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工作室年終工作總結合集四篇

才智咖 人氣:2.6W

總結是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的書面材料,它能幫我們理順知識結構,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因此我們要做好歸納,寫好總結。如何把總結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名師工作室年終工作總結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名師工作室年終工作總結合集四篇

名師工作室年終工作總結 篇1

我從1997年參加工作至今已有18年的教齡了,在這18年裡有過很多的渴望,其中一個渴望就是探索中學作文教學新路子。但我一直以來都在農村中學,較少機會與一些較水平的老師接觸學習,所以在調入河田中學後在高中教學覺得知識水平還不夠,於是放下家庭事務的干擾去福建師大攻讀碩士,但這只是一個理論的提高,對於高中教學的實際操作還有距離。在20xx年11月參加龍巖市徐飆名師工作室至今已近兩年。回首這兩年,在工作室與同仁們的研究探索有很多發現,對我個人也有很多的收穫。

一、收穫方面

今年我們工作室除了正常開展考研教改實踐研究外,還對工作室的課題研究作了細緻的子課題的分工。另外,還組織了一次學術交流活動,邀請到《中學語文教學參考》雜誌的主編張萬利先生和全國名師寇永升老師到龍巖講學。這兩位專家的到來給我們工作室注入了新的血液,帶來了新的思想。諸如寇永升老師提出的對中學課文的點與面的聯絡解讀、分析給我們予啟示。對我個人來說也對課文的教學有了一個新的認識,讓我們在學習課文時可以聯絡不同的課文,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不同作者的相似作品相互比較解讀,從而提升學生對課文的解讀認知能力,也是給老師自己一個提高的方法。

這個學期(即今年4月)工作室全體成員還特別到我校開展教研教改。長汀河田中學是一所農村三級達標學校,農村相對閉塞,資訊來源單一,考研教改形同虛設。工作室成員張平玉老師給我校高三全體學生開了個作文講座,打開了師生們的思路,讓正準備迎考的高三學子對作文有了新的認識;另外謝燕卿老師給高二學生上了一堂“對照式論證法應用”的示範課,也給剛學議論文的高二學生一個思想的啟迪。這是工作室對我校的一個貢獻,也是我個人在教學上最大的“得”。

對作文教學的研究方面工作室細化了研究,給每個工作室成員一個“高中生作文提升策略研究”的子課題,放手給每一個工作室成員探索研究,儘可能多地發掘出各地各校各老師的新思路、新方法。我選擇了議論文的結構構思子課題,在這個子課題的研究中我發現了一些自己的.作文思路,也借鑑了其他人的一些作文結構思路。如潘新和老師提出的主體段-“正――反――合”論證方法;還有“引――點――正――反――聯――深”的考場作文構思模式,此外還有一些傳統的對照式認證構思模式等等。總之,在工作室的子課題研究中我深入的對議論文的構思進行研究,發現了很新的方法途徑,也產生了一些新的思考與困惑。在不斷的探索修正中求突破。

二、不足方面

在工作室課題的子課題研究中我力求從古代說理文中找到一些議論文結構構思的模式。所以我對入選現行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的古代說理文進行梳理,從中有發現一些議論文寫作的構思正規化的課文,如《六國論》《勸學》等經典篇目,但當把其構思與形式邏輯推理進行分析過程中又發現了一些新問題——《過秦論》明視訊記憶體在邏輯上的漏洞。所以單一的研究不能找到議論文寫作的路子,還必須對邏輯與語言思維進行重新的系列研究才能彌補這方面的不足,而目前邏輯與語言思維、邏輯與反邏輯的矛盾與統一還缺乏認識,所以我們在用邏輯思維解釋《過秦論》邏輯時顯得那麼的蒼白無力。

另外比喻認證是寫作議論文常用的一種方法,不管理是古代還是現代。但《寡人之於國也》中孟子以“王好戰,請以戰喻”來向梁惠王說何為“於國盡心”之理的分析中我們又有一個新的困惑:作為一國之君的梁惠王很是自我滿足——“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其理由是:“河內凶,移民,移粟”,而“河東凶亦然”,並且把自己與鄰國進行比較:“察鄰國之政,其盡心不如寡人也”,由此梁惠王得出了“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的結論。對梁惠王的論述孟子用在戰爭中士兵們“五十步笑百步”的現象作比喻。孟子把鄰國比成是“走”百步,把梁惠王比成是“走”五十步,兩者都沒有達到孟子認為的“王道”的真正境地。比喻說理固然讓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易懂了,但比喻要有積累,要有深厚的語文素養,如何解決作文教學與語文素養的矛盾問題又是罷在我們面前的一個新問題。

