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調查報告及格式

才智咖 人氣:1.51W

篇一:社會調查報告範文

社會調查報告及格式

調查時間:xxxx年x月x日

調查地點:xx鎮

調查物件(印章):

調查目的: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是建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關鍵,只有發展縣

域經濟,才能從根本上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才能使廣大農民群眾走上富裕之路,建立社會主義新農村才能成為現實。

為了瞭解掌握新時期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我鎮於近日就當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此次調研的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和取得成效

xx鎮轄12個行政村,農業人口xxxxx多人,農村勞動力x.x萬人。改革開放以後,尤其是近年來,隨著國家和省、市、區政府對於“三農”問題的日益重視和農業投入力度的不斷加大,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的相繼出臺和貫徹落實,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發展農業生產的積極性,農村經濟穩步發展,農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農民生產生活條件逐步改善,科技文化教育發展加快,農村經濟與各項社會事業正在朝著全面協調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一)農村經濟穩步發展,農民收入逐步提高

深入落實中央x號檔案精神,積極探索農民增收良策,農業農村經濟實現較快發展。xxxx年全鎮GDP總量xx億元,增長x%,其中農業總產值實現x. xx億元,增長xx%。全鎮糧豆薯總產x. x萬噸,糧食單產xxx公斤。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達x. x萬畝,佔耕地面積的xx%。日光溫室發展到xx51棟,面積x. xx萬平方米,普通蔬菜大棚xxxx個,面積xx. x萬平方米,年產蔬菜x. xx萬噸以上。畜牧產值實現x. xx億元,比上年增長xx%。xxxx年向縣內外輸出勞動力xxxx人(次),創收xxxx萬元,農民人均增收xxxx元。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xxxx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xxxx元,比上年增長x%;農民人均收入達xxxx元,比上年增長xx%。實行村財鎮管,嚴格履

行財務審批手續,農村經濟管理水平加強,xxxx年化解債務xxx萬元,沒有發生新的債務,農民政策性負擔為零。

(二)基礎設施逐步改善,生活環境不斷優化

在國家政策和省、市、縣政府的大力支援,積極爭取國家政策和專案,組織實施了林業生態建設、農網改造、人畜飲水改造、鎮村道路建設、鎮村環境整治等一批基礎設施專案建設,農村基礎條件進一步改善。全鎮村屯公路xx公里,實現了村屯道路暢通;農村計生、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穩步推進;生態保護、農電網改造等公共服務事業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明顯進步。科教文衛等各項社會事業發展迅速,建立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醫療救治和疾病預防控制機制。行動電話、計算機開始進入農戶家庭,擴大了農戶接受外界資訊的能力和渠道,農村居民的資訊化水平不斷提高。農村居民文化生活水平不斷得到新的提高,農民自編自演開展文體活動,縣鎮組織的科技、文藝下鄉活動,豐富了群眾的業餘文化生活。

(三)科技教育加快發展,農民素質不斷提高

隨著農村經濟的穩步發展和農民收入的不斷提高,逐年加大了對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中國小校舍、農業資訊網路、電化教育設施建設發展較快。目前,全鎮共有x所中學、xx所國小,實現了區級標準化學校。不斷加大對農民科技培訓力度,組織實施了跨世紀青年農民培訓、科技入戶、陽光工程等科教工程,每年培訓農民達x萬人次以上,培養一大批農村科技能人。廣大農民積極學用新型科技,農用新科技在農村得到廣泛普及。

(四)民主法制不斷健全,基層組織進一步加強

在國家加強民主法制建設的大環境下,廣大幹部群眾法律意識法制觀念普遍增強,以憲法為核心,農業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為重點的與農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廣泛普及,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xxxx年在全鎮x個村實行了村幹部直選制度,全面推進了村黨支部“兩推一選”,一批懂科技、會經營、善管理、講奉獻、有知識的農村能人、致富能手進入“兩委”班子,村黨支部書記與村委會主任實現“一肩挑”,兩委成員交叉任職,農村幹部隊伍整體素質有了較大的提高。在全鎮“兩委” xx名幹部平均年齡為xx. x歲,大專以上文化x名,高中、中專xx名,全面建立和推行了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機制。先後出臺了《xx鎮村務公開、民主管理規範化建設標準》,在指導全鎮村務公開活動中,實行“五統一”(統一內容、形式、程式、時間、建檔),做到“三為主”(村務公開以村“兩委”、

