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貧總結

才智咖 人氣:2.93W

扶貧是為幫助貧困地區和貧困戶開發經濟、發展生產、擺脫貧困的一種社會工作,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教育扶貧總結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教育扶貧總結

篇一:教育扶貧總結

20XX.7 月,我校按照縣教育局的扶貧幫困工作部署, 堅持構建和諧校園的科 學發展觀,開展多種幫困活動,深入探索扶貧工作的新路子,做到不讓一名學生因為家庭貧困而影響學習,現總結如下:

一、 學校領導重視, 全體教職員工大力支援。

為了抓好扶貧工作, 學校成立了扶貧幫困工作領導小組。

學校領導親自掛帥各班主任具體 落實,廣大老師積極響應學校“每名教師進十家,溫暖送進每一戶” 號召,各年級先後開展貧困生摸底工作多次,摸清貧困生家庭狀況, 做好貧困生建檔工作,明確助學思路,然後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

二、工作落實到人,溫暖送進家庭。學校對貧困學生的幫扶工作 落實到各班、各部門、各責任人,做到每個貧困生都有人關愛,每個 貧困家庭都能感受學校的溫暖。

通過第一階段摸底工作我校確定陳麗等9名同學為上一年度扶貧幫困物件,進行家訪,他們的父母連聲感 謝。同學們自己也表示一定會振奮精神,刻苦學習,報答學校、社會 和父母關愛。

三、爭取各方力量,拓展扶貧助學途徑。眾人拾柴火焰高,經過 各方努力,為患白血病的同學捐款,另外學校還千方百計聯絡社會人 士為貧困同學獻愛心,解決貧困學生的後顧之憂。

扶貧幫困關係到千家萬戶,關係到寒門學子的未來,關係到和諧 社會的建立,任重而道遠,我校力求在各級部門的領導下,在社會熱 心人士的`幫助下,將這項工作做得更完善,讓每一位同學都能感受集 體的溫暖 ,社會的關愛。

 

篇二:教育扶貧總結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提倡的扶貧政策,根據縣教育局的扶貧幫困工作部署,堅持構建和諧校園的科學發展觀,開展多種幫困活動,深入探索扶貧工作的新路子,做到不讓一名學生因為家庭貧困而影響學習,現總結如下:

一、學校領導重視,全體教職員工大力支援。

為了抓好扶貧工作,學校成立了扶貧幫困工作領導小組,下設了辦公室。學校領導親自掛帥,教務處、會計室、各班主任具體落實,廣大老師積極響應學校“每名教師進十家,溫暖送進每一戶”號召,各年級先後開展貧困生摸底工作多次,摸清貧困生家庭狀況,做好貧困生建檔工作,明確助學思路,然後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

二、工作落實到人,溫暖送進家庭。

學校對貧困學生的幫扶工作落實到各班、各部門、各責任人,做到每個貧困生都有人關愛,每個貧困家庭都能感受學校的溫暖。通過第一階段摸底工作我校確定趙靜等9名同學為上一年度扶貧幫困助學金髮放物件,在上學期末由劉世攀副校長、教務處徐進文主任、以及團委陳濤書記等親自將助學金送到貧困學生手中。每到一處,他們都要同家長促膝交談,詢問他們對學校還有什麼特別的要求。同時確定凌傑等18名同學享受團縣委希望工程捐助物件。學校還組織全體師生為患病的林春敏同學捐款,短短半天時間,就籌集捐款7000餘元。當把這筆捐款送到林春敏同學家中的時候,他的父母連聲感謝。林春敏同學自己也表示一定會振奮精神,刻苦學習,報答學校、社會和父母關愛。

三、爭取各方力量,拓展扶貧助學途徑。

眾人拾柴火焰高,經過各方努力,周邊的好幾個企業主已經答應向我校的林浩男等同學每年捐贈600元,以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各村委會也各自負擔相應人數的貧困生,為他們勤奮學習解除後顧之憂。另外學校還千方百計聯絡社會人士為貧困同學獻愛心,解決貧困學生的後顧之憂。

扶貧幫困關係到千家萬戶,關係到寒門學子的未來,關係到和諧社會的建立,任重而道遠,我校力求在各級部門的領導下,在社會熱心人士的幫助下,將這項工作做得更完善,讓每一位同學都能感受集體的溫暖,社會的關愛。

 

篇三:教育扶貧總結

為掌握全縣農村教育工作實情,提高教育扶貧實效,教育局積極開展進鄉村、進學校、進家庭“三進”活動,就教育精準扶貧工作進行了專題調研,進一步摸清了全縣教育特別是貧困山區學校辦學情況,並就如何有效實施教育精準扶貧進行了思考。

一、教育扶貧所做主要工作

我縣是典型丘陵地貌,大部分學校為山區學校,典型特點是“點多、面廣、人少、路遠”,即教學點多,學校輻射面廣,學生人數少,交通不便。全縣現有各級各類公辦學校**所,其中鄉鎮國中 25 所、鄉鎮九年一貫制學校 4 所、鄉鎮中心國小25 所、村級國小(教學點)216 所(個);全縣在校學生****人,其中鄉鎮在校學生**人,農村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 100%、小升中比例 98.16%;現有農村幼兒園**所(公辦 5 所),村小附設學前班 145 個,在園幼兒***人,農村學前三年幼兒入園率 81.4%。 近年來,我縣從著力改善農村尤其是貧困村學校辦學條件、優化農村師資隊伍和做好扶貧濟困助學工作入手,不斷 提升農村學校辦學品質,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有效實施教育扶貧工作。