三、今後的改進

我們已對自己負責的子課題展開研究了,下一年度裡,還是以子課題研究作為切入點展開高中作文教學方面的深層次研究,努力找到一條適合我們自己學情特徵的議論文教學之路。

繼續閱讀一些具有教學研究前沿的教育論著,與一些名校學習經驗,觀看一些各地名師上課的視訊,努力讓自己的課堂教學特色化。當然教育教學之路漫漫,還需要我們探索,才能求得真經。

名師工作室年終工作總結 篇2

20xx年,“XX名師工作室”成立,我很榮幸的成為其中的一員。雖然加入工作室時間並不長,因為自己的實際困難,很多學習的機會都沒有把握,但是,我仍然感受到了這個團隊的力量,並收穫了許多。

1、重視課堂,加強備課

這個學期工作室舉辦了區公開課活動,從這次活動中我比以往更加知道了課堂設計的重要性,原來一節45分鐘的課,是可以上的這麼的有趣,所以,對於備課,再也不是以往的墨守成規,認真的思索如何把知識點講解的便於學生理解,也會與工作室成員探討,學習其他人的優秀方案。

2、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教學絕不僅僅是單純的課堂,教師還需要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和科研的能力,這也是這個工作室的重要的目標之一,在這段時間裡,我首先重新的研究了《英語課程標準》,以此為基礎,搜尋了知網上的優秀論文以及各大雜誌,瞭解英語教學的新理念和發展動向,在此基礎上,發表了兩篇CN論文。

但是,我深深的感覺到自己的不足,希望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面,可以參與到各項的活動和比賽中,可以抓住機會,多和成員們就英語教學的各個方面,有深入的研討。也希望有機會去學習觀摩,努力的豐富自己,做成一名優秀的教師。

名師工作室年終工作總結 篇3

本工作室於20xx年10月上旬正式啟動。一年來,遵照《安慶市名師工作室建設和管理辦法》的要求,在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各項工作和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並取得顯著成效。

一、工作室建設方面

在全體成員充分醞釀、討論的基礎上,一開始就制訂了本工作室《總結髮展規劃實施方案》,明確組建工作室的指導思想,提出切實可行的發展目標(除工作室發展目標外,各成員相應制訂個人三年發展目標),並規劃六項主要工作內容,確立“三個結合”工作方式。與此同時,明確規定主持人以及各成員所應擔負的工作職責,建立學習與例會制度、工作制度、教研活動制度等。為了有的、有序地開展工作,又按年度制訂工作計劃,並注重抓好落實,及時進行總結。

二、組織成員學習方面

本工作室統一購買了有關教育理論及學科前沿書籍10本,初步滿足人手一本,並採取定期交換閱讀。迄今,每位成員已閱讀2—3本教育理論書籍和一定數量本學科學術刊物,並相應寫有讀書筆記與反思體會。工作室每月集中一次,進行學習研討或交流心得體會。

三、培養青年教師方面

主持人楊**與2名青年教師簽訂了培養責任書,經常與她們進行溝通交流和聽評課;各成員也分別確定了2名幫帶物件,並堅持聽評課和研討。培養、幫帶工作成效,梅**老師和趙**獲得安慶市第七屆課堂教學優質課評比二等獎;劉**老師和張**老師分別榮獲桐城市第五屆優質課評比一等獎第一、二名,並獲得安慶市第七屆課堂教學優質課評比三等獎;程**老師和梅**老師還喜獲“安慶市先進教研個人”榮譽稱號。

四、舉行教育培訓方面

主持人楊**舉行了《淺談計算教學》的專題講座,以其虛實結合、精彩生動的鮮明特色,贏得桐城市教研室葉**副主任和幾十位聽講座同行的一致讚譽。工作室又開展了兩次國小數學沙龍活動,主題分別為“如何幫助學生積累基本活動經驗”和“尋找新世紀國小數學好教好學的證據”。每次活動參與者除工作室全體成員外,還有我市龍眠、開發區等學區各國小數學教師,本著“問題共研討,疑義相與析,成果互分享,實現同發展”的宗旨,大家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現場氣氛活躍,活動效果甚佳。