監督小組、鎮農經中心為主),突出“一個重點”(以財務公開為重點),把群眾關心的事情全部公開,村中重大問題向人大代表、村民代表徵詢意見,將財務公開延伸到村民小組,使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規範化、制度化的軌道。

綜上所述,可見我鎮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了可喜成績,大多數村與過去相比有了很大變化,但是與"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制約農村經濟繁榮、社會穩定發展的因素依然存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任重道遠。

二、主要困難和突出問題

(一)農業生產力水平低下

我鎮的農業總體上還是粗放生產,加工能力低,產業化經營尚處在初級發展階段。在農作物種植和畜產品養殖過程中,更多地追求數量的增長,不注重質量的提高,更忽視了品牌效應,盲目效仿和低水平發展,且多以零散種養為主,尚未形成規模效應和集約效應。與此同時,農產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級生產、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少,因而農產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競爭力較弱。此外,農戶與加工或營銷企業沒有結成真正的利益共同體,合同不規範,訂單屢約率較低。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功能作用有待增強。我鎮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規模小,功能單一、結構分散,輻射力不強,推廣型、農產品加工型和綜合服務型專業組織協會制度不健全,內部管理不規範,政府協調成立的多,農民自發組建的少,多數會員不繳納會費,財政專項資金扶持助推力弱化。協會活動開展不正常,帶動力不強。雖然國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一些相應的扶持政策,但其效能、地位和作用以及與其他經濟組織、與地方政府的關係等問題沒有明確的界定。

(二)農村投入嚴重不足

免徵農業稅後,我鎮農村的基礎財力巨減,財政“缺口”大,加之各村歷史上形成的債務都很大。省、市、縣下撥的轉移支付無法維持鎮、村組織機構運轉所需財力。農村基礎設施和農業生產條件改善投入嚴重不足。調查顯示,由於受農村基礎設施投入不足瓶頸制約,部分行政村的農田水利建設和土地治理根本無法開展,導致農業抗風險能力薄弱。

(三)農村勞動力素質偏低

當前,絕大多數農民的素質不容樂觀。突出表現在:農民思想還比較保守,傳統的小農意識根深蒂固,生產、生活和行為方式都與現代社會生活的要求差距甚遠。在思想素質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幹大事創大業的開拓進取精神;同時缺乏誠信意識,在產業化經營中常有違約等不守誠信行為出現。在文化素質方面,農村居民

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xxxx年農村勞動力中,國小及以下文化程度佔xx%,國中文化程度佔xx%,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僅佔xx%。由於農民科技知識低下,對新事物、新技術缺乏認識,從而阻礙了接受新事物、學習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養方面,具有一技之長的人還比較少,導致種地只能粗放經營不能集約經營,打工則只能賣苦力打粗放工,嚴重地制約了農民的增收。在道德素質方面,贍養父母、尊老愛幼等傳統美德有滑坡趨勢,關心集體、熱心公益等集體主義觀念正在逐步淡化,賭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會風氣有抬頭的趨勢。

(四)農村社會事業建設滯後

我鎮農村總體上的醫療衛生、科技、文化、教育、社會保障等各項社會事業發展水平普遍較低。農村醫療條件差,醫療水平低,農民生一場大病往往意味返貧。同時農村醫務人員水平低,醫療衛生狀況令人擔憂。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基礎差、人才缺、資金少、設施差的狀況未從根本上改變。絕大多數的村已沒有文化活動室和相應圖書,缺乏多種形式的文化活動和體育活動,縣鎮沒有穩定的公共財政,對社會保障的投入嚴重不足,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制度尚未開展,農村弱勢群體保障體系薄弱。

