤立無援時,她用文字描述著世間美好,始終堅強勇敢。

蕭紅的文章十分樸實,或許是那個黃金時代所決定的樸實風格,他筆下的人無論是商賈小販還是風流政客皆栩栩如生、有血有肉。我想,夠深的文學創作不在於用多麼華麗的詞藻,而是用心體會生活中的細節,而蕭紅寫出的文章就是這樣的,她把對當代社會的諷刺寫的淋漓盡致。

在蕭紅的一生中,她經歷過四段感情,我想她最美好的時光,也許就是和蕭軍在一起的時光了,蕭軍無疑是她文學上的一大助力,蕭軍用他的刻苦努力在寫作,雖然文章深刻,但缺少一些l靈氣,整體來看蕭紅的文學水平確實是高於蕭軍的。影片中蕭軍也曾因別人說了這些話而疏遠蕭紅,造成了兩個人在感情上的隔閡,而這些蕭紅自己是不知道的。他們二人因文學而相知相戀,但卻並沒有相守。他們相遇,生命中註定,分開更是宿命,但二人性格天生不同,註定無法相守。

我們無法看到真實的蕭紅生活,但我們卻可以通過演繹,通過故事回味那個被毀掉的才華橫溢的女子,在影片中一個又一個的鏡頭中,回味屬於她的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