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農綜合實踐活動總結報告

才智咖 人氣:9.5K

著眼於環保立足於愛農提高學生勞動實踐的實效

愛農綜合實踐活動總結報告

綜合實踐課程是《新課程標準》中開設的一門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自主選擇的、直接體驗的、研究探索的學習為課程基本方式,以貼近學生現實的生活實踐、社會實踐、科學實踐的主題為課程基本內容,以學生個性養成為課程基本任務的非學科性課程。如何開發課程資源,豐富課程內容,創新活動形式是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課題。

鎮中國小在佈局調整、挖掘教育資源的基礎上建立校外綜合實踐基地,創造性地提煉了著眼於環保 立足於愛農的綜合實踐主題,並作為系列性的校本課程進行開發。使學生的綜合實踐課程有主題、有教材、有專門場所、有鮮明的地方特色,20**年這項工作 又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一、科學規劃高目標定位

自20**年鎮中國小規劃建設農村勞動實踐基地以來,在基地的建設與管理、課程的開發和活動的開展上,一直停留在小打小鬧、注重形式上開展活動,指標上完成任務。20**年12月份,鎮中國小綜合實踐基地首批通過市教育局合格驗收以後,對照新課程標準及市有關檔案精神,學校領導一班人進一步更新理念,把綜合實踐基地的規劃與建設定位在“六園”、“七室”上,著力從保護生態平衡角度開發系列性“本土植物園”(本土木本植物園、本土百草園、本土蔬菜植物園、本土糧食植物園、本土經濟植物園、本土水生植物園)。著眼於重返挖掘城鄉接合部一“農”字為題的教育資源,培養學生“知農、愛農、學農”的思想感情,建設七個專題教育教室(安全教育室、環保教育室、新農村教育室、農業現代化教育室、勞動技術教育室、農物展覽室、農植物標本和果實展覽室教育室)。

規劃組合人力資源,集中財力投資,從硬體的建設到軟體的開發,從活動的開展到實踐的研究,通過2~3年的努力,逐步形成教師、教材實踐專案、實踐場所“四配套”,計劃實施、活動開展、管理評估 “三落實”,從而形成底蘊厚重、內涵豐富、特色鮮明的辦學品牌。

二、狠抓落實強措施推進

在20**年的學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管理過程中,鎮中國小注重通過強措施推進,保證綜合實踐課程計劃的落實和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20**年初,團中央環保志願者、xx省環境保護形象大使周汝堯親臨我鎮國小生綜合實踐基地考察,對我鎮在綜合實踐基地充實建設“系列本土植物園”的規劃極為讚賞,並提出了積極建議。從 3月份開始,在原有的蔬菜植物園的基礎上,.“系列本土植物園”的第一大手筆—— “本土木本植物園”破土動工,在充分考慮本土木本植物科屬群落組合的基礎上,兼顧綠化、休閒進行佈局,共栽培本土木本植物近100個品種。

與此同時對原有的本土蔬菜植物園進行了佈局調整,做到條田成方,田埂加寬,方便學生開展活動,使根、莖、葉、果實等一年四季的在田品種達到60多種。為了拓寬學生的視野,綜合實踐基地的老師還通過遠在xx的親戚,從美國引進了新型蔬菜品種“黃秋葵”。

三、注重實效為教學服務

20**年以來,“愛農”綜合實踐活動著力於“六個結合”:

1、基地建設與開展活動相結合。綜合實踐基地的開發與建設依賴於規劃的完善、資金的投入和綜合實踐課程的系統化建立。鎮中國小遵循邊建設開發、邊開展活動的方式,逐步完善。堅持科學發展觀,在進行活動的過程中使綜合實踐課程逐步達到國家課程計劃的要求。木本植物的移植、本土蔬菜的種植,在專兼職指導教師帶領下,儘可能多地讓學生參與,給學生動手操作時件的機會。

2、學農勞動與公益服務性勞動相結合。鎮中國小在開展綜合實踐課程的過程中,充分利用城鄉接合部有大片農田的有利條件,始終堅持農業生產勞動和公益勞動相結合,達到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除在綜合實踐基地開展活動外,還有計劃地走出基地,結合農時節令,來到農家、田頭,與農民伯伯一起耕田播種、收割打拉,幫組農民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拔秧、施肥、收麥子、拾稻穗、剝玉米……。在於農民共同勞動的過程中學習勞動技能,體驗熱愛農村、熱愛農民、熱愛勞動的思想感情。