(五)基層組織建設仍然薄弱。

隨著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入,農村基層廣大黨員、幹部難以適應新時期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創新意識不強。多數農村黨員、幹部沿襲於傳統工作思路,習慣於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思想僵化、工作被動、疲於應付。二是帶領群眾致富本領不高。目前,一些農村幹部科技文化素質偏低,對新時期農業發展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束手無策,發展農村經濟的能力不強,發展的路子不寬,工作方法不多,在群眾“盼富”面前力不從心。三是工作作風不紮實。服務意識不強,缺乏對農村工作的熱情和對農民群眾的感情,做“撞鐘和尚”、做“太平官”。四是村級集體經濟相對薄弱。村級組織難以正常發揮作用,部分村沒有集體經濟收入,正常的辦公費用都依靠轉移支付來維持,因此村級組織作用無法發揮,村黨組織及村委會的凝聚力、戰鬥力、號召力隨之減弱。同時由於包產到戶後以家庭為單位的農村經濟發展,也致使了無人關心集體事業的現象的產生,村委會雖實行村民自治,但一些政策、規劃在本村因無力參與支援而無法實施。五是農村村民自治工作發展不平衡。村務公開不及時,財務公開內容不全面,無明細帳,當地群眾有意見。六是農民的法治意識淡薄。農村法制建設相對滯後,法律在調整和化解社會矛盾、維護公民合法權益過程中,未能

發揮應有的作用,農村社會法治文化的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

三、發展思路和幾點建議

黨的xx屆x中全會明確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程序中的重大歷史任務,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紮實穩步地加以推進。”就xx鎮實際情況而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當前思路可理解為:努力推進和實現農村的農業產業化、農民知識化、村鎮文明化、保障社會化和管理民主化。

農業產業化:加快農業結構調整,鼓勵發展適度規模化經營,重點發展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實現家庭經營和聯合組織經營的優勢互補。努力培育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引導企業與農戶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聯接機制,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努力在二、三產業上拓展農民增收空間,增加農民收入。

農民知識化:大力發展農村義務教育,加大對農民科技文化知識教育和免費的實用技術培訓,讓他們能掌握一項致富的技術,加大對外出務工農民的職業技能培訓,開發和充分利用農村勞動力資源的潛力,加強對農民應該掌握的經營管理知識的教育,培養出“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高素質的新型農民。

村鎮文明化:積極推進農村的“四改”(改環境、改容貌、改衛生、改觀念),加大對農村公路、農電網、電視網、電話網等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改善鎮村環境;編修村鎮規劃,推進現代化村鎮建設,改變農村面貌。採取推行農村飲水改造、發展戶用沼氣、實行人畜分離和垃圾集中處理等措施,改善農村衛生狀況;改變傳統觀念,提高農民發展迴圈經濟和生態保護的意識,樹立良好的文明鄉風,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和諧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保障社會化:全面推行新型農村醫療保險,積極推進農村養老保險,建立農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失地農民生活保障機制,建立和完善農村社會救濟制度,探索建立城鄉銜接、公平統一的社會福利制度。

管理民主化:引導農民積極參加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活動。全面實行村幹部“直選”和村支部“兩推一選”制度,完善“一事一議”、村務公開、民主監督等制度,保障農民依法行使民主權利。

篇二:社會調查報告表格格式

調查報告題目:關於大學生對疆內部分少數民族節慶習

俗的瞭解程度的有關調查

小組 代 表人:

院系專業班級

聯 系 電 話:

指 導 教 師:

填 表 日 期:

《新疆歷史與民族宗教理論政策教程》課程組制

20xx年2月26日

填 寫 說 明

1.調查報告的各項內容,要實事求是,認真填寫。

2.調查報告以3000字左右為宜,觀點正確,段落分明,結構合理,內容充分。

3.嚴禁抄襲,一經發現0分處理。

4.按各指導教師規定規定時間和要求提交(提交紙製和電子版)。

5.封皮為4號宋體;表格為5號宋體,表格控制在當頁。

6.封皮填寫:小組代表人為1人,院系班級和聯絡電話均為小組代表人資料。

7.調查報告正文格式:

題目(40個漢字以內、4號宋體、加粗、劇中) 摘要(200字左右、小4宋體、1.5倍行距) 關鍵詞(3個左右、小4宋體,詞之間用“;”) 正文內容(3000字左右、小4宋體、1.5倍行距) 參考文獻(10個以內、小4宋體、1.5倍行距)

