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成都旅遊攻略

才智咖 人氣:2.83W

“蓉城”成都,自古便有“天府之國”的美譽。“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在中國偌大的歷史版圖上,成都是惟一建城以來城址以及名稱從未更改的城市。這座西南重鎮,巴蜀之都,歷代都是西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長江流域的重要城市。 成都是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她的生活節奏保持在一個極為人性化的速度上。成都人常掛在嘴邊的“巴適”是舒服合適的意思,滿城的茶館正是這座城市悠閒的氣質的最好體現。閒適的生活節奏是這座城市的'名片,而滿街的川菜館、火鍋店、小吃店更是讓人流連忘返的罪魁禍首。成都,彷彿一張柔軟的沙發,倉促的步履行到此處便不禁放緩,不禁自拔的陷進溫柔鄉的懷抱。 成都可能是你前往九寨溝、瀘沽湖、稻城亞丁等地的中轉站,但是他絕對不只是一個交通樞紐。雪山、大河、藏區離得如此之近,在這裡,只要你願意,就可以穿越貢嘎雪山,就可以領略三星堆的神祕,就可以在康巴的轉經筒前許下今生的諾言。來到這座城市,與其忙於參觀城內外的景點,不如在其中悠閒的享受著生活,不如將自己拋向遍佈風霜的征途。

?最佳季節:春秋季節。成都地處盆地,夏季炎熱,冬季寒冷,春秋兩季最佳適宜。

四姑娘山

四姑娘山位於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由四座長年被冰雪覆蓋的山峰組成。如同頭披白紗,姿容俊俏的四位少女。其中么妹身材苗條、體態婀娜,常說的“四姑娘”就是指這座最高最美的雪峰。四姑娘山的東面有奔騰急瀉的岷江縱貫而過,西有“天險”之稱的大渡河。山谷地帶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山花遍野、溪流清澈;山腰冰川環繞;山頂地勢險峻,白雪皚皚。

舉世聞名的臥龍大熊貓自然保護區就坐落在四姑娘山東坡。四姑娘山以雄峻挺拔聞名,山體陡峭,直指藍天,冰雪覆蓋,銀光照人。山麓森林茂密,綠草如茵,清澈的溪流潺潺不絕,宛如一派秀美的南歐風光,人稱“東方的阿爾卑斯”。美的山峰、美的溝壑、美的行雲、美的流水,近年來已成為中外登山者常來的旅遊勝地。

公交:

成都市西門外茶店子汽車站(乘4路、82路、75路、86路、111路公交車可到達)每天早上06:25有發往小金的班車。全程6-7個小時,票價135元/人。現在班車不經過日隆鎮,遊客只能先到小金,然後乘坐當地小麵包車前往日隆鎮四姑娘山景區,麵包車車費20元/人。

自駕:

成都到四姑娘山全程286公里,除了都江堰至映秀一段道路較差,車輛較多(正在修建通往九寨溝的高等級公路)外,其餘路面均為一級水泥路或柏油路,途中要翻越海拔4500米的巴郞山,冬、春交季有積雪,沿途風光秀麗、景色宜人,行駛舒服,安全係數較高。巴郎山段彎道多,坡度大,需謹慎行駛。從海拔500米(上坡)--4500米(下坡)--3200米。全程正常行車時速可達60-80公里,行駛時間約5-6小時。

包車或其他:

從成都去四姑娘山需繞道雅安方向。在茶店子車站乘坐開往小金的班車,經雅安、蘆山、寶興,至達維鎮下車,搭車或包車去日隆鎮。路上需一整個白天時間。

如果找當地人的車包車過去,就不繞路,大概150元/人,路上8小時左右。山上能租到馬。

青城山

青城山為中國道教發源地之一,屬道教名山。青城山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古稱“丈人山”,東距成都市68公里,處於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處。主峰老霄頂海拔1600米。在四川名山中與劍門之險、峨嵋之秀、夔門之雄齊名,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譽。

因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諸峰環峙,狀若城廓,故名青城山。丹梯千級,曲徑通幽,以幽潔取勝,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譽。與劍門之險、峨眉之秀、夔門之雄齊名。青城山背靠千里岷江,俯瞰成都平原,景區面積200平方公里。古人記述中,青城山有“三十六峰”“八大洞”“七十二小洞”“一百八景”之說。

公交

都江堰出發:

在都江堰市客運中心乘坐101路(或直接在都江堰景區離堆大門處乘坐),可乘101路直達車到青城前山,路程30分鐘。

計程車

都江堰出發:

