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裡旅遊攻略

才智咖 人氣:2.29W

同裡位於江蘇,有著典型的水鄉文化特點。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同裡旅遊攻略,歡迎參考閱讀!

同裡旅遊攻略

【簡介】

同裡位於江蘇吳江市東北,距上海80千米,距蘇州20千米,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典型水鄉風格的古鎮。同裡風景優美,鎮外四面環水,鎮內由15條河流縱橫分割為7個小島,由49座橋連線。鎮內家家臨水,戶戶通舟;明清民居,鱗次櫛比;宋元明清橋儲存完好。

同裡鎮區被川字形的河道及縱橫交叉的支流分割成7個小島,像一顆珍珠鑲嵌在同裡、葉澤、南星、龐山、九里5個湖泊之中,以小橋流水人家的格局贏得“東方小威尼斯”的美譽。同裡以“醇正水鄉,舊時江南”的特色聞名於海內外,著名景點“退思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由於同裡處於澤國河網之中,歷史上交通不便而少有兵燹之災,古建築儲存較多,是江蘇省目前儲存最為完整的水鄉古鎮之一。因水成園,家家連水,戶戶通船,構成層次錯落有致的優美畫卷。自古以來,詩人墨客對此讚美不絕。

到達與離開:同裡位於江蘇吳江市東北,交通便利,抵達方式以汽車為主。在江蘇蘇州市區、無錫,上海,浙江杭州、寧波等地都有旅遊專線直達同裡。其中,以蘇州市內汽車站最為便利,許多遊客從此處中轉。景區內有人力三輪車、遊船、電瓶車,步行亦是好選擇。

最佳季節:

3—5月。春季最佳,四季皆宜。同裡是典型江南水鄉,氣候宜人,無寒冬酷暑。春季的同裡煙雨綿綿,春雨和薄霧籠罩在古城之上,使水鄉的景緻更添幾分韻味,極有詩情畫意之感。夏季氣溫稍高,但在此時有許多民俗活動,如六月下旬的閘水龍、七月末的燒地香放水燈、八月初有銅銅鼓等。秋季古鎮桂花飄香,秋高氣爽,天藍如畫,適合遊玩。冬季的古鎮也不冷,遊人稀少,更能體味古鎮寂美,可來此晒晒太陽,享受閒散時光。最好不要週末或節假日去同裡,在滾滾人潮之中,很難領略古鎮水鄉的寧靜秀美。

【必遊景點】

同裡古鎮

同裡鎮,江南六大古鎮之一,位於太湖之畔古運河之東的蘇州市吳江區。始建於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曆史,是名副其實的漢族水鄉文化古鎮。距蘇州市市區18公里,距上海80公里。同裡面積33公頃,為五個湖泊環抱,由網狀河流將鎮區分割成七個島。古鎮風景優美,鎮外四面環水。1982年成為江蘇省最早也是唯一將全鎮作為文物保護單位的古鎮。1995年被列為江蘇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鎮。1998年水鄉古鎮和退思園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清單。

同裡,算是真正的舊時江南、醇正水鄉。這裡水多橋多,明清建築多,名人雅士多。同裡有獨到的一面,氣質散漫,看似保守,骨子裡則自信。同裡也有智慧的一面,後現代的結構,卻又動靜結合。

在這裡,你可以欣賞退思園的獨到,踏著腳下光滑的條石走過窄到只剩一人身寬的穿心弄,坐在南園茶社中品茗、聊天、聽曲;走三橋,當是上天對自己的美好祝願,坐遊船,享受生活中的同裡。一切都是鮮活而讓人親近的。

三橋景區

三橋是指太平橋、吉利橋和長慶橋。位於同裡鎮中心,呈三足鼎立的姿態佇立在三條小河的.交匯處。三橋呈“品”字型,跨於三河交匯處,自然形成環行街道。沿河青石駁岸,岸邊和歡、女貞臨波倒映,兩岸築有花石欄,河中船來船去,雙雙對對;橋上人來人往,笑語盪漾。水木清華,秀色可餐,這裡已成為古鎮一道獨特的風景。

在同里人的一生中,滿月,結婚,60大壽時是一定要兜三橋的。正所謂“走過太平橋,一年四季身體好;走過吉利橋,生意興隆步步高;走過長慶橋,青春長駐永不老。”

珍珠塔

珍珠塔是錫劇《珍珠塔》的陳氏舊宅原型,珍珠塔其實不是塔,而是大官的園子。此處是同裡最大的園林,園林裡有山有水有假山。還有成群的魚,據說《戲說乾隆》曾在這裡取過景。

《珍珠塔》的故事源於同裡,故事主人公方卿見姑,翠娥贈塔,陳王道嫁女的史實在同裡源遠相傳。整個景點現僅存陳翠娥書樓部分遺蹟,後院有珍珠塔的模型,其他均為近代所建。

羅星洲

羅星洲是集佛、道、儒教三教合一的聖地,位於同裡鎮東,是一處建在水上的寺院,乘小船前往只須數分鐘便抵達。沿途可欣賞同裡湖煙波浩渺、魚帆點點的水鄉景色。放眼望去,眼前就是以煙雨景觀聞名的羅星洲寺廟,宛如浮在碧波上的仙境。

現在羅星洲上有城隍殿、文昌閣、鬥姆閣、旱船、曲橋、遊廟、荷池、魚樂池等,建築佈局緊湊,集廟宇、園林於一身。每當夕陽西下,從島上可遠望同裡湖萬家燈火,別有一番意境。另外,一年一度農曆七年級到初十的羅天大醮,也吸引不少虔誠的善男信女前往祈福膜拜,人聲鼎沸,重現古時的盛況。

耕樂堂

耕樂堂系明代處士朱祥所建,建築佈局為前宅後園,典型的明清宅第風格。耕樂堂現尚存三進四十一間,有園、有齋、有閣、有榭。園中有荷花池、鴛鴦廳、環秀閣、桂花廳等特色景觀建築,美景宜人。

耕樂堂根雕為主,石雕為輔跨進門廳,露明三間,莊重樸實,高大寬暢,形為清代後期建築。宅樓西側有一條陪弄直通後園,園中置有荷花池,荷池四周湖石鑲砌,高低參差,清幽別緻。荷池南面有鴛鴦廳,面闊三間,窗明几淨,與環秀閣隔池相望,一高一底遙為對景。出庭院,過三曲小橋,便來到清秀典雅的環秀閣。環秀閣跨水而築,造型別致。從環秀閣繞假山輾轉而下,便是桂花廳。桂花廳自成院落,院中植有金桂、銀桂兩株古樹,歷盡風雨滄桑,每年金秋季節,古桂依然馥郁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