調查報告正文:關於大學生對疆內部分少數民族節慶習俗的瞭解程度的有關調查

作者:韋伯魯 沈錦書 郎博 熊飛

摘要:新疆少數民族人口占全區總人口的一半以上,各民族都有自己獨具特色的風俗習慣,是各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作為新疆省石河子大學的學生,我們的身邊不乏少數民族同學,我們應該注意瞭解各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自覺尊重他們的風俗習慣,搞好民族關係,增進民族團結。

關鍵字:新疆 民族 習俗 節慶 團結 和睦

在祖國的大西北,有一個美麗地方——新疆,這裡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地,各族人民辛勤勞動,和睦相處,共同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

新疆,一年四季景色各異。春夏之際,遠望巍巍雪山聳入藍天,山腳下鬱鬱蔥蔥的原始森林鑲嵌在一望無垠的牧場邊上,羊群灑在碧綠的草場內,如同點點白帆遊弋在綠色的海洋。那一眼望不到邊的麥海、棉田、玉米,生機無限,簡直是美麗江南的翻版。如果你到南疆走一走,定會感受到與內地不同的奇特風光:頭頂是藍天白雲,遠處是茫茫沙海,近處是綠色的莊稼,徜徉在遠接天際的林蔭道上,你很遠就會聞到田裡飄來哈密瓜的清香。

當你滿載著新疆的情誼,乘著汽車來到邊陲小城,撲面而來的是改革與時尚的新風。你看,那一幢幢高樓大廈,光彩耀眼;一排排琳琅滿目的商業街,穿梭著服飾各異的人流;一陣陣隨風飄來的樂曲讓你真正領略到少有的異域風情。此時,你會真實感受到這裡與祖國內地一樣的心的律動。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處我國西北邊陲,面積166萬多平方公里,約佔全國陸地總面積的六分之一,是全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省去。國內與甘肅、青海、西藏三省區相鄰,國外與蒙古、、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8國接壤,邊界線長達5600多公里,是我國邊界線最長的省去。

新疆歷史悠久,民族眾多,物產豐富,文化燦爛。當今新疆生活著以維吾爾族為主體,包括維吾爾、漢、哈薩克、回、柯爾克孜、蒙古、錫伯、俄羅斯、塔吉克、烏孜別克、塔塔爾、滿、達斡爾13個在新疆居住時間較長的民族在內的共55個民族成分,組成了一個互相尊重、和睦相處、團結奮鬥、致力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民族大家庭。

新疆少數民族人口占全區總人口的一半以上,各民族都有自己獨具特色的風俗習慣,是各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因此我們小組做了一項關於大學生對疆內部分少數民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蒙古族,錫伯族)節慶習俗的瞭解程度做了有關調查,以下是本小組的調查結果和分析:

20道題做對80%以上的為:熟悉。標記為 A 做對60%以上的為:一般。標記為 B 做對50%以下的為:不熟悉。標記為 C

以下是對100位石河子大學在校學生的調查中對91個有效問卷結果分析與總結。

總結:石河子大學在校大學生對疆內部分少數民族節慶習俗的瞭解程度的有關調查問卷中,有關維吾爾族,哈薩克族,蒙古族以及錫伯族的問題各佔5道,調查結果計算可知,石河子大學在校學生對維吾爾族以及哈薩克族的節慶習俗瞭解較多,而對蒙古族,錫伯族的節慶風俗,服裝,飲食和生活習俗瞭解甚少。通過調查我們發現,作為調查物件的100餘位漢族學生和80多位各少數民族學生中,出現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可以總結在以下幾點:

1.平時與蒙古族,錫伯族同學的接觸不多,對他們風俗習慣的瞭解只侷限於一些電視節目和書刊。

2.疆內少數民族的居住以“大雜居,小聚居”為主,所以很多少數民族的文化和風俗習慣受漢族文化影響,正在慢慢地改變,漢化或消失。

3.調查問卷中顯示,在校大學生對維吾爾族瞭解較多,而對其他少數民族瞭解較少原因可能是維吾爾族佔全疆人口的45.73%,遍及全疆。哈薩克族主要分佈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木壘哈薩克自治縣等地。蒙古族聚居於巴音郭楞自治州,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等地,錫伯族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人口較少,所以導致在校學生對這幾個民族習俗節慶等的瞭解欠缺。

4.所以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應該好好了解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幫助各民族的風俗和文化能通過因社會經濟的發展而產生的各方面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