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慈善從心開始活動總結範文

才智咖 人氣:2.46W

中華民族是一個熱情仁愛、樂善好施的民族,中國的慈善思想源遠流長,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精心蒐集的讓慈善從心開始活動總結,歡迎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讓慈善從心開始活動總結範文

讓慈善從心開始活動總結範文(一)

首先我想先為大家講述 一個有關慈善的故事。 在得克薩斯州的一個莊園裡,正舉行了一場為非洲貧困兒童募捐的慈善晚 宴。應邀參加晚宴的都是富商和社會名流。一位老婦人領著手捧儲錢罐的小女孩 露西被保安攔在了門口。 保安安東尼解釋道:“應邀參加的都是很重要的人士。很高興你們帶著愛心 來到這裡,但是,我想這場合不適合你們進去。” “叔叔,慈善的不是錢,是心,對嗎?”小女孩露西天真地問保安。她的話 讓安東尼愣住了。“我知道受到邀請的人有很多錢,他們會拿出很多錢,我沒有那麼多,但這是 我所有的錢啊,如果我真的不能進去,請幫我把這個帶進去吧!”小女孩露西說 完,將手中的儲錢罐遞給安東尼。此時的安東尼不知道是接還是不接,正在他不知所措的時候, 突然有人說:“孩 子,你說得對, 慈善的不是錢,是心,你可以進去,所有有愛心的人都可以進去。” 說話的是一位老頭,他就是股神沃倫巴菲特先生。 當天慈善晚宴的主角不是倡議者前聯合國祕書長安南,不是捐出 300 萬美 元的巴菲特,也不是捐出 800 萬美元的比爾"蓋茨,而是僅僅捐出 30 美元零 25 美分的小露西,她贏得了最多最熱烈的掌聲。而晚宴的主題標語也變成了這樣一 句話:“慈善的不是錢,是心。”第二天,美國各大媒體紛紛以這句話作為標題,報道了這次慈善晚宴。看到報道後,許許多多普通的美國人紛紛表示要為非洲那 些貧窮的孩子捐贈。“慈善不是錢,是心”,我很贊同,併為之深深感動。每一個具有慈善心的人,哪怕只捐一元錢也都是慈善家。在我們期待富豪慈善家慷慨解囊的時候,我 們期待更多的是一份慈善之心。中華民族是一個熱情仁愛、樂善好施的民族,中國的慈善思想源遠流長。

儒家的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入為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道家的“勸善之書”中列舉了“收街市棄兒、普濟應驗湯藥、修橋 鋪路”等多種慈善方式;佛教傳入中國後,更是提倡無邊的慈愛和寬泛的悲憫。 時代發展到今天,社會經濟突飛猛進,物質文明日益繁盛。在個人財富日 益增長的時候,一些人卻表現出一種“富而不貴”的姿態。這是令人多麼悲哀和不 齒的行為!金錢至上、物慾膨脹,而仁愛之心日益萎縮。這絕不是人類社會的進 步,而恰恰是一種倒退。我們知道,“給予”本身是一種高尚的行為,捐贈不僅是 助人,也是在助己。我們不僅僅需要慈善家,更需要社會群體性的慈善參與,來 喚起更多人的溫情關愛,來引起等多人的傾情相助,讓慈善成為公眾義舉。 也許你會說,我們看多了一擲千金的捐助,也知道比爾·蓋茨在餘生為慈善 所做的了不起的人生選擇,我們感慨卡耐基“在鉅富中死去是一種恥辱”的豪言, 也欽佩尤努斯創辦窮人銀行的慈善智慧。 然而我們又深知千千萬萬普通人的點滴 善舉也同樣舉足輕重,平凡的人們給了我們更多的感動和溫暖。

“感動中國”的候選人農村婦女林秀貞,從 20 多歲嫁到這個村子後,就義務 贍養了村裡 6 位孤寡老人。她自己的生活很貧困,她跟這些老人講“我家吃窩頭 就給你送窩頭,我家喝稀飯就給你送稀飯”,他們一起過著最低水準的生活。但 是 30 年來她從沒有間斷過這樣的贍養,而且一直養到為老人送終。在頒獎時,她之前的獲獎者是霍英東先生,評委會給霍先生的評語是“輝煌一生”,而給這位 農村婦女的評語是“溫暖世道”。30 年間,她讓善良流淌過村莊,她用自己的行 為溫暖了這個世道。北大教授于丹在推薦詞裡寫到,富人做這等事是慈善,窮人 做這等事是聖賢。如果說聖賢是一種態度話,我更願意理解為一種情懷。你沒有 資產,但同樣可以用心完成一種持久的救助。是的,慈善也許不需要一個火熱的態度,一個昂貴的錢財數字,一次豪奢 的行為,它需要的是一種接近體溫的溫暖,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慈善也沒有貧 富差距,慈善沒有年齡限制,慈善更沒有強迫的味道。它只希望我們把慈善當作 一種習慣,一種信仰,一顆對慈善執著而溫暖的心。

演講進行到現在,我的周圍暖意濃濃,一股暖流湧入心中。我似乎強烈的 感受到再做朋友們由衷散發的幸福熱潮,那是和諧社會、和諧株洲帶給我們的幸 福感。那麼,就請你我伸出幸福的雙手,把這份手中的幸福傳遞下去。用我們的愛溫暖無助的心靈,用我們的心來點亮悲傷的生活。用愛守望,用心相助,點點 滴滴,涓涓細流,匯成愛的海洋。 因為慈善不是錢,是心。心有多大,慈善就能走多遠。朋友們,讓我們用 愛守望,用心相助,用一顆慈善之心,在寒冷的冬日播撒春的希望,攜手共創和 諧幸福的家園!

讓慈善從心開始活動總結範文(二)

有一種愛,它屬於蒼天之下的每個人,能力所及,可以去給予:確實需要,也可以坦然的接受。給予者不求什麼回報,也不需要堂皇地把名字寫在紙上,只希望被幫助的'人,重新獲得生命的陽光、實現夢想的翅膀。

有一種愛,它不是施捨,而是發自內心的善意,能帶著心中的溫暖,把微笑寫在臉上,做著於需要的人有益的事情,這就是“善”。用善意的心去接納這個紛繁的世界,用善意的眼去觀察,用溫暖的手去扶助,去溫暖,去傳遞。傳遞心中的感動,傳遞那一份溫暖。

有一種愛,它有樸實的名字——感恩。我們現在擁有的一切,並不完全因為我們的才能或勤奮,而是有各種因素和偶然在裡面。我們應當時時記住:我們曾經得到過很多人的幫助!這種認識,會使我們對他人、對自然、對社會飽含一份感恩之心。

中華民族是一個熱情仁愛、樂善好施的民族,中國的慈善思想源遠流長。儒家的孟子主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入為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道家的“勸善之書”中列舉了“收街市棄兒、普濟應驗湯藥、修橋鋪路”等多種慈善方式;佛教傳人中國後,更是提倡無邊的慈愛和寬泛的悲憫。

點滴之水,可匯成江海,星星火光,終會照亮世界,慈善不在於捐贈了多少,善舉也不在於先後,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能有慈善的心,能行慈善之舉,哪怕只是一枚硬幣,一點所需,我們的愛心善舉,一定能匯成愛的暖流。

因為慈善不是錢,是心。心有多大,慈善就能走多遠。朋友們,讓我們用愛守望,用心相助,用一顆慈善之心,在寒冷的冬日播撒春的希望,攜手共創和諧幸福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