3、教材開發與軟硬體建設相結合。鎮中國小堅持在每個“園”或“室”的建設過程中,同步進行教材的開發,使“園”、“室”的建設和教材的開發相互補充,相輔相成,在建設“農物展室”的同時開發《憫農》校本教材,在開展綜合實踐的同時開發《綜合實踐課案彙編》,在建設“本土木本植物園”的同時開發本土植物園系列教材《本土木本植物分冊》……逐步達到綜合實踐有計劃、有安排,有專案、有教材、有輔導老師。

4、教師引導與學生主體相結合。綜合實踐課程與其它學科的

教學活動一樣要遵循“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都要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全方位、全過程參與,充分體現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徵集農物、本土植物、蔬菜、糧食植物、農植物果實、水生植物、泥塑農物模型,選編本土植物簡介、環保資料、綜合實踐日記(隨筆、感悟)等,都引導學生力所能及地參與進來,使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不僅有利於培養自己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培養他們的“愛農情感”,還可以有效地激發他們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

5、實踐操作與學科教學、參觀訪問相結合。“愛農”綜合實踐活動有著廣闊的外延和豐富的內涵,如果僅僅依靠單一的實踐活動方式是難以完成教學任務的,必須進行全方位、立體化的拓展。因此,在理論講解的過程中有機地滲透實踐方面知識,在室外操作實踐的同時結合室內的專題教育講座的內容,帶著問題到農村田頭、農民家庭參觀訪問,讓學生獲得的不再是單調、呆板的條條框框,而是有機形成的系統知識。

6、開展活動與感悟表達相結合。在開展綜合實踐的過程中,鎮中國小積極引導學生重視活動感悟的形成,通過日記、隨筆、手抄報等活動感受釋出、成果展示、公益宣傳等靈活多樣的方式 ,從實踐到總結反思,由反思再表達,在提高綜合實踐的同時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

四、踏歌而行撒一路花瓣

20**年,鎮中國小在綜合實踐基地的建設和課程的開發過程中,本著為學生服務的指導思想,在科學化、規範化、系統化的層面上又有了新的進展,是綜合實踐的外延不斷拓展,內涵不斷豐富,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門的肯定,同時也受到教育專家多家新聞媒體的關注,由此而產生的辦學特色和品牌效應逐步凸現出來。

20**年1月,我鎮國小生綜合實踐基地高標準通過市教育局驗收並掛牌,成為xx縣首批合格國小綜合實踐基地。

3月份,孫家鋒校長加入xx市綜合實踐課題研究團隊,併成為團隊19位核心成員之一。這充分證明我校以“農”字為主題的綜合實踐研究不僅上層次、更科學,而且具有更廣闊的研究和開發前景。

5月份,一本近150頁,10萬字的《xx縣鎮中國小校本課程——本土植物教材(1)<木本植物分冊>》印裝成冊。

6月20日,連雲港日報要聞版報道我校學生參加環保活動的照片。8月份,綜合實踐基地環保專題教育系列展版精工製作完成,這套展版集豐富的圖文資料於一體,從“家園”、“法規”、“生活”、“警示”、“行動”五個篇目展現了人們身邊看得見摸得著的環保知識,共24快近80平方米。

9月10日,由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楊斧教授、《自然之友》編輯胡卉哲和吳悅兩位老師、xx市公安專科學校的程瑞芸、xx環保形象大使周汝堯老師等一行五人的團中央“綠色希望環保教育萬里行”行動小組考察綜合實踐基。楊教授對綜合實踐基地著眼環保建立本土植物園這一創新舉措予以高度評價。

10月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可持續發展教育研究會在北京召開專門研討會,xx省環保形象大使周汝堯以我校建立本土植物園為綜合實踐平臺,對國小生進行以保護本土植物資源,進而促進生態平衡,保護環境的教育。受到了國內外專家的積極關注。

12月27日,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在《科學發展在中國》欄目通過38中外國語言和5種漢語(其中4種漢方言)向全球播發我校建立本土植物園的報道, 12月28日,“國際線上”網站“科學發展在中國”欄目又以“海濱城市裡的綠色行動”為題報道我校的建設本土植物園的情況。12月24日,xx教育電視臺、xx市教育局到鎮中國小綜合實踐基地採風,對我鎮綜合實踐基地的本土植物園等核心專案進行了實地考察並錄影。

11月30日,鎮中國小綜合實踐基地作為全市該專案的唯一現場,接待了xx市“課堂教學效益年活動推進會”與會代表。12月1日,xx縣中國小綜合實踐現場會又在我鎮綜合實踐基地成功舉辦。