1.不斷加強農村學校基礎設施建設。2010 年以來,我縣先後被省教育廳列為全省教育園區建設、教師週轉宿舍建設、農村公辦學前教育和全國營養餐工程、農村薄弱學校食堂改造等 5 個試點縣,爭取到專案資金 7 個多億,先後改擴建學校校舍 5.1 萬平方米,裝備學校圖書 7.3 萬冊,實驗器材、音體美教學器材和現代教育技術設施等 9.25 萬件,農村學校辦學條件明顯改善,先後有 48 所學校被義務教育合格學校;改建增設村小附屬學前班 89 個;建設教師週轉宿舍 1 萬多平方米。極大地改善了農村學校尤其是邊遠山區學校教育教學條件。

2.著力強化農村教師隊伍建設。近三年來,全縣招聘的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全部分配到農村學校任教;同時,組織選派了近百名城鎮優秀教師到農村學校、偏遠地區學校、薄弱學校支教援教,定期組織骨幹教師、學科帶頭援助農村學校開展兼職授課和教學交流活動,為農村學校教師進行示範指導和傳、幫、帶,有效提升農村教師師能素養。

3.全力開展扶貧濟困助學工作。積極落實教育惠民政策,不斷加大濟困助學力度。在全面落實義務教育“一免一補”普惠政策的同時,全力做好睏難幼兒補助、義務教育困難寄宿生補助、中等職業教育助學金和免學費、貧困高中生 補助以及貧困準大學生補助等工作,僅 2014 年發放各類助學資金**萬元,受惠學生**多學生,解決了眾多貧困學生讀書難問題。

4.努力倡導社會捐資助學。在認真實施好政府層面的教育惠民政策的基礎上,廣泛宣傳扶貧助學工作,努力在全社會營造捐資助學的良好氛圍,積極倡導行政、企事業單位與社會愛心人士開展慈善助學活動,匯聚社會正能量。據不完全統計,2013 年來,先後接受社會各界義工組織、愛心人士捐資建校助學金 930 多萬元,其中助學金 260 多萬元,惠及學生近 3000 人次。

二、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從調研情況來看,一些農村尤其是貧困村教育還存在不少的問題,制約著脫貧致富的程序。

1.部分村級學校基礎設施薄弱、裝置匱乏。①基礎設施薄弱。薄弱。全縣農村國小有 B、C 級危房 13 萬多平方米,大部分都集中在村小和教學點,其中相當一部分還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建設的磚木結構瓦房,建設標準低,屬於 C 級危房;配套設施差,生活用房、運動場地等緊缺。如,江口優新國小和河坑國小教室、教工宿舍等均為 80 年代建造的磚瓦房,現仍在使用。②教學設施匱乏。②教學設施匱乏。對比省定標準,全縣邊遠鄉鎮尤其是貧困村的學校教學設施缺口很大,其餘 5 所學校教學儀器配備不完善,課堂教學基本還停留在黑板加粉筆的模 式上。簡陋的教學條件和落後的教學模式無法滿足教育需求,許多家長不惜花重金將子女轉入城鎮學校寄宿或者租房陪讀,這在無形中增加了邊遠村群眾的教育開支,教育成本的增加在一些貧困山村則直接造成了一些孩子的輟學。

2.村級學校教師普遍年齡老化、結構失衡。由於農村學校尤其是邊遠山村學校位置偏遠、工作條件較差,大部分年輕教師不願意到村小和教學點任教。現在主要是原來民辦代課轉正教師,或家在本地的中年教師在支撐村級國小(教學點)的教學,這部分教師大部分年齡偏大、學歷偏低、教學方法比較傳統,基本為初高中學歷。同時,農村邊遠學校教師學科結構不合理,“教非所學”問題突出,很多村小都沒有專職英語教師,或由其他學科教師兼任,或由中心國小派員走教

3.扶貧助學政策針對不夠強、缺乏精準。現有“一免一補”、困難寄宿生補助、學生營養餐等扶貧助學政策,帶有“普惠性”,缺乏精準性,有“撒胡椒麵”的現象,而且標準不高,如貧困寄宿生補助,受助率達 30%多,這其中相當一部分非屬貧困學生或者說非屬特別貧困學生;同時,因為受助面偏大,導致人均受助資金偏少,國小為 500 元/學期/生,國中為 620 元/學期/生,不能完全解決問題,因此,少數貧困生不能順利完成九年義務教育。

4.愛心助學重物質資助、輕情感激勵。當前不少學生特 別是一些留守學生、貧困學生、後進學生有自卑感、孤寂內向,存在膩學厭學心理,但無論是政府層面還是慈善機構以及愛心人士層面,對留守學生尤其是貧困學生注重給予物質資助,而忽略了情感交流、精神激勵和心理關注。從調研情況看,一部分接受過捐助的貧困學生,感恩意識和上進心不夠強,而且少數學生還有被可憐、被施捨的感覺,有些甚至有依賴、等待等消極心理。

三、對策與建議

習近平總書記 2013 年元旦前夕到河北省阜平縣考察時指出,治貧先治愚,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抓好,把貧困地區孩子培養出來, 是扶貧根本之策。 針對我縣教育扶貧的實際,特別是存在的不足和問題,我縣教育精準扶貧要緊緊圍繞“有標準化校舍讀書,有專業化教師教書,讓貧困生都讀得“有標準化校舍讀書,有專業化教師教書,讓貧困生都讀得起書,讓學生陽光快樂更好讀書”的思路,定向施策,精準起書,讓學生陽光快樂更好讀書”的思路,定向施策,精準發力,保障每個孩子都能享受公平、優質的教育,不斷增強發力,保障每個孩子都能享受公平、優質的教育,不斷增強貧困家庭的“造血”功能,阻止貧困現象代際傳遞。 貧困家庭的“造血”功能,阻止貧困現象代際傳遞。

TAGS:教育 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