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城市積分落戶政策調查:門檻高落戶拼實力(2)

才智咖 人氣:9.14K

積分入戶政策的推行,似乎為“漂一族”打開了一扇門,但嚴苛的條件仍像一堵牆,橫在了相當一部分人的面前。

特大城市積分落戶政策調查:門檻高落戶拼實力(2)

“為什麼總是那些有高學歷高收入的人可以獲得指標?這對於我們這些辛苦打工的普通人來說,公平嗎?”上海某飯店服務員、原籍江蘇的韓女士向記者坦言,她和丈夫已在上海打拼了五年,落戶的事情想都不敢想。

一紙戶口,承載著教育、醫療、就業、交通等方方面面的優惠與福利。雖然不少人和李女士一樣,憑著積分,終於在大城市裡安了家;但與此同時,更多人則被各項條件、指標擋在了“門外”,對特大城市積分落戶政策“門檻高”“不公平”等方面的質疑,更是從未停止過。

對此,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關信平教授解釋說:“從目前來看,大城市比農村甚至中小城市聚集了更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隨著政策壁壘的消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落戶大城市。這樣的背景下,大城市不可能放開落戶限制。這不是一個城市能夠解決的問題,需要在國家層面統籌。”

公安部副部長黃明就《意見》答記者問時也特別強調,對大城市人口規模要嚴格控制——“目前一些特大城市人口壓力很大,已經消化不了,不能再擴大人口規模,增加新的負擔。”

那麼,這是否意味著對於特大城市而言,只能通過日益增高的門檻和嚴苛的條件,嚴格控制人口的流入?

“像北上廣這種特大城市的確需要適當地控制人口,但這並不代表‘無計可施’。”國家發改委巨集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馬曉河認為,“我國的大城市、特大城市的人口密度遠遠比日本的東京、韓國的首爾等城市低。像北上廣這種特大城市,完全可以與周邊的小城市、中小城鎮聯動發展,發展城市群,讓周邊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與特大城市同城化。”

同時,專家普遍表示,城市要發展,除了需要精英人才,也需要大量體力勞動者。他們對城市的發展也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貢獻,但受制於學歷、收入等因素,不能受益於積分落戶政策,這樣的確不夠公平。“這是一個系統工程,推進勢必會面臨很多困難,但每一小步的突破對於我國城鎮化的推進也是至關重要的。”

戶改難 深化路且長

戶籍改革需要在國家層面進行統籌,分擔人口落戶成本,在更大範圍內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才是治本之策

“對通過市場主體評價的創業人才及其核心團隊、創新創業中介服務人才及其核心團隊等,直接賦予居住證積分標準分值(120分)”……

今年5月25日,上海市委全會通過了《關於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意見》,其中最受關注的內容之一,就是為吸引創新創業人才集聚而拓展放寬的居住證和戶籍政策:原來教育背景和職稱、獎項條件不夠的人才,現在可以憑“市場評價”一舉拿到120分;原來要苦等7年才可能攢滿積分落戶,現在靈活縮短至最少兩年。

而隨著2014年《廣州市積分制入戶管理辦法》及其實施細則的出臺,廣州也吸納到了更多的緊缺工種人才。據統計,隨著新政的實施,入戶人員中特殊艱苦行業人員明顯增加,專業技術和緊缺工種覆蓋面更廣,其中船舶起重工、動畫繪製員、執業藥師等特殊艱苦行業或緊缺工種均可實現零的突破。

“廣州和上海積分入戶新規與過去相比,門檻的確變低了,並且不再像以往一樣一味看重學歷、收入等,這值得肯定。”馬曉河表示。但他也提出,受城市規模限制,能夠落戶的人數畢竟有限,更為科學地分擔人口落戶成本,在更大範圍內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才是治本之策。

“不斷推進來穗人員享受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體現了廣東省委提出的在廣州探索流動人員服務管理新路子的要求。”曾凱章表示,廣州作為特大一線城市,通過研究建立全方位的“以居住證為載體、以積分制為辦法”公共服務提供機制,在為流動人口安居和控制城市人口這二者之間,努力實現平衡。

馬曉河還指出,戶籍改革的另一個抓手是財稅體制。“國家下一步可以把農村轉移人口與流入地的財政轉付、徵地等指標掛鉤,建立起一種機制。比如,發達地區每接受多少農業人口,就可以少交多少財政稅收或者國家給轉付多少財政稅收;或者按照人口密度,對城市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進行規定,如果達不到規定密度,城市就要創造條件,強化公共設施,提高承載力。”

在談到特大城市戶籍改革下一步的改革方向時,黃明也表示:“特大城市要科學定位城市功能,加快產業轉型升級,適當疏散經濟功能和其他功能,引導人口有出有進,使人口結構趨於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