五、開展教科研工作方面

本工作室承擔的市級立項課題《國小生數學學業負擔的現狀與對策研究》,已於20xx年12月19日舉行開題報告會,現正按照課堂實施方案有步驟地開展研究工作。各成員結合日常教學和研究實踐,積極撰寫教學論文、教學反思等,目前初步統計共有60篇。其中,程**老師的論文《巧搭腳手架,破思維瓶頸》發表在《中國小數學》20xx年第1—2期,楊**老師的《“什麼是面積”教學實錄與反思》發表在《中國小數學》20xx年第3期。此外,工作室還有計劃地定期開展集體教研活動,圍繞有關問題進行研討。

六、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方面

本工作室每位成員除上一節校級公開課,另一節公開課面向工作室全體成員以及校內與校際同行,並開展集體評課和研討。成員程李根同志舉行題為《巧設腳手架,幫助學生突破思維發展的瓶頸》、劉錦霞同志舉行題為《情境教學講座》等校級教育熱點、難點論壇講座,收到很好效果。各成員設計微課共計15節。本工作室開設了部落格,每月發表日誌、博文等一般均在10篇以上,且有一定訪問量,發揮了應有的輻射作用。

本工作室各項工作雖然取得一些成績,但也存在不少差距,有的工作如課題研究和培養青年教師等還有待進一步深入;有的工作如各成員上公開課、開展集體評課與研討,鑑於成員分散等客觀因素,今後擬在“少而精”上去做文章;有的工作如教學講座和沙龍活動等,須在現有基礎上再接再厲,不斷提高。我們決心在市名師培養工程領導小組的直接領導和指導下,依靠團隊的智慧和力量,努力使本工作室今後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

名師工作室年終工作總結 篇4

20xx年3月27日,**語文名師工作室正式啟動,我也有幸成為工作室成員之一。

在這一年裡,我倍感學習機會之難能可貴,為此,我珍惜每一次工作室的活動,克服工作上的不便,積極參加活動,沒有一次缺席。在每一次學習之後,我都會積極撰寫心得體會,力爭讓自己成為更優秀的老師。

在這一年裡,我努力思考與探索工作室的“發現作文”之課題研究。我有意識的重視對學生作文的指導。比如,我在這兩年裡,一直讓我的學生寫日記,由最初的只寫五行上升到寫十行。而且,我會專門安排時間集中點評學生日記裡的佳作,讓學生感受到寫作的快樂。另外,對那些寫得特別好的日記,我會拍照上傳到QQ空間,讓更多的學生分享。本年度,我指導八年級144班陳**在第九屆長沙市中國小生書信文化大賽中獲得市級一等獎,本人也為此獲得“最佳指導獎”;我指導八年級144班熊**的作文《忘不了,我的童年》發表在工作室編輯出版的第一輯《發現作文》上;我還指導八年級144班周**的作文《看!我們美麗的校園》和張**的作文《綠滿校園》發表在我校校園刊物《青青校園》上。

在這一年裡,我積極撰寫教學論文,本年度所寫論文《高屋建瓴的小說閱讀指導課》與《為什麼農村學校不愛讀書的學生越來越多?》分獲省級二、三等獎。

除此之外,我不改自己網路寫作的習慣。至今,已在自己的部落格空間發表了480餘篇文章。雖然這些文章還顯得青澀了些,沒有什麼分量。但是,因為自己的勤於寫作,在望城區組織的20xx年“我心目中的最美同事”徵文活動中,我所寫的《美麗畫面定格教師風採》獲得區級一等獎。

在這一年裡,作為一名黨員教師,我還積極參加黨員活動。在20xx年的“黨的群眾路線”知識競賽活動中,我獲得了橋驛鎮第一名、望城區教育系統一等獎,望城區總決賽二等獎,為學校爭得了榮譽,為教師隊伍爭得了榮譽。

不過,因為本人能力有限,並沒有履行好自己的職責。比如我負責工作室網頁資訊的收集、製作與釋出,協助首席名師督促工作室成員經常更新。但是,我在這方面還沒有做出任何成績。

20xx年眨眼即過。

在20xx年裡,我將不斷提升自身學識水平,自覺奉行“終身學習”觀,以更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室的教育教學研究中,努力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