打車過去,約40元。

當地交通

前山到後山只需乘中巴或計程車過去,十元左右。

都江堰

都江堰始建於公元前256年 ,位於距四川省省會成都以西38KM的岷江干流上 。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國家首批“5A”級景區。都江堰水利工程在都江堰市城西,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巨集大水利工程,附近景色秀麗,文物古蹟眾多,主要有伏龍觀、二王廟、安瀾索橋、玉壘關、離堆公園、玉壘山公園和靈巖寺等。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都江堰水利建立時的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寶瓶口引水口三大主體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屬工程構成,科學地解決了江水自動分流、自動排沙、控制進水流量等問題,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為“水旱從人”的“天府之國”。兩千多年來,一直髮揮著防洪灌溉作用。截至1998年,都江堰灌溉面積已達40餘縣,灌溉面積達到到66.87萬公頃。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當地西北高、東南低的地理條件,根據江河出山口處特殊的地形、水脈、水勢,乘勢利導,無壩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洩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為體系,保證了防洪、灌溉、水運和社會用水綜合效益的充分發揮。最偉大之處是建堰兩千多年來經久不衰,而且發揮著愈來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建立,以不破壞自然資源,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為人類服務為前提,變害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協合統一。都江堰工程至今猶存。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灌區範圍的擴大,從1936年開始,逐步改用混凝土漿砌卵石技術對渠首工程進行維修、加固,增加了部分水利設施,古堰的工程佈局和"深淘灘、低作堰","乘勢利導、因時制宜","遇灣截角、逢正抽心"等治水方略沒有改變,都江堰水利工程成為世界最佳水資源利用的典範。

主要景觀:魚嘴、寶瓶口、飛少堰、伏龍觀、二王廟、離堆古園、安瀾索橋等。

武侯祠

成都武侯祠肇始於公元223年修建劉備惠陵時,它是中國唯一座君臣合祀祠廟和最負盛名的諸葛亮、劉備及蜀漢英雄紀念地,也是全世界影響最大的三國遺蹟博物館。1961年國務院公佈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成立成都武侯祠博物館,2008年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享有“三國聖地”之美譽。

【文物區】文物區主要由惠陵、漢昭烈廟、武侯祠、三義廟等組成,歷經風雨,現存主體建築為清康熙十一年(1672)修復。早在唐代,武侯祠已經成為著名的遊覽勝地。唐朝大詩人杜甫詩曰:“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它與先主廟、惠陵(劉備墓)相毗連。 武侯祠主體建築分大門、二門、劉備殿、過廳、諸葛亮殿、三義廟六重,嚴格排列在從南到北的一條中軸線上。祠內供奉劉備、諸葛亮等蜀漢英雄塑像50尊,館內文物薈萃,唐及後代關於諸葛亮和三國文化的碑刻50餘通,清代以來的匾額、楹聯70多塊,尤以唐“三絕碑”,清“攻心”聯最為著名。館內收藏有鍾、鼓、鼎古文物及字畫數千件,三國文化的典籍數萬冊。此外,還有“三國文化陳列”、“孔明苑”、“群賢堂”、 “結義樓”、 “香葉軒”、“桃園”、“遊客中心”等集參觀、娛樂、休閒為一體的景點和服務設施,環境優美,內容豐富。錦裡古街和園林區分別在古建築群的東側和西側。

【園林區】:原南郊公園。2003年12月,為做強做大三國文化,合併為武侯祠園林區。南郊公園原系抗日將領劉湘陵園,該建築群為中國傳統官式建築,是西南地區唯一的北方陵園建築群。

【錦 裡】:系武侯祠博物館打造的一條清末民初建築風格的古街。它依託武侯祠,擴充套件了三國文化的外延,並融入川西民風、民俗,集吃、住、行、遊、購、娛於一體,成為成都文化旅遊的新亮點。錦裡延伸段--水岸錦裡也將在2008年底完工,2009年春節前開街迎客,水岸錦裡大膽將水引入錦裡迴圈,形成水岸錦裡的新景觀。休閒成都,來了不想走;人文錦裡,走了欲再來。

大三國文化,合併為武侯祠園林區。南郊公園原系抗日將領劉湘陵園,該建築群為中國傳統官式建築,是西南地區唯一的北方陵園建築群。

1路 10路 57路 82路 301路 334路 335路 503路 521路 901路 904